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防板结生态营养土的生物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03287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造防板结生态营养土的生物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污泥处理系统包括配料罐,配料罐连接有原料仓,原料仓底部设有出料机构,出料机构的出料端与封闭式箱体相连,封闭式箱体内设有微波分解传输带,微波分解传输带下方设有叠热物料传输带,生物处理系统包括与封闭式箱体相连通的搅拌器和生物处理仓,搅拌器的底部设有出料机构,出料机构与生物处理仓相连,仓体底部设有卸料机构,在卸料机构下方设有破碎机,破碎机与生物稳定仓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微波分解传输带和叠热物料传输带,污泥经微波分解后再叠热除水,除水效率高,除水效果好,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除臭液可进行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造防板结生态营养土的生物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废物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制造防板结生态营养土的生物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2014年官方统计全国城镇污水产生污泥为3359万吨,并且国家正大力发展污水管网建设和污水厂建设,据《中国污泥处理处置市场分析报告》指出,近两年,中国建成近4万座污水处理厂,随着污水处理设施的大量的建成投运,直接带来污泥产生量的大幅增长。现污泥产量每年以10%以上的增长速度在递增,随着新环保法的落地执行和国家对环保力度的逐步加大,一方面污水污泥产量将会实现大幅度增长的可能,目前污泥处理是一个百亿级的市场。农林业有机废弃物也是目前困扰各大城市的一个问题,比如园林修剪物,由于植物数量和品种繁多,受季节的影响较小。带来的实际问题是,每次修剪都会造成大量的园林修剪物,这些树叶、树枝等,品种杂乱,体积庞大,分理工作量大,运输困难,再利用价值低等等,目前各大城市基本还是采用填埋和焚烧的方式处理,这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也带来资源浪费,使得绿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断裂,城市土壤肥力得不到自我维持。针对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也公开了若干种将污泥重新利用的技术方案,但现有技术中的处理装置结构复杂,操作不够方便,处理过程中会排放废气,造成二次污染。例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利用城市废弃物制备新型生态栽培基质的方法及装置[申请号:201510133600.X],该专利技术申请提供了一种利用城市废弃物制备新型生态栽培基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含水率为10%-35%的园林废弃物物机械破碎至粒径≤3cm,并与先干化、后剪切的城市生活污泥进行搅拌混合,得到混合原料;经干化处理后的城市生活污泥的含水率为60%-90%,城市生活污泥与园林废弃物混合的质量比为1:0.3-2;b、将所述混合原料送入蒸汽爆破罐中进行蒸汽爆破处理,控制蒸汽爆破罐中的温度180-260℃,压力0.8MPa-2.6MPa,保温保压时间10min-20min;蒸汽爆破处理后的物料冷却到50℃-65℃;处理后的物料进行冷却并回收其余热,得到热空气;c、向冷却后的物料添加占其0.2%-0.5%质量的好氧发酵菌剂作为接种剂进行好氧发酵,同时通入热空气以保持发酵所需温度,控制发酵温度为55℃-65℃,发酵时间5-10天;所述接种剂为好氧发酵菌剂;d、将所述的发酵后的物料进行筛分、干燥、造粒,得到生态栽培基质。该专利技术申请虽然提供了一套实现将城市废弃物转变为生态栽培基质的设备,但其仍未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处理方便、绿色环保的制造防板结生态营养土的生物处理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制造防板结生态营养土的生物处理系统,包括搅拌器和生物处理仓,所述搅拌器的底部设有将生物处理混合料整形成条形颗粒状并输出的出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通过传输机构与生物处理仓相连,在传输机构上方设有微生物菌料投放器,所述生物处理仓包括仓体,在仓体内设有翻抛机构,在仓体上连接有鼓风机和离心风机,所述仓体底部设有卸料机构,在卸料机构下方设有破碎机,所述破碎机通过粉料传输机构与生物稳定仓相连。在上述的制造防板结生态营养土的生物处理系统中,所述生物处理仓通过离心风机与除臭仓相连通,所述除臭仓顶部设有可喷淋除臭液的喷淋层,除臭仓底部设有可开闭的排液阀。在上述的制造防板结生态营养土的生物处理系统中,所述除臭液为混有活性炭的水,所述活性炭的质量分数小于1%。在上述的制造防板结生态营养土的生物处理系统中,还包括循环机构,所述循环机构一端通过排液阀与除臭仓相连通,另一端与喷淋层相连通。在上述的制造防板结生态营养土的生物处理系统中,所述循环机构包括与排液阀相连通的搅拌釜,搅拌釜下端设有出液口,出液口与内部设有滤网的加压过滤装置相连通,所述喷淋层通过输液管道与加压过滤装置相连通,输液管道与加压过滤装置的连通点位于滤网下方。在上述的制造防板结生态营养土的生物处理系统中,所述生物处理仓内设有若干分布在不同位置的温度传感器和若干分布在不同位置的压力传感器,以实时监控生物处理仓内的温度和氧气变化,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相连,且控制器与用于曝气加氧的鼓风机相连以实时调整鼓风机送风量。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结构简单,处理方便,且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均收集并集中处理,绿色环保。2、本技术对除臭液可进行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生物处理仓内控制系统的连接示意图;图3是污泥处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微波分解及叠热除水的原理图;图中:配料罐1、原料仓2、出料机构3、封闭式箱体4、微波分解传输带5、风力循环系统6、热交换器7、压缩机8、叠热物料传输带9、引流风机10、配料搅拌机构11、螺旋出料杆31、凸点32、通风孔41、封闭式侧箱61、冷凝水排出管62、过滤网63、搅拌器100、出料机构200、传输机构300、微生物菌料投放器301、生物处理仓400、温度传感器401、压力传感器402、控制器403、仓体404、鼓风机405、生物稳定仓500、除臭仓600、喷淋层700、排液阀800、离心风机90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制造防板结生态营养土的生物处理系统,包括搅拌器100和生物处理仓400,所述搅拌器100的底部设有将生物处理混合料整形成条形颗粒状并输出的出料机构200,所述出料机构200通过传输机构300与生物处理仓400相连,在传输机构300上方设有微生物菌料投放器301,所述生物处理仓400包括仓体404,在仓体404内设有翻抛机构,在仓体404上连接有鼓风机405和离心风机900,所述仓体404底部设有卸料机构,在卸料机构下方设有破碎机,所述破碎机通过粉料传输机构与生物稳定仓500相连。使用时,污泥物料和有机物原料加入至搅拌器100中充分搅拌后,通过出料机构200出料至传输机构300,并利用传输机构300输送至生物处理仓400内,传输过程中,微生物菌料投放器301向传输机构300上的物料投入微生物菌料,微生物菌料可包括好氧的嗜温菌和嗜热菌,传输机构300可以选用现有技术中的输送装置,例如输送带,向生物处理仓400内加入微生物菌料,升温并保温一段时间后,设置在仓体404内的翻抛机构翻抛位于生物处理仓400内的混合料,抛翻完成后升温至之前的保温温度时,鼓风机405鼓入气体对生物处理仓400内的混合料曝气加氧处理,再利用破碎机破碎得到生物处理产物。如图1所示,所述生物处理仓400通过离心风机900与除臭仓600相连通,所述除臭仓600顶部设有可喷淋除臭液的喷淋层700,喷淋层700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花洒头结构,除臭仓600底部设有可开闭的排液阀800,生物处理仓400内曝气加氧处理时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造防板结生态营养土的生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器(100)和生物处理仓(400),所述搅拌器(100)的底部设有将生物处理混合料整形成条形颗粒状并输出的出料机构(200),所述出料机构(200)通过传输机构(300)与生物处理仓(400)相连,在传输机构(300)上方设有微生物菌料投放器(301),所述生物处理仓(400)包括仓体(404),在仓体(404)内设有翻抛机构,在仓体(404)上连接有鼓风机(405)和离心风机(900),所述仓体(404)底部设有卸料机构,在卸料机构下方设有破碎机,所述破碎机通过粉料传输机构与生物稳定仓(500)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造防板结生态营养土的生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器(100)和生物处理仓(400),所述搅拌器(100)的底部设有将生物处理混合料整形成条形颗粒状并输出的出料机构(200),所述出料机构(200)通过传输机构(300)与生物处理仓(400)相连,在传输机构(300)上方设有微生物菌料投放器(301),所述生物处理仓(400)包括仓体(404),在仓体(404)内设有翻抛机构,在仓体(404)上连接有鼓风机(405)和离心风机(900),所述仓体(404)底部设有卸料机构,在卸料机构下方设有破碎机,所述破碎机通过粉料传输机构与生物稳定仓(500)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防板结生态营养土的生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处理仓(400)通过离心风机(900)与除臭仓(600)相连通,所述除臭仓(600)顶部设有可喷淋除臭液的喷淋层(700),除臭仓(600)底部设有可开闭的排液阀(80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防板结生态营养土的生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液为混有活性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橹达关博仁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埃莫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