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式休息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2434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装式休息舱,涉及休息舱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休息舱本体、新风换气机、电气柜和控制台;休息舱本体包括底座、支撑架、壳体、门框、前侧外挡板、前侧内挡板、电动舱门、顶盖、后侧内板、后侧外板和圆弧凸台盖。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各个零部件采用插接、卡接或者螺丝紧固的方式连接;使得休息舱方便组装、运输,解决了现有的休息舱投放和运输较为困难和麻烦的问题,提高了休息舱的运输效率和组装效率;也方便了休息舱的拆卸和转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装式休息舱
本专利技术属于休息舱
,特别是涉及一种组装式休息舱。
技术介绍
在医疗卫生领域、特殊工作环境常根据实际的需要提供单独的舱体,比如在医疗环境中提供救生舱、吸氧舱、手术舱,可以很方便的将舱内环境和舱外环境隔离,在舱体内进行医疗工作;在矿井环境,设置独立的救生舱,可以在发生矿难时,提供临时避难的环境;在交通领域,客车上提供休息舱,为乘客在有限的客车环境内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对于独立的休息舱的利用也逐渐扩展到各领域,由于舱体的封闭性良好、空间独立,舱体作为良好的休息设施,被人们逐渐接受并受欢迎。休息舱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公共场合休息的空间,缓解休息的刚性需求,让人们在疲累或需要放松的时候可以远离喧闹,在休息舱内休憩、放松,为用户提供包括休息理疗、商务办公、休闲娱乐等多重服务,传播积极健康的生活工作理念。目前市场上的出现的休息舱,其结构大多为一整体结构,先在工厂内完成整体的生产,再将整个休息舱放置在运输工具上进行来回搬运,由于休息舱体积的限制,一次只能运输较少数量的休息舱,导致休息舱的运输和投放较为困难和麻烦,影响了休息舱的普及和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式休息舱,通过设置底座、支撑架、壳体、门框、前侧外挡板、前侧内挡板、电动舱门、顶盖、后侧内板、后侧外板和圆弧凸台,使得休息舱方便组装、运输,解决了现有的休息舱投放和运输较为困难和麻烦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组装式休息舱,包括休息舱本体、新风换气机、电气柜和控制台;所述休息舱本体包括底座、支撑架、壳体、门框、前侧外挡板、前侧内挡板、电动舱门、顶盖、后侧内板、后侧外板和圆弧凸台盖;所述支撑架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脚轮;所述壳体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顶盖与壳体的顶部开口相配合;所述顶盖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活动天窗;所述休息舱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所述门框、前侧外挡板和前侧内挡板;所述前侧外挡板设置于支撑架的外侧;所述前侧内挡板设置于支撑架的内侧;所述前侧外挡板与前侧内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上设置有电雾玻璃和广告机;所述广告机与电雾玻璃相邻并排设置;所述门框与前侧外挡板相衔接;所述门框的上方、下方均设置有滑轨;所述电动舱门与滑轨滑动配合;所述休息舱本体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后侧内板、后侧外板和圆弧凸台盖;所述圆弧凸台盖与后侧外板相衔接;所述圆弧凸台盖上设置有圆形扣板;所述圆形扣板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多个长形贯穿小孔;所述后侧内板位于支撑架的内侧;所述后侧外板位于支撑架的外侧;所述电气柜和新风换气机紧贴后侧内板的外侧面设置;所述新风换气机位于电气柜的正上方;所述圆弧凸台盖将新风换气机和电气柜完全遮盖;所述控制台设置于休息舱本体内部;所述控制台包括控制屏、隐藏式桌板、无线充电器、SOS报警按钮和USB插座;所述控制屏、无线充电器设置在控制台的上表面;所述SOS报警按钮、USB插座设置在控制台的一侧面;所述隐藏式桌板活动安装在控制台的上部;所述控制台的一旁还放置有按摩沙发椅;所述休息舱本体的舱内顶部设置有氛围灯;所述休息舱本体的舱内还设置有曲面电视、灭火器。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为铝合金材质;所述底座为钢材质;所述支撑架与底座、所述底座与万向脚轮均通过螺丝紧固的方式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壳体为椭圆形的方舱结构;所述支撑架由多个骨架零部件组装而成;所述壳体由多个外壳、内壳零部件组装而成;所述壳体与支撑架、顶盖与壳体均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电动舱门的形状为圆形;所述电动舱门上还设置有使用灯、休闲灯、警示灯、舱门二维码和圆弧拉手;所述使用灯位于休闲灯的上方;所述警示灯位于休闲灯的下方;所述舱门二维码粘贴于电动舱门的中间位置;所述圆弧拉手设置于电动舱门的外表面一侧。进一步地,所述前侧外挡板的上部、下部均开设有槽口;所述前外侧挡板的中间位置并排开设有第一长形贯穿孔、第二长形贯穿孔;所述第一长形贯穿孔与电雾玻璃相匹配;所述第二长形贯穿孔与广告机相匹配;所述新风换风机的送风口处设置有栅格网挡板;所述后侧内板上开设有第三方形贯穿孔;所述第三方形贯穿孔与栅格网挡板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隐藏式桌板与控制台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或者滑轨滑动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圆弧凸台盖与支撑架通过卡接或者螺丝紧固的方式连接。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模块化设计,将休息舱拆分为各个不同的模块,在工厂将休息舱的各个零部件生产出来不组装,提高了生产效率,将零部件运输到目的地后,现场进行组装,各个零部件采用插接、卡接或者螺丝紧固的方式连接;提高了休息舱的运输效率和组装效率;也方便了休息舱的拆卸和转移。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组装式休息舱的爆炸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组装式休息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主视图;图4为图2的左视图;图5为图2的后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门框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电动舱门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前外侧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前内侧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圆形扣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后侧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的后侧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台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底座,2-支撑架,3-壳体,4-门框,5-前侧外挡板,6-前侧内挡板,7-电动舱门,8-顶盖,9-后侧内板,10-后侧外板,11-圆弧凸台盖,12-圆形扣板,13-第一安装架,14-新风换气机,15-电气柜,16-控制台,17-长形贯穿小孔,18-第一长形贯穿孔,19-第二长形贯穿孔,20-隐藏式桌板,21-控制屏,22-无线充电器,23-USB插座,24-SOS报警按钮,101-万向脚轮,701-舱门固定块,702-圆弧拉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表面”、“底部”、“顶部”、“中间位置”、“一侧”、“上方”、“下方”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装式休息舱,包括休息舱本体、新风换气机(14)、电气柜(15)和控制台(16);/n其特征在于:/n所述休息舱本体包括底座(1)、支撑架(2)、壳体(3)、门框(4)、前侧外挡板(5)、前侧内挡板(6)、电动舱门(7)、顶盖(8)、后侧内板(9)、后侧外板(10)和圆弧凸台盖(11);/n所述支撑架(2)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脚轮(101);所述壳体(3)安装在支撑架(2)上;所述顶盖(8)与壳体(3)的顶部开口相配合;所述顶盖(8)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活动天窗;/n所述休息舱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所述门框(4)、前侧外挡板(5)和前侧内挡板(6);所述前侧外挡板(5)设置于支撑架(2)的外侧;所述前侧内挡板(6)设置于支撑架(2)的内侧;所述前侧外挡板(5)与前侧内挡板(6)之间设置有第一安装架(13);所述第一安装架(13)上设置有电雾玻璃和广告机;所述广告机与电雾玻璃相邻并排设置;所述门框(4)与前侧外挡板(5)相衔接;所述门框(4)的上方、下方均设置有滑轨;所述电动舱门(7)与滑轨滑动配合;/n所述休息舱本体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后侧内板(9)、后侧外板(10)和圆弧凸台盖(11);所述圆弧凸台盖(11)与后侧外板(10)相衔接;所述圆弧凸台盖(11)上设置有圆形扣板(12);所述圆形扣板(1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多个长形贯穿小孔(17);所述后侧内板(9)位于支撑架(2)的内侧;所述后侧外板(10)位于支撑架(2)的外侧;/n所述电气柜(15)和新风换气机(14)紧贴后侧内板(9)的外侧面设置;所述新风换气机(14)位于电气柜(15)的正上方;所述圆弧凸台盖(11)将新风换气机(14)和电气柜(15)完全遮盖;/n所述控制台(16)设置于休息舱本体内部;所述控制台(16)包括控制屏(21)、隐藏式桌板(20)、无线充电器(22)、SOS报警按钮(24)和USB插座(23);/n所述控制屏(21)、无线充电器(22)设置在控制台(16)的上表面;所述SOS报警按钮(24)、USB插座(23)设置在控制台(16)的一侧面;所述隐藏式桌板(20)活动安装在控制台(16)的上部;所述控制台(16)的一旁还放置有按摩沙发椅;所述休息舱本体的舱内顶部设置有氛围灯;所述休息舱本体的舱内还设置有曲面电视、灭火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装式休息舱,包括休息舱本体、新风换气机(14)、电气柜(15)和控制台(16);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休息舱本体包括底座(1)、支撑架(2)、壳体(3)、门框(4)、前侧外挡板(5)、前侧内挡板(6)、电动舱门(7)、顶盖(8)、后侧内板(9)、后侧外板(10)和圆弧凸台盖(11);
所述支撑架(2)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脚轮(101);所述壳体(3)安装在支撑架(2)上;所述顶盖(8)与壳体(3)的顶部开口相配合;所述顶盖(8)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活动天窗;
所述休息舱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所述门框(4)、前侧外挡板(5)和前侧内挡板(6);所述前侧外挡板(5)设置于支撑架(2)的外侧;所述前侧内挡板(6)设置于支撑架(2)的内侧;所述前侧外挡板(5)与前侧内挡板(6)之间设置有第一安装架(13);所述第一安装架(13)上设置有电雾玻璃和广告机;所述广告机与电雾玻璃相邻并排设置;所述门框(4)与前侧外挡板(5)相衔接;所述门框(4)的上方、下方均设置有滑轨;所述电动舱门(7)与滑轨滑动配合;
所述休息舱本体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后侧内板(9)、后侧外板(10)和圆弧凸台盖(11);所述圆弧凸台盖(11)与后侧外板(10)相衔接;所述圆弧凸台盖(11)上设置有圆形扣板(12);所述圆形扣板(1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多个长形贯穿小孔(17);所述后侧内板(9)位于支撑架(2)的内侧;所述后侧外板(10)位于支撑架(2)的外侧;
所述电气柜(15)和新风换气机(14)紧贴后侧内板(9)的外侧面设置;所述新风换气机(14)位于电气柜(15)的正上方;所述圆弧凸台盖(11)将新风换气机(14)和电气柜(15)完全遮盖;
所述控制台(16)设置于休息舱本体内部;所述控制台(16)包括控制屏(21)、隐藏式桌板(20)、无线充电器(22)、SOS报警按钮(24)和USB插座(23);
所述控制屏(21)、无线充电器(22)设置在控制台(16)的上表面;所述SOS报警按钮(24)、USB插座(23)设置在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权张文局张弛张杨吴启波王余风张启亮王瑞
申请(专利权)人:特医科技合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