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装配式楼板与梁组合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3577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19
本申请涉及一种可拆卸装配式楼板与梁组合体系,该可拆卸装配式楼板与梁组合体系包括:梁结构,包括多个梁组件形成的网格平面,网格平面包括多个矩形网格单元;多个预制底板单元,每个预制底板单元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梁结构上,并覆盖一个矩形网格单元;多个预制盖板单元,其包括:多个位于楼板平面顶角区域的角预制盖板单元、多个位于楼板平面边缘区域的边预制盖板单元,多个位于非楼板平面边缘区域的中预制盖板单元;其中,中预制盖板单元与预制底板单元装配时,中预制盖板单元的四个顶点分别对应于与其装配的两两相邻的四个预制底板单元的中心,形成错位排布。本申请,避免了现场湿作业浇筑,实现了装配式楼板的可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拆卸装配式楼板与梁组合体系
本申请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卸装配式楼板与梁组合体系。
技术介绍
在装配式结构中,大多楼板依然采用混凝土叠合板、压型钢板混凝土楼板等需要现浇的形式。虽然目前出现一些预制程度较高的新型楼板,可以在工厂制作后运至现场装配,但为了保证楼板连续性和整体刚度,依然需要对楼板间的连接采取相应措施,如设置后浇带、面层整体现浇等湿作业方法。这些楼板形式均未达到全装配式结构体系的要求,即使在梁、柱、节点等构件完全干作业装配好后,依然需要对楼板进行湿作业浇筑。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拆卸装配式楼板与梁组合体系。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拆卸装配式楼板与梁组合体系,包括:梁结构,该梁结构包括多个梁组件形成的网格平面,网格平面包括多个矩形网格单元;多个预制底板单元,多个预制底板单元能够拼接形成预制底板平面,每个预制底板单元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梁结构上,并覆盖一个矩形网格单元;多个预制盖板单元,多个预制盖板单元能够拼接形成预制盖板平面,其中,多个预制盖板单元包括:多个位于楼板平面顶角区域的角预制盖板单元、多个位于楼板平面边缘区域的边预制盖板单元,以及多个位于非楼板平面边缘区域的中预制盖板单元;其中,中预制盖板单元与预制底板单元装配时,中预制盖板单元的四个顶点分别对应于与其装配的两两相邻的四个预制底板单元的中心。在某些实施例中,预制盖板单元的下表面设置有凸起的抗剪结构,抗剪结构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预制底板单元设置有能够容纳所述抗剪结构的凹槽,以及位于凹槽内且供第一连接结构穿过的第一通孔;可拆卸装配式楼板与梁组合体系还包括:第一紧固件,设置为在第一连接结构穿过第一通孔后,与第一连接结构连接,以使预制底板单元与预制盖板单元连接。在某些实施例中,预制底板单元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梁组件上设置有第二通孔;可拆卸装配式楼板与梁组合体系还包括:第二紧固件,设置为在第二连接结构穿过第二通孔后,与第二连接结构连接,以使预制底板单元与梁组件连接。在某些实施例中,角预制盖板单元和边预制盖板单元均设置有第三连接结构;预制底板单元的边缘设置有第三通孔;梁组件上设置有第四通孔;可拆卸装配式楼板与梁组合体系还包括:第三紧固件,设置为在第三连接结构穿过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后,与第三连接结构连接,以使角预制盖板单元或边预制盖板单元均能与预制底板单元以及梁组件连接在一起。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内均设置有套筒。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和第三连接结构为螺栓,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和第三紧固件为螺母。在某些实施例中,预制底板单元和预制盖板单元为钢筋混凝土板。在某些实施例中,抗剪结构内设置有钢筋笼。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预制件拼接形成楼板,避免了现场进行湿作业浇筑,避免了养护混凝土,从而缩短了施工周期,节约了施工现场的人力、物力资源。最后,预制件拼接形成的楼板可拆卸,实现了装配式楼板的可重复利用。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拆卸装配式楼板与梁组合体系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一;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拆卸装配式楼板与梁组合体系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二;图3为图1和图2所示梁结构中矩形网格单元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预制盖板单元A一种实施方式的下表面的示意图;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预制盖板单元A一种实施方式的上表面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预制盖板单元B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预制盖板单元C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7为图4A所示的预制盖板单元A的a-a截面的示意图;图8为图4A所示的预制盖板单元A的b-b截面的示意图;图9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预制底板单元D一种实施方式的下表面的示意图;图9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预制底板单元D一种实施方式的上表面的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预制底板单元E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预制底板单元F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12为图9A所示的预制底板单元D的c-c截面的示意图;图13为图9A所示的预制底板单元D的d-d截面的示意图;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组件一种实施方法的示意图;以及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拆卸装配式楼板与梁组合体系的装配方法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申请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在本文中“第一”、“第二”或“第三”的前缀仅为了有利于本申请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第一”、“第二”或“第三”可以代表相同或不同的“模块”、“部件”或“单元”。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拆卸装配式楼板与梁组合体系,将楼板分层,预制盖板单元与预制底板单元错位排布,使预制盖板单元主要承受负弯矩,预制底板单元主要承受正弯矩。在某些实施例中,两层楼板之间设置抗剪和连接结构,保证楼板的整体性。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拆卸装配式楼板与梁组合体系,包括:梁结构3;多个预制底板单元,用于形成预制底板平面2;以及多个预制盖板单元,用于预制盖板平面1。可拆卸装配式楼板与梁组合体系,在装配时,自下而上依次为梁结构3、预制底板平面2和预制盖板平面1。预制底板单元、预制盖板单元及梁结构3通过紧固件4连接成一个整体结构体系。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所示,梁结构3包括多个梁组件形成的网格平面,网格平面包括多个矩形网格单元G。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参考图3所示,梁组件包括连接板6与梁5,连接板6设置在梁5上,连接板6上设置连接孔(通孔)。连接板6与梁5预先连接好。在某些实施例中,连接板6形状以及其上设置的连接孔的个数可按照需要进行调整。梁5可以为钢梁也可以为混凝土梁,如为混凝土梁,可以将连接板6通过预埋件预埋于混凝土梁内。参考图3所示,梁5采用的工字型钢梁,仅作为一个示例。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预制底板单元拼接形成预制底板平面2。参考图1和图2所示,预制底板单元包括预制底板单元D、E、和F,其中,预制底板单元D、E分别位于楼板平面顶角区域和楼板平面边缘区域,多个预制底板单元F位于非楼板平面边缘区域。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卸装配式楼板与梁组合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n梁结构,所述梁结构包括多个梁组件形成的网格平面,所述网格平面包括多个矩形网格单元;/n多个预制底板单元,所述多个预制底板单元能够拼接形成预制底板平面,每个预制底板单元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梁结构上,并覆盖一个所述矩形网格单元;/n多个预制盖板单元,所述多个预制盖板单元能够拼接形成预制盖板平面,其中,所述多个预制盖板单元包括:多个位于楼板平面顶角区域的角预制盖板单元、多个位于楼板平面边缘区域的边预制盖板单元,以及多个位于非楼板平面边缘区域的中预制盖板单元;其中,中预制盖板单元与预制底板单元装配时,中预制盖板单元的四个顶点分别对应于与其装配的两两相邻的四个预制底板单元的中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装配式楼板与梁组合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
梁结构,所述梁结构包括多个梁组件形成的网格平面,所述网格平面包括多个矩形网格单元;
多个预制底板单元,所述多个预制底板单元能够拼接形成预制底板平面,每个预制底板单元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梁结构上,并覆盖一个所述矩形网格单元;
多个预制盖板单元,所述多个预制盖板单元能够拼接形成预制盖板平面,其中,所述多个预制盖板单元包括:多个位于楼板平面顶角区域的角预制盖板单元、多个位于楼板平面边缘区域的边预制盖板单元,以及多个位于非楼板平面边缘区域的中预制盖板单元;其中,中预制盖板单元与预制底板单元装配时,中预制盖板单元的四个顶点分别对应于与其装配的两两相邻的四个预制底板单元的中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装配式楼板与梁组合体系,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制盖板单元的下表面设置有凸起的抗剪结构,所述抗剪结构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
所述预制底板单元设置有能够容纳所述抗剪结构的凹槽,以及位于所述凹槽内且供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穿过的第一通孔;
所述可拆卸装配式楼板与梁组合体系还包括:第一紧固件,设置为在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后,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连接,以使所述预制底板单元与所述预制盖板单元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拆卸装配式楼板与梁组合体系,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制底板单元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
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爱林李心霞张艳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