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易红专利>正文

一种液体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2019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雾化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体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主体、以及与所述雾化器主体可拆卸连接的储液瓶,所述储液瓶内设有将瓶内液体导入至雾化器主体内的导液管,所述雾化器主体还包括雾化腔、进液嘴、进气嘴和出雾孔,所述出雾孔与雾化腔连通,所述进液嘴连通所述雾化腔和导液管,所述进气嘴设于所述进液嘴出口处的一侧,在所述进液嘴出口处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进气嘴相对的雾化辅助板,所述进液嘴出口处的四周还设有液体回流结构。该液体雾化装置让精油雾化的兼容性更强,可以雾化多种的精油,并且实现低浓度的精油也可以雾化,同时雾化颗粒也更小,雾气更均匀,同时还可以更有效的节省精油,延长精油使用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体雾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雾化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液体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液体雾化装置其实质是将液体以雾化纳米水分子的形式喷出的设备。现有的一些液体雾化装置中雾化量偏小,部分低浓度的精油不能有效的雾化,或者出现雾化不均匀的情况,造成雾化的颗粒偏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液体雾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液体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主体、以及与所述雾化器主体可拆卸连接的储液瓶,所述储液瓶内设有将瓶内液体导入至雾化器主体内的导液管,所述雾化器主体还包括雾化腔、进液嘴、进气嘴和出雾孔,所述出雾孔与雾化腔连通将雾化腔内的雾化颗粒排出,所述进液嘴连通所述雾化腔和导液管,所述进气嘴设于所述进液嘴出口处的一侧,在所述进液嘴出口处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进气嘴相对的雾化辅助板,所述进液嘴出口处的四周还设有液体回流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液体回流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进液嘴出口处的四周的液体回流腔,所述液体回流腔内设有液体回流台阶。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雾化器主体与储液瓶通过连接螺纹可拆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雾化器主体还包括设于雾化腔上方用于密封该雾化腔的上盖,所述出雾孔设置上盖内。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出雾孔的进口端还设有防溅板。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液体雾化装置还包括设于雾化腔外的与所述进气嘴连接的气泵。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雾化器主体的外壁设有固定槽,所述气泵安装在所述固定槽上。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进液嘴沿垂直方向0~15°设置在所述雾化腔的下方,所述进气嘴沿水平方向0~3°设置在所述进液嘴出口处的一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中一种液体雾化装置,该液体雾化装置通过在设置与进气嘴相对的雾化辅助板,让精油雾化的兼容性更强,可以雾化多种的精油,并且实现低浓度的精油也可以雾化,同时雾化颗粒也更小,雾气更均匀;此外,还通过设置有液体回流结构,使其正在与雾化的精油与多余回流精油层次分离,保障雾化效果,并且液体回流结构的精油最后会进入储液瓶内,可以更有效的节省精油,延长精油使用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液体雾化装置的剖视图。图中标号:1、雾化器主体;2、储液瓶;3、连接螺纹;11、雾化腔;12、进液嘴;13、进气嘴;14、出雾孔;15、雾化辅助板;16、液体回流腔;17、液体回流台阶;18、固定槽;19、上盖;20、防溅板;21、导液管;22、精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附图1所示:一种液体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主体1、以及与所述雾化器主体1可拆卸连接的储液瓶2,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器主体1与储液瓶2通过连接螺纹3可拆卸连接,储液瓶2与雾化器主体1连接后,雾化器主体1与储液瓶2形成密封效果,避免液体通过螺纹渗漏,在使用的过程中,储液瓶2还可自由添加或更换液体,循环利用储液瓶2。储液瓶2内设有将瓶内液体导入至雾化器主体1内的导液管21,所述雾化器主体1还包括雾化腔11、进液嘴12、进气嘴13和出雾孔14,所述出雾孔14与雾化腔11连通将雾化腔11内的雾化颗粒排出,所述进液嘴12连通所述雾化腔11和导液管21,所述进气嘴13设于所述进液嘴12出口处的一侧,从进气嘴13高速喷射出的空气会使进液嘴12的出口处形成负压,储液瓶2内的气压大于进液嘴12的出口处的气压,储液瓶2内的液体因为压力差的原因会通过导油管进而输送至进液嘴12的嘴口,输送至嘴口的精油22受到高速喷射的空气的冲击力打击,液体被打散成细微颗粒。进一步地,进液嘴12出口处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进气嘴13相对的雾化辅助板15,被打散的细微颗粒推送至雾化辅助板15后再次被打散,精油22经两次的打散之后达到了良好的雾化效果,打散后的细微颗粒受气流的影响向上扩散,通过出雾孔14扩散至外界的空气中。此外,液体雾化装置还包括设于雾化腔11外的与所述进气嘴13连接的气泵(图中未画出),在本实施例中,雾化器主体1的外壁设有一固定槽18,所述气泵安装在所述固定槽18上。进一步地,所述进液嘴12出口处的四周还设有液体回流结构,因为精油22在被打散的过程中多少会存留有一些较大的颗粒或液体,这一类型的颗粒或液体因为重力和气流的原因不会扩散至外界的空气中,而会流回至液体回流结构中。具体地,所述液体回流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进液嘴12出口处的四周的液体回流腔16,所述液体回流腔16内设有液体回流台阶17,较大的颗粒或液体流回至液体回流腔16,下沉至液体回流台阶17后进入储液瓶2。优选地,所述雾化器主体1还包括设于雾化腔11上方用于密封该雾化腔11的上盖19,所述出雾孔14设置上盖19内。优选地,所述出雾孔14的进口端还设有防溅板20,在使用中,使用该防溅板20的产品倾斜或颠倒时,可避免液体大面积从出雾孔14内洒落。进一步地,所述进液嘴12沿垂直方向0~15°设置在所述雾化腔11的下方,所述进气嘴13沿水平方向0~3°设置在所述进液嘴12出口处的一侧,在本实施中,进液嘴12与进气嘴13垂直设置,使的雾化效果最好。工作原理:气泵连接进气嘴13,往雾化腔11内高速喷射空气,因进气嘴13垂直架设在进液嘴12上方,进气嘴13高速喷射空气,迫使进液嘴12形成负压,储液瓶2中压力大于进液嘴12嘴口处的压力,液体通过导液管21输送至进液嘴12,当液体输送至进液嘴12嘴口时,受进气嘴13高速喷射的空气的冲击力打击,液体被打散成细微颗粒,推送至雾化辅助板15上,因高速空气冲击再次被打散,达到良好的雾化效果,并将打散的液体细微颗粒沿着空气喷射的方向推进,通过辅助雾化板的阻挡反射,部分液体细微颗粒受气流影响向上扩散,因颗粒小、质量轻微,以及气流的冲击,最终通过出雾孔14,扩散至外界空气中。而较大的颗粒或液体,受气流影响通过液体回流腔16,下沉至液体回流台阶17后进入储液瓶2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中一种液体雾化装置,该液体雾化装置通过在设置与进气嘴13相对的雾化辅助板15,让精油22雾化的兼容性更强,可以雾化多种的精油22,并且实现低浓度的精油22也可以雾化,同时雾化颗粒也更小,雾气更均匀;此外,还通过设置有液体回流结构,使其正在与雾化的精油22与多余回流精油22层次分离,保障雾化效果,并且液体回流结构的精油22最后会进入储液瓶2内,可以更有效的节省精油22,延长精油22使用时间。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主体、以及与所述雾化器主体可拆卸连接的储液瓶,所述储液瓶内设有将瓶内液体导入至雾化器主体内的导液管,所述雾化器主体还包括雾化腔、进液嘴、进气嘴和出雾孔,所述出雾孔与雾化腔连通将雾化腔内的雾化颗粒排出,所述进液嘴连通所述雾化腔和导液管,所述进气嘴设于所述进液嘴出口处的一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液嘴出口处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进气嘴相对的雾化辅助板,所述进液嘴出口处的四周还设有液体回流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主体、以及与所述雾化器主体可拆卸连接的储液瓶,所述储液瓶内设有将瓶内液体导入至雾化器主体内的导液管,所述雾化器主体还包括雾化腔、进液嘴、进气嘴和出雾孔,所述出雾孔与雾化腔连通将雾化腔内的雾化颗粒排出,所述进液嘴连通所述雾化腔和导液管,所述进气嘴设于所述进液嘴出口处的一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液嘴出口处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进气嘴相对的雾化辅助板,所述进液嘴出口处的四周还设有液体回流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回流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进液嘴出口处的四周的液体回流腔,所述液体回流腔内设有液体回流台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主体与储液瓶通过连接螺纹可拆卸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红
申请(专利权)人:易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