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双框架型结构前副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2860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双框架型结构前副车架。其包括前横梁、左纵臂、右纵臂和“龟壳”型下壳体;所述前横梁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纵臂、右纵臂相连接;所述右纵臂设置有第一右塔台、第二右塔台、第三右塔台,所述左纵臂设置有第一左塔台、第二左塔台、第三左塔台;所述前横梁、左纵臂前段、右纵臂前段和下壳体前部组成第一框架结构;所述前横梁、左纵臂、右纵臂和下壳体后部组成第二框架结构;所述第二右塔台与右纵臂、所述第二左塔台与左纵臂分别形成“个”字型结构。该前副车架结构稳定、紧凑,设置有多个其他功能件的安装点,减少了单件数量,增加了产品的功用,降低了产品生产中的管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双框架型结构前副车架
本技术属于汽车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双框架型结构前副车架。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汽车逐年大幅递增,其零部件的使用量也随之同步增长。前副车架属于汽车底盘的悬架系统部件,一方面作为车身与控制臂的连接部件,承受较大的冲击力,以缓冲对车身的振动,提高乘客的舒适性,另一方面作为功能部件用于安装行人保护装置、前控制臂、转向机、稳定杆、电机、电池保护支架等,发挥了较多的功能性。现有技术中,前副车架与车身的塔台安装点多为4点,且塔台的结构多为垂向独立结构,稳定性不好,刚度较差。行人保护装置单独安装于车身其他部件上,散件增加,管控成本较高。通用性较差,发动机燃油车与新能源电动车的前副车架不能互用,需要单独开发不同的前副车架来满足需求,增加了产品系列,市场竞争力不好。单框架结构支撑刚度较差,长时间使用会有结构变形的可能,增加前轮转向或轮胎偏磨的风险。因此,亟需一种方案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双框架型结构前副车架,该前副车架结构紧凑,设置有多个其他功能件的安装点,减少了单件数量,增加了产品的功用,降低了产品生产中的管控成本。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多功能双框架型结构前副车架,包括前横梁、左纵臂、右纵臂和“龟壳”型下壳体;所述前横梁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纵臂、右纵臂相连接;所述右纵臂的前端、中部、尾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右塔台、第二右塔台、第三右塔台,所述左纵臂的前端、中部、尾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左塔台、第二左塔台、第三左塔台;所述前横梁、左纵臂前段、右纵臂前段和下壳体前部组成第一框架结构;所述前横梁、左纵臂、右纵臂和下壳体后部组成第二框架结构;所述第二右塔台与右纵臂、所述第二左塔台与左纵臂分别形成“个”字型结构。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前横梁上设置有电机第一悬置支架,所述右纵臂或左纵臂的前段设置有电机第二悬置支架,所述下壳体的前部设置有电机第三悬置支架和发动机悬置支架。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前横梁的前端安装有行人保护装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壳体上布置有转向机安装孔和稳定杆安装孔。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壳体的底部布置有电池保护支架。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壳体的两侧布置有控制臂安装位。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至少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所述前横梁、左纵臂前段、右纵臂前段和下壳体前部组成第一框架结构,所述前横梁、左纵臂、右纵臂和下壳体后部组成第二框架结构,所述第二右塔台与右纵臂、所述第二左塔台与左纵臂分别形成“个”字型结构,这样通过双框架结构且双框架共用多个三角形稳定支撑,大大增强了车架结构的稳定性。(2)通过所述前横梁上设置电机第一悬置支架,所述右纵臂或左纵臂的前段设置电机第二悬置支架,所述下壳体的前部设置电机第三悬置支架和发动机悬置支架,既可用于前置电机的新能源电动车,也可用于前置发动机的燃油车,增强了产品的通用性。(3)该副车架设置有多个功能件的连接接口和支架,发挥了较多的功能性,减少了单件数量,增加了产品的功用,降低了产品生产中的管控成本,具有成本优势,有利于同平台、模块化车型推广。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含有虚线所示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多功能双框架型结构前副车架,包括前横梁1、左纵臂18、右纵臂4和“龟壳”型下壳体16;所述前横梁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纵臂18、右纵臂4相连接;所述右纵臂4的前端、中部、尾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右塔台3、第二右塔台6、第三右塔台7,所述左纵臂18的前端、中部、尾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左塔台19、第二左塔台13、第三左塔台10,各塔台用于与车身连接;参考图2,所述前横梁1、左纵臂18前段、右纵臂4前段和下壳体16前部组成第一框架结构I;所述前横梁、左纵臂、右纵臂和下壳体后部组成第二框架结构II;所述第二右塔台与右纵臂、所述第二左塔台与左纵臂分别形成“个”字型结构III。通过双框架结构且双框架共用多个三角形稳定支撑,大大增强了车架结构的稳定性。参考图1,所述前横梁4上设置有电机第一悬置支架17,所述右纵臂4的前段设置有电机第二悬置支架5,所述下壳体16的前部设置有电机第三悬置支架15和发动机悬置支架14。这样既可用于前置电机的新能源电动车,也可用于前置发动机的燃油车,增强了产品的通用性。再参考图1,所述前横梁4的前端安装有行人保护装置2。所述下壳体16上布置有转向机安装孔8和稳定杆安装孔9,所述下壳体16的底部布置有电池保护支架12,所述下壳体16的两侧布置有控制臂安装位11。这样设置多个功能件的连接接口和支架,发挥了较多的功能性,减少了单件数量,增加了产品的功用,降低了产品生产中的管控成本,具有成本优势,有利于同平台、模块化车型推广。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第一”、“第二”、“第三”、“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范围。任何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功能双框架型结构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横梁、左纵臂、右纵臂和“龟壳”型下壳体;所述前横梁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纵臂、右纵臂相连接;/n所述右纵臂的前端、中部、尾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右塔台、第二右塔台、第三右塔台,所述左纵臂的前端、中部、尾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左塔台、第二左塔台、第三左塔台;/n所述前横梁、左纵臂前段、右纵臂前段和下壳体前部组成第一框架结构;所述前横梁、左纵臂、右纵臂和下壳体后部组成第二框架结构;所述第二右塔台与右纵臂、所述第二左塔台与左纵臂分别形成“个”字型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双框架型结构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横梁、左纵臂、右纵臂和“龟壳”型下壳体;所述前横梁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纵臂、右纵臂相连接;
所述右纵臂的前端、中部、尾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右塔台、第二右塔台、第三右塔台,所述左纵臂的前端、中部、尾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左塔台、第二左塔台、第三左塔台;
所述前横梁、左纵臂前段、右纵臂前段和下壳体前部组成第一框架结构;所述前横梁、左纵臂、右纵臂和下壳体后部组成第二框架结构;所述第二右塔台与右纵臂、所述第二左塔台与左纵臂分别形成“个”字型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双框架型结构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上设置有电机第一悬置支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科钟孝伟王玲李浩周成磊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星乔威泰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