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化沟反硝化脱氮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02050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氧化沟反硝化脱氮控制系统,前置反硝化区连通好氧区处增加隔墙阻断水流,并通过池底预埋导流管将前置反硝化区和好氧区连通;进水管路通入前置反硝化区,其旁侧还设置有碳源投加装置,而出水管路从位于好氧区的氧化沟出水口通出,并且在隔墙上增加设置螺旋桨泵;并且通过四个闭环调整氧化沟的溶解氧DO、硝酸盐浓度及碳源浓度这三个因子以便于进行连锁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氧化沟脱氮控制系统,通过控制氧化沟内回流混合液溶解氧和内回流混合液回流量,在充足的碳源条件下,可有效保证反硝化脱氮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氧化沟反硝化脱氮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涉及一种氧化沟反硝化脱氮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卡鲁塞尔2000氧化沟是在传统卡鲁塞尔氧化沟中增加了一道横向分隔墙,分隔出了独特的前置反硝化区,使其除了具有氧化沟的特点外,还具有典型的A/O工艺的特点,而其特殊的水力设计使其具有很高的断面流量和循环流的特点,具体高到进水流量的30~50倍,并且进水从进入到离开系统,平均要在封闭的流线中循环流动几十次,使其成为一个完全混合的循环流系统,具有很高的运行稳定性和对冲击负荷的承受能力;而且其混合液的回流完全通过沟内水流循环自动完成,既节省了传统A/O所必须的外加回流设备和管线,也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外加回流设备由于抽吸和跌水作用携带溶解氧到缺氧区的可能。卡鲁塞尔2000氧化沟工艺具有投资省、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效率高、可靠性好、管理方便和运行维护费用低等优点,在国内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设计或运行管理的原因,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反硝化脱氮效果差、出水总氮TN不能达标等情况。出现反硝化脱氮效果差、出水总氮TN不能达标等情况的原因主要如下:1)卡鲁塞尔2000氧化沟的工艺特征是采用隔墙分隔出独特的前置反硝化区,隔墙一端是前置反硝化区出水连通好氧区,另一端设有内回流门,好氧区硝化混合液靠水流循环回流进入前置反硝化区。在隔墙右侧设有定速倒伞表曝机满足前反硝化区来水高溶解氧DO需求的同时,为后续水流提供必要的推力和较高的DO需求。然而靠近内回流门的定速倒伞表曝机的采用,使内回流混合液产生较高的溶解氧DO,混合液回流“携带”溶解氧DO进入前置反硝化区不仅会消耗污水中大部分碳源,而且反硝化反应的缺氧环境被破坏,导致总氮TN去除率降低,脱氮效果差。因此,存在硝化与反硝化过程对于溶解氧DO和有机物浓度需求差异的矛盾。2)卡鲁塞尔2000氧化沟内回流混合液是通过调节内回流门的开启角度来调整内回流量的大小,存在控制范围大,内回流量无法精确控制,直接影响了总氮去除率,这是因为内回流量的大小直接决定了进入前置反硝化区中硝酸盐浓度的量。3)由于我国城镇污水中有机污染物浓度不高,可利用碳源低,碳源不足也严重制约了卡鲁塞尔2000氧化沟生物脱氮效率,需要投加一定比例的碳源来进行脱氮过程。研究表明,影响脱氮的主要因素是溶解氧DO、硝酸盐浓度及碳源浓度;前置反硝化区内溶解氧DO达到0-0.5mg/L是发生反硝化反应的前提条件,硝酸盐浓度的大小直接影响了总氮去除率,同时,充足的碳源有利于脱氮的完成。工程中有资料表明卡鲁塞尔2000氧化沟采用CARCon系统控制表曝机的运行状态和充氧量,其中以溶解氧DO含量为主控参数,以氧化还原电位ORP和进水流量等为辅助参数进行二级调节;通过对溶解氧DO、流量、氧化还原电位ORP等参数,并结合混合液内回流量的调整来获得最佳的总氮TN去除率;但实际上,CARCon系统虽然与传统的仅根据DO浓度进行控制相比,增加了氧化还原电位ORP与内回流门组成闭环控制,通过氧化还原电位ORP检测数值确定内回流门的开启角度控制混合液内回流量,却存在一是内回流量无法精确控制问题,二是影响氧化还原电位ORP的因素太多,其中溶解氧DO、pH、污泥浓度MLSS、水力停留时间HRT、回流比等均是氧化还原电位ORP的关键性或敏感影响因素,这样造成氧化还原电位ORP仅仅起到一种大致的指示作用,不能有效的保证反硝化处理效果。随着我国污水处理对氮、磷的要求越来越严,为了确保总氮达标,不少污水处理厂都投加外部碳源,但目前碳源投加量要不主要依靠经验,要不操控系统复杂,设置参数太多,计算方法不够简易,实用性不强。目前大多运行的卡鲁塞尔2000氧化沟均没有根据溶解氧DO、硝酸盐浓度及碳源浓度这三个因子进行脱氮系统连锁控制;因此,寻求一种卡鲁塞尔2000氧化沟基于以上三个因子的脱氮控制系统,强化脱氮效果,对于卡鲁塞尔2000氧化沟的设计及当前要求越来越严的总氮排放指标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根据溶解氧DO、硝酸盐浓度及碳源浓度这三个因子进行脱氮系统连锁控制,提供一种氧化沟反硝化脱氮控制系统,其是基于卡鲁塞尔2000氧化沟的改进。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氧化沟反硝化脱氮控制系统,包括前置反硝化区和好氧区两部分,并且前置反硝化区连通好氧区处增加隔墙阻断水流,并通过池底预埋导流管将前置反硝化区和好氧区连通;其中进水管路通入前置反硝化区,其旁侧还设置有碳源投加装置且其出料管同样通入前置反硝化区,而出水管路从位于好氧区的氧化沟出水口通出,并且在隔墙上增加设置螺旋桨泵;并且通过四个闭环控制调节氧化沟的溶解氧DO、硝酸盐浓度及碳源浓度这三个因子,以便于进行脱氮连锁控制。具体的,第一闭环是由一号表曝机和氧化沟出水口处设置的第二DO计及出水管路上设置的氨氮检测仪组成,其中一号表曝机位于池底预埋导流管在好氧区的出水端附近,这个闭环控制用于调整氧化沟的溶解氧DO,保证氧化沟出水端DO在1.5mg/L-2mg/L的范围内。具体的,第二闭环是由二号表曝机及其附近的第一DO计组成,其中二号表曝机靠近内回流隔墙,这个闭环控制用于调整氧化沟的溶解氧DO,以保证第一DO计监测到回流混合液中的溶解氧DO在0.5mg/L-1.0mg/L的范围内。具体的,第三闭环是由变频的螺旋桨泵和设置在进水管路上的流量计、第一总氮检测仪以及出水管路上的第二总氮检测仪组成;这个闭环控制是为了精准调控内回流量,而内回流量直接决定硝酸盐浓度。进一步,内回流量Q内回流量具体是通过检测的进水总氮TN0的数值、出水总氮TNe的数值和进水流量Q进水来调整内回流螺旋桨泵的流量,其中螺旋桨泵调整范围为100%-400%的进水流量,并满足下列关系式:Q内回流量=Q进水*ηTN/(1-ηTN),其中ηTN=(TN0-TNe)/TN0,其中ηTN为总氮去除率。具体的,第四闭环是由碳源投加装置与进水管路上的流量计及出水管路上的第二总氮检测仪组成,其中碳源投加装置的投加点位于前置反硝化区的进水口处,这个闭环控制是为了确定碳源投加量进而影响碳源浓度。进一步,碳源投加量是根据检测的出水总氮TNe的数值、进水流量Q进水及设定的出水总氮目标值TNs来精准投加,并且碳源投加量满足下列关系式:Q投=Q进水*5*(TNe-TNs)/(24*103*Y),其中Y为碳源的化学需氧量(COD)当量,5为德国ATV标准中规定的反硝化1kgNO-3-N需投加外部碳源(以COD计)5kg,24*103为单位换算系数。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一种氧化沟脱氮控制系统,通过控制氧化沟内回流混合液溶解氧和内回流混合液回流量,在充足的碳源条件下,可有效保证反硝化脱氮处理效果,对于卡鲁塞尔2000氧化沟的设计或运行管理及当前要求越来越严的总氮排放指标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2、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设计及运行的卡鲁塞尔2000氧化沟存在混合液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氧化沟反硝化脱氮控制系统,包括前置反硝化区和好氧区两部分,其特征在于,前置反硝化区连通好氧区处增加隔墙(5)阻断水流,在隔墙(5)上增加设置螺旋桨泵(6),并通过池底预埋导流管(13)将前置反硝化区和好氧区连通;其中进水管路通入前置反硝化区,另有碳源投加装置(3)也通入前置反硝化区,而出水管路从位于好氧区的氧化沟出水口通出;并且通过四个闭环控制调节氧化沟的溶解氧D0、硝酸盐浓度及碳源浓度这三个因子,以便于进行脱氮连锁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氧化沟反硝化脱氮控制系统,包括前置反硝化区和好氧区两部分,其特征在于,前置反硝化区连通好氧区处增加隔墙(5)阻断水流,在隔墙(5)上增加设置螺旋桨泵(6),并通过池底预埋导流管(13)将前置反硝化区和好氧区连通;其中进水管路通入前置反硝化区,另有碳源投加装置(3)也通入前置反硝化区,而出水管路从位于好氧区的氧化沟出水口通出;并且通过四个闭环控制调节氧化沟的溶解氧D0、硝酸盐浓度及碳源浓度这三个因子,以便于进行脱氮连锁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沟反硝化脱氮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闭环是由一号表曝机(14)和氧化沟出水口处设置的第二D0计(11)及出水管路上设置的氨氮检测仪(9)组成,其中一号表曝机(14)位于池底预埋导流管(13)在好氧区的出水端附近,这个闭环控制用于调整氧化沟的溶解氧D0,保证氧化沟出水端D0在1.5mg/L-2mg/L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沟反硝化脱氮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闭环是由二号表曝机(8)及其附近的第一D0计(7)组成,其中二号表曝机(8)靠近内回流隔墙(5),这个闭环控制用于调整氧化沟的溶解氧D0,以保证第一D0计(7)监测到回流混合液中的溶解氧D0在0.5mg/L-1.0mg/L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沟反硝化脱氮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三闭环是由所述的螺旋桨泵(6)和设置在进水管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曙光罗豪举徐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同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