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同步电机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电路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03644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永磁同步电机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电路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最优电压矢量所处扇区,令所述扇区相邻电压矢量作为模型预测控制的非零矢量电压;2、计算三矢量电压下的电流增量;3、根据电流增量和三矢量电压,以及当前采样电流值和给定电流指令值,计算出所需电压矢量作用的时间;4、所述电压矢量时间用以修正三相逆变器的开关信号占空比;5、对电流指令进行修正。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逆变器输出电压矢量幅值、方向皆可调,大大减小了稳态误差,无需死区补偿,参数鲁棒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电路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控制
,具体设计一种永磁同步电机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电路和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永磁同步电机有限控制集模型电流预测控制主要存在开关频率不固定、电压矢量幅值方向固定、参数依赖性强等问题。模型预测控制没有调制单元,逆变器直接执行滚动优化选出最优开关序列组合,因此逆变器开关动作不规律、频率不固定,从而三相电压电流频谱分散,滤波难度高;传统模型预测控制每个控制周期只能由逆变器发出一个电压矢量,由于一个控制周期内仅有单个电压矢量作用,系统产生的稳态误较大;电机运行过程中,一些参数会根据电机的运行状态发生变化,使得实际电机参数与模型参数不匹配,模型预测参数敏感性强从而导致系统性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减小传统电流预测控制系统下稳态误差大,计算负担重,参数依赖性强以及三相电压电流谐波分量高的缺点,本专利技术基于三矢量模型预测的控制原理提出的永磁同步电机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电路和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最优电压矢量所处扇区,令所述扇区相邻电压矢量作为模型预测控制的非零矢量电压,并转换至dq坐标系下;步骤2:两个所述相邻电压矢量作用于永磁同步电机,计算两个相邻电压矢量作用下的电流增量,和零矢量电压下的电流增量;步骤3:根据步骤2中所述的电流增量和三矢量电压,以及当前采样电流值和给定电流指令值,计算出所需电压矢量作用的时间;步骤4:所述电压矢量时间用以修正三相逆变器的开关信号占空比;步骤5:对电流指令进行校正。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采用无差拍原理确定最优电压矢量uref,并判断其所处扇区,令该扇区相邻电压矢量即um、un作为模型预测控制的非零矢量;其中Uref在dq坐标系下电压分量为udref、uqref,其中,k表示当前时刻;k+1表示下一时刻;Ts为采样周期;id(k)、iq(k)分别是当前时刻的d、q轴电流采样值;id(k+1)、iq(k+1)分别是下一时刻的d、q轴电流预测值;ud(k)、uq(k)分别是当前时刻的d、q轴电压采样值;ωe(k)是当前时刻的电角速度;是永磁体磁链;Ld、Lq分别为d、q轴电感;Rs是定子电阻。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所述相邻电压矢量um、un作用于永磁同步电机,产生电流增量Sdm、Sqm、Sdn、Sdn,零矢量u0产生的电流增量为Sd0、Sq0,其中,id和iq分别是d、q轴电流值;udn、udm、uqn、uqm分别是电压矢量d、q轴的电压值;we是电角速度;是永磁体磁链;Ld、Lq分别为d、q轴电感;Rs是定子电阻。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根据当前电流值与给定电流指令值可确定所需电压矢量作用时间tm、tn和t0。由无差拍控制原理可知,则,其中,k表示当前时刻;k+1表示下一时刻;Ts为采样周期;id(k)、iq(k)分别是当前时刻的d、q轴电流采样值。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计算得到的矢量电压的作用时间tm、tn进一步计算:(1)若tm或者tn计算出为负值,则令其为0;若tm或者tn计算大于Ts,则令其为Ts;(2)若tm、tn均在0-Ts范围内,但是tm+tn>Ts,则令修正时间零矢量电压工作时间为t0=Ts-t'm-t'n。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电压矢量作用时间以占空比形式表示,其中,dm、dn、d0是电压作用时间tm、tn、t0的占空比。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电流指令修改为表达式为其中,Kd是稳态误差系数;通过比例系数Kq对q轴电流指令进行修正: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永磁同步电机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电路,包括模型计算环节、电流指令修正环节、调制环节,还包括延时补偿模块、Clark变换、Park变换、三相逆变器、三相逆变器开关信号的占空比修正模块和永磁同步电机,所述调制环节还包括占空比计算模块和依次连接的IPark模块、电流方向判断模块和占空比修正环节,调制环节输出三相逆变器的6个IGBT的控制信号,最终向永磁同步电机施加合适的三相电压;所述模型计算环节包括依次连接的逆变器电压矢量扇区分布、电流增量计算模块和电压矢量时间计算模块,其输出电压矢量作用时间给所述调制环节;电流指令修正环节根据当前采样电流、给定电流指令值和稳态误差系数计算出电流指令修正值,作为模型计算环节的输入。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能够提前关断IGBT插入死区,通过二极管续流特性保持电压输出不变,使得系统控制频率固定且无需进行死区补偿;2、本专利技术增加了电流指令校正环节,减小了系统对参数的依赖性;3、仅判断一次uopt所在扇区,计算量小,逆变器输出电压矢量幅值、方向皆可调,大大减小了稳态误差,无需死区补偿,参数鲁棒性强。附图说明图1永磁同步电机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流程图;图2永磁同步电机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系统框图;图3扇区三相占空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为具体地描述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永磁同步电机具有结构简单、噪声低、功率密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动汽车、电梯等领域,因此该电机的控制方法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除了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之外,模型预测控制(ModelPredictiveControl,MPC)也是主流控制方法之一。MPC根据控制是否连续主要划分有两种,一种是连续模型预测控制,另一种是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FiniteControlSetModelPredictiveControl,FCS-MPC)。相比于连续预测控制,FCS-MPC将逆变器状态和预测模型相结合,充分考虑了控制的离散性,具有控制简单,响应速度快的优点,因此电机控制领域更多采用FCS-MPC。FCS-MPC主要用于电流预测,转矩预测和转速预测,本设计采用FCS-MPC的控制策略对PMSM的电流预测进行了研究。永磁同步电机在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公式为:式中:ud、uq分别为d、q轴电压;id、iq分别为d、q轴电流;是永磁体磁链;Ld、Lq分别为d、q轴电感;Rs是定子电阻。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则Ld=Lq=Ls。采用一阶欧拉公式对(式1)式进行离散化展开可得:式中:k表示当前时刻;k+1表示下一时刻;Ts为采样周期;id(k)、iq(k)分别是当前时刻的d、q轴电流采样值;id(k+1)、iq(k+1)分别是下一时刻的d、q轴电流预测值;ud(k)、uq(k)分别是当前时刻的d、q轴电压采样值;ωe(k)是当前时刻的电角速度。经典的控制策略是将逆变器产生的6个有效非零电压矢量和2个零矢量共8个电压矢量分别代入(式2)式,得到8个矢量电压作用下的预测电流,然后再分别将预测电流代到价值函数(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永磁同步电机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确定最优电压矢量所处扇区,令所述扇区相邻电压矢量作为模型预测控制的非零矢量电压,并转换至dq坐标系下;/n步骤2:两个所述相邻电压矢量作用于永磁同步电机,计算两个相邻电压矢量作用下的电流增量,和零矢量电压下的电流增量;/n步骤3:根据步骤2中所述的电流增量和三矢量电压,以及当前采样电流值和给定电流指令值,计算出所需电压矢量作用的时间;/n步骤4:所述电压矢量时间用以修正三相逆变器的开关信号占空比;/n步骤5:对电流指令进行修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永磁同步电机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最优电压矢量所处扇区,令所述扇区相邻电压矢量作为模型预测控制的非零矢量电压,并转换至dq坐标系下;
步骤2:两个所述相邻电压矢量作用于永磁同步电机,计算两个相邻电压矢量作用下的电流增量,和零矢量电压下的电流增量;
步骤3:根据步骤2中所述的电流增量和三矢量电压,以及当前采样电流值和给定电流指令值,计算出所需电压矢量作用的时间;
步骤4:所述电压矢量时间用以修正三相逆变器的开关信号占空比;
步骤5:对电流指令进行修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采用无差拍原理确定最优电压矢量uref,并判断其所处扇区,令该扇区相邻电压矢量即um、un作为模型预测控制的非零矢量电压;其中uref在dq坐标系下电压分量为udref、uqref,



其中,k表示当前时刻;k+1表示下一时刻;Ts为采样周期;id(k)、iq(k)分别是当前时刻的d、q轴电流采样值;id(k+1)、iq(k+1)分别是下一时刻的d、q轴电流预测值;ud(k)、uq(k)分别是当前时刻的d、q轴电压采样值;ωe(k)是当前时刻的电角速度;是永磁体磁链;Ld、Lq分别为d、q轴电感;Rs是定子电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相邻电压矢量um、un作用于永磁同步电机,产生电流增量Sdm、Sqm、Sdn、Sdn,零矢量u0产生的电流增量为Sd0、Sq0,









其中,id和iq分别是d、q轴电流值;udn、udm、uqn、uqm分别是电压矢量d、q轴的电压值;we是电角速度;是永磁体磁链;Ld、Lq分别为d、q轴电感;Rs是定子电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根据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普易映萍张秋葵杨小亮申永鹏梁燕王延峰赵俊刘胜胡四全俎立峰甘江华石伟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轻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