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轨瞬态摩擦系数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2785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轮轨瞬态摩擦系数测量装置,包括行走机构、定位导向机构、轮轨正面摩擦系数测量机构和轮轨侧面摩擦系数测量机构,行走机构包括行走框架和电动行走轮,电动行走轮安设于行走框架的前后两端,沿轮轨正面行走,轮轨正面摩擦系数测量机构和轮轨侧面摩擦系数测量机构在运行过程中分别测量出轮轨表面和侧面的摩擦系数,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轨道变形及表面磨损波纹度对摩擦接触的影响,保证了测量仪的运动平稳性和瞬态摩擦系数的数据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轨瞬态摩擦系数测量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轨表面防护的
,尤其涉及一种轮轨瞬态摩擦系数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在轨道交通中,轮-轨运行稳定性在很大程度取决于轮-轨表面接触及摩擦状态,特别是当轨道表面由于磨损而产生波纹度或防护层处理不当时,轮-轨间的接触状态可能会产生突变,导致瞬态摩擦系数波动,从而影响车辆的牵引力和运行平稳性;因此,在轨道交通中,轮-轨摩擦系数对车辆安全运行及轨道维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长期以来,传统的轮轨摩擦系数测量仪,在测量车轮与钢轨表面间的摩擦系数时,未考虑钢轨磨损波纹度的影响;而随着轨道交通向高速发展,轨面与车轮间的高速接触易导致钢轨表面产生磨损波纹,进而影响到车辆牵引效率和运行平稳性。为了提高轨道交通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近年来,轨道交通的维护显得越来越重要;其中,钢轨表面处理技术已成为其重要技术环节。由于钢轨表面磨损波纹导致的轮-轨间表面摩擦系数的瞬态变化直接反映了轮-轨间的高速接触稳定性;以此,轮-轨间摩擦系数瞬态变化值成为轨道维护方案选择和表面处理技术设计的主要依据。而目前的轮轨摩擦系数测量仪,很难实现轮-轨摩擦系数的瞬态测量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轮轨瞬态摩擦系数测量装置,基于轮-轨间瞬态接触形态,采用滚浮结构,设计出可对轨道正面和侧面瞬态摩擦状态进行在线测量。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轮轨瞬态摩擦系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机构、定位导向机构、轮轨正面摩擦系数测量机构和轮轨侧面摩擦系数测量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行走框架和电动行走轮,所述电动行走轮安设于所述行走框架的前后两端,沿轮轨正面行走;所述定位导向机构包括定位轮和导向调节系统,所述定位轮对称固定于行走框架前后端的内壁上,与轮轨的左侧面接触,所述导向调节系统包括导向轮、导向支座和夹紧调节组件,所述导向轮固定于导向支座上,与轮轨的右侧面接触,导向支座与所述夹紧调节组件相连,夹紧调节组件固定于行走框架的右端外侧;所述轮轨正面摩擦系数测量机构包括正面加载系统、正面滚浮系统和正面测量系统,所述正面加载系统包括加载盒和配重,所述加载盒底部固定于行走框架顶板上,所述配重置于加载盒内;所述正面滚浮系统包括正面滚浮组件和正面滚轮,所述正面滚轮通过正面滚轮支座固定于所述正面滚浮组件底部,沿轮轨正面行走,正面滚浮组件位于加载盒内,顶部与配重相连;所述正面测量系统包括正面测量推杆和正面摩擦传感器,所述正面测量推杆安设于正面滚浮组件上,穿过加载盒与所述正面摩擦传感器相接触,正面摩擦传感器安设于行走框架上;所述轨侧面摩擦系数测量机构包括侧面加载系统、侧面滚浮系统和侧面测量系统,所述侧面加载系统包括复合弹性组件和调节螺杆副,所述复合弹性组件固定于行走框架的左端外侧,所述调节螺杆副的螺母通过侧面支架固定,螺杆与复合弹性组件相抵接;所述侧面滚浮系统包括侧面滚浮组件和侧面滚轮,所述侧面滚轮通过侧面滚轮支座固定于所述侧面滚浮组件右侧,沿轮轨左侧面行走;所述侧面测量系统包括侧面测量推杆、定位杆、侧面载荷传感器和侧面摩擦传感器,所述侧面测量推杆通过侧面轴套安设于行走框架前端,两端分别与侧面滚浮组件及所述侧面摩擦传感器相抵接,侧面摩擦传感器固定于行走框架上,所述定位杆固定于行走框架后端与侧面测量推杆对称设置,并于侧面滚浮组件相抵接,所述侧面载荷传感器安设于螺杆上。。按上述方案,所述夹紧调节组件包括夹紧调节推杆、夹紧调节轴套、夹紧调节螺杆和夹紧调节架,所述夹紧调节架固定于行走框架的右端外侧,所述夹紧调节螺杆与夹紧调节架上的螺孔相配置,所述夹紧调节轴套固定于行走框架的右端中心开孔中,与所述夹紧调节推杆相配置,夹紧调节推杆一端与夹紧调节螺杆相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导向支座相连。按上述方案,所述正面滚浮组件包括正面滑道、正面滑块和正面滚珠,所述正面滑道顶部中心设有正面滑槽,所述正面滑块设于所述正面滑槽内,正面滑块与正面滑槽的两侧接触面上布设所述正面滚珠,正面滑块可沿正面滑槽滑动。按上述方案,所述复合弹性组件包括滑套、弹簧、滑杆和复合轴套,所述复合轴套固定于所述行走框架的左端中心开孔中,与所述滑套相配置,滑套设有中心槽和弹簧容置腔,所述滑杆设于所述中心槽内,沿中心槽滑动,所述弹簧设于所述弹簧容置腔内,外套于滑杆,弹簧和滑杆端头均与所述侧面滚浮系统相抵接。按上述方案,所述侧面滚浮组件包括侧面滑道、侧面滑块和侧面滚珠,所述侧面滑道右端中心设有侧面滑槽,所述侧面滑块设于所述侧面滑槽内,侧面滑块与侧面滑槽的两侧接触面上布设所述侧面滚珠,侧面滑块可沿侧面滑槽滑动。按上述方案,所述配重为砝码,所述正面滑块顶部中心设有安装杆,所述砝码套设于所述安装杆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轮轨瞬态摩擦系数测量装置,考虑了轨道磨损波纹对轮-轨摩擦系数的影响,采用滚浮系统,实现轮-轨间的瞬态摩擦系数测量;可实现轨道与滚轮之间的接触载荷的控制,可测量不同涂覆技术处理后的轨道与滚轮之间的摩擦系数瞬态变化,实现了高速轨道覆层技术或润滑层性能的在线评价;对轨道多面接触的摩擦系数测量,可实现轨道侧面及上表面摩擦系数的同步测量,可为高速轨道覆层设计方案制定提供技术依据;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电机驱动和数据在线纪录与处理系统,解决了轮-轨之间的摩擦稳定性,揭示了高速轨道现场摩擦系数测量数据的原始属性,提高了测量数据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A向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图2所示,一种轮轨瞬态摩擦系数测量装置,包括行走机构、定位导向机构、轮轨正面摩擦系数测量机构和轮轨侧面摩擦系数测量机构,行走机构包括行走框架1和电动行走轮2,电动行走轮安设于行走框架的前后两端,沿轮轨正面行走。定位导向机构包括定位轮3和导向调节系统,定位轮对称固定于行走框架前后端的内壁上,与轮轨的左侧面接触,导向调节系统包括导向轮4、导向支座5和夹紧调节组件,导向轮固定于导向支座上,与轮轨的右侧面接触,导向支座与夹紧调节组件相连,夹紧调节组件固定于行走框架的右端外侧;夹紧调节组件包括夹紧调节推杆6、夹紧调节轴套7、夹紧调节螺杆8和夹紧调节架9,夹紧调节架固定于行走框架的右端外侧,夹紧调节螺杆与夹紧调节架上的螺孔相配置,夹紧调节轴套固定于行走框架的右端中心开孔中,与夹紧调节推杆相配置,夹紧调节推杆一端与夹紧调节螺杆相抵接,另一端与导向支座相连。转动夹紧调节螺杆改变位置,推动夹紧调节推杆,使得定位轮和导向轮以适度的力压向轮轨左右侧面,保证行走框架的稳定运行。轮轨正面摩擦系数测量机构包括正面加载系统、正面滚浮系统和正面测量系统,正面加载系统包括加载盒10和配重11,加载盒底部固定于行走框架顶板上,配重置于加载盒内;正面滚浮系统包括正面滚浮组件和正面滚轮12,正面滚轮通过正面滚轮支座13固定于正面滚浮组件底部,沿轮轨正面行走,正面滚浮组件位于加载盒内,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轨瞬态摩擦系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机构、定位导向机构、轮轨正面摩擦系数测量机构和轮轨侧面摩擦系数测量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行走框架和电动行走轮,所述电动行走轮安设于所述行走框架的前后两端,沿轮轨正面行走;/n所述定位导向机构包括定位轮和导向调节系统,所述定位轮对称固定于行走框架前后端的内壁上,与轮轨的左侧面接触,所述导向调节系统包括导向轮、导向支座和夹紧调节组件,所述导向轮固定于导向支座上,与轮轨的右侧面接触,导向支座与所述夹紧调节组件相连,夹紧调节组件固定于行走框架的右端外侧;/n所述轮轨正面摩擦系数测量机构包括正面加载系统、正面滚浮系统和正面测量系统,所述正面加载系统包括加载盒和配重,所述加载盒底部固定于行走框架顶板上,所述配重置于加载盒内;所述正面滚浮系统包括正面滚浮组件和正面滚轮,所述正面滚轮通过正面滚轮支座固定于所述正面滚浮组件底部,沿轮轨正面行走,正面滚浮组件位于加载盒内,顶部与配重相连;所述正面测量系统包括正面测量推杆和正面摩擦传感器,所述正面测量推杆安设于正面滚浮组件上,穿过加载盒与所述正面摩擦传感器相接触,正面摩擦传感器安设于行走框架上;/n所述轨侧面摩擦系数测量机构包括侧面加载系统、侧面滚浮系统和侧面测量系统,所述侧面加载系统包括复合弹性组件和调节螺杆副,所述复合弹性组件固定于行走框架的左端外侧,所述调节螺杆副的螺母通过侧面支架固定,螺杆与复合弹性组件相抵接;所述侧面滚浮系统包括侧面滚浮组件和侧面滚轮,所述侧面滚轮通过侧面滚轮支座固定于所述侧面滚浮组件右侧,沿轮轨左侧面行走;所述侧面测量系统包括侧面测量推杆、定位杆、侧面载荷传感器和侧面摩擦传感器,所述侧面测量推杆通过侧面轴套安设于行走框架前端,两端分别与侧面滚浮组件及所述侧面摩擦传感器相抵接,侧面摩擦传感器固定于行走框架上,所述定位杆固定于行走框架后端与侧面测量推杆对称设置,并于侧面滚浮组件相抵接,所述侧面载荷传感器安设于螺杆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轨瞬态摩擦系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机构、定位导向机构、轮轨正面摩擦系数测量机构和轮轨侧面摩擦系数测量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行走框架和电动行走轮,所述电动行走轮安设于所述行走框架的前后两端,沿轮轨正面行走;
所述定位导向机构包括定位轮和导向调节系统,所述定位轮对称固定于行走框架前后端的内壁上,与轮轨的左侧面接触,所述导向调节系统包括导向轮、导向支座和夹紧调节组件,所述导向轮固定于导向支座上,与轮轨的右侧面接触,导向支座与所述夹紧调节组件相连,夹紧调节组件固定于行走框架的右端外侧;
所述轮轨正面摩擦系数测量机构包括正面加载系统、正面滚浮系统和正面测量系统,所述正面加载系统包括加载盒和配重,所述加载盒底部固定于行走框架顶板上,所述配重置于加载盒内;所述正面滚浮系统包括正面滚浮组件和正面滚轮,所述正面滚轮通过正面滚轮支座固定于所述正面滚浮组件底部,沿轮轨正面行走,正面滚浮组件位于加载盒内,顶部与配重相连;所述正面测量系统包括正面测量推杆和正面摩擦传感器,所述正面测量推杆安设于正面滚浮组件上,穿过加载盒与所述正面摩擦传感器相接触,正面摩擦传感器安设于行走框架上;
所述轨侧面摩擦系数测量机构包括侧面加载系统、侧面滚浮系统和侧面测量系统,所述侧面加载系统包括复合弹性组件和调节螺杆副,所述复合弹性组件固定于行走框架的左端外侧,所述调节螺杆副的螺母通过侧面支架固定,螺杆与复合弹性组件相抵接;所述侧面滚浮系统包括侧面滚浮组件和侧面滚轮,所述侧面滚轮通过侧面滚轮支座固定于所述侧面滚浮组件右侧,沿轮轨左侧面行走;所述侧面测量系统包括侧面测量推杆、定位杆、侧面载荷传感器和侧面摩擦传感器,所述侧面测量推杆通过侧面轴套安设于行走框架前端,两端分别与侧面滚浮组件及所述侧面摩擦传感器相抵接,侧面摩擦传感器固定于行走框架上,所述定位杆固定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一兵刘佐民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润欧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