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纠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3034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纠偏装置包括:摆动机架,转动地固定于基座上,且所述机架的转动中心位于钢带的标准中心线上;托辊,两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和角度调整器,包括底板、两个固定板、滑座和两个弹性件;其中,所述底板固定于所述基座上,两个所述固定板相对地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滑座位于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两个所述弹性件分别位于所述滑座的两端,且位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滑座之间,所述滑座固定于所述机架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纠偏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铁生产的热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纠偏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应用于带钢产线的纠偏技术大多采用外力参与纠偏,如CPC(中间控制),EPC(边缘控制)及APC(八字辊)纠偏技术。其中,八字辊纠偏机组由于相对机构简单、有效而获得了广泛采用。八字辊纠偏机组包括AB辊,AB辊和钢带成一角度,钢带运行中,AB辊对钢带都形成横向力,钢带处于正常位置时,横向力相等。钢带一旦跑偏,钢带跑向A辊方向,A辊在钢带上施加横向力加大,将钢带推向B辊。直至钢带回到中间位置,达到平衡。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钢带表面始终承受相对横向力。同时,起到纠偏作用的仅仅是两端的横向力差,这样会导致钢带表面受力过大而影响钢带质量,特别是对于硅钢产品而言,一旦产生折印或屈服线,可能就是废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全自动纠偏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在纠偏的过程中,会导致钢带表面受力过大而影响钢带质量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全自动纠偏装置,所述纠偏装置包括:摆动机架,转动地固定于基座上,且所述机架的转动中心位于钢带的标准中心线上;托辊,两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和角度调整器,包括底板、两个固定板、滑座和两个弹性件;其中,所述底板固定于所述基座上,两个所述固定板相对地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滑座位于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两个所述弹性件分别位于所述滑座的两端,且位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滑座之间,所述滑座固定于所述机架上。优选地,所述机架通过转轴固定于所述基座上。>优选地,所述机架呈长条形,且长度大于所述钢带的宽度。优选地,所述机架的两端设置有凸耳,所述凸耳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托辊的两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凸耳的固定孔内。优选地,每个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一端穿过所述固定板的通孔后穿设于所述弹性件内。优选地,所述弹性件具体为弹簧。优选地,所述滑座上凸设有固定柱,通过所述固定柱将所述滑座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本申请有益效果如下:本申请通过将摆动机架转动地固定于基座上,且所述机架的转动中心位于钢带的标准中心线上;并在角度调整器的滑座的两端设置弹性件,偏转后的托辊通过产生横向力,将钢带拉回中心位置,钢带回到中心位置后,托辊两端力矩相同,在角度调节器的弹性件的作用下,托辊又自动回到初始位置,在初始设置角度调节器的灵敏度及托辊角度后,在生产过程中完全靠机构自动调整,起到自动纠偏的目的,本申请全自动纠偏装置在机组生产过程中,完全自行调节钢带位置,只需在生产前根据现场状况及产品性能调整托辊角度和纠偏灵敏度即可,工作中无需人工干预,完全靠托辊的自动旋转来达到纠偏目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全自动纠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全自动纠偏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全自动纠偏装置的角度调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全自动纠偏装置在带钢跑偏后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全自动纠偏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在纠偏的过程中,会导致钢带表面受力过大而影响钢带质量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所述纠偏装置包括:摆动机架,转动地固定于基座上,且所述机架的转动中心位于钢带的标准中心线上;托辊,两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和角度调整器,包括底板、两个固定板、滑座和两个弹性件;其中,所述底板固定于所述基座上,两个所述固定板相对地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滑座位于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两个所述弹性件分别位于所述滑座的两端,且位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滑座之间,所述滑座固定于所述机架上。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纠偏的过程中,会导致钢带表面受力过大而影响钢带质量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全自动纠偏装置。参见图1-图3,所述全自动纠偏装置包括摆动机架10、托辊20和角度调整器30。机架10转动地固定于基座(图未示)上,且机架10的转动中心位于钢带200的标准中心线上。具体地,机架10通过转轴固定于基座上。钢带标准中心线是预设的钢带标准位置的中心线,在钢带200不发生偏移时,钢带200位于钢带标准位置。所述机架10大致呈长条形,机架10的长度大于钢带的宽度。所述机架10的两端设置有凸耳11,凸耳11上开设有固定孔。托辊20的两端转动地设置于机架10上。具体地,托辊20的两端转动地设置于凸耳11的固定孔内。托辊20与钢带下表面接触。在钢带位于钢带标准位置时,托辊20的轴心方向与钢带运行方向垂直。角度调整器30包括底板31、两个固定板34、滑座32、两个弹性件33。其中,底板31固定于基座上,两个固定板34相对地固定于底板31上,滑座32位于两个固定板34之间,两个弹性件33分别位于滑座32的两端,且位于固定板34和滑座32之间。滑座32固定于机架10上。进一步地,每个固定板34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调节螺杆35,调节螺杆35一端穿过固定板34的通孔后穿设于弹性件33内。通过调节调节螺栓35,可调整弹性件33施加于滑座32上的作用力,从而调整纠偏力的大小。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件33具体为弹簧,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弹性件33也可以为弹片等。所述滑座32上凸设有固定柱,通过固定柱将滑座32固定于机架10上。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同一个基座上可设置多个并列的上述全自动纠偏装置,可对带钢的不同位置进行纠偏。在带钢位于带钢标准位置通过时,托辊20两端力矩相等,在角度调节器30的作用下,托辊20保持和钢带运行方向垂直,此时,滑座32处于初始位置,两端弹性件33压力相等。如图4所示,钢带一旦发生跑偏,以中心轴为基准,跑偏一端的托辊20和钢带接触长度加大,托辊20两端扭矩差产生摆动扭矩,托辊20的跑偏端向前的扭矩大于另一端,使托辊20产生偏转,同时,滑座32挤压角度调整器30上位于跑偏端的弹性件33,使得两端弹性件33形成压力差,压力差随摆动角度增大而逐步增加,托辊20产生偏转后,机架10随着托辊20的发生偏转。当摆动量达到一定角度时,摆动扭矩和弹性件33的压力差达到平衡,机架10停止摆动。偏转后的托辊20通过产生横向力,将钢带拉回中心位置,钢带回到中心位置后,托辊20两端力矩相同,在角度调节器30的弹性件的作用下,托辊20又自动回到初始位置。在初始设置角度调节器30的灵敏度及托辊20角度后,在生产过程中完全靠机构自动调整,起到自动纠偏的目的。本申请的全自动纠偏装置在机组生产过程中,完全自行调节钢带位置。只需在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装置包括:/n摆动机架,转动地固定于基座上,且所述机架的转动中心位于钢带的标准中心线上;/n托辊,两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和/n角度调整器,包括底板、两个固定板、滑座和两个弹性件;/n其中,所述底板固定于所述基座上,两个所述固定板相对地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滑座位于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两个所述弹性件分别位于所述滑座的两端,且位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滑座之间,所述滑座固定于所述机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装置包括:
摆动机架,转动地固定于基座上,且所述机架的转动中心位于钢带的标准中心线上;
托辊,两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和
角度调整器,包括底板、两个固定板、滑座和两个弹性件;
其中,所述底板固定于所述基座上,两个所述固定板相对地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滑座位于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两个所述弹性件分别位于所述滑座的两端,且位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滑座之间,所述滑座固定于所述机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通过转轴固定于所述基座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云飞徐传伟谢湘辉刘胜文小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