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配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03614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配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属于配电系统领域,其包括若干配电室,还包括:主控制器,其用于接收信号并发送任务指令;数据采集装置,其设置于所述配电室内,所述数据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各配电室内的运行数据信息并将其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视频监控装置,其设置于所述配电室内,所述视频监控装置用于采集各配电室内的视频和图像信息;报警装置,其用于接收所述主控制器的任务指令并发生动作;电源,其用于对配电系统提供电能。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了监控效率;出现故障时运维人员可及时收到信息和电话报警,快速找出故障原因,减少因故障停电给企业带来的停工停产等问题,有效提高了运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配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配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配电室作为电力系统中的基础设施,对于配电网络的高效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大部分企业中,配电室安全监控工作的信息化与自动化程度比较低,仍主要依靠人工现场巡检或本地组态监控等方式。人工现场巡检,错误率高、实时性不强,出了问题后也无法有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检查,配电室中设备被盗、变压器及元器件运行过热烧毁等现象屡见不鲜,无法保障配电室的安全运行;本地组态监控,即在各个配电室设置电脑,通过采集设备的数据,在电脑组态软件上进行数据显示和历史查询,出现故障及时报警,虽然避免了人工巡视的缺陷,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每个配电室都需要配备一套监控系统和对应的监控人员,提高了人工成本;(2)系统无后备电源,一旦停电后,无法继续对配电室进行监控,大大降低了监控效率;(3)只能在本地的监控系统电脑上查看相关数据,无法随时随地查看相关数据,降低了维护效率。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配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配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配电系统,包括若干配电室,还包括:主控制器,其用于接收信号并发送任务指令;数据采集装置,其设置于所述配电室内,所述数据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各配电室内的运行数据信息并将其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视频监控装置,其设置于所述配电室内,所述视频监控装置用于采集各配电室内的视频和图像信息;报警装置,其用于接收所述主控制器的任务指令并发生动作;电源,其用于对配电系统提供电能。进一步地,还包括云监控平台,其依序通过物联网网关和网络交换机与主控制器和视频监控装置连接,所述云监控平台用于显示并存储主控制器和视频监控装置发送的数据和视频图像信息。进一步地,所述云监控平台通讯连接有移动终端和/或电脑终端。进一步地,所述视频监控装置还能够依据其获取的人脸抓拍信息和区域入侵侦测信息自身触发声光报警;和/或;所述视频监控装置还能够将其报警开关量信号输出至主控制器,由主控制器向报警装置发送指令,触发报警装置发出警报。进一步地,所述数据采集装置通过通讯模块与主控制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包括智能仪表,其安装在各配电室的配电回路上,用于实时读取各配电回路上负荷的用电数据。进一步地,所述用电数据包括电流、电压、用电量及功率等。进一步地,所述数据采集装置还包括环境传感器装置,其用于采集各配电室内的温度和/或湿度和/或烟雾浓度和/或配电室内的变压器内部压力和温度。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配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数据采集装置采集各配电室的运行数据信息并将该运行数据信息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主控制器接收所述运行数据信息并判断其是否达到各设定阈值,若判断出达到或超出阈值,主控制器向报警装置发送报警指令,报警装置发出警报;同时,主控制器将各配电室的运行数据信息发送至云监控平台,由云监控平台判断其是否达到各设定阈值,若判断出达到或超出阈值,云监控平台上产生报警信息,同时向移动终端发出微信和电话报警;同时,视频监控装置采集各配电室的视频和图像信息并将该视频和图像信息发送云监控平台,当发现图像信息中有异常信息时,响应于所述异常信息进行调配;同时所述主控制器将接收的所有运行数据信息和视频监控装置将采集的视频和图像信息存储在云监控平台内。优选地,当配电室断电时,电源启动,对配电系统继续供电。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配电系统,通过在各配电室设置数据信息采集装置和视频监控装置,将采集到的相关信息反馈到主控制器,主控制器接收并判断该信息,并向报警装置发送指令,同时采集的数据信息和视频图像信息统一传输至云监控平台集中监控,能够实现在任何时间地点即可查看各配电室的实时/历史数据及视频,有效降低了人工维护成本;系统设置了后备电源装置,停电后可继续对本系统持续供电,传输至云平台上的数据及视频不受企业停电的影响,大大提高了监控效率;出现故障时运维人员可及时收到信息和电话报警,快速找出故障原因,减少因故障停电给企业带来的停工停产等问题,有效提高了运维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框架原理图;图中,100-配电室一,200-配电室五,1-云监控平台,2-电脑终端,3-移动终端,4-主控制器,5-通讯模块,6-温湿度传感器,7-烟雾传感器,8-物联网网关,9-电源,10-网络交换机,11-视频监控装置,12-报警装置,13-智能仪表。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配电系统,包括若干配电室,具体地,可以设置有5个配电室,如配电室一100至配电室五200,但并不局限于此,还包括:主控制器4,其用于接收信号并发送任务指令,具体地,其通过网络交换机与物联网模块进行通讯;数据采集装置,其设置于所述配电室内,所述数据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各配电室内的运行数据信息并将其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4;视频监控装置11,其内具有视频存储模块,其设置于所述配电室内,所述视频监控装置11用于采集各配电室内的视频和图像信息;报警装置12,其用于接收所述主控制器4的任务指令并发生动作,具体地,报警装置12可以是报警器,如蜂鸣器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报警器。电源9,其用于对配电系统提供电能,外部停电时可继续给系统供电,不间断切换,保证系统供电的连续性。本实施例通过在各配电室设置数据信息采集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配电系统,包括若干配电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主控制器(4),其用于接收信号并发送任务指令;/n数据采集装置,其设置于所述配电室内,所述数据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各配电室内的运行数据信息并将其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4);/n视频监控装置(11),其设置于所述配电室内,所述视频监控装置(11)用于采集各配电室内的视频和图像信息;/n报警装置(12),其用于接收所述主控制器(4)的任务指令并发生动作;/n电源(9),其用于对配电系统提供电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配电系统,包括若干配电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主控制器(4),其用于接收信号并发送任务指令;
数据采集装置,其设置于所述配电室内,所述数据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各配电室内的运行数据信息并将其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4);
视频监控装置(11),其设置于所述配电室内,所述视频监控装置(11)用于采集各配电室内的视频和图像信息;
报警装置(12),其用于接收所述主控制器(4)的任务指令并发生动作;
电源(9),其用于对配电系统提供电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云监控平台(1),其依序通过物联网网关(8)和网络交换机(10)分别与主控制器(4)和视频监控装置(11)信号连接,所述云监控平台(1)用于显示并存储主控制器(4)和视频监控装置(11)发送的所有数据和视频图像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监控平台(1)通讯连接有移动终端(3)和/或电脑终端(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频监控装置(11)还能够依据其获取的人脸抓拍信息和区域入侵侦测信息自身触发声光报警;和/或;
所述视频监控装置(11)还能够将其报警开关量信号输出至主控制器(4),由主控制器(4)向报警装置(12)发送报警指令,报警装置(12)发出警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通过通讯模块(5)与主控制器(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振峰张泽清朱东明梁辉张延辉梅建峰余蓓蓓占美杰秦俊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九桥工程有限公司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