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退锡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23084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退锡液,每升中含300~350ml质量分数为68%‑70%的硝酸;90~100g的九水硝酸铁;5~7g的苯并三氮唑;8~10ml无水乙醇;5~7g的氯化钠,6~8g的硫脲。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配制的退锡液与常规硝酸型退锡液相比,退锡速度快,产生淤泥物少,铜面光亮无腐蚀,从而大大提高了产品退锡效率与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退锡液
本专利技术属于印刷电路板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退锡液。
技术介绍
布在印刷线路板(PCB)行业,在图形电镀后蚀刻时,为了保护图形线路不被蚀刻掉,需在图形线路上镀上一层金属锡作为抗蚀剂;当蚀刻完成后需用退锡液将这一层金属锡去除干净。传统退锡液有含氟型和硝酸型两种。其中,含氟退锡液由于会产生有毒气体,影响操作人员健康,同时难以有效处理废弃物,目前已逐步被淘汰。以硝酸为基础配制的退锡液虽然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但对底部铜层的腐蚀很大,退锡处理后铜层厚度会降低5~10um,影响线路层质量,而且会产生很多锡淤泥,缩短退锡液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退锡液对底部铜层腐蚀等问题,对此提供了一种基本不腐蚀底部铜层的退锡液。该退锡液退镀速度快,底铜光亮无腐蚀,同时退锡过程中产生的锡淤泥少,电镀槽液寿命较长,可应用于退除印刷线路板上的电镀锡层,也适合采用喷淋法退除镀锡及其锡合金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退锡液,包括硝酸、硝酸铁、氯化钠、有机缓蚀剂、稳定剂、表面活性剂。优选地,硝酸浓度为285~333g/L。优选地,所述有机缓蚀剂为苯并三氮唑。优选地,所述稳定剂为硫脲。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为乙醇。优选地,每升退锡液中含硝酸285~333g,九水硝酸铁90~100g(或硝酸铁64g~72g),氯化钠5~7g,苯并三氮唑5~7g,硫脲6~8g,乙醇8~10ml。一种制备退锡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称取硝酸溶液,然后按比例称取硝酸铁,将称量好的硝酸铁倒入硝酸水溶液中,搅拌至充分溶解,待温度降低到室温;(2)在步骤(1)中的溶液中依次加入称量好的氯化钠、苯并三氮唑、硫脲、无水乙醇等,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加水定容后得到退锡液。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配方中硝酸的作用是利用氧化反应溶解锡及锡合金层,形成水溶性硝酸盐,达到退除锡及锡合金层的目的;加入氯化钠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氯离子帮助溶解锡钝化层,形成可溶性氯化物盐;加入硝酸铁是由于铁离子氧化性比硝酸强,可以溶解锡铜合金,从而使纯铜暴露出来;苯并三氮唑是一种有机缓蚀剂,主要作用是抑制退锡液对底部铜层的腐蚀,并保持其表面光亮不失去光泽;硫脲作为稳定剂,可以减缓Sn(II)被氧化成Sn(IV),从而减少锡淤泥产生;乙醇作为表面活性剂,其作用是抑制退锡过程中含氮化合物逸出,将逸出的含氮氧化物溶回退锡液中,间接增加退锡液寿命。由上述各原料组分组合在一起配制的退锡液,相比传统退锡液,可以快速将铜面上的锡层、锡铅合金层、锡铜合金层完全退除干净,底铜光亮基本无腐蚀;同时退镀过程基本不产生或很少产生含氮氧化物的盐雾,具有淤泥量少、退镀液寿命长等优点。本专利技术中,“硝酸”是指作为溶质的HNO3。然而,本专利技术可以利用诸如质量分数在60wt%~70wt%的硝酸溶液来配制退锡液,例如,可以将退锡液中所需的硝酸的量转换成质量分数在60wt%-70wt%的硝酸溶液的量,以此来确定退锡液中所需的质量分数在60wt%-70wt%的硝酸溶液的量。本专利技术中,“乙醇”是指作为溶质的C2H5OH。然而,本专利技术可以利用诸如质量分数在75wt%~99.5wt%的无水乙醇来配制退锡液,例如,可以将退锡液中所需的乙醇的量转换成质量分数在75wt%~99.5wt%的乙醇溶液的量,以此来确定退锡液中所需的质量分数在75wt%~99.5wt%的乙醇溶液的量。本专利技术中,“硝酸铁”是指作为溶质的Fe(NO3)3。然而,本专利技术可以利用诸如九水硝酸铁来配制退锡液,例如,可以将退锡液中所需的硝酸铁的量转换成九水硝酸铁的量,以此来确定退锡液中所需的九水硝酸铁的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称量300ml硝酸(68wt%)、90g九水硝酸铁、5g苯并三氮唑、8ml无水乙醇(酒精),5g氯化钠,6g硫脲,按以上配置步骤配置1L退锡液。实施例2:称量320ml硝酸(68wt%)、92g九水硝酸铁、6g苯并三氮唑、9ml无水乙醇(酒精),6g氯化钠,7g硫脲,按以上配置步骤配置1L退锡液。实施例3:称量350ml硝酸(68wt%)、95g九水硝酸铁、7g苯并三氮唑、10ml无水乙醇(酒精),7g氯化钠,8g硫脲,按以上配置步骤配置1L退锡液。实施例4:称量300ml硝酸(68wt%)、100g九水硝酸铁、5g苯并三氮唑、8ml无水乙醇(酒精),5g氯化钠,6g硫脲,按以上配置步骤配置1L退锡液。实施例5:称量320ml硝酸(68wt%)、90g九水硝酸铁、6g苯并三氮唑、9ml无水乙醇(酒精),6g氯化钠,7g硫脲按,以上配置步骤配置1L退锡液。实施例6:称量350ml硝酸(68wt%)、92g九水硝酸铁、6g苯并三氮唑、8ml无水乙醇(酒精),6g氯化钠,7g硫脲,按以上配置步骤配置1L退锡液。实施例7:称量300ml硝酸(68wt%)、95g九水硝酸铁、7g苯并三氮唑、8ml无水乙醇(酒精),7g氯化钠,6g硫脲,按以上配置步骤配置1L退锡液。实施例8:称量320ml硝酸(68wt%)、100g九水硝酸铁、6g苯并三氮唑、9ml无水乙醇(酒精),6g氯化钠,7g硫脲,按以上配置步骤配置1L退锡液。实施例9:称量350ml硝酸(68wt%)、90g九水硝酸铁、6g苯并三氮唑、9ml无水乙醇(酒精),7g氯化钠,6g硫脲,按以上配置步骤配置1L退锡液。实施例10:称量300ml硝酸(68wt%)、92g九水硝酸铁、6g苯并三氮唑、10ml无水乙醇(酒精),6g氯化钠,7g硫脲,按以上配置步骤配置1L退锡液。以上实施例1~10退锡液配方如下表1所示:表1实施例1~10退锡液配方实例说明:取一电镀好的铜锡板,其电镀铜层厚度32~36um,锡层厚度12~15um。将其裁切成50*50mm大小尺寸的实验片60片(每一种配方均为6片),将裁切好的试片在常温下分别浸入以上配置好的退锡液中,辅助手工搅动,记录退锡时间,观察退锡效果和铜面腐蚀情况。具体测试结果如下表2所示:表2实施例1~10退锡液实物板退锡效果由表2可知:采用本专利技术配制的退锡液,退锡速率快,底铜无锡及锡合金残留物,铜面光亮无腐蚀。极限测试试片长时间浸泡情况下,铜面光泽度基本不受影响,无明显腐蚀痕迹。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退锡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退锡液包括硝酸、硝酸铁、氯化钠、有机缓蚀剂、稳定剂、表面活性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退锡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退锡液包括硝酸、硝酸铁、氯化钠、有机缓蚀剂、稳定剂、表面活性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锡液,其特征在于,硝酸浓度为285.39~332.955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锡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缓蚀剂为苯并三氮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锡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硫脲。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退锡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乙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锡液,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昌刘松坡黄卫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利之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