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货车电池包安全防护装置及新能源货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2776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新能源货车电池包安全防护装置及新能源货车。包括三个支撑滑轨、第一一级吸能保护结构、第二一级吸能保护结构、第三一级吸能保护结构、第四一级吸能保护结构、第一二级吸能保护结构、第二二级吸能保护结构、三个左电池包支架、三个右电池包支架、六个测距雷达和车载ECU,通过在纵梁和电池包支架之间设置多个吸能保护结构,每个电池包支架与支撑滑轨通过剪切螺栓连接的方式,使得在电池包的侧面受到撞击时,被撞击的电池包下方的剪切螺栓被剪断,电池包支架沿着支撑滑轨移动并挤压吸能保护结构,吸能保护结构发生压缩变形吸收外力产生的能量达到保护电池包的作用,提高电池包在新能源货车侧面发生碰撞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货车电池包安全防护装置及新能源货车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
,具体而言,涉及新能源货车电池包安全防护装置及新能源货车。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能源货车已越来越普及。新能源货车的电池包体积比较大,且重量也大,在新能源货车的侧面发生碰撞过程中,车身结构在碰撞过程中发生变形,从而对电池包进行挤压,导致电池包发生变形甚至损坏,影响电池包的安全性。目前,现有技术中,通过加强车身结构以避免在碰撞过程中车身结构变形对电池包进行挤压。由于在汽车设计中,需要将车身强度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如果将车身结构设计的过于坚硬,会导致加速度过大等情况,也会影响电池包的安全性能,因此,上述通过加强车身结构的方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车身结构变形对电池包的冲击,但仍然会影响电池包的安全性能,因此,目前亟需一种可以提高电池包在新能源货车侧面发生碰撞过程中的安全性能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货车电池包安全防护装置及新能源货车,能够提高电池包在新能源货车侧面发生碰撞过程中的安全性能。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货车电池包安全防护装置,包括三个支撑滑轨、第一一级吸能保护结构、第二一级吸能保护结构、第三一级吸能保护结构、第四一级吸能保护结构、第一二级吸能保护结构、第二二级吸能保护结构、三个左电池包支架、三个右电池包支架、六个测距雷达和车载ECU,所述六个测距雷达均与所述车载ECU连接,每个吸能保护结构受外力作用发生压缩变形以吸收外力作用产生的能量,每个二级吸能保护结构的横向长度是第一长度的一半,每个一级吸能保护结构和每个二级吸能保护结构完全被压缩后的横向长度为1/5第一长度,所述第一长度为一级吸能保护结构的横向长度;各个支撑滑轨相互平行且沿着从车头至车尾的方向依次等间隔横向安装于所述新能源货车的纵梁的下方,所述新能源货车的左电池包固定于所述三个左电池包支架,所述新能源货车的右电池包固定于所述三个右电池包支架,每个支撑滑轨的一端通过剪切螺栓与所述三个左电池包支架中的一者的下端连接,另一端通过剪切螺栓与所述三个右电池包支架中的一者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一级吸能保护结构的一端与所述新能源货车的左纵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三个左电池包支架中的一者的侧面连接,所述第一二级吸能保护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左纵梁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三个左电池包支架剩余两者中的一者的侧面,所述第三一级吸能保护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左纵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三个左电池包支架剩余两者中的另一者的侧面连接,所述第二一级吸能保护结构一端与所述新能源货车的右纵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三个右电池包支架中的一者的侧面连接,所述第二二级吸能保护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右纵梁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三个右电池包支架剩余两者中的一者的侧面,所述第四一级吸能保护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右纵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三个右电池包支架剩余两者中的另一者的侧面连接,其中,每个一级吸能保护结构包括中空的第一金属圆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圆柱体一端的第一盘状金属体,中空的第二金属圆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金属圆柱体一端的第二盘状金属体,所述第一盘状金属体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盘状金属体设置有多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金属圆柱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金属圆柱体的另一端过盈配合,每个二级吸能保护结构包括中空的第三金属圆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三金属圆柱体一端的第三盘状金属体,所述第三盘状金属体设置有多个第三安装孔;所述六个测距雷达中的三个安装于所述左纵梁上,分别用于测量所述左纵梁与所述三个左电池包支架之间的距离,所述六个测距雷达中的另三个安装于所述右纵梁上,分别用于测量所述右纵梁与所述三个右电池包支架之间的距离,每个测距雷达发送检测到的距离信息至所述车载ECU,所述车载ECU接收每个测距雷达发送的距离信息;所述新能源货车处于熄火状态时,所述车载ECU确定接收到的距离信息中存在满足切断高压电条件的距离信息,分别发送第一切断电源指令至每个电池包的高压电开关,每个电池包的高压电开关接收所述第一切断电源指令并切断自身电池包输出高压电;所述新能源货车处于行驶状态时,所述车载ECU确定接收到的距离信息中存在满足切断高压电条件的距离信息,分别发送第二切断电源指令至每个电池包的高压电开关,每个电池包的高压电开关接收所述第一切断电源指令并切断自身电池包输出高压电。可选的,所述新能源货车处于熄火状态时,所述车载ECU确定接收到的距离信息中的最小距离大于1/5第一长度且小于1/2第一长度,分别发送第一切断电源指令至每个电池包的高压电开关;所述新能源货车处于行驶状态时,所述车载ECU确定接收到的距离信息中的最小距离大于1/5第一长度且小于1/2第一长度,分别发送第二切断电源指令至每个电池包的高压电开关。可选的,所述第一二级吸能保护结构位于所述第一一级吸能保护结构和所述第三一级吸能保护结构之间。可选的,所述第二二级吸能保护结构位于所述第二一级吸能保护结构和所述第四一级吸能保护结构之间。可选的,所述第一一级吸能保护结构和所述第二一级吸能保护结构设置于靠近车头的支撑滑轨的正上方;所述第一二级吸能保护结构和所述第二二级吸能保护结构设置于三个支撑滑轨中位于中间的支撑滑轨的正上方;所述第三一级吸能保护结构和所述第四一级吸能保护结构设置于靠近车尾的支撑滑轨的正上方。可选的,每个电池包支架的侧面通过普通螺栓与各个一级吸能保护结构连接。可选的,上述新能源货车电池包安全防护装置还包括通讯模块和扬声器,所述通讯模块和所述扬声器均安装于所述新能源货车的驾驶室,且所述通讯模块和所述扬声器均与所述车载ECU连接;所述新能源货车处于熄火状态时,所述车载ECU确定接收到的距离信息中的最小距离大于1/2第一长度且小于第一长度,发送第一通知信号至所述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接收所述第一通知信号,并发送第一通知信息至驾驶员的手机;所述车载ECU确定接收到的距离信息中的最小距离大于1/5第一长度且小于1/2第一长度,发送第二通知信号至所述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接收所述第二通知信号,并发送第二通知信息至驾驶员的手机;所述新能源货车处于行驶状态时,所述车载ECU确定接收到的距离信息中的最小距离大于1/2第一长度且小于第一长度,发送第一语音信号至所述扬声器,所述扬声器接收所述第一语音信号,并播放第一语音提示信息;所述车载ECU确定接收到的距离信息中的最小距离大于1/5第一长度且小于1/2第一长度,发送第二语音信号至所述扬声器,所述扬声器接收所述第二语音信号,并播放第二语音提示信息。可选的,所述新能源货车处于行驶状态时,所述车载ECU确定接收到的距离信息中的最小距离大于1/2第一长度且小于第一长度,发送第一显示信号至所述新能源货车的中控显示屏,所述中控显示屏接收所述第一显示信号并显示;所述车载ECU确定接收到的距离信息中的最小距离大于1/5第一长度且小于1/2第一长度,发送第二显示信号至所述中控显示屏,所述中控显示屏接收所述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货车电池包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支撑滑轨、第一一级吸能保护结构、第二一级吸能保护结构、第三一级吸能保护结构、第四一级吸能保护结构、第一二级吸能保护结构、第二二级吸能保护结构、三个左电池包支架、三个右电池包支架、六个测距雷达和车载ECU,所述六个测距雷达均与所述车载ECU连接,每个吸能保护结构受外力作用发生压缩变形以吸收外力作用产生的能量,每个二级吸能保护结构的横向长度是第一长度的一半,每个一级吸能保护结构和每个二级吸能保护结构完全被压缩后的横向长度为1/5第一长度,所述第一长度为一级吸能保护结构的横向长度;/n各个支撑滑轨相互平行且沿着从车头至车尾的方向依次等间隔横向安装于所述新能源货车的纵梁的下方,所述新能源货车的左电池包固定于所述三个左电池包支架,所述新能源货车的右电池包固定于所述三个右电池包支架,每个支撑滑轨的一端通过剪切螺栓与所述三个左电池包支架中的一者的下端连接,另一端通过剪切螺栓与所述三个右电池包支架中的一者的下端连接;/n所述第一一级吸能保护结构的一端与所述新能源货车的左纵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三个左电池包支架中的一者的侧面连接,所述第一二级吸能保护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左纵梁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三个左电池包支架剩余两者中的一者的侧面,所述第三一级吸能保护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左纵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三个左电池包支架剩余两者中的另一者的侧面连接,所述第二一级吸能保护结构一端与所述新能源货车的右纵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三个右电池包支架中的一者的侧面连接,所述第二二级吸能保护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右纵梁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三个右电池包支架剩余两者中的一者的侧面,所述第四一级吸能保护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右纵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三个右电池包支架剩余两者中的另一者的侧面连接,其中,每个一级吸能保护结构包括中空的第一金属圆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圆柱体一端的第一盘状金属体,中空的第二金属圆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金属圆柱体一端的第二盘状金属体,所述第一盘状金属体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盘状金属体设置有多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金属圆柱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金属圆柱体的另一端过盈配合,每个二级吸能保护结构包括中空的第三金属圆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三金属圆柱体一端的第三盘状金属体,所述第三盘状金属体设置有多个第三安装孔;/n所述六个测距雷达中的三个安装于所述左纵梁上,分别用于测量所述左纵梁与所述三个左电池包支架之间的距离,所述六个测距雷达中的另三个安装于所述右纵梁上,分别用于测量所述右纵梁与所述三个右电池包支架之间的距离,每个测距雷达发送检测到的距离信息至所述车载ECU,所述车载ECU接收每个测距雷达发送的距离信息;/n所述新能源货车处于熄火状态时,所述车载ECU确定接收到的距离信息中存在满足切断高压电条件的距离信息,分别发送第一切断电源指令至每个电池包的高压电开关,每个电池包的高压电开关接收所述第一切断电源指令并切断自身电池包输出高压电;/n所述新能源货车处于行驶状态时,所述车载ECU确定接收到的距离信息中存在满足切断高压电条件的距离信息,分别发送第二切断电源指令至每个电池包的高压电开关,每个电池包的高压电开关接收所述第一切断电源指令并切断自身电池包输出高压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货车电池包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支撑滑轨、第一一级吸能保护结构、第二一级吸能保护结构、第三一级吸能保护结构、第四一级吸能保护结构、第一二级吸能保护结构、第二二级吸能保护结构、三个左电池包支架、三个右电池包支架、六个测距雷达和车载ECU,所述六个测距雷达均与所述车载ECU连接,每个吸能保护结构受外力作用发生压缩变形以吸收外力作用产生的能量,每个二级吸能保护结构的横向长度是第一长度的一半,每个一级吸能保护结构和每个二级吸能保护结构完全被压缩后的横向长度为1/5第一长度,所述第一长度为一级吸能保护结构的横向长度;
各个支撑滑轨相互平行且沿着从车头至车尾的方向依次等间隔横向安装于所述新能源货车的纵梁的下方,所述新能源货车的左电池包固定于所述三个左电池包支架,所述新能源货车的右电池包固定于所述三个右电池包支架,每个支撑滑轨的一端通过剪切螺栓与所述三个左电池包支架中的一者的下端连接,另一端通过剪切螺栓与所述三个右电池包支架中的一者的下端连接;
所述第一一级吸能保护结构的一端与所述新能源货车的左纵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三个左电池包支架中的一者的侧面连接,所述第一二级吸能保护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左纵梁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三个左电池包支架剩余两者中的一者的侧面,所述第三一级吸能保护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左纵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三个左电池包支架剩余两者中的另一者的侧面连接,所述第二一级吸能保护结构一端与所述新能源货车的右纵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三个右电池包支架中的一者的侧面连接,所述第二二级吸能保护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右纵梁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三个右电池包支架剩余两者中的一者的侧面,所述第四一级吸能保护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右纵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三个右电池包支架剩余两者中的另一者的侧面连接,其中,每个一级吸能保护结构包括中空的第一金属圆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圆柱体一端的第一盘状金属体,中空的第二金属圆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金属圆柱体一端的第二盘状金属体,所述第一盘状金属体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盘状金属体设置有多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金属圆柱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金属圆柱体的另一端过盈配合,每个二级吸能保护结构包括中空的第三金属圆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三金属圆柱体一端的第三盘状金属体,所述第三盘状金属体设置有多个第三安装孔;
所述六个测距雷达中的三个安装于所述左纵梁上,分别用于测量所述左纵梁与所述三个左电池包支架之间的距离,所述六个测距雷达中的另三个安装于所述右纵梁上,分别用于测量所述右纵梁与所述三个右电池包支架之间的距离,每个测距雷达发送检测到的距离信息至所述车载ECU,所述车载ECU接收每个测距雷达发送的距离信息;
所述新能源货车处于熄火状态时,所述车载ECU确定接收到的距离信息中存在满足切断高压电条件的距离信息,分别发送第一切断电源指令至每个电池包的高压电开关,每个电池包的高压电开关接收所述第一切断电源指令并切断自身电池包输出高压电;
所述新能源货车处于行驶状态时,所述车载ECU确定接收到的距离信息中存在满足切断高压电条件的距离信息,分别发送第二切断电源指令至每个电池包的高压电开关,每个电池包的高压电开关接收所述第一切断电源指令并切断自身电池包输出高压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新能源货车处于熄火状态时,所述车载ECU确定接收到的距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洪雪李枭余海涛高润泽庞知非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