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钉雪地胎面专用三复合挤出带双导电结构预口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2654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镶钉雪地胎面专用三复合挤出带双导电结构预口型,属于轮胎生产装置领域。预口型体正面的上、中、下三个平面和背面的平面,分别为上前面、正前面、下前面及正后面,两个侧翼胶通道位于预口型体上前面的表面,三个胎冠胶通道从预口型体正后面中部穿过到预口型体正前面的中部,一个过渡胶和导电胶共用通道位于预口型体下前面的表面,两个侧翼胶通道、三个胎冠胶通道、一个导电胶和过渡胶共用通道的侧翼胶入胶口、胎冠胶入胶口及过渡胶和导电胶共用入胶口都位于预口型体的正后面,对应的侧翼胶出胶口、胎冠胶出胶口及过渡胶出胶口都位于预口型体的正前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镶钉雪地胎面专用三复合挤出带双导电结构预口型
本技术涉及轮胎生产设备领域,详细地讲是一种镶钉雪地胎面专用三复合挤出带双导电结构预口型。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目前雪地轮胎分类越来越细,比如雪地轮胎、冰地轮胎、高速雪地胎等。对于一些冰地轮胎,为了提供更好的抓地力,会在成品轮胎的胎面镶钉。通常雪地轮胎为了保证良好的冰雪地性能,胎面胶比较软,若将钉镶嵌在软胶里会导致高速行驶中轮胎脱钉。这就需要将雪地胎面设计成上、下两层,上层胎冠胶较软,提供良好的冰雪地性能,下层过渡胶较硬,保证雪地胎的高速和耐久性能,同时下层过渡胶较厚,通常不低于4.5mm,这种下层过渡胶又厚又硬的结构设计可以将镶钉的蘑菇头完全嵌在硬胶中,保证镶钉稳固,轮胎在高速或恶劣路况下行驶,钉不易脱落。为了保证雪地胎良好的冰雪地抓着性和低温柔性,胎面中白炭黑用量越来越高,炭黑比例较低,甚至只是用作染色剂。胎面中白炭黑含量高会导致成品胎导电性变差,轮胎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静电无法顺利传导到地面,给驾乘人员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在产品设计时就需要考虑轮胎的导电问题。据了解,目前市场上的雪地轮胎花纹以不对称花纹居多,若胎面设计一个导电胶,硫化后导电胶可能落在花纹沟内,无法起到导电的作用。据了解,目前轮胎企业胎面生产线多为三复合挤出生产线,现有三复合生产线的口型装置无法实现压出厚度超过4.5mm的过渡胶,同时还带有两个导电胶条的胎面,无法同时满足高白炭黑镶钉雪地胎面的镶钉和导电两个需求,这制约了轮胎企业高附加值的镶钉雪地轮胎产品的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镶钉雪地胎面专用三复合挤出带双导电结构预口型,不仅可以压出过渡胶不低于4.5mm厚度的胎面,满足雪地胎面镶钉的需要,同时胎面还带有双导电结构,满足即使一个导电胶落在花纹沟内,另一个导电胶在花纹块上,也可以实现轮胎导电的功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镶钉雪地胎面专用三复合挤出带双导电结构预口型,设有预口型体,其特征在于:预口型体包括两个侧翼胶通道、三个胎冠胶通道、一个过渡胶和导电胶共用通道,预口型体正面的上、中、下三个平面和背面的平面,分别为上前面、正前面、下前面及正后面,两个侧翼胶通道位于预口型体上前面的表面,三个胎冠胶通道从预口型体正后面中部穿过到预口型体正前面的中部,一个过渡胶和导电胶共用通道位于预口型体下前面的表面,两个侧翼胶通道、三个胎冠胶通道、一个导电胶和过渡胶共用通道的侧翼胶入胶口、胎冠胶入胶口及过渡胶和导电胶共用入胶口都位于预口型体的正后面,对应的侧翼胶出胶口、胎冠胶出胶口及过渡胶出胶口都位于预口型体的正前面。所述的预口型体正前面设有两个长方形导电胶出胶口将胎冠胶出胶口分割成三个独立的胎冠胶出胶口,每个导电胶出胶口都对应一个在过渡胶和导电胶共用流道内的下沉流道,呈喇叭口型。所述的胎冠胶出胶口的上、下间距8mm-14mm,过渡胶出胶口的上、下间距16mm-28mm,且两者之比为1:2。所述的两个导电胶出胶口之间的距离为80mm-120mm,单个导电胶出胶口的宽度为3mm-6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无需采购新的胎面生产线或改造设备,在原有三复合胎面挤出生产线的基础上,只需增加一个预口型,就可以挤出过渡胶厚度超过4.5mm的胎面,满足雪地胎镶钉的需要,同时挤出的胎面还带两个导电胶条,很好解决了高比例白炭黑非对称花纹雪地轮胎若只有一个导电胶,落入花纹沟内无法导电的问题。这大大节约了设备采购或改造成本,加快高附加值的镶钉雪地轮胎产品的开发速度,解决了业内普遍存在的轮胎企业现有三复合挤出生产线无法压出镶钉雪地胎面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背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等轴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所有通道出胶口的平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所有通道入胶口的平面示意图。图6是胎面外口型板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压出的胎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侧翼胶通道,2.胎冠胶通道,3.过渡胶和导电胶共用通道,4.侧翼胶出胶口,5.胎冠胶出胶口,6.过渡胶出胶口,7.导电胶出胶口,8.侧翼胶入胶口,9.胎冠胶入胶口,10.过渡胶和导电胶共用入胶口,11.外口型板,12.外口型板开口。13.上前面,14.正前面,15.下前面,16.正后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该预口型体包括两个侧翼胶通道1、三个胎冠胶通道2、一个过渡胶和导电胶共用通道3,该预口型体正面的上、中、下三个平面和背面的平面,分别定义为预口型体的上前面13、正前面14、下前面15、正后面16。两个侧翼胶通道1位于预口型体上前面13的表面,三个胎冠胶通道2从预口型体正后面16中部穿过到预口型体正前面14的中部,一个过渡胶和导电胶共用通道3位于预口型体下前面15的表面。两个侧翼胶通道1、三个胎冠胶通道2及一个导电胶和过渡胶共用通道3的侧翼胶入胶口8、胎冠胶入胶口9及过渡胶和导电胶共用入胶口10都位于预口型体的正后面16,对应的胎冠胶出胶口5、过渡胶出胶口6及导电胶出胶口7都位于预口型体的正前面14。如图4所示,该预口型体正前面14设计了两个长方形导电胶出胶口7,通过在过渡胶和导电胶共用通道3内的下沉通道,可以将部分过渡胶引到胎面胶的中间,形成贯穿胎面的烟囱状胶条,起到导走静电的作用,业内俗称“烟囱胶”或“导电胶”。每个导电胶出胶口7对应的在过渡胶和导电胶共用通道3内的下沉通道呈喇叭口型,这是为了保证导电胶出胶顺畅,且外形符合设计要求。两个导电胶的结构设计,保证了即使一个导电胶落在花纹沟内,另一个导电胶位于花纹块上,也可以起到导电的作用,两个导电胶出胶口7将胎冠胶出胶口5分割成三个独立出胶口。如图4所示,该预口型体的胎冠胶出胶口5的上、下间距8mm-14mm,过渡胶出胶口6的上、下间距16mm-28mm,胎冠胶出胶口5与过渡胶出胶口6之比为1:2,这种结构设计的出胶口可以保证挤出胎面的过渡胶厚度不低于4.5mm。如图4所示,该预口型的两个导电胶出胶口7之间的距离为80mm-120mm,单个导电胶出胶口7的宽度为3mm-6mm。如图5所示,侧翼胶入胶口8有两个,胎冠胶入胶口9有三个,过渡胶和导电胶共用入胶口10有一个。如图7所示,用该预口型压出的胎面过渡胶厚度约为胎面厚度的一半,通常不低于4.5mm,且有两个导电胶。若要生产图7所示形式的胎面,从机头挤出的侧翼胶流过侧翼胶通道1到达图4所示的侧翼胶出胶口4,从机头挤出的胎冠胶流过胎冠胶通道2到达图4所示的胎冠胶出胶口5,从机头挤出的过渡胶流过过渡胶和导电胶共用通道3到达图4所示的过渡胶出胶口6,部分过渡胶通过在过渡胶和导电胶共用通道3内的下沉通道到达导电胶出胶口7,从三个通道流出的侧翼胶、胎冠胶、过渡胶和导电胶在外口型板11的外口型板开口12的内侧汇合(如图6所示),共同流过外口型板开口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镶钉雪地胎面专用三复合挤出带双导电结构预口型,设有预口型体,其特征在于:预口型体包括两个侧翼胶通道、三个胎冠胶通道、一个过渡胶和导电胶共用通道,预口型体正面的上、中、下三个平面和背面的平面,分别为上前面、正前面、下前面及正后面,两个侧翼胶通道位于预口型体上前面的表面,三个胎冠胶通道从预口型体正后面中部穿过到预口型体正前面的中部,一个过渡胶和导电胶共用通道位于预口型体下前面的表面,两个侧翼胶通道、三个胎冠胶通道、一个导电胶和过渡胶共用通道的侧翼胶入胶口、胎冠胶入胶口及过渡胶和导电胶共用入胶口都位于预口型体的正后面,对应的侧翼胶出胶口、胎冠胶出胶口及过渡胶出胶口都位于预口型体的正前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镶钉雪地胎面专用三复合挤出带双导电结构预口型,设有预口型体,其特征在于:预口型体包括两个侧翼胶通道、三个胎冠胶通道、一个过渡胶和导电胶共用通道,预口型体正面的上、中、下三个平面和背面的平面,分别为上前面、正前面、下前面及正后面,两个侧翼胶通道位于预口型体上前面的表面,三个胎冠胶通道从预口型体正后面中部穿过到预口型体正前面的中部,一个过渡胶和导电胶共用通道位于预口型体下前面的表面,两个侧翼胶通道、三个胎冠胶通道、一个导电胶和过渡胶共用通道的侧翼胶入胶口、胎冠胶入胶口及过渡胶和导电胶共用入胶口都位于预口型体的正后面,对应的侧翼胶出胶口、胎冠胶出胶口及过渡胶出胶口都位于预口型体的正前面。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木贾进义王大鹏焦文秀赵光芳韩玉瑶
申请(专利权)人: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