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式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4106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窗式空调器,所述窗式空调器包括:机体,机体的前侧形成有室内进风口和位于室内进风口的上方的室内出风口,机体内设有风机,风机与室内进风口相对,风机与室内进风口之间设有换热器,室内出风口的后方设有新风口;新风件,新风件可运动地设在新风口处以控制新风口和室内出风口的导通和隔断,当新风件打开新风口时外部气流适于通过新风口直接流向室内出风口,且当风机和换热器均工作时从室内出风口吹出的气流适于通过室内进风口进入到机体内,并依次流经换热器、风机后从室内出风口送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窗式空调器,使最终流入室内的新风可以经过换热器进行换热,从而可以提升用户体验,降低窗式空调器的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窗式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是涉及一种窗式空调器。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具有新风功能的窗式空调器越来越受用户的欢迎。当窗式空调器开启新风功能时,室外新风通常通过新风口流入,然后在风机例如离心风机的作用下进入室内。然而,当室内外的温差较大时,会导致流入室内的新风的温度过高或过低,从而影响用户体验,且提高窗式空调器的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窗式空调器,所述窗式空调器使最终流入室内的新风可以经过换热器进行换热,从而可以提升用户体验,降低窗式空调器的能耗。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前侧形成有室内进风口和位于所述室内进风口的上方的室内出风口,所述机体内设有风机,所述风机与所述室内进风口相对,所述风机与所述室内进风口之间设有换热器,所述室内出风口的后方设有新风口;新风件,所述新风件可运动地设在所述新风口处以控制所述新风口和所述室内出风口的导通和隔断,当所述新风件打开所述新风口时外部气流适于通过所述新风口直接流向所述室内出风口,且当所述风机和所述换热器均工作时从所述室内出风口吹出的气流适于通过所述室内进风口进入到所述机体内,并依次流经所述换热器、所述风机后从所述室内出风口送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通过使新风件可运动地设在新风口处以控制新风口和室内出风口的导通和隔断,并使新风件打开新风口时外部气流通过新风口直接流向室内出风口且当风机和换热器均工作时从室内出风口吹出的气流通过室内进风口进入到机体内并依次流经换热器、风机后从室内出风口送出,使最终流入室内的新风可以经过换热器进行换热,避免流入室内的新风温度过高或过低,从而可以提升用户体验,降低窗式空调器的能耗。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体内设有第一风道和位于所述第一风道上方的第二风道,所述风机和所述换热器均设在所述第一风道内,所述第一风道的前端为所述室内进风口,所述第二风道的前端为所述室内出风口,所述新风口与所述第一风道彼此独立。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新风口处设有过滤装置,当所述新风件打开所述新风口时外部气流适于流经所述过滤装置后流向所述室内出风口。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体内设有第三风道,所述第三风道的前端为连通口且后端为所述新风口;所述过滤装置设在所述新风件上,所述新风件可运动地设在所述连通口处以控制所述新风口和所述室内出风口的导通和隔断。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新风件上设有止挡部,当所述止挡部封堵所述连通口时所述新风口与所述室内出风口隔断,当所述止挡部打开所述连通口时所述新风口与所述室内出风口连通。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后表面的下部设有向后延伸的底板和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分别连接在所述底板的左侧和右侧,两个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共同限定出容纳空间,所述过滤装置设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过滤装置位于所述止挡部的后方。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风道的后端具有向下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后表面凸出于所述第三风道的后端下部的后表面。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网。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新风件的前端伸出所述室内出风口。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的剖视图;图2是当新风件关闭新风口时窗式空调器的局部剖面图;图3是当新风件打开新风口时窗式空调器的局部剖面图;图4是当新风件关闭新风口时窗式空调器的局部立体图;图5是当新风件打开新风口时窗式空调器的局部立体图;图6是图5中所示的窗式空调器的后视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另一个角度的局部立体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的新风件的立体图。附图标记:100:窗式空调器;1:机体;11:室内进风口;12:室内出风口;13:风机;14:换热器;15:新风口;16:第一风道;17:第二风道;18:第三风道;181:连通口;182:延伸部;2:新风件;21:止挡部;211:底板;212:侧板;3:过滤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中空调器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器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压缩机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器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空调器的室外单元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的部分,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包括室内热交换器,并且膨胀阀可以提供在室内单元或室外单元中。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器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蒸发器时,空调器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安装在室内空间中的空调器室内机。空调器室内机即上述室内单元,通过管连接到安装在室外空间中的空调器室外机即上述室外单元。空调器室外机中可设有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室外风扇、膨胀器和制冷循环的类似部件,空调器室内机中也可设有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内风扇。下面参考图1-图8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100。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100,包括机体1和新风件2。具体地,机体1的前侧形成有室内进风口11和位于室内进风口11的上方的室内出风口12,机体1内设有风机13,风机13与室内进风口11相对,风机13与室内进风口11之间设有换热器14,室内出风口12的后方设有新风口15,新风件2可运动地设在新风口15处以控制新风口15和室内出风口12的导通和隔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体,所述机体的前侧形成有室内进风口和位于所述室内进风口的上方的室内出风口,所述机体内设有风机,所述风机与所述室内进风口相对,所述风机与所述室内进风口之间设有换热器,所述室内出风口的后方设有新风口;/n新风件,所述新风件可运动地设在所述新风口处以控制所述新风口和所述室内出风口的导通和隔断,/n当所述新风件打开所述新风口时外部气流适于通过所述新风口直接流向所述室内出风口,且当所述风机和所述换热器均工作时从所述室内出风口吹出的气流适于通过所述室内进风口进入到所述机体内,并依次流经所述换热器、所述风机后从所述室内出风口送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的前侧形成有室内进风口和位于所述室内进风口的上方的室内出风口,所述机体内设有风机,所述风机与所述室内进风口相对,所述风机与所述室内进风口之间设有换热器,所述室内出风口的后方设有新风口;
新风件,所述新风件可运动地设在所述新风口处以控制所述新风口和所述室内出风口的导通和隔断,
当所述新风件打开所述新风口时外部气流适于通过所述新风口直接流向所述室内出风口,且当所述风机和所述换热器均工作时从所述室内出风口吹出的气流适于通过所述室内进风口进入到所述机体内,并依次流经所述换热器、所述风机后从所述室内出风口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内设有第一风道和位于所述第一风道上方的第二风道,所述风机和所述换热器均设在所述第一风道内,所述第一风道的前端为所述室内进风口,所述第二风道的前端为所述室内出风口,所述新风口与所述第一风道彼此独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口处设有过滤装置,当所述新风件打开所述新风口时外部气流适于流经所述过滤装置后流向所述室内出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内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蔚梁智文梁灿驹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