一种组合式开关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4470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开关柜,属于电力设备的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相邻两个柜体连接不稳定,可能会发生脱离的问题,其包括至少两个柜体,两个所述柜体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插接柱和与插接柱滑动插接的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柜体侧壁上且上下分布的一对固定板,一对所述固定板相邻的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另一端相向设置的若干根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夹紧板,两个所述夹紧板之间的间距小于插接柱的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相邻两个柜体之间连接稳定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开关柜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组合式开关柜。
技术介绍
开关柜主要用于配置电气设备,由于其可以将多种开关设备集中配置,因此广泛应用于高压电力配送、低压电力配送等领域。现有开关柜是在一个金属封闭结构的柜体内,以接地的金属隔板分隔成母线室、互感器与断路器室,并采用绝缘墙套筒作为母线支撑,在开关柜外侧设有开关装置或指示装置。由于开关柜大小是根据负荷的容量进行配置的,当电源容量较大时,所述开关柜的空间也较大,可以放置较多的开关设备。但是开关柜的容量越大,其体积也越大,相应的成本也较高,所以对于在预见时间内不需要对开关柜进行增容时,选择较大容量的开关柜会造成浪费,同时增加用户使用成本。若负荷增容量大于所述开关柜的裕量时,用户则必须采用增加开关柜的形式来增大开关柜的容量。现已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1438611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提供了一种分体组合式开关柜,包括分别设置在柜体两侧壁上的第一固定件以及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分别呈L型,当将两个柜体相连接时,其中一个柜体的第一固定件与另一个柜体的第二固定件相互插接,从而实现将两个柜体连接在一起。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将两个柜体连接在一起时仅仅通过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相互插接,这种连接方式虽然简单便捷,但是两者之间能够沿着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的长度方向发生相对滑动,所以当连接在一起的两个柜体受到一定的外力时,两个柜体可能会发生相对的移动,从而可能会发生脱离。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开关柜,其具有相邻两个柜体之间连接稳定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组合式开关柜,包括至少两个柜体,两个所述柜体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插接柱和与插接柱滑动插接的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柜体侧壁上且上下分布的一对固定板,一对所述固定板相邻的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另一端相向设置的若干根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夹紧板,两个所述夹紧板之间的间距小于插接柱的高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两个柜体进行连接时,分别移动两个夹紧板朝向相离的方向进行移动,此时弹簧被压缩,当两个夹紧板之间的间距大于插接柱的高度时,移动柜体朝向并排的方向进行移动,此时插接柱会进入两个夹紧板之间的位置,然后继续推动两个柜体进行移动,当插接柱完全位于两个夹紧板之间的位置时,停止移动柜体,两个柜体处于并排的状态,此时弹簧带动两个夹紧板对中间的插接柱进行夹紧,从而能够减小两个柜体发生错位的可能性,进而能够提升两个柜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夹紧板分别包括位于中间的夹紧部以及两端的导向部,位于上侧所述夹紧板两端的导向部分别向上倾斜设置,位于下侧所述夹紧板两端的导向部分别向下倾斜设置,且上下两个导向部远离夹紧部一端的间距大于插接柱的高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两个柜体进行连接时,推动柜体使得其中一个柜体上的插接柱进入另一个柜体的上下两个导向部之间,此时继续推动柜体移动,柜体移动的过程中插接柱会逐渐进入上下两个夹紧部之间,此时上下两个夹紧板朝向相离的方向移动,弹簧被压缩,然后继续移动柜体,插接柱会继续沿着夹紧部进行移动,当插接柱完全位于两个夹紧板之间的位置时,停止移动柜体,两个柜体处于并排的状态,此时弹簧带动两个夹紧板对中间的插接柱进行夹紧,从而能够减小两个柜体发生错位的可能性,进而能够提升两个柜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插接柱与夹紧部相贴合的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导向柱,所述夹紧部上分别开设有与导向柱滑动插接的导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两个柜体朝向并排的状态移动时,通过设置导向柱和导向槽使得两个柜体在相对移动时只能沿着插接柱的长度方向,从而能够提升在移动柜体时的稳定性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上下两个所述导向部之间设置有对插接柱的位置进行限制的定位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插接柱完全位于两个夹紧板之间时,由于柜体可能会受到外力,从而两柜体可能会发生脱离,通过在上下两个导向部之间设置定位组件能够对插接柱的位置进行限定,从而能够避免在两柜体处于并排状态时受到外力发生错位的情况。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与下侧导向部边界相铰接的定位板,位于上侧的导向部与定位板的另一端分别开设有滑动槽,穿过滑动槽设置有锁紧杆,所述锁紧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导向部和定位板相垂直的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位于导向部与定位板的外侧分别通过螺母进行锁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插接柱完全进入两夹紧板之间的位置时,向上转动定位板,然后将锁紧杆插入定位板与导向部的滑动槽上,最后将螺母旋拧在锁紧杆两端的螺纹段上,从而能够实现对插接柱的位置进行固定。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插接柱与夹紧板的长度相等,当定位板被锁紧时,插接柱的两端分别抵接在定位板的两侧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插接柱完全进入夹紧板中间的位置时,插接柱抵接在定位板的侧壁上能够限制插接柱的移动,从而能够使得相互连接的两个柜体连接的更加稳定。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柜体的下底面上安装有自锁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推动柜体进行移动时,能够将柜体底面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转换成自锁轮与地面之间的滚动摩擦力,从而能够在推动柜体进行移动时节省人力。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柜体的下底面上位于自锁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竖直向下的螺杆,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上下升降的支撑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移动柜体进行移动时,控制支撑组件向上移动与地面脱离,此时只有自锁轮与地面接触,能够较为轻松的实现对柜体进行移动;当需要对柜体的位置进行固定时,控制支撑组件向下移动使得支撑组件与地面相支撑,从而能够提升柜体固定时的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与螺杆螺纹连接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穿设于螺杆的支撑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柜体进行移动时,旋拧套筒带动支撑板向上移动并与地面分离,此时只有自锁轮与地面接触,能够较为轻松的实现对柜体进行移动;当需要对柜体的位置进行固定时,旋拧套筒使得套筒带动支撑板向下移动并与地面相接触,此时支撑板能够对柜体进行支撑。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在对两个柜体进行连接时,推动柜体使得其中一个柜体上的插接柱进入另一个柜体的上下两个导向部之间,此时继续推动柜体移动,柜体移动的过程中插接柱会逐渐进入上下两个夹紧部之间,此时上下两个夹紧板朝向相离的方向移动,弹簧被压缩,然后继续移动柜体,插接柱会继续沿着夹紧部进行移动,当插接柱完全位于两个夹紧板之间的位置时,停止移动柜体,两个柜体处于并排的状态,此时弹簧带动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开关柜,包括至少两个柜体(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柜体(1)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插接柱(2)和与插接柱(2)滑动插接的夹紧机构(3),所述夹紧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在柜体(1)侧壁上且上下分布的一对固定板(31),一对所述固定板(31)相邻的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另一端相向设置的若干根弹簧(32),所述弹簧(32)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夹紧板(33),两个所述夹紧板(33)之间的间距小于插接柱(2)的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开关柜,包括至少两个柜体(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柜体(1)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插接柱(2)和与插接柱(2)滑动插接的夹紧机构(3),所述夹紧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在柜体(1)侧壁上且上下分布的一对固定板(31),一对所述固定板(31)相邻的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另一端相向设置的若干根弹簧(32),所述弹簧(32)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夹紧板(33),两个所述夹紧板(33)之间的间距小于插接柱(2)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开关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板(33)分别包括位于中间的夹紧部(331)以及两端的导向部(332),位于上侧所述夹紧板(33)两端的导向部(332)分别向上倾斜设置,位于下侧所述夹紧板(33)两端的导向部(332)分别向下倾斜设置,且上下两个导向部(332)远离夹紧部(331)一端的间距大于插接柱(2)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开关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柱(2)与夹紧部(331)相贴合的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导向柱(21),所述夹紧部(331)上分别开设有与导向柱(21)滑动插接的导向槽(33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开关柜,其特征在于:上下两个所述导向部(332)之间设置有对插接柱(2)的位置进行限制的定位组件(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根闻益儒朱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蓝电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