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捕鱼性能强的渔网线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02351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捕鱼性能强的渔网线的制备方法,属于渔网线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内线纤维制备、(2)内线纤维涂剂制备、(3)成品渔网内线制备、(4)成品渔网线制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品质渔网线的制备方法,其工艺步骤搭配合理,易于推广应用,制得的渔网线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捕鱼性能强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捕鱼性能强的渔网线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渔网线加工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捕鱼性能强的渔网线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现代渔网主要采用聚乙烯、尼龙等原料进行加工,其中聚乙烯渔网是聚乙烯材料经熔融塑化、纺丝、合股捻线制成的,用于海洋拖网、围网、抗风海网箱等;由于单纯的聚乙烯材质做成的渔网,其防水性能高,渔网浸入水后,会逐渐下沉,从而导致渔网捕获水域范围缩小,降低了捕获效率和捕获鱼量,以围网和诱捕网为例,投入水中后逐渐下沉聚集,渔网在水中分散性较差,降低了作业范围和效率。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渔网线开始从结构上进行改变,渔网线内部多设有内线,内线一方面能够起到增强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够改善整体的使用品质。目前人们对于渔网线内线的制作较为普通,性能一般。此外由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等材质制得的渔网线的拉伸性能较差,在捕鱼作业中用力不均匀,易造成渔网不可修复损伤,导致寿命的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捕鱼性能强的渔网线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捕鱼性能强的渔网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内线纤维制备:将乙酸酯纤维、苎麻纤维共同浸入到酸液内,然后进行梳理成单独的线条,最后进行共混捻线后得内线纤维备用;(2)内线纤维涂剂制备:按对应重量份称取下列物质:轻质碳酸钙、石棉粉、聚乙烯、天然橡胶、改性添加剂;随后将上述所有物质共混均匀,加热至融化状态后得内线纤维涂剂备用;(3)成品渔网内线制备:将步骤(1)制得的内线纤维悬浮拉伸在内线模具中,然后将步骤(2)制得的内线纤维涂剂注入到内线模具中,随后对内线模具加热保温处理40~45min,最后再进行超声震荡处理后取出,冷却至常温后即得成品渔网内线;(4)成品渔网线制备:向步骤(3)制得的成品渔网内线的表面涂覆一层粘合剂,然后再用融化状态的聚氯乙烯外层包裹,再置于氨气气氛中,并于68~73℃的温度条件,及2.5~3.5MPa的压力条件下保存处理1~1.2h后取出,制得成品渔网线。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乙酸酯纤维、苎麻纤维共混时对应的重量比为3~3.5:1。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酸液是质量分数为5~7%的磷酸溶液。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的轻质碳酸钙、石棉粉、聚乙烯、天然橡胶、改性添加剂对应的重量比为8~12:5~8:55~60:2~4:4~6。进一步的,所述的改性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a.先将白炭黑、表面活性剂、焦磷酸钠、去离子水共混均匀,然后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正硅酸丁酯、乙二醇,搅拌均匀后得混合液A;b.对操作a所得的混合液A进行加热处理,25~30min后进行离心处理,完成后得离心物B备用;c.将操作b所得的离心物B与钛酸酯偶联剂进行共混反应处理35~45min,最后再经过干燥处理5~8h即可。进一步的,操作a中所述的白炭黑、表面活性剂、焦磷酸钠、去离子水、氢氧化钠溶液、正硅酸丁酯、乙二醇共混时对应的重量比为4~6:1~2:0.3~0.5:50~55:130~140:0.5~0.8:6~10;所述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03~0.04mol/L。进一步的,操作b中所述加热处理时保持混合液A的温度为70~75℃;所述离心处理的离心转速为1800~2000rpm。进一步的,操作c中所述共混反应处理时整体的温度控制为70~75℃;所述干燥处理时的温度控制为88~92℃。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加热保温处理时控制内线模具的温度为80~85℃;所述的超声震荡处理的时长为20~25min,超声时的频率为1~1.2MHz。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的粘合剂为醋酸乙烯。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品质渔网线的制备方法,其工艺步骤搭配合理,易于推广应用,其中先制备了一种渔网内线,具体以乙酸酯纤维、苎麻纤维混合作为内线纤维,一方面保证了整体的强度耐腐性等,另一方面保证了纤维的可加工性及结合能力,接着配制了内线纤维涂剂,此内线纤维涂剂是以轻质碳酸钙、石棉粉、聚乙烯、天然橡胶、改性添加剂共同混合制成,天然橡胶的添加增强了渔网线的柔韧性,改性添加剂的添加保证了内线纤维涂剂层的致密性、强度及稳定性,并且能配合苎麻纤维的表面纤维结构提升此内线纤维涂剂层与内线纤维间的结合强力,进而显著提升了渔网线内线整体的使用特性;之后再在此渔网内线的表面覆盖一层融化状态的聚氯乙烯,构成外层,此外层与渔网内线的结合强度高,最终形成的渔网线品质明显提升。本专利技术方法相对简单,适于商业推广应用,其制得的渔网线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捕鱼性能强的特点,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捕鱼性能强的渔网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内线纤维制备:将乙酸酯纤维、苎麻纤维共同浸入到酸液内,然后进行梳理成单独的线条,最后进行共混捻线后得内线纤维备用;(2)内线纤维涂剂制备:按对应重量份称取下列物质:轻质碳酸钙、石棉粉、聚乙烯、天然橡胶、改性添加剂;随后将上述所有物质共混均匀,加热至融化状态后得内线纤维涂剂备用;(3)成品渔网内线制备:将步骤(1)制得的内线纤维悬浮拉伸在内线模具中,然后将步骤(2)制得的内线纤维涂剂注入到内线模具中,随后对内线模具加热保温处理40min,最后再进行超声震荡处理后取出,冷却至常温后即得成品渔网内线;(4)成品渔网线制备:向步骤(3)制得的成品渔网内线的表面涂覆一层粘合剂,然后再用融化状态的聚氯乙烯外层包裹,再置于氨气气氛中,并于68℃的温度条件,及2.5MPa的压力条件下保存处理1h后取出,制得成品渔网线。步骤(1)中所述的乙酸酯纤维、苎麻纤维共混时对应的重量比为3:1。步骤(1)中所述的酸液是质量分数为5%的磷酸溶液。步骤(2)中所述的轻质碳酸钙、石棉粉、聚乙烯、天然橡胶、改性添加剂对应的重量比为8:5:55:2:4。所述的改性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a.先将白炭黑、表面活性剂、焦磷酸钠、去离子水共混均匀,然后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正硅酸丁酯、乙二醇,搅拌均匀后得混合液A;b.对操作a所得的混合液A进行加热处理,25min后进行离心处理,完成后得离心物B备用;c.将操作b所得的离心物B与钛酸酯偶联剂进行共混反应处理35min,最后再经过干燥处理5h即可。改性后的白炭黑表面特性得到了显著的增强,与橡胶、纤维等间的结合相容性明显提高,有很好的填充使用效果。操作a中所述的白炭黑、表面活性剂、焦磷酸钠、去离子水、氢氧化钠溶液、正硅酸丁酯、乙二醇共混时对应的重量比为4:1:0.3:50:130:0.5:6;所述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03mol/L。操作b中所述加热处理时保持混合液A的温度为70℃;所述离心处理的离心转速为1800rpm。操作c中所述共混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捕鱼性能强的渔网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内线纤维制备:/n将乙酸酯纤维、苎麻纤维共同浸入到酸液内,然后进行梳理成单独的线条,最后进行共混捻线后得内线纤维备用;/n(2)内线纤维涂剂制备:/n按对应重量份称取下列物质:轻质碳酸钙、石棉粉、聚乙烯、天然橡胶、改性添加剂;随后将上述所有物质共混均匀,加热至融化状态后得内线纤维涂剂备用;/n(3)成品渔网内线制备:/n将步骤(1)制得的内线纤维悬浮拉伸在内线模具中,然后将步骤(2)制得的内线纤维涂剂注入到内线模具中,随后对内线模具加热保温处理40~45min,最后再进行超声震荡处理后取出,冷却至常温后即得成品渔网内线;/n(4)成品渔网线制备:/n向步骤(3)制得的成品渔网内线的表面涂覆一层粘合剂,然后再用融化状态的聚氯乙烯外层包裹,再置于氨气气氛中,并于68~73℃的温度条件,及2.5~3.5MPa的压力条件下保存处理1~1.2h后取出,制得成品渔网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捕鱼性能强的渔网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内线纤维制备:
将乙酸酯纤维、苎麻纤维共同浸入到酸液内,然后进行梳理成单独的线条,最后进行共混捻线后得内线纤维备用;
(2)内线纤维涂剂制备:
按对应重量份称取下列物质:轻质碳酸钙、石棉粉、聚乙烯、天然橡胶、改性添加剂;随后将上述所有物质共混均匀,加热至融化状态后得内线纤维涂剂备用;
(3)成品渔网内线制备:
将步骤(1)制得的内线纤维悬浮拉伸在内线模具中,然后将步骤(2)制得的内线纤维涂剂注入到内线模具中,随后对内线模具加热保温处理40~45min,最后再进行超声震荡处理后取出,冷却至常温后即得成品渔网内线;
(4)成品渔网线制备:
向步骤(3)制得的成品渔网内线的表面涂覆一层粘合剂,然后再用融化状态的聚氯乙烯外层包裹,再置于氨气气氛中,并于68~73℃的温度条件,及2.5~3.5MPa的压力条件下保存处理1~1.2h后取出,制得成品渔网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捕鱼性能强的渔网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乙酸酯纤维、苎麻纤维共混时对应的重量比为3~3.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捕鱼性能强的渔网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酸液是质量分数为5~7%的磷酸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捕鱼性能强的渔网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轻质碳酸钙、石棉粉、聚乙烯、天然橡胶、改性添加剂对应的重量比为8~12:5~8:55~60:2~4:4~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捕鱼性能强的渔网线的制备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保
申请(专利权)人:巢湖市强力渔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