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压成型伺服泵控液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02520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湿压成型伺服泵控液压系统,包括主压力油路和与滑块相连的主缸,主缸上腔通过液控充液阀与油箱相连,主压力油路与插装阀四及插装阀八的入口相连,插装阀八的出口通过单向阀一与主缸上腔相连;插装阀四的出口与插装阀五的入口相连,插装阀五的出口与主缸下腔相连。主压力油路还与插装阀九的入口相连,插装阀四的出口还与插装阀六及插装阀七的入口相连,插装阀六、插装阀七及插装阀九的出口分别与油箱相连。小流量高压泵与大流量低压泵由同一台伺服电机驱动,小流量高压泵的出口通过插装阀一,大流量低压泵的出口通过插装阀二与主压力油路相连。该液压系统转换时不存在液压冲击,可以满足环保有机餐具在液压机中湿压成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湿压成型伺服泵控液压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机,特别涉及一种湿压成型伺服泵控液压系统,属于液压机床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全方位禁塑令的执行,替代塑料的产品如雨后春笋,而可降解、可循环的绿色环保产品的生产离不开液压母机。目前市场上的液压机正常采用三相异步电动机驱动恒功率变量泵或伺服电机驱动齿轮泵作为动力源,配以液压插装阀系统实现液压机的运行控制。采用三相异步电动机驱动恒功率变量泵在速度调节上不够迅速,另外运行噪音通常较高。运行速度的快慢转换控制通常采用电磁阀切换实现,转换过程比较生硬存在冲击,如采用比例流量阀进行速度转换控制又存在油液溢流发热的问题。采用全油压驱动管路连接比较复杂,接头较多易造成漏油点,在经受油压冲击及长时间使用密封件老化的情况下易出现漏油,维护保养工作量较大。环保有机餐具的湿压成型工艺中机床保压通常需要15-30秒,在此期间如电机一直处于运行状态将存在很大的能源浪费。根据机床运行速度要求匹配液压泵站,通常所需油液容积是油泵排量的7-10倍,存在油液使用上的浪费。油液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每年均需过滤除杂、更换,对环境存在着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湿压成型伺服泵控液压系统,工作步骤之间的转换不存在液压冲击,可以满足环保有机餐具在液压机中湿压成型,经过高温高压后即得到成品。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湿压成型伺服泵控液压系统,包括主压力油路G1和与滑块相连的主缸1,主缸1的上腔通过液控充液阀DZ与油箱相连,主压力油路G1与插装阀四C4及插装阀八C8的入口相连,插装阀八C8的出口通过单向阀一D1与主缸1的上腔相连;插装阀四C4的出口与插装阀五C5的入口相连,插装阀五C5的出口与主缸1的下腔相连。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开模或滑块快回时,主压力油路G1中的压力油通过插装阀四C4及插装阀五C5进入主缸下腔;插装阀四C4及插装阀五C5关闭,则滑块停止上行。滑块快下时,液控充液阀DZ被吸开,油箱中的油液迅速补入主缸上腔;滑块泄压时,液控充液阀DZ因液控口建压而打开,主缸上腔通过液控充液阀DZ向油箱泄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主压力油路G1还与插装阀九C9的入口相连,插装阀四C4的出口还与插装阀六C6及插装阀七C7的入口相连,插装阀六C6、插装阀七C7及插装阀九C9的出口分别与油箱相连。插装阀九C9关闭后,主压力油路G1建压,可以进行滑块快下、滑块工进、蓄能器充液、蓄能器释放、开模、脱模、滑块回程等工序;插装阀九C9打开后,主压力油路G1泄压,可以进行滑块保压、滑块停止等工序。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小流量高压泵P1与大流量低压泵P2的入口均与油箱相连且由同一台伺服电机M1驱动,小流量高压泵P1的出口与插装阀一C1的入口相连,大流量低压泵P2的出口与插装阀二C2及插装阀三C3的入口相连,插装阀一C1及插装阀二C2的出口分别与主压力油路G1的入口相连,插装阀三C3的出口与油箱相连。滑块快下、滑块工进、蓄能器充液、滑块快回等工序时,小流量高压泵P1与大流量低压泵P2共同以2000rpm的转速运转;滑块慢回时,小流量高压泵P1与大流量低压泵P2共同以1000rpm的转速运转;锁紧缸2操作时,小流量高压泵P1独立以1500rpm的转速运转;滑块泄压时,小流量高压泵P1可以独立以1000rpm的转速运转,大流量低压泵P2不投入工作;滑块慢回时,小流量高压泵P1与大流量低压泵P2共同以1000rpm的转速运转;慢开模时,小流量高压泵P1可以独立以400rpm的转速运转,既有利于控制,又可以节约能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液控充液阀DZ的液控口通过10mm口径的油管与电磁换向阀九YV9的B口相连,电磁换向阀九YV9的P口与主压力油路G1相连,电磁换向阀九YV9的T口通过独立回油通道与油箱相连;插装阀八C8的液控口与电磁换向阀七YV7的A口相连,电磁换向阀七YV7的P口与主压力油路G1相连,电磁换向阀七YV7的T口与油箱相连;电磁换向阀七YV7及电磁换向阀九YV9均为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滑块泄压、开模、下模吹气、慢回、快回时,电磁换向阀九YV9得电,使液控充液阀DZ因液控口建压而打开,主缸上腔通过液控充液阀DZ向油箱泄压;滑块快下、工进、保压、蓄能器充液、上模吹气、锁紧缸动作时,电磁换向阀九YV9均处于失电状态。滑块快下或工进时,电磁换向阀七YV7得电,插装阀八C8因液控口泄压而打开,主压力油路G1中的压力油通过插装阀八C8和单向阀一D1进入主缸1的上腔;滑块保压、蓄能器充放液、开模、脱模、回程、锁紧等工序,电磁换向阀七YV7均处于失电状态,阻止压力油进入主缸上腔。液控充液阀DZ的液控口需要的油量小,采用10mm口径的油管,通过独立回油通道向油箱回油,可以避免回油时受到其它大流量回油的干涉,使液控充液阀DZ的液控口能够迅速泄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插装阀九C9的液控口与调压阀一F1及调压阀二F2的入口相连,调压阀一F1及调压阀二F2的入口还共同与电磁换向阀一的P口相连,调压阀一F1的出口与电磁换向阀一的B口相连,调压阀二F2的出口及电磁换向阀一的T口均与油箱相连;主压力油路G1还通过1mm的阻尼管与插装阀九C9的液控口相连,电磁换向阀一是中位机能为H型的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当滑块快下、工进、蓄能器充液、开模、下模吹气、滑块快回时,电磁换向阀一的左线圈YV2得电,插装阀九C9的液控口建压使插装阀九C9关闭,主压力油路G1受控于调压阀二F2,调压阀二F2的设定压力为0-25MPa。当滑块泄压、锁紧缸动作时,电磁换向阀一的右线圈YV1得电,主压力油路G1受控于调压阀一F1,调压阀一F1可设定实际压力为0-8MPa。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插装阀四C4的液控口与梭阀一S1的中出口相连,梭阀一S1的左入口与插装阀五C5的入口相连,梭阀一S1的右入口与电磁换向阀五YV5的A口相连,电磁换向阀五YV5的P口与主压力油路G1相连,电磁换向阀五YV5的T口接油箱;插装阀五C5的液控口与电磁换向阀六YV6的A口相连,电磁换向阀六YV6的P口与主缸1的下腔油路相连,电磁换向阀六YV6的T口接油箱;主缸1的下腔油路还与调压阀五F5的入口相连,调压阀五F5的出口接油箱;电磁换向阀五YV5及电磁换向阀六YV6均为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滑块快下及工进时,电磁换向阀六YV6得电,插装阀五C5因液控口泄压而打开,主缸下腔通过插装阀五C5及插装阀七C7向油箱泄压;滑块保压时,电磁换向阀六YV6失电,插装阀五C5关闭。环保有机餐具在模具中挤压加热成型后,电磁换向阀五YV5得电,A口与T口相通,梭阀一S1的右端失压,压力油将插装阀四C4推开,进而将插装阀五C5推开,压力油进入主缸下腔;电磁换向阀九YV9得电,主缸上腔通过液控充液阀DZ向油箱泄压,滑块进行慢开模上抬动作,然后下模吹气使产品与下模4脱离,接着滑块向上慢回。滑块慢回停止时,主缸下腔的油压使插装阀五C5迅速关闭,同时梭阀一S1左端的压力迅速将插装阀四C4关闭,形成串联保护,可以阻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压成型伺服泵控液压系统,包括主压力油路(G1)和与滑块相连的主缸(1),其特征在于:主缸(1)的上腔通过液控充液阀(DZ)与油箱相连,主压力油路(G1)与插装阀四(C4)及插装阀八(C8)的入口相连,插装阀八(C8)的出口通过单向阀一(D1)与主缸(1)的上腔相连;插装阀四(C4)的出口与插装阀五(C5)的入口相连,插装阀五(C5)的出口与主缸(1)的下腔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压成型伺服泵控液压系统,包括主压力油路(G1)和与滑块相连的主缸(1),其特征在于:主缸(1)的上腔通过液控充液阀(DZ)与油箱相连,主压力油路(G1)与插装阀四(C4)及插装阀八(C8)的入口相连,插装阀八(C8)的出口通过单向阀一(D1)与主缸(1)的上腔相连;插装阀四(C4)的出口与插装阀五(C5)的入口相连,插装阀五(C5)的出口与主缸(1)的下腔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压成型伺服泵控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主压力油路(G1)还与插装阀九(C9)的入口相连,插装阀四(C4)的出口还与插装阀六(C6)及插装阀七(C7)的入口相连,插装阀六(C6)、插装阀七(C7)及插装阀九(C9)的出口分别与油箱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压成型伺服泵控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小流量高压泵(P1)与大流量低压泵(P2)的入口均与油箱相连且由同一台伺服电机(M1)驱动,小流量高压泵(P1)的出口与插装阀一(C1)的入口相连,大流量低压泵(P2)的出口与插装阀二(C2)及插装阀三(C3)的入口相连,插装阀一(C1)及插装阀二(C2)的出口分别与主压力油路(G1)的入口相连,插装阀三(C3)的出口与油箱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压成型伺服泵控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液控充液阀(DZ)的液控口通过10mm口径的油管与电磁换向阀九(YV9)的B口相连,电磁换向阀九(YV9)的P口与主压力油路(G1)相连,电磁换向阀九(YV9)的T口通过独立回油通道与油箱相连;插装阀八(C8)的液控口与电磁换向阀七(YV7)的A口相连,电磁换向阀七(YV7)的P口与主压力油路(G1)相连,电磁换向阀七(YV7)的T口与油箱相连;电磁换向阀七(YV7)及电磁换向阀九(YV9)均为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压成型伺服泵控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插装阀九(C9)的液控口与调压阀一(F1)及调压阀二(F2)的入口相连,调压阀一(F1)及调压阀二(F2)的入口还共同与电磁换向阀一的P口相连,调压阀一(F1)的出口与电磁换向阀一的B口相连,调压阀二(F2)的出口及电磁换向阀一的T口均与油箱相连;主压力油路(G1)还通过1mm的阻尼管与插装阀九(C9)的液控口相连,电磁换向阀一是中位机能为H型的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压成型伺服泵控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插装阀四(C4)的液控口与梭阀一(S1)的中出口相连,梭阀一(S1)的左入口与插装阀五(C5)的入口相连,梭阀一(S1)的右入口与电磁换向阀五(YV5)的A口相连,电磁换向阀五(YV5)的P口与主压力油路(G1)相连,电磁换向阀五(YV5)的T口接油箱;插装阀五(C5)的液控口与电磁换向阀六(YV6)的A口相连,电磁换向阀六(YV6)的P口与主缸(1)的下腔油路相连,电磁换向阀六(YV6)的T口接油箱;主缸(1)的下腔油路还与调压阀五(F5)的入口相连,调压阀五(F5)的出口接油箱;电磁换向阀五(YV5)及电磁换向阀六(YV6)均为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压成型伺服泵控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插装阀六(C6)的液控口与电磁换向阀四(YV4)的P口相连,插装阀六(C6)的液控口还与调压阀四(F4)的入口及其液控口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礼惠熊国云陆烨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国力锻压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