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开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3682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铁路安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开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平开门装置,平开门装置设于箱盖上,箱盖设有竖条状的透视孔,本装置包括驱动支座、直线驱动器、V形连杆、转轴和面板;驱动支座固定在箱盖背面,驱动支座铰接直线驱动器的一端;V形连杆的拐角端铰接在箱盖背面,V形连杆的一端铰接直线驱动器的另一端,V形连杆的另一端设有条形孔;箱盖还设有水平条状的滑动孔,转轴的一端连接面板,转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滑动孔和条形孔,转轴能在滑动孔和条形孔内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平开门装置,能在狭窄的空间内,驱动面板遮住或露出箱盖的透视孔,对安装在列车上轨道中心的告诉摄像头起到防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开门装置
本技术属于铁路安全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平开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铁路客车装备不断发展更新,车站站台高度提升,使得动车组隐蔽部件增多;列车开行密度加大,使得列车检查难度不断提升;而客车入库检车时间缩短,更使铁路客车运用安全监控面临极大挑战。提速后检车作业十分密集,列车隐蔽故障明显增多,传统以人为主的列检方式容易造成漏检,检车作业质量和效率难以得到保证,增加了发生列车运行安全隐患的概率。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铁道部提出了在旅客列车进站前运行线路上使用高速摄像机,将与车辆运行安全有直接关系的车钩连接装置、转向架、制动装置、车底悬吊装置等部件全部拍摄下来,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功能将各部件图像拼接成一幅完整的列车走行部图像,提供给列检检车员浏览。检车员可通过查看图像信息及时发现列车故障,解决车站高站台、新型客车及动车组裙板遮挡及导流罩导致检车员无法看车的问题,这个系统就是客车故障轨边图像检测系统。摄像头的使用虽然为列车的安全检查带来很多好处,但是同时也带来另一个新问题,如何保护摄像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平开门装置,能在狭窄的空间内对摄像头进行保护。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平开门装置,平开门装置设于箱盖上,箱盖设有竖条状的透视孔,包括驱动支座、直线驱动器、V形连杆、转轴和面板;驱动支座固定在箱盖背面,驱动支座铰接直线驱动器的一端;V形连杆的拐角端铰接在箱盖背面,V形连杆的一端铰接直线驱动器的另一端,V形连杆的另一端设有条形孔;箱盖还设有水平条状的滑动孔,转轴的一端连接面板,转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滑动孔和条形孔,转轴能在滑动孔和条形孔内滑动;平开门装置具有第一使用状态和第二使用状态,第一使用状态下,面板遮住透视孔,第二使用状态下,面板露出透视孔;直线驱动器来回伸缩驱动V形连杆转动,进而带动转轴在滑动孔内来回滑动拨动面板,从而实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转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连接板;箱盖正面设有滑轨,滑轨上设有滑块,连接板连接在滑块上;转轴的一端固定在连接板背面,连接板正面固定在面板背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转轴的另一端设有轴承,轴承设在滑动孔内并能在滑动孔内滑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直线驱动器选用气缸或者电动推杆。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一端固定在箱盖背面,第二转轴的另一端穿过V形连杆的拐角实现V形连杆和箱盖的铰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V形连杆和箱盖的铰接处设有第二轴承。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平开门装置,能在狭窄的空间内驱动面板遮住或露出箱盖的透视孔,对安装在列车上箱盖内的高速摄像头起到防护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装置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装置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装置后示图;图4是本装置隐去面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在图4的机构上增加连接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箱盖1,透视孔11,滑动孔12,驱动支座2,直线驱动器3,V形连杆4,条形孔41,转轴5,面板6,连接板7,滑轨8,滑块9。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平开门装置设于车厢的箱盖1上,箱盖1上设有透视孔11,透视孔11呈竖条状,摄像头通过透视孔11进行拍摄。本装置包括驱动支座2、直线驱动器3、V形连杆4、转轴5和面板6。驱动支座2固定在箱盖1背面,驱动支座2用于连接直线驱动器3,驱动支座2与直线驱动器3的固定端铰接。V形连杆4的拐角端也铰接在箱盖1背面,V形连杆4的一个端头铰接直线驱动器3的输出端,V形连杆4的另一个端头设上条形孔41,条形孔41的长度方向延长线经过拐角端的铰接连接孔。箱盖1还设有水平条状的滑动孔12,滑动孔12的长度方向与透视孔11的长度方向垂直,且滑动孔12的位置最好靠近透视孔11的正中间。转轴5的一端连接面板6,转轴5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滑动孔12和条形孔41,转轴5能在滑动孔12和条形孔41内自由滑动。本装置具有两个使用状态,第一使用状态和第二使用状态,第一使用状态下,面板6遮住透视孔11,即关门状态,第二使用状态下,面板6露出透视孔11,即开门状态。本装置的使用原理:直线驱动器3来回伸缩,拉动V形连杆4的一个端头,使V形连杆4的另一个端头绕拐角端的铰接轴来回摆动,进而使转轴5在滑动孔12内来回滑动,从而拉动面板6遮住或露出透视孔11,实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转换,即实现开门和关门的功能。为了便于安装以及提高开门和关门的流畅度,可以增设一个连接板7。在箱盖1正面设上滑轨8,滑轨8应当平行于滑动孔12,滑轨8可以设置一条或者多条,优选上中下三条。在滑轨8上设有滑块9,连接板7连接在滑块9上。转轴5的一端直接固定在连接板7背面,连接板7正面固定在面板6背面。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正面为图2所示方向,所述的背面为图1所示方向。为了保证转轴5在条形孔41内滑动的流畅度,可在转轴5的另一端设上轴承,利用轴承设在滑动孔12内滑动带动转轴5拨动面板6。本实施例中的直线驱动器3选用的是电动推杆,当然也可以使用其他实现直线推动功能的动力源,例如气缸。优选的,还包括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一端固定在箱盖1背面,第二转轴的另一端穿过V形连杆4的拐角端实现V形连杆4和箱盖1的铰接,最好在第二转轴上也设置一个第二轴承,来减小V形连杆4和箱盖1铰接处的摩擦力。本实施例通过直线驱动器3带动V形连杆4,进而带动转轴5,拨动面板6实现开门和关门的作用,结构十分简单,直线驱动器3、V形连杆4、转轴5的巧妙运用,能节省空间,十分适用于空间狭窄的箱盖1内,能很好的保护摄像头。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开门装置,平开门装置设于箱盖上,箱盖设有竖条状的透视孔,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支座、直线驱动器、V形连杆、转轴和面板;驱动支座固定在箱盖背面,驱动支座铰接直线驱动器的一端;V形连杆的拐角端铰接在箱盖背面,V形连杆的一端铰接直线驱动器的另一端,V形连杆的另一端设有条形孔;箱盖还设有水平条状的滑动孔,转轴的一端连接面板,转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滑动孔和条形孔,转轴能在滑动孔和条形孔内滑动;/n平开门装置具有第一使用状态和第二使用状态,第一使用状态下,面板遮住透视孔,第二使用状态下,面板露出透视孔;直线驱动器来回伸缩驱动V形连杆转动,进而带动转轴在滑动孔内来回滑动拨动面板,从而实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转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开门装置,平开门装置设于箱盖上,箱盖设有竖条状的透视孔,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支座、直线驱动器、V形连杆、转轴和面板;驱动支座固定在箱盖背面,驱动支座铰接直线驱动器的一端;V形连杆的拐角端铰接在箱盖背面,V形连杆的一端铰接直线驱动器的另一端,V形连杆的另一端设有条形孔;箱盖还设有水平条状的滑动孔,转轴的一端连接面板,转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滑动孔和条形孔,转轴能在滑动孔和条形孔内滑动;
平开门装置具有第一使用状态和第二使用状态,第一使用状态下,面板遮住透视孔,第二使用状态下,面板露出透视孔;直线驱动器来回伸缩驱动V形连杆转动,进而带动转轴在滑动孔内来回滑动拨动面板,从而实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平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智强柯奕
申请(专利权)人:黄石邦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