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锌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702147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锌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方法包括:将茶皂苷元与硫代氨基脲混合,然后加入无水乙醇中,再加入冰乙酸,升温进行回流反应,除去溶剂,得到产物1;将产物1加入甲醇中,然后加入锌盐的甲醇溶液,升温进行回流反应,冷却至室温,过滤取滤渣,得到所述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锌配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茶皂苷元活泼的醛基反应,得到一种新的含亚硫基和氨基的化合物,使整个分子带正电荷,易与细菌细胞膜结合,实现靶向抗菌,可用作抗耐药菌和增强免疫功能药物制剂,适用于人或畜禽等;同时,与锌原子配合,增强了亲脂性,提高了其免疫增强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工艺简单,无需基团保护,条件温和,便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锌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锌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其作为抗耐药菌和增强免疫功能药物的应用。
技术介绍
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越来越多的耐药菌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为解决上述问题,人们努力开发抗生素替代物。茶皂苷具有抗菌作用,并可减少耐药性发生。茶皂苷元是茶皂素水解产物,分子较小且结构稳定,比茶皂苷具有更强的生物活性。但茶皂苷元分子结构中活性基团只有羟基,与其它分子间作用较弱,导致其对耐药菌的选择性和靶向性均较差。前期研究表明(杨谦,光响应茶皂苷元衍生物阳离子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抗菌活性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在茶皂苷元C28位进行修饰得到的一系列茶皂苷元衍生物的抗菌活性均得到提升,其中引入苯环、杂环修饰基团的衍生物的抗菌活性比引入开链烃基修饰基团的活性更强。但是该系列产物只考虑到抗菌活性,没有考虑对免疫功能调节作用。对茶皂苷元醛基进行修饰,以获得抗耐药菌和增强免疫功能药物前体化合物,此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锌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锌配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锌配合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锌配合物作为抗耐药菌和增强免疫功能药物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至少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之一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锌配合物,具有如下分子结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制备上述的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锌配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茶皂苷元与硫代氨基脲混合,然后加入无水乙醇中,再加入冰乙酸,升温进行回流反应,减压蒸去除去溶剂,得到产物1;(2)将步骤(1)所述产物1加入甲醇中,然后加入锌盐的甲醇溶液,升温进行回流反应,冷却至室温,过滤取滤渣,得到所述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锌配合物。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茶皂苷元为茶皂苷经过酸或碱水解后得到的产物,为具有醛基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化学式为C30H48O6;茶皂苷元与硫代氨基脲的质量比为1:1-3。所述茶皂苷元的制备,可参照文献(杨谦,光响应茶皂苷元衍生物阳离子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抗菌活性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进行。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无水乙醇的质量为茶皂苷元质量的10-30倍;所述冰乙酸与茶皂苷元的质量比的1:10-1:20。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回流反应的温度为60-90℃,回流反应的时间为5-10h。进一步地,步骤(2)所述甲醇的质量为产物1质量的10-30倍。进一步地,步骤(2)所述锌盐的甲醇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5-5wt%;所述锌盐为醋酸锌、氯化锌、硫酸锌中的一种以上;所述锌盐的甲醇溶液与产物1的质量比为1:10-1:20。进一步地,步骤(2)所述回流反应的温度为50-80℃,回流的时间为5-10h。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由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锌配合物。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锌配合物能够应用在制备抗耐药菌药剂或增强免疫功能药物制剂。所述抗耐药菌药剂或增强免疫功能药物制剂能够适用于人或畜禽等。所述抗耐药菌的药剂或增强免疫功能药物制剂为含有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锌配合物的单方或复方制剂,该药物制剂可以是外用、口服或注射用药剂型的任何一种。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中,先将茶皂苷元醛基与硫代氨基脲的氨基发生醛胺缩合反应,得到产物1。两分子产物1中硫和氮原子与锌原子配位,形成稳定的化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利用茶皂苷元活泼的醛基反应,得到一种新的含亚硫基和氨基的化合物,使整个分子带正电荷,易与细菌细胞膜结合,实现靶向抗菌;同时,与锌原子配合,增强了亲脂性,提高了其免疫增强作用。(2)本专利技术制备工艺简单,无需基团保护,条件温和,便于工业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a为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的红外光谱图;图1b为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锌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图;图2a为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的核磁共振氢谱;图2b为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锌配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作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和保护不限于此。需指出的是,以下若有未特别详细说明之过程,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参照现有技术实现或理解的。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视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得到的常规产品。实施例1一种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锌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茶皂苷元(C30H48O6)10g与硫代氨基脲10g混合,加入100g的无水乙醇,加入1g的冰乙酸,60℃回流10h,减压蒸去溶剂,得到产物1(11.5g)。(2)将10g产物1溶入100g的甲醇中,加入1g质量浓度0.5%醋酸锌甲醇溶液,在50℃回流10h,冷却至室温,过滤,固体物即为得终产物(11.0g)。实施例2一种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锌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茶皂苷元(C30H48O6)10g与硫代氨基脲30g混合,加入300g的无水乙醇,加入0.5g的冰乙酸,90℃回流5h,减压蒸去溶剂,得到产物1(12.6g)。(2)将10g产物1溶入300g的甲醇中,加入0.5g质量浓度5%氯化锌甲醇溶液,在80℃回流5h,冷却至室温,过滤,固体物即为得终产物(10.5g)。实施例3一种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锌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茶皂苷元(C30H48O6)10g与硫代氨基脲20g混合,加入200g的无水乙醇,加入0.8g的冰乙酸,70℃回流8h,减压蒸去溶剂,得到产物1(11.8g)。(2)将10g产物1溶入200g的甲醇中,加入0.8g质量浓度3%硫酸锌甲醇溶液,在70℃回流8h,冷却至室温,过滤,固体物即为得终产物(10.7g)。实施例4分别称取实施例1-3制得的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锌配合物10g,分别加入药用淀粉、糖粉和糊精按质量比7:2:1组成的混合物30g,混合均匀,湿法制粒,用水调节,制得颗粒松散,便于压片状态,过20目筛,晾干。加2g硬脂酸镁,压片,即得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锌配合物的片剂。实施例5分别称取实施例1-3制得的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锌配合物10g,加入药用微晶纤维素20g,混合均匀,湿法制粒,用水调节,制得颗粒松散过20目筛,晾干。干燥后填充胶囊。即得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锌配合物的胶囊剂。实施例6分别称取实施例1-6制得的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锌配合物10g,加入20g甘露醇,用灭菌水溶解后,过0.3μm微孔滤膜,罐装入安培瓶中,-50℃冷冻干燥24小时,即得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锌配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分子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锌配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分子结构:





2.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锌配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茶皂苷元与硫代氨基脲混合,然后加入无水乙醇中,再加入冰乙酸,升温进行回流反应,除去溶剂,得到产物1;
(2)将步骤(1)所述产物1加入甲醇中,然后加入锌盐的甲醇溶液,升温进行回流反应,冷却至室温,过滤取滤渣,得到所述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锌配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锌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茶皂苷元为茶皂苷经过酸或碱水解后得到的产物,为具有醛基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茶皂苷元的化学式为C30H48O6;茶皂苷元与硫代氨基脲的质量比为1: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锌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无水乙醇的质量为茶皂苷元质量的10-30倍;所述冰乙酸与茶皂苷元的质量比为1:10-1: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勇黄传庆刘泽宇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