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废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02055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油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废水池、三相分离装置、第一过滤器、聚结过滤器、混合器、催化塔、第二过滤器及清水池;所述三相分离装置具有废水进入位、污泥排放位、清水流出位及第一油回收位,所述三相分离装置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连接板;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通过所述连接板连通;所述废水进入位设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侧壁,所述污泥排放位设于所述第一本体的底部,所述清水流出位设于所述第二本体的侧壁,所述第一油回收位设于所述第二本体的顶部;加药装置,连接于所述混合器;所述加药装置用于供给氧化剂给所述混合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优化含油废水处理系统,解决了传统含油废水处理系统效率低成本高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油废水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含油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含油废水是指废水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油类有机物,如果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污染,会使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生植物、微生物、藻类等生物链被破坏,严重破坏水体结构。目前,对含油废水的处理主要包括四大类方法:一是以离心分离法、粗粒化法、膜分离法为主的物理方法;二是以化学氧化法、光化法为主的化学方法;三是以浮选法、吸附法、磁吸附分离法为主的物理化学法;四是以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为主的生物化学法。相关技术中,为分离高浊度高乳化油水分离领域,通常采用气浮法和生化法相结合的分离处理工艺。但是,为保证油水分离的效果,普通气浮法一般会添加破乳剂和絮凝剂以增强气浮效果,这样会造成大量浮渣污泥的产生,产生危废、增加运输处理成本;同时,由于含油废水的生化性能较差,生化处理停留时间非常长、设备占地较大,且除油缓慢、在水质变化的情况下容易产生污泥膨胀等问题,使得生化效果不理想、出水水质不稳定。因此,一种高效除油的低成本的含油废水处理系统的出现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油废水处理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传统含油废水处理系统效率低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油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废水池、三相分离装置、第一过滤器、聚结过滤器、混合器、催化塔、第二过滤器及清水池;所述三相分离装置具有废水进入位、污泥排放位、清水流出位及第一油回收位,所述三相分离装置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连接板;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通过所述连接板连通;所述废水进入位设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侧壁,所述污泥排放位设于所述第一本体的底部,所述清水流出位设于所述第二本体的侧壁,所述第一油回收位设于所述第二本体的顶部;所述废水进入位连通所述废水池,所述清水流出位连通所述第一过滤器;加药装置,连接于所述混合器;所述加药装置用于供给氧化剂给所述混合器。可选地,所述连接板包括连接的连接实部和连接镂空部,所述连接实部位于所述连接镂空部上方;所述连接实部与所述连接镂空部的连接位置处的高度低于所述废水进入位的高度。可选地,所述第一本体内设置有第一横板、破乳挡板及填料床;所述第一横板平行设于所述第一本体的所述连接实部和所述连接镂空部的连接位置处;所述破乳挡板垂直设于所述第一横板上方,且所述破乳挡板与所述第一本体的顶部间隔设置;所述填料床设于所述第一横板上方,且所述填料床位于所述破乳室挡板和所述连接实部之间;和/或,所述第二本体内设有第二横板和油水挡板;所述油水挡板垂直朝下设于所述第二本体的顶部,且所述油水挡板与所述第二本体的侧壁间隔设置,所述油水挡板与所述清水流出位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横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实部和油水挡板,所述第二横板与所述第一油回收位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横板上设有向下凸出的凸部。可选地,所述第一横板包括横板实部和横板镂空部;所述破乳挡板设于所述横板实部和所述横板镂空部的连接位置处;所述第一本体的侧壁、所述横板实部及所述破乳挡板围合形成破乳室;所述破乳挡板、所述横板镂空部及所述连接实部围合形成填料室;和/或,所述填料床为波纹填料床。可选地,所述破乳室内还设置有加热器,所述破乳室内的温度为40~50℃。可选地,所述第一本体的底部呈倒置喇叭状倾斜设置。可选地,所述氧化剂的流量为10-20ml/m3。可选地,所述含油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一泵体,所述第一泵体连接于所述废水池与所述三相分离装置之间。可选地,所述含油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缓冲水箱和第二泵体;所述缓冲水箱连通所述三相分离装置,所述第二泵体连通所述缓冲水箱和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或,所述含油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回流管道系统,所述回流管道系统将所述废水池分别连通所述三相分离装置、所述第一过滤器、所述聚结过滤器、所述催化塔及所述第二过滤器。可选地,所述第二过滤器为TC过滤器,所述TC过滤器包括活性炭表面沉积氧化铁材质的过滤介质。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技术中,通过优化设置含油废水处理系统,使得含油废水的油回收率达到80%以上,且去油后的清水出水质量稳定,不受含油废水来水的影响;同时整个系统不产生油浮渣及活性污泥等二次污染物,整个系统的占地面积小,仅为传统气浮法和生化法整个占地面积的30%,有利于工业化作业。具体地,设置了依次连接的废水池、三相分离装置、第一过滤器、聚结过滤器、混合器、催化塔、第二过滤器及清水池。废水池用于收集含油废水。三相分离装置用于分离含油废水中的固液以及油水,从而实现油、水、固体颗粒的分离。第一过滤器用于过滤分离后水中的悬浮物杂质,提高水的品质。聚结过滤器用于过滤分离分离后水中微量的乳化油,进一步提高水的除油率。混合器、加药装置和催化塔,用于去除水中诸如脂肪烃、多环芳烃、有机酸类、酚类等难降解的有机物,和杀菌作用。所述第二过滤器用于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溶解油等残余有机物、胶体、悬浮物、大颗粒杂质等,从而保证出水品质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含油废水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三相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00废水池50集油箱200三相分离装置201废水进入位300第一过滤器202污泥排放位400聚结过滤器203清水流出位500混合器204加热器600催化塔210第一本体700第二过滤器211第一横板800清水池212破乳挡板900加药装置213填料床10第一泵体220第二本体20第二泵体221第二横板30缓冲水箱222油水挡板40回流管道系统230连接板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见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油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废水池100、三相分离装置200、第一过滤器300、聚结过滤器400、混合器500、催化塔600、第二过滤器7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油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废水池、三相分离装置、第一过滤器、聚结过滤器、混合器、催化塔、第二过滤器及清水池;/n所述三相分离装置具有废水进入位、污泥排放位、清水流出位及第一油回收位,所述三相分离装置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连接板;/n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通过所述连接板连通;/n所述废水进入位设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侧壁,所述污泥排放位设于所述第一本体的底部,所述清水流出位设于所述第二本体的侧壁,所述第一油回收位设于所述第二本体的顶部;所述废水进入位连通所述废水池,所述清水流出位连通所述第一过滤器;/n加药装置,连接于所述混合器;所述加药装置用于供给氧化剂给所述混合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油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废水池、三相分离装置、第一过滤器、聚结过滤器、混合器、催化塔、第二过滤器及清水池;
所述三相分离装置具有废水进入位、污泥排放位、清水流出位及第一油回收位,所述三相分离装置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连接板;
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通过所述连接板连通;
所述废水进入位设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侧壁,所述污泥排放位设于所述第一本体的底部,所述清水流出位设于所述第二本体的侧壁,所述第一油回收位设于所述第二本体的顶部;所述废水进入位连通所述废水池,所述清水流出位连通所述第一过滤器;
加药装置,连接于所述混合器;所述加药装置用于供给氧化剂给所述混合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包括连接的连接实部和连接镂空部,所述连接实部位于所述连接镂空部上方;
所述连接实部与所述连接镂空部的连接位置处的高度低于所述废水进入位的高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油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内设置有第一横板、破乳挡板及填料床;
所述第一横板平行设于所述第一本体的所述连接实部和所述连接镂空部的连接位置处;所述破乳挡板垂直设于所述第一横板上方,且所述破乳挡板与所述第一本体的顶部间隔设置;所述填料床设于所述第一横板上方,且所述填料床位于所述破乳室挡板和所述连接实部之间;和/或,
所述第二本体内设有第二横板和油水挡板;
所述油水挡板垂直朝下设于所述第二本体的顶部,且所述油水挡板与所述第二本体的侧壁间隔设置,所述油水挡板与所述清水流出位相对设置;
所述第二横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实部和油水挡板,所述第二横板与所述第一油回收位相对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翠梁伦硕盘章俊姚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耐德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