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及其绕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3450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17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变压器及其绕组结构。在该变压器的绕组结构中,加强绝缘绕组、全部基本绝缘绕组以及全部强电绕组均沿变压器主结构的骨架分层绕制;并且,紧邻加强绝缘绕组,其前后分别绕制有至少一个基本绝缘绕组,以使加强绝缘绕组与任意强电绕组之间均绕制有至少一个基本绝缘绕组,从而使得强电绕组与加强绝缘绕组之间的绝缘厚度增加,进而对该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的放电量降低具有显著效果,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伏高压系统中变压器因自身局部放电检测难以达到局部放电要求而无法实现加强绝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及其绕组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变压器及其绕组结构。
技术介绍
光伏安规标准中,对于决定性电压等级高于DVC-A(直流电压≤60V,交流电压有效值≤25V,交流电压峰≤35.4V)的电压,视为非安全电压,简称强电;在实际应用中,与强电直接相连或者仅由功能绝缘隔开的电路,也同样被视为强电;并且,若人体直接接触强电,则会有触电危险。因此出于人体安全考虑,可以在电器周围增加外壳或者屏障,也可以对强电绕组以及为对外通信接口等导电部件供电的供电绕组进行绝缘处理,比如光伏逆变器(电池板组串电压高达1100Vdc甚至1500Vdc)中,与其对外通信接口(RS485或者CAN)相连的供电绕组。其中,为了避免发生单一失效而导致电击危险,绝缘处理通常可以采用加强绝缘或者双重绝缘。当绝缘处理采用加强绝缘时,由光伏安规标准可知,对于跨在绝缘部件上的工作电压重复峰值大于700V且绝缘上的电压应力大于1kV/mm,实现加强绝缘的隔离变压器需要满足局部放电要求,因此还需要对实现绕组间加强绝缘的变压器进行局部放电检测。但是,就目前而言,光伏高压系统中变压器的局部放电检测难以达到局部放电要求,从而无法实现加强绝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压器及其绕组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光伏高压系统变压器因自身局部放电检测难以达到局部放电要求而无法实现加强绝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一种变压器的绕组结构,包括:加强绝缘绕组、至少两个基本绝缘绕组以及至少一个强电绕组;其中:所述加强绝缘绕组、全部所述基本绝缘绕组以及全部所述强电绕组均沿所述变压器主结构的骨架分层绕制;紧邻所述加强绝缘绕组,其前后分别绕制有至少一个所述基本绝缘绕组,以使所述加强绝缘绕组与任意所述强电绕组之间均绕制有至少一个所述基本绝缘绕组。可选的,当所述强电绕组的个数等于1时:所述强电绕组的绕制顺序先于所述加强绝缘绕组及其前后紧邻的两个所述基本绝缘绕组;或者,所述加强绝缘绕组及其前后紧邻的两个所述基本绝缘绕组的绕制顺序先于所述强电绕组。可选的,当所述强电绕组的个数大于等于2时:存在至少一个所述强电绕组的绕制顺序先于所述加强绝缘绕组及其前后紧邻的两个所述基本绝缘绕组;和/或,所述加强绝缘绕组及其前后紧邻的两个所述基本绝缘绕组的绕制顺序先于至少一个所述强电绕组。可选的,所述加强绝缘绕组和所述基本绝缘绕组的绝缘线材为三层绝缘线。可选的,所述加强绝缘绕组和所述基本绝缘绕组的绝缘线材为漆包线或者利兹线,且两者外部均包裹有绝缘胶带。可选的,所述强电绕组的绝缘线材为漆包线,或者,利兹线。可选的,所述加强绝缘绕组、所述基本绝缘绕组以及所述强电绕组,均包括:至少一个绕组;全部所述绕组均绕制于同一层。可选的,所述加强绝缘绕组、所述基本绝缘绕组以及所述强电绕组,均包括:至少一个绕组;当所述绕组的个数大于1时,全部所述绕组分为至少两层绕制。可选的,存在至少一个所述强电绕组用于从光伏电池板、逆变器直流母线或者交流电网取电;存在至少一个所述强电绕组用于为驱动电路或者电源芯片供电;所述基本绝缘绕组用于为逆变器的控制系统供电;所述加强绝缘绕组用于为所述逆变器中的对外通信接口和干节点接口供电。可选的,若所述基本绝缘绕组仅存在一路负载,则两个所述基本绝缘绕组的输出端并联连接,或者,一个所述基本绝缘绕组的输出端悬空。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变压器,包括:主结构和如上述任一所述的变压器的绕组结构。可选的,所述主结构至少包括骨架和至少一组挡墙;其中:所述挡墙设置于所述骨架与对应的绕组之间。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压器的绕组结构。其中,加强绝缘绕组、全部基本绝缘绕组以及全部强电绕组均沿变压器主结构的骨架分层绕制;并且,紧邻加强绝缘绕组,其前后分别绕制有至少一个基本绝缘绕组,以使加强绝缘绕组与任意强电绕组之间均绕制有至少一个基本绝缘绕组,从而使得强电绕组与加强绝缘绕组之间的绝缘厚度增加,进而对该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的放电量降低具有显著效果,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伏高压系统中变压器因自身局部放电检测难以达到局部放电要求而无法实现加强绝缘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局部放电检测示意图;图2-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器的绕组结构的十四种绕制方式的示意图;图16为现有技术中的变压器的绕组结构;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高压系统加强绝缘供电电源方案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由
技术介绍
可知,需要对实现绕组间加强绝缘的变压器及进行局部放电检测。如图1所示,局部放电检测的第一阶段为:在实现绕组间加强绝缘的变压器中的原副边上施加1.875倍的最大重复峰值电压UPD,时间维持5s;第二阶段为:在该变压器的原副边施加1.5倍的最大重复峰值电压UPD,时间维持15s,并同时测量变压器的局部放电电荷量,若局部放电电荷量小于10pC,则认为该变压器满足局部放电需求。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光伏高压系统中变压器因自身局部放电检测难以达到局部放电要求,而无法实现加强绝缘。为了解决此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变压器的绕组结构,包括:加强绝缘绕组、至少两个基本绝缘绕组以及至少一个强电绕组。其中,基本绝缘绕组和强电绕组的数量视实际情况进行选取,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均在本申请保护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加强绝缘绕组即为与强电绕组实现加强绝缘的绕组,实际应用中,可以与逆变器中的对外通信接口、干节点接口等对外导电器件相连,并为其供电;而基本绝缘绕组即为与强电绕组实现基本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的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强绝缘绕组、至少两个基本绝缘绕组以及至少一个强电绕组;其中:/n所述加强绝缘绕组、全部所述基本绝缘绕组以及全部所述强电绕组均沿所述变压器主结构的骨架分层绕制;/n紧邻所述加强绝缘绕组,其前后分别绕制有至少一个所述基本绝缘绕组,以使所述加强绝缘绕组与任意所述强电绕组之间均绕制有至少一个所述基本绝缘绕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的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强绝缘绕组、至少两个基本绝缘绕组以及至少一个强电绕组;其中:
所述加强绝缘绕组、全部所述基本绝缘绕组以及全部所述强电绕组均沿所述变压器主结构的骨架分层绕制;
紧邻所述加强绝缘绕组,其前后分别绕制有至少一个所述基本绝缘绕组,以使所述加强绝缘绕组与任意所述强电绕组之间均绕制有至少一个所述基本绝缘绕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的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强电绕组的个数等于1时:
所述强电绕组的绕制顺序先于所述加强绝缘绕组及其前后紧邻的两个所述基本绝缘绕组;或者,
所述加强绝缘绕组及其前后紧邻的两个所述基本绝缘绕组的绕制顺序先于所述强电绕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的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强电绕组的个数大于等于2时:
存在至少一个所述强电绕组的绕制顺序先于所述加强绝缘绕组及其前后紧邻的两个所述基本绝缘绕组;和/或,
所述加强绝缘绕组及其前后紧邻的两个所述基本绝缘绕组的绕制顺序先于至少一个所述强电绕组。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所述的变压器的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绝缘绕组和所述基本绝缘绕组的绝缘线材为三层绝缘线。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所述的变压器的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绝缘绕组和所述基本绝缘绕组的绝缘线材为漆包线或者利兹线,且两者外部均包裹有绝缘胶带。


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富王航李随军朱梅梅
申请(专利权)人: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