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用双向自保持电磁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2447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航空用双向自保持电磁锁,包括:两个壳体(2)、两个线圈(3)、骨架(4)、磁钢(5)和铁芯(6)。其中骨架(4)的中部设置有磁钢(5),骨架(4)两端设置有两个线圈(3),铁芯(6)穿过骨架(4)运动;两个壳体(2)对称设置,每个线圈(3)分别设置在一个壳体(2)内;两个线圈(3)串联;两个壳体(2)上均设置有外耳,在两个壳体(2)固定连接时,两个外耳之间存在缺角(2e)。优化了电磁锁结构,提高了锁定力,减轻了重量,降低了维修难度,满足了为航空操纵机构防卡锁定装置提供可靠锁定力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空用双向自保持电磁锁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附件技术,涉及一种航空用双向自保持电磁锁。
技术介绍
目前,为满足工程需要,航空操纵机构防卡锁定装置可靠锁定在某种位置,并在需要时可靠解锁,因此需要一种具有双向自保持功能的电磁锁。传统的双向自保持电磁锁,在限制体积、规定工作行程条件下提供的锁定力不够,不能满足为航空操纵机构防卡锁定装置提供可靠锁定力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航空用双向自保持电磁锁,可满足为航空操纵机构防卡锁定装置提供可靠锁定力要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航空用双向自保持电磁锁,包括:两个壳体2、两个线圈3、骨架4、磁钢5和铁芯6;其中,所述骨架4的中部设置有所述磁钢5,所述骨架4的两端设置有所述两个线圈3,所述铁芯6穿过所述骨架4运动;所述两个壳体2对称设置,每个线圈3分别设置在一个壳体2内;所述两个线圈3串联。可选的,电磁锁还包括:支撑杆7、锥销8、锁紧螺母9和内齿锁紧垫圈10;所述支撑杆7的一端与所述铁芯6连接,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锥销8;所述锥销8上套设有所述锁紧螺母9和所述内齿锁紧垫圈10,用于固定所述锥销8伸出所述支撑杆7的长度。可选的,所述骨架4的两端呈圆环柱状,所述圆环柱内孔4a作为所述铁芯6运动的导向孔;所述两个壳体2内均设置有所述骨架4的圆环柱端面4b的骨架限位台阶2c。可选的,所述两个壳体2上均设置有外耳,在所述两个壳体2固定连接时,两个外耳之间存在缺角2e。可选的,所述两个壳体2的对接端呈方形,所述方形的四个角上均设置有通孔2g;所述两个壳体2通过贯穿两个壳体2上的通孔2g的螺栓13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两个线圈3的输入端串联在一起,所述两个线圈3的输出端分别联接固体继电器15的两个负载端,所述固体继电器15接收上锁/解锁信号,控制所述铁芯6穿过所述骨架4运动;所述电磁锁和所述固体继电器15通过螺钉固定在外壳19内,所述微动开关21通过支架17和螺钉安装在所述外壳19内;所述锥销8用于在所述铁芯6穿过所述骨架4运动时,按压所述微动开关21,所述微动开关21输出上锁/解锁信号。可选的,所述骨架4采用不导磁金属材料,所述骨架4中部沿轴向环绕设置有至少一个矩形腔体,所述矩形腔体用于放置所述磁钢5,各所述磁钢5同极性朝内。可选的,电磁锁还包括:连接杆1;所述壳体2的底部中心设置有通孔2a;所述连接杆1的一端与所述铁芯6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2上通孔2a;所述支撑杆7穿过所述壳体2上通孔2a;在所述铁芯6穿过所述骨架4运动时,所述连接杆1和所述支撑杆7穿过通孔2a滑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磁锁优化了电磁锁结构,提高了锁定力,减轻了重量,降低了维修难度,满足了为航空操纵机构防卡锁定装置提供可靠锁定力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磁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壳体2的轴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骨架4和磁钢5的轴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局部隐藏外壳19和端盖22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局部隐藏端盖22的左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连接杆;2—壳体;3—线圈;4—骨架;5—磁钢;6—铁芯;7—支撑杆;8—锥销;9—锁紧螺母;10—内齿锁紧垫圈;11—螺母;12—平垫圈;13—螺栓;14—螺钉;15—固体继电器;16—螺钉;17—支架;18—螺钉;19—外壳;20—引出线;21—微动开关;22—端盖;2a—通孔;2b—端面;2c—台阶;2d—螺纹孔;2e—缺角;2f—环形内腔;2g—通孔;4a—内孔;4b—端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至图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航空操纵机构防卡锁定装置的电磁锁,该电磁锁包括:连接杆1、壳体2、线圈3、骨架4、磁钢5、铁芯6、支撑杆7、锥销8、锁紧螺母9、内齿锁紧垫圈10、螺母11、平垫圈12、螺栓13、螺钉14、固体继电器15、螺钉16、支架17、螺钉18、外壳19、引出线20、微动开关21、端盖22。其中,连接杆1、支撑杆7一端与铁芯6连接;支撑杆7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锥销8,锥销8伸出长度可调,调节后通过锁紧螺母9、内齿锁紧垫圈10锁紧。使用两个壳体2对称安装,通过螺母11、平垫圈12、螺栓13连接固定,通孔2g为穿螺栓13孔;壳体2内部有环形内腔2f用于放置线圈3,两个线圈3的输入端与输入端串联在一起,两个输出端联接固体继电器15;两个对称壳体2通过螺纹孔2d安装于外壳19内部;壳体底部留有缺角2e以便于拆卸。骨架4使用不导磁金属材料,中间部位沿轴向环绕矩形腔体用于放置磁钢5,磁钢5同极性朝内;骨架4两端为对称圆环柱,圆环柱内孔4a用于对铁芯6进行导向,端面4b与壳体2台阶2c配合置于对称装配壳体2内部;铁芯6可在骨架4内往复运动。壳体2中心有通孔2a作为导向孔,供连接杆1、支撑杆7在其中滑动;端面2b对铁芯6进行机械限位;两壳体2任意一端面2b与铁芯6贴合时,磁钢5产生的磁力会通过端面2b将铁芯6牢牢吸住防止铁芯6动作,即电磁锁锁定在该位置。锁定装置通过引出线20连接固体继电器15,控制电磁锁的锁定/解锁,固体继电器15通过螺钉16安装于外壳19。当电磁锁处于锁定位置时,通过锥销8按压微动开关21为锁定装置提供锁定信号;微动开关21通过支架17、螺钉18安装在外壳19上。端盖22通过螺钉14安装在外壳19上。电流通过两个串联线圈5产生的电磁力与磁钢磁力叠加形成动作力推动铁芯6从一端动作到另一端从而达到电磁锁上锁/解锁的目的。最后需要指出,以上实施例仅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放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空用双向自保持电磁锁,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壳体(2)、两个线圈(3)、骨架(4)、磁钢(5)和铁芯(6);其中,/n所述骨架(4)的中部设置有所述磁钢(5),所述骨架(4)的两端设置有所述两个线圈(3),所述铁芯(6)穿过所述骨架(4)运动;/n所述两个壳体(2)对称设置,每个线圈(3)分别设置在一个壳体(2)内;/n所述两个线圈(3)串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用双向自保持电磁锁,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壳体(2)、两个线圈(3)、骨架(4)、磁钢(5)和铁芯(6);其中,
所述骨架(4)的中部设置有所述磁钢(5),所述骨架(4)的两端设置有所述两个线圈(3),所述铁芯(6)穿过所述骨架(4)运动;
所述两个壳体(2)对称设置,每个线圈(3)分别设置在一个壳体(2)内;
所述两个线圈(3)串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杆(7)、锥销(8)、锁紧螺母(9)和内齿锁紧垫圈(10);
所述支撑杆(7)的一端与所述铁芯(6)连接,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锥销(8);
所述锥销(8)上套设有所述锁紧螺母(9)和所述内齿锁紧垫圈(10),用于固定所述锥销(8)伸出所述支撑杆(7)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4)的两端呈圆环柱状,所述圆环柱内孔(4a)作为所述铁芯(6)运动的导向孔;
所述两个壳体(2)内均设置有所述骨架(4)的圆环柱端面(4b)的骨架限位台阶(2c)。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壳体(2)上均设置有外耳,在所述两个壳体(2)固定连接时,两个外耳之间存在缺角(2e)。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壳体(2)的对接端呈方形,所述方形的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继仁包伟陈静波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万里航空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