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簧轴组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2347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卡簧轴组装结构,用于组装卡簧和卡轴,该组装结构包括机台、均设置在所述机台上的内侧定位机构、外侧定位机构和压装机构;所述卡簧具有卡口,所述内侧定位机构包括与所述卡口仿形的定位凸台,所述内侧定位机构通过所述定位凸台位于所述卡口内定位所述卡簧;所述外侧定位机构在所述卡簧外侧定位所述卡簧;所述卡簧位于压装工位被定位后,通过所述压装机构推动所述卡簧压装至所述卡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卡簧轴组装结构,借助内侧定位机构和外侧定位机构在压装工位定位卡簧,再借助压装机构将定位后的卡簧压装至卡轴上,实现卡簧轴的自动组装,提高组装效率,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卡簧轴组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自动装配
,具体涉及一种卡簧轴组装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科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尤其是电子节气门技术的出现,更是推动汽车机械控制向电子控制的成功转型,进而使汽车的运行状态更加平稳、安全,使其在正常行驶过程中能够获得最大化的动力性,平稳性,经济性以及降低污染物排放,电子节气门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汽车发动机控制。卡簧轴组装是ETC电子节气门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大多由人工配合辅助治具将卡簧压装至卡轴上:人工一只手将卡轴放入工装内,另一只手取卡簧,顺着卡轴上的卡槽用力预压,再借助外力将卡簧过盈配合的压装至卡轴上。这种方式组装效率低,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卡簧轴组装结构,实现自动组装卡簧轴。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卡簧轴组装结构,用于组装卡簧和卡轴,该组装结构包括机台、均设置在所述机台上的内侧定位机构、外侧定位机构和压装机构;所述卡簧具有卡口,所述内侧定位机构包括与所述卡口仿形的定位凸台,所述内侧定位机构通过所述定位凸台位于所述卡口内定位所述卡簧;所述外侧定位机构在所述卡簧外侧定位所述卡簧;所述卡簧位于压装工位被定位后,通过所述压装机构推动所述卡簧压装至所述卡轴上。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机台上还设有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与所述定位凸台正对设置、且两者之间具有作业间隙;所述限位部件上位于其形成所述作业间隙的侧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侧部定位块,所述外侧定位机构通过所述侧部定位块在所述卡簧外侧定位所述卡簧。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侧部定位块由第一直线移动机构支撑,所述第一直线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机台上,其用于驱动所述侧部定位块在所述凹槽内沿A方向移动以定位所述卡簧或者远离所述卡簧。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直线移动机构为气缸移动机构或者丝杠移动机构。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机台上位于所述压装工位设有限位台,所述限位台用于限制所述侧部定位块在定位所述卡簧后沿A方向过移位。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定位凸台支撑在第二直线移动机构上,所述第二直线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机台上,其用于驱动所述定位凸台沿B方向移动以伸入所述卡簧的卡口内或者远离所述卡口。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二直线移动机构为气缸移动机构或者丝杠移动机构。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压装机构包括压装头,所述压装头包括与所述卡簧外轮廓相仿形的凹口;所述压装头支撑在第三直线移动机构上,所述第三直线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机台上,其用于驱动所述压装头沿C方向移动以推动所述卡簧压装至所述卡轴上。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三直线移动机构为气缸移动机构或者丝杠移动机构。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机台上还设有移料机构,所述移料机构和外侧定位机构分别位于压装工位的相对两侧设置;所述移料机构用于将位于送料线上的卡簧移送至所述压装工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卡簧轴组装结构,借助内侧定位机构和外侧定位机构在压装工位定位卡簧,再借助压装机构将定位后的卡簧压装至卡轴上,实现卡簧轴的自动组装,提高组装效率,降低企业用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卡簧轴组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隐去限位部件后的卡簧轴组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限位部件和侧部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组装结构中内侧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组装结构中外侧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所示组装结构中压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所示组装结构中移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卡簧,11-卡扣;3-卡轴;5-机台,51-限位部件,52-凹槽,53-限位台;2-内侧定位机构,21-定位凸台,22-第二只限移动机构;4-外侧定位机构,41-侧部定位块,42-第一直线移动机构;6-压装机构,61-压装头,62-凹口,63-第三直线移动机构;8-移料机构,81-移料头,82-载料口,83-第四直线移动机构,84-送料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卡簧轴组装结构,应用于ETC电子节气门的生产线上组装卡簧1和卡轴3,其中,卡簧1具有卡口11,组装结构实现卡轴3过盈配合的装入卡口11内。参照图1~7所示,该组装结构包括机台5、均设置在机台5上的内侧定位机构2、外侧定位机构4、压装机构6和移料机构8。其中,移料机构8将通过送料线84(比如,直振送料)输送的卡簧1移送至压装工位,内侧定位机构2、外侧定位机构4和压装机构6相互配合在压装工位将卡簧1压装至卡轴3上。具体的,上述内侧定位机构2包括与上述卡口11仿形的定位凸台21,上述内侧定位机构2通过上述定位凸台21位于上述卡口11内定位上述卡簧1;上述外侧定位机构4从上述卡簧1外侧定位上述卡簧1;上述卡簧1位于压装工位被定位后,通过上述压装机构6推动上述卡簧1压装至上述卡轴3上。参照图1、3所示,上述机台5上还设有限位部件51,上述限位部件51与上述定位凸台21正对设置、且两者之间具有作业间隙;上述限位部件51上位于其形成上述作业间隙的侧面设有凹槽52,上述凹槽52内设有侧部定位块41,上述外侧定位机构4通过上述侧部定位块41在上述卡簧1外侧定位卡簧1。参照图4所示,上述定位凸台21支撑在第二直线移动机构22上,上述第二直线移动机构22设置在上述机台5上,其用于驱动上述定位凸台21沿B方向移动以伸入上述卡簧1的卡口11内或者远离上述卡口11。参照图5所示,上述侧部定位块41由第一直线移动机构42支撑,上述第一直线移动机构42设置在上述机台5上,其用于驱动上述侧部定位块41在上述凹槽52内沿A方向移动以定位上述卡簧1或者远离上述卡簧1。参照图6所示,上述压装机构6包括压装头61,上述压装头61包括与上述卡簧1外轮廓相仿形的凹口62;上述压装头61支撑在第三直线移动机构63上,上述第三直线移动机构63设置在上述机台5上,其用于驱动上述压装头61沿C方向移动以推动上述卡簧1压装至上述卡轴3上。参照图7所示,上述移料机构8包括移料头81,上述移料头81上设有载料口82,直振送料的末端与载料口82对齐,通过直振送料的卡簧1进入载料口81。上述移料头81支撑在第四直线移动机构83上,上述第四直线移动机构83设置在上述机台5上,其用于驱动上述移料头81沿A方向移动进入作业间隙将卡簧1送至压装工位。本技术中,上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卡簧轴组装结构,用于组装卡簧和卡轴,其特征在于:该组装结构包括机台、均设置在所述机台上的内侧定位机构、外侧定位机构和压装机构;/n所述卡簧具有卡口,所述内侧定位机构包括与所述卡口仿形的定位凸台,所述内侧定位机构通过所述定位凸台位于所述卡口内定位所述卡簧;/n所述外侧定位机构在所述卡簧外侧定位所述卡簧;/n所述卡簧位于压装工位被定位后,通过所述压装机构推动所述卡簧压装至所述卡轴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簧轴组装结构,用于组装卡簧和卡轴,其特征在于:该组装结构包括机台、均设置在所述机台上的内侧定位机构、外侧定位机构和压装机构;
所述卡簧具有卡口,所述内侧定位机构包括与所述卡口仿形的定位凸台,所述内侧定位机构通过所述定位凸台位于所述卡口内定位所述卡簧;
所述外侧定位机构在所述卡簧外侧定位所述卡簧;
所述卡簧位于压装工位被定位后,通过所述压装机构推动所述卡簧压装至所述卡轴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簧轴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上还设有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与所述定位凸台正对设置、且两者之间具有作业间隙;所述限位部件上位于其形成所述作业间隙的侧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侧部定位块,所述外侧定位机构通过所述侧部定位块在所述卡簧外侧定位所述卡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簧轴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定位块由第一直线移动机构支撑,所述第一直线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机台上,其用于驱动所述侧部定位块在所述凹槽内沿A方向移动以定位所述卡簧或者远离所述卡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簧轴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移动机构为气缸移动机构或者丝杠移动机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官月锋刘美凤王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杰锐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