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3499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18
一种显示设备包括:基板,限定从基板的顶表面凹陷的凹入部分;下导电层,在凹入部分中;上导电层,连接到下导电层;绝缘层,在下导电层与上导电层之间,并且在该绝缘层中限定有接触孔,上导电层在该接触孔处连接到下导电层;薄膜晶体管,包括半导体层和在半导体层上的栅电极;以及显示元件,连接到薄膜晶体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设备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7月10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9-0083435号的优先权以及所有权益,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其整体被并入本文。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一种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对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设备的使用已经在以各种形式增长。显示设备的领域已经迅速转变到替代阴极射线管(“CRT”)的平板显示设备(“FPD”)。FPD具有相对大的体积,并且相对薄、轻、且能够具有相对大的显示区域。FPD的示例包括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有机发光显示设备、以及电泳显示设备(“ED”)。诸如FPD的这些显示设备包括薄膜晶体管(“TFT”)。可以使用制造低温多晶硅(“LTPS”)的工艺来形成TFT。
技术实现思路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包括一种具有高可靠性的显示设备。然而,该目的仅仅是示例,本公开的范围并不由此而限定,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从本公开的描述中清楚地理解其他未提及的目的。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一种显示设备包括:基板,限定从基板的顶表面凹陷的凹入部分;下导电层,在凹入部分中;上导电层,连接到下导电层;绝缘层,在下导电层与上导电层之间,并且在该绝缘层中限定有接触孔,上导电层在该接触孔处连接到下导电层;薄膜晶体管,包括半导体层和在半导体层上的栅电极;以及显示元件,连接到薄膜晶体管。绝缘层可以包括:层间绝缘层,在上导电层与栅电极之间,并且在该层间绝缘层中限定有接触孔。显示设备还可以包括:中间导电层,在上导电层与下导电层之间,并且下导电层和中间导电层可以彼此连接,并且中间导电层和上导电层可以彼此连接。绝缘层可以包括:栅极绝缘层,在层间绝缘层与栅电极之间,并且在该栅极绝缘层中限定有第一接触孔部分,层间绝缘层可以限定第二接触孔部分,下导电层和中间导电层可以经由第一接触孔部分彼此连接,并且上导电层和中间导电层可以经由第二接触孔部分彼此连接。上导电层可以与栅电极一体设置。下导电层可以对应于薄膜晶体管。上导电层可以直接连接到下导电层。基板可以包括:基底层,包括聚合物树脂;以及阻挡层,包括无机材料,阻挡层比基底层更靠近薄膜晶体管。阻挡层的顶表面可以限定基板的顶表面,凹入部分可以从阻挡层的顶表面在朝向基底层的方向上凹陷,并且凹入部分的底部可以对应于基底层的顶表面。阻挡层的顶表面可以限定基板的顶表面,并且凹入部分可以包括:开口,从阻挡层的顶表面延伸,并且被限定为穿过阻挡层的厚度;以及凹陷,从基底层的顶表面延伸,并且连接到开口。基板的顶表面可以与下导电层的顶表面共面。基板可以包括玻璃。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一种显示设备包括:基板,限定从基板的顶表面凹陷的凹入部分;下导电层,在凹入部分中;绝缘层,在基板上,并且该绝缘层中与下导电层相对应地限定有接触孔;薄膜晶体管,在基板上,并且连接到下导电层;以及显示元件,连接到薄膜晶体管,其中,薄膜晶体管可以包括半导体层和在半导体层上的栅电极。显示设备还可以包括:上导电层,连接到薄膜晶体管。绝缘层可以包括:层间绝缘层,在上导电层与栅电极之间,并且在该层间绝缘层中限定有接触孔,并且在该接触孔处,连接到薄膜晶体管的上导电层还可以连接到下导电层。显示设备还可以包括:中间导电层,在上导电层与下导电层之间,并且下导电层可以连接到中间导电层,并且中间导电层可以连接到上导电层。在接触孔处,下导电层可以在薄膜晶体管的栅电极处连接到薄膜晶体管。下导电层可以对应于薄膜晶体管。基板可以包括:基底层,包括聚合物树脂;以及阻挡层,包括无机材料,并且限定基板的顶表面,凹入部分从基板的顶表面凹陷。基板可以包括:基底层,包括聚合物树脂;以及阻挡层,包含无机材料,阻挡层的顶表面限定基板的顶表面,并且凹入部分可以包括:开口,从阻挡层的顶表面延伸,并且被限定为穿过阻挡层的厚度;及凹陷,从基底层的顶表面延伸,并且连接到开口。基板的顶表面可以与下导电层的顶表面共面。附图说明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中,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以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图1是示意性示出显示设备的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是显示设备中包括的像素的实施例的等效电路图;图3A是显示设备的像素的实施例的放大剖视图;图3B是图3A的区域A的放大视图;图4A是显示设备的变形例的放大剖视图;图4B是显示设备的另一变形例的放大剖视图;图5是显示设备的像素的另一实施例的放大剖视图;图6是显示设备的像素的又一实施例的放大剖视图;以及图7是显示设备的像素的再一实施例的放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详细参考实施例,所参考的示例在附图中被示出,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自始至终指代相同的元件。就这一点而言,本实施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形式,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所阐述的描述。因此,以下仅通过参考附图来描述实施例,以对本说明书的特征进行解释。以下,将在下文中参考附图来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与附图编号无关地,那些相同或相应的部件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了对其的冗余描述。将会理解,尽管在本文中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部件,但是这些部件不应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部件仅被用于将一个部件与另一个部件区分开来。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旨在进行限制。如本文所使用的,“一”、“一个”、“该”和“至少一个”不表示对数量的限制,并且旨在包括单数和复数,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例如,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一元件”具有与“至少一个元件”相同的含义。“至少一个”不应解释为限制于“一”或“一个”。“或”意味着“和/或”。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的组合。将进一步理解,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和/或“包含”指定所述特征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或部件的存在或添加。为了便于说明,附图中的元件的尺寸可能会被夸大。换言之,由于为了便于说明而任意地示出了附图中的部件的尺寸和厚度,因此以下实施例不限于此。当可以不同地实施某个实施例时,可以与所描述的顺序不同地执行特定的处理顺序。例如,两个连续描述的过程可以大致同时地执行或者可以以与所描述的顺序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将会理解,当层、区域或部件被称为与另一元件有关,例如在另一层、区域或部件“上”或“连接到”另一层、区域或部件时,它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在另一层、区域或部件上或连接到另一层、区域或部件。即,例如,可以存在中间层、区域或部件。例如,将会理解,当层、区域或部件被称为“电连接到”另一层、区域或部件时,它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电连接到另一层、区域或部件。即,例如,可以存在中间层、区域或部件。相反,当层、区域或部件被称为与另一元件有关,例如“直接在”另一层、区域或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设备,包括:/n基板,限定从所述基板的顶表面凹陷的凹入部分;/n下导电层,在所述凹入部分中;/n上导电层,连接到所述下导电层;/n绝缘层,在所述下导电层与所述上导电层之间,并且在所述绝缘层中限定有接触孔,所述上导电层在所述接触孔处连接到所述下导电层;/n薄膜晶体管,在所述基板上,并且包括半导体层和在所述半导体层上的栅电极;以及/n显示元件,连接到所述薄膜晶体管。/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710 KR 10-2019-00834351.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基板,限定从所述基板的顶表面凹陷的凹入部分;
下导电层,在所述凹入部分中;
上导电层,连接到所述下导电层;
绝缘层,在所述下导电层与所述上导电层之间,并且在所述绝缘层中限定有接触孔,所述上导电层在所述接触孔处连接到所述下导电层;
薄膜晶体管,在所述基板上,并且包括半导体层和在所述半导体层上的栅电极;以及
显示元件,连接到所述薄膜晶体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绝缘层包括层间绝缘层,所述层间绝缘层在所述上导电层与所述栅电极之间,并且在所述层间绝缘层中限定有所述接触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进一步包括:
中间导电层,在所述接触孔内,所述中间导电层将所述上导电层与所述下导电层彼此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绝缘层进一步包括栅极绝缘层,所述栅极绝缘层在所述层间绝缘层与所述栅电极之间,并且在所述栅极绝缘层中限定有所述接触孔的第一接触孔部分,
所述层间绝缘层限定所述接触孔的第二接触孔部分,所述第二接触孔部分连接到所述第一接触孔部分,并且
在所述接触孔处,
所述下导电层和所述中间导电层在所述第一接触孔部分彼此连接,并且
所述上导电层和所述中间导电层在所述第二接触孔部分彼此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上导电层限定所述栅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下导电层对应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所述半导体层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在所述接触孔内,所述上导电层直接连接到所述下导电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基板包括:
基底层,包括聚合物树脂,以及
阻挡层,包括无机材料,所述阻挡层比所述基底层更靠近所述薄膜晶体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阻挡层的顶表面限定所述基板的所述顶表面,
所述凹入部分从所述阻挡层的所述顶表面在朝向所述基底层的方向上凹陷,并且
所述凹入部分的底部对应于所述基底层的顶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阻挡层的顶表面限定所述基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炅旼申相原申铉亿李周炫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