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2044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水器,所述软水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树脂腔、树脂腔进口、过渡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树脂腔进口与所述树脂腔连通,所述出水通道与所述树脂腔连通,所述树脂腔进口设于围成所述树脂腔的侧壁;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可转动式地设在所述树脂腔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软水器的树脂腔内的水流分布均匀,提高了树脂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水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软水器。
技术介绍
洗碗机的软化器利用树脂吸附水中的钙、镁离子来软化水质。随着钙、镁离子含量增加,树脂的吸附能力变差,则需要利用盐水对树脂进行再生,使树脂恢复吸附钙、镁离子的能力。相关技术中,软化器具有树脂腔,水流通过树脂腔的底部进入树脂腔,并从树脂腔的顶部流出。然而由于水流动的特性,大部分水从进口直接流向出口,水流分布不均匀,导致树脂腔内树脂整体利用率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软水器,该软水器的树脂腔内的水流分布均匀,提高了树脂的利用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软水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树脂腔、树脂腔进口和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与所述树脂腔连通,所述树脂腔进口设于围成所述树脂腔的侧;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可转动式地设在所述树脂腔内。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软水器,通过在树脂腔内设置转动装置,转动装置可转动,转动的转动装置可以驱动树脂腔内的水流分布均匀,从而可以提高树脂的利用率。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还具有过渡通道,所述过渡通道设在所述树脂腔内,所述过渡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树脂腔进口连通,围成所述过渡通道的侧壁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过渡通道和所述树脂腔,所述转动装置设在所述过渡通道内且在水流的推动下可转动。在一些实施例中,围成所述树脂腔的侧壁包括上侧壁和下侧壁,所述树脂腔进口设在所述下侧壁,所述出水通道位于所述上侧壁上方,所述过渡通道从所述上侧壁的下表面向下延伸,且所述过渡通道的下端与所述树脂腔进口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软水器还包括设在所述上侧壁的第一过滤体,所述第一过滤体设有多个开孔,所述开孔连通所述树脂腔和所述出水通道。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体为至少两个,所述过渡通道远离所述树脂腔进口的一端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过滤体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软水器还包括至少一组第二过滤体,每组所述第二过滤体包括两个第二过滤体,所述两个第二过滤体之间具有间距以形成所述过渡通道,所述通孔为多个且设于所述第二过滤体以连通所述过渡通道和所述树脂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渡通道为至少两个,所述转动装置为至少两个,每个所述过渡通道内设有一个所述转动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渡通道沿其长度方向包括第一段、与所述第一段相连的第二段和与所述第二段相连的第三段,所述第一段的宽度沿所述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三段的宽度沿所述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二段的宽度沿所述长度方向先增大后变小,所述转动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段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段的纵截面大体呈圆环形,所述转动装置为叶轮,所述叶轮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段的中心线在所述第二段的宽度方向上偏离。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段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段的宽度。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软水器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软水器的爆炸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软水器的内部结构主视图。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3中局部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软水器的内部结构的轴侧图。图7是图6中B处局部放大图。图8是图6中C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本体1,进水通道11,第一进水通道段111,第二进水通道段112,第三进水通道段113,第四进水通道段114,树脂腔12,树脂腔进口121,过渡通道122,第一段1221,第二段1222,第三段1223,盐水腔13,出水通道14,泄漏腔15,盐水通道16,第一竖直盐水通道段161,第一水平盐水通道段162,第二竖直盐水通道段163,第二水平盐水通道段164,第三竖直盐水通道段165,第一通道17,第一向上延伸通道171,第一下部延伸通道1711,第一上部延伸通道1712,第一向下延伸通道172,第一水平延伸通道173,第二通道18,第一竖直通道段181,第一水平通道段182,第二竖直通道段183,第二水平通道段184,排水腔19,进污水腔191,排污水腔192,进水口101,出水口102,加盐口103,出口104,泄露口105,开孔106,污水进口107,污水出口108,围成树脂腔的侧壁109,上侧壁1091,下侧壁1092,转动装置2,第一过滤体3,开孔31,第二过滤体4,通孔41,阻挡板5,呼吸器嵌件6,隔板7,孔71,单向阀8,控制阀9,加盐盖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8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软水器包括本体1。本体1具有进水通道11、树脂腔12、盐水腔13和出水通道14,本体1设有进水口101、出水口102和加盐口103,进水口101与进水通道11连通,出水口102与出水通道14连通,出水通道14与树脂腔12连通。软水器具有软化状态和再生状态,在软化状态进水通道11和树脂腔12连通,在再生状态进水通道11和盐水腔13连通,盐水腔13与树脂腔12连通。可以理解的是,进水可经进水通道11进入树脂腔12内,通过树脂腔12中的树脂的钠离子与进水中的钙镁离子置换,实现硬水的软化,软化后的水可通入洗碗机中进行洗涤。由于作为硬水成分吸收材料的树脂的软化能力并不永久保持,当树脂被用过一段时间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再生,当树脂腔12的树脂使用一段时间后,进水通道11和盐水腔13导通,进水通过进水通道11进入盐水腔13内与盐水混合,盐水腔13内盐水可进入树脂腔12内,树脂腔12内的树脂吸收盐水中的钠离子,实现树脂的再生。如图6和图7所示,本体1还具有树脂腔进口121。树脂腔进口121设在围成树脂腔12的侧壁109,且树脂腔进口121与树脂腔12连通。换言之,侧壁109围成树脂腔12,树脂腔进口121设在侧壁109上。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软水器还包括转动装置2。转动装置2设在树脂腔12内且可转动。可选地,转动装置2可以在水流的推动下转动。由树脂树脂腔进口121进入树脂腔12内的水流可推动转动装置2转动,树脂腔12内的水在驱动装置2的转动下可分布均匀。可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例如,转动装置2还可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转动,以促使树脂腔12内的水分布均匀。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软水器,通过在树脂腔12内设置转动装置2,由树脂腔进口121进入树脂腔12内的水流可推动转动装置2转动,转动的转动装置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本体,所述本体具有树脂腔、树脂腔进口和出水通道,所述树脂腔进口与所述树脂腔连通,所述出水通道与所述树脂腔连通,所述树脂腔进口设于围成所述树脂腔的侧壁;/n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可转动式地设在所述树脂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具有树脂腔、树脂腔进口和出水通道,所述树脂腔进口与所述树脂腔连通,所述出水通道与所述树脂腔连通,所述树脂腔进口设于围成所述树脂腔的侧壁;
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可转动式地设在所述树脂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具有过渡通道,所述过渡通道设在所述树脂腔内,所述过渡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树脂腔进口连通,围成所述过渡通道的侧壁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过渡通道和所述树脂腔,所述转动装置设在所述过渡通道内且在水流的推动下可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水器,其特征在于,围成所述树脂腔的侧壁包括上侧壁和下侧壁,所述树脂腔进口设在所述下侧壁,所述出水通道位于所述上侧壁上方,所述过渡通道从所述上侧壁的下表面向下延伸,且所述过渡通道的下端与所述树脂腔进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所述上侧壁的第一过滤体,所述第一过滤体设有多个开孔,所述开孔连通所述树脂腔和所述出水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体为至少两个,所述过渡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红蕊吴义正尹斌
申请(专利权)人:三花亚威科电器设备芜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