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燃气取暖器,涉及取暖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燃气取暖器,包括:发热组件、内网组件和外网组件;内网组件套设发热组件;外网组件套设内网组件,且外网组件与内网组件之间形成存热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燃气取暖器,可以减缓热量散失,且可以增强防风效果,进而提高取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气取暖器
本技术涉及取暖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燃气取暖器。
技术介绍
燃气取暖器通过火焰燃烧释放热量,在有风的情况下火焰会漂移,进而导致热量散失较快。此外,通过加热燃烧网虽然可以利用燃烧网释放热量,但是在高温条件下,单层燃烧网受外力作用易产生变形,且单层燃烧网在有风条件下温度降低较快,取暖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取暖器,可以减缓热量散失,且可以增强防风效果,进而提高取暖效果。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燃气取暖器,包括:发热组件、内网组件和外网组件;所述内网组件套设所述发热组件;所述外网组件套设所述内网组件,且所述外网组件与所述内网组件之间形成存热腔。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内网组件包括:第一侧围部和连接在所述第一侧围部顶部的第一网顶部;所述外网组件包括:第二侧围部和连接在所述第二侧围部顶部的第二网顶部;所述第二网顶部连接所述第一网顶部,所述第二侧围部套设所述第一侧围部,且第二侧围部与所述第一侧围部之间形成侧腔部。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网顶部与所述第二网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件,且所述第一网顶部与所述第二网顶部之间形成顶腔部。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侧腔部与所述顶腔部连通,且所述侧腔部和所述顶腔部共同组成所述存热腔。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外网组件的顶部安装有反射盖。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反射盖与所述外网组件之间连接有第二支撑件。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发热组件连接外网底座,所述外网组件与所述外网底座连接。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外网底座设有通风口。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外网底座连接内网固定件,所述内网固定件与所述内网组件连接。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内网组件与所述外网底座之间具有通风间隙。本技术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采用内网组件套设发热组件,通过外网组件套设内网组件,外网组件与内网组件之间形成存热腔,内网组件和外网组件共同作用,从而增强对发热组件的防风作用。此外,存热腔可减缓内网组件的热量散失,从而增强内网组件的辐射效果。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燃气取暖器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燃气取暖器的剖视图。图标:001-发热组件;101-控制器件;102-发火盘;002-内网组件;201-第一侧围部;202-第一网顶部;003-外网组件;301-第二侧围部;302-第二网顶部;004-存热腔;401-侧腔部;402-顶腔部;005-第一支撑件;006-反射盖;007-第二支撑件;008-外网底座;801-通风口;009-内网固定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公式中的物理量,如无单独标注,应理解为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基本量,或者,由基本量通过乘、除、微分或积分等数学运算导出的导出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燃气取暖器,包括:发热组件001、内网组件002和外网组件003;内网组件002套设发热组件001;外网组件003套设内网组件002,且外网组件003与内网组件002之间形成存热腔004。具体地,内网组件002和外网组件003共同阻挡外部风吹向发热组件001,从而避免风造成火焰移动。此外,发热组件001发出的热量自内向外依次加热内网组件002和外网组件003,内网组件002和外网组件003之间形成存热腔004,通过存热腔004对内网组件002具有保温作用,并使外网组件003保持较高的温度,进而减缓内网组件002的热量散失,通过内网组件002和外网组件003共同散热,相比于单层燃烧网延长了储热时间,进而提高了热能利用率,取暖效果更好。需要说明的是,内网组件002和外网组件003之间形成存热腔004,经内网组件002散发的热能可存储在存热腔004内,并对外网组件003进行加热,从而能够在有风条件下使外网组件003维持较高的温度,进而增强取暖效果。以下对内网组件002和外网组件003的结构进行说明:内网组件002包括:第一侧围部201和连接在第一侧围部201顶部的第一网顶部202;外网组件003包括:第二侧围部301和连接在第二侧围部301顶部的第二网顶部302;第二网顶部302连接第一网顶部202,第二侧围部301套设第一侧围部201,且第二侧围部301与第一侧围部201之间形成侧腔部401。具体的,内网组件002和外网组件003均配置为底部开口,第二侧围部301围设第一侧围部201,且内网组件002与外网组件003同轴设置。发热组件001向内网组件002和外网组件003的外侧散热,且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气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组件(001)、内网组件(002)和外网组件(003);/n所述内网组件(002)套设所述发热组件(001);/n所述外网组件(003)套设所述内网组件(002),且所述外网组件(003)与所述内网组件(002)之间形成存热腔(00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组件(001)、内网组件(002)和外网组件(003);
所述内网组件(002)套设所述发热组件(001);
所述外网组件(003)套设所述内网组件(002),且所述外网组件(003)与所述内网组件(002)之间形成存热腔(0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网组件(002)包括:第一侧围部(201)和连接在所述第一侧围部(201)顶部的第一网顶部(202);
所述外网组件(003)包括:第二侧围部(301)和连接在所述第二侧围部(301)顶部的第二网顶部(302);
所述第二网顶部(302)连接所述第一网顶部(202),所述第二侧围部(301)套设所述第一侧围部(201),且第二侧围部(301)与所述第一侧围部(201)之间形成侧腔部(4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顶部(202)与所述第二网顶部(302)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件(005),且所述第一网顶部(202)与所述第二网顶部(302)之间形成顶腔部(402)。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平,朱正华,王海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佳得顺热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