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纤维集成卷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1986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合成纤维集成卷绕装置,所述合成纤维集成卷绕装置包括机架、卷绕头、侧支架、升降机构、剪吸丝装置、预网络器、下导盘、上导盘、升降座;所述卷绕头位于所述机架内;所述侧支架固定在所述机架的侧面上,所述侧支架包括支撑部;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架和升降驱动器,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卷绕头的顶部,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固定于所述支撑部上,所述升降驱动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内;所述剪吸丝装置、所述预网络器、所述下导盘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下端;所述升降座固定于所述升降驱动器的活动端上,所述上导盘固定于所述升降座上。通过将牵伸和卷绕两个单元的操作由两个层面合并到一个层面,装置大大降低,占用面积减小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成纤维集成卷绕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纤机械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合成纤维集成卷绕装置。
技术介绍
合成纤维集成卷绕装置是用于将纺丝装置进行纺丝而得的多根丝束卷取于多个卷取铜管的装置。在传统的合成纤维集成卷绕装置中,通过纺丝成形的初生纤维,它们的强力都很低,伸长大,结构不稳定,远不符合纺织加工的要求。初生纤维必须通过一系列后加工工序之后,才能具有一定的物理-机械性能和稳定的结构,才能符合纺织加工的要求,合成纤维采用熔法高速纺丝,卷绕丝速度在3200-3500m/min,所得的卷绕丝称为预取向丝(POY),这些可省去后拉伸工序,直接用于变形纱加工。在拉伸过程中,需采用导盘拉伸和卷绕两个单元在合成纤维集成卷绕装置中,由钢平台分隔成上下两个层面,进行生头操作时,由上下两个操作工分别进行,并且生头过程时间长、废丝多且容易产生操作失误。另外,这种纺丝卷绕装置占地面积大,所需厂房高度高,对基建工程是极大的浪费。因此,在化纤纺丝装置利润日渐薄弱的情况下,寻求一种结构更加简洁、操作更加简化、能耗更低的卷绕装置就成为一种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合成纤维集成卷绕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卷绕装置由钢平台分隔成上下两个层面,导致需要两个操作工进行生头操作,并且生头过程时间长、废丝多且容易产生操作失误,而且这种装置占地面积大,所需厂房高度高,对基建工程是极大的浪费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合成纤维集成卷绕装置,所述合成纤维集成卷绕装置包括机架、卷绕头、侧支架、升降机构、剪吸丝装置、预网络器、下导盘、上导盘、升降座;所述卷绕头位于所述机架内;所述侧支架固定在所述机架的侧面上,所述侧支架包括支撑部;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架和升降驱动器,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卷绕头的顶部,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固定于所述支撑部上,所述升降驱动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内;所述剪吸丝装置、所述预网络器、所述下导盘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下端;所述升降座固定于所述升降驱动器的活动端上,所述上导盘固定于所述升降座上。优选地,所述支撑部为固定于所述机架侧面上的支撑板。优选地,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支撑架的倾斜角度相同。优选地,所述侧支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机架的侧面上的侧板,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侧板上。优选地,所述侧板与所述支撑板垂直。优选地,所述侧支架还包括一块或者多块加强肋,所述一块或者多块加强肋同时与所述支撑板和所述侧板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机架包括:两根前立柱、两根后立柱、两根侧面上横梁、两根侧面横梁连接柱、两根侧面中横梁,两根所述前立柱平行竖向设置,两根所述后立柱平行竖向设置,两根所述前立柱比两根所述后立柱长,两根所述侧面中横梁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所述前立柱的中部和所述后立柱的顶端,两根所述侧面横梁连接柱的一端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所述后立柱的顶端,两根所述侧面上横梁分别对应固定连接对应所述侧面横梁连接柱的另一端和所述前立柱的顶端。优选地,所述侧板固定于两根所述前立柱的一根所述前立柱和对应的所述侧面上横梁上。优选地,所述机架还包括两根侧面横梁支撑柱,两根所述侧面横梁支撑柱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前立柱与所述侧面中横梁的连接处和对应的所述侧面上横梁与所述侧面横梁连接柱的连接处。优选地,所述机架还包括:前横梁和后横梁,所述前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根所述前立柱的上部,所述后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根所述侧面横梁连接柱的上部。本申请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将牵伸和卷绕两个单元的操作由两个层面合并到一个层面,装置大大降低,占用面积减小了,提高产能,降低了工程基建成本,并且使生头操作由以往上下两个层面各一名操作工操作改为一人操作,极大地简化了操作程序、缩短了生头时间、较少了废丝、提高了质量和效率,同时在生头过程中只需要更少的压缩空气,可降低生产线员工人数,降低企业的人工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纺丝卷取装置由钢平台分隔成上下两个层面,导致需要两个操作工进行生头操作,并且生头过程时间长、废丝多且容易产生操作失误,而且这种装置占地面积大,所需厂房高度高,对基建工程是极大的浪费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将导丝盘由垂直于操作面安装改为平行于操作面安装,丝束从切吸丝装置进入卷绕头不需要转角,省去了为改变丝束走向而设置的导丝元件,减少了毛丝断头现象的产生,提高了纱线质量。本申请的单个纺丝位独立,呈模块化,可随意组合,更加灵活,避免了传统牵伸卷绕装置相邻纺丝位间互相牵制、配置灵活度差的缺点,纺丝位距更小,使得相同厂房内可以安装更多纺丝位的设备,提高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合成纤维集成卷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合成纤维集成卷绕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合成纤维集成卷绕装置的侧视图;图4为图1中的合成纤维集成卷绕装置去除装饰面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合成纤维集成卷绕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卷绕装置由钢平台分隔成上下两个层面,导致需要两个操作工进行生头操作,并且生头过程时间长、废丝多且容易产生操作失误,而且这种装置占地面积大,所需厂房高度高,对基建工程是极大的浪费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通过将牵伸和卷绕两个单元的操作由两个层面合并到一个层面,装置大大降低,占用面积减小了,提高产能,降低了工程基建成本,并且使生头操作由以往上下两个层面各一名操作工操作改为一人操作,极大地简化了操作程序、缩短了生头时间、较少了废丝、提高了质量和效率,同时在生头过程中只需要更少的压缩空气,可降低生产线员工人数,降低企业的人工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纺丝卷取装置由钢平台分隔成上下两个层面,导致需要两个操作工进行生头操作,并且生头过程时间长、废丝多且容易产生操作失误,而且这种装置占地面积大,所需厂房高度高,对基建工程是极大的浪费的技术问题。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卷绕装置由钢平台分隔成上下两个层面,导致需要两个操作工进行生头操作,并且生头过程时间长、废丝多且容易产生操作失误,而且这种装置占地面积大,所需厂房高度高,对基建工程是极大的浪费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合成纤维集成卷绕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合成纤维集成卷绕装置包括机架1、卷绕头2、侧支架6、升降机构5、剪吸丝装置8、预网络器9、下导盘10、上导盘4、升降座12。所述机架1用于为纺丝卷绕装置提供支撑,具体地,机架1为框架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机架1包括:两根前立柱111、两根后立柱112、两根侧面上横梁113、两根侧面横梁连接柱114、两根侧面中横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合成纤维集成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纤维集成卷绕装置包括机架、卷绕头、侧支架、升降机构、剪吸丝装置、预网络器、下导盘、上导盘、升降座;/n所述卷绕头位于所述机架内;/n所述侧支架固定在所述机架的侧面上,所述侧支架包括支撑部;/n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架和升降驱动器,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卷绕头的顶部,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固定于所述支撑部上,所述升降驱动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内;/n所述剪吸丝装置、所述预网络器、所述下导盘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下端;/n所述升降座固定于所述升降驱动器的活动端上,所述上导盘固定于所述升降座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成纤维集成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纤维集成卷绕装置包括机架、卷绕头、侧支架、升降机构、剪吸丝装置、预网络器、下导盘、上导盘、升降座;
所述卷绕头位于所述机架内;
所述侧支架固定在所述机架的侧面上,所述侧支架包括支撑部;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架和升降驱动器,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卷绕头的顶部,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固定于所述支撑部上,所述升降驱动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内;
所述剪吸丝装置、所述预网络器、所述下导盘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下端;
所述升降座固定于所述升降驱动器的活动端上,所述上导盘固定于所述升降座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为固定于所述机架侧面上的支撑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支撑架的倾斜角度相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支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机架的侧面上的侧板,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侧板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与所述支撑板垂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支架还包括一块或者多块加强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凯满晓东邱军先毛育博李雅迪李林浩龙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