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件自动摆放系统及锥套夹片自动摆放方法,工件自动摆放系统包括送料机构和接料盘,还包括用于带动接料盘在X向上往复移动的X向移动机构、支撑接料盘并带动接料盘在Y向上往复移动的Y向移动机构,X向与Y向具有夹角。通过控制X向和Y向移动机构动作,使接料盘在其中一个方向上接收工件,随着接料盘和送料机构出料口之间的相对移动,可以在这一个方向上摆满工件,然后通过另一个机构控制接料盘在另一个方向上步进一定的距离,使接料盘的空闲区域对准送料机构出料口,就可以重新在前一个方向上继续接料,如此循环,直至接料盘摆满工件。整个过程只是控制接料盘的往复移动,即可接满工件,无需人工摆料,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件自动摆放系统及锥套夹片自动摆放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件自动摆放系统及锥套夹片自动摆放方法。
技术介绍
铁路、公路、市政桥梁、河道堤坝等建筑为减轻自重及节省钢材,都需采用预应力锚具。锥套夹片式锚具因具有良好的自锚性能,张拉时无需顶压器,预应力钢绞线可以成卷堆放,现场使用时可根据需要长度任意截取等独特的优势,在各种预应力场合运用越来越广泛。预应力锥套夹片式锚具通常是由两到三个锥套夹片组合而成的锥套结构,现有技术中二等分锥套夹片的结构如图1所示,锥套夹片包括小头端1201、大头端1202、外锥面1203、内螺纹1204以及断面1205。如图2所示,当锥套夹片“平躺”且内螺纹朝上时,锥套夹片长度为L,锥套夹片的内螺纹相当于是在凹槽中加工出来的,凹槽的槽宽为a(锥套二等分时,凹槽的槽宽即为内螺纹孔的孔径),锥套夹片的最高部分位于大头端,大头端高度为h,由于两个锥套夹片组合成一个锥套,因此大头端高度h=(大头端直径Φ/2)-1。锥套夹片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将多个锥套夹片放置在托盘上集中进行热处理,目前都是依靠人工手动将锥套夹片一个一个拿起,再摆放在托盘上,并且,为了提高托盘的空间利用率,同时也是为了保证锥套夹片的放置稳定性,需要将锥套夹片的小头端朝上进行摆放,目前这种人工摆放的方式劳动强度比较大,摆放效率也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件自动摆放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手动摆放工件而导致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降低人工劳动强度的锥套夹片自动摆放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中工件自动摆放系统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件自动摆放系统,包括:送料机构,用于输送工件;接料盘,设置在送料机构出料口的下方,用于接收工件;Y向移动机构,用于带动接料盘在Y向上往复移动;X向移动机构,设置在Y向移动机构上,支撑接料盘并带动接料盘在X向上往复移动;X向与Y向具有夹角。上述工件自动摆放系统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送料机构来输送工件,可以省去人工的输送操作,降低劳动强度;采用X向移动机构和Y向移动机构,并且由Y向移动机构支撑接料盘,这样通过控制X向移动机构和Y向移动机构的动作,就可以使接料盘在其中一个机构的带动下在一个方向上接收工件,由于接料盘设置在送料机构出料口的下方,工件会自动落入接料盘中,随着接料盘和送料机构出料口之间的相对移动,就可以在这一个方向上摆满工件,然后通过另一个机构控制接料盘在另一个方向上步进一定的距离,使接料盘的空闲区域对准送料机构出料口,就可以重新在前一个方向上继续接料,如此循环,直至接料盘上摆满工件。整个过程只是控制接料盘的往复移动,即可使接料盘接满工件,无需人工摆料,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进一步的,为了使工件比较平稳地落在接料盘上,送料机构出料口和接料盘之间的距离小于工件的高度。进一步的,为了方便自动控制,并避免摆好的工件被推到,实现顺利接料,工件自动摆放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振动送料机构、X向移动机构和Y向移动机构运行,使接料盘先在一个方向上接满工件、然后在另一个方向上步进一定的距离、接着在前一个方向上反向移动至初始方位后再继续接料。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摆放效率,所述送料机构有至少两个,各送料机构的送料方向平行设置。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得到工件需要的输出姿态,并方便工件的输送,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振动盘以及连接在振动盘出料口处的输料槽,输料槽远离振动盘出料口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进一步的,为了方便X向移动机构和Y向移动机构的配置,并且方便接料盘的摆料,所述X向和Y向相互垂直,X向移动机构和Y向移动机构组成十字滑台,所述接料盘为正方形或长方形接料盘,送料机构的送料方向与接料盘其中一个侧边的延伸方向垂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中的锥套夹片自动摆放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锥套夹片自动摆放方法,采用Y向移动机构和设置在Y向移动机构上的用于支撑接料盘的X向移动机构,控制接料盘在X向和Y向中的其中一个方向上移动,以在该方向上接满来自送料机构出料口落下的锥套夹片,然后控制接料盘在另一个方向上步进一定的距离,接着在前一个方向上继续接料,如此循环,直至接料盘上摆满锥套夹片。上述锥套夹片自动摆放方法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控制X向移动机构和Y向移动机构的动作,就可以使接料盘在其中一个机构的带动下在一个方向上接收锥套夹片,随着接料盘和送料机构出料口之间的相对移动,锥套夹片自动落入接料盘中,并在这一个方向上摆满锥套夹片,然后通过另一个机构控制接料盘在另一个方向上步进一定的距离,使接料盘的空闲区域对准送料机构出料口,就可以重新在前一个方向上继续接料,如此循环,直至接料盘上摆满锥套夹片。整个过程只是控制接料盘的往复移动,即可使接料盘接满锥套夹片,无需人工摆料,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进一步的,为了使接料盘上能够摆放尽可能多的锥套夹片,提高接料盘的利用率,通过振动盘使送料机构输出的锥套夹片呈小头朝上的立式姿态。进一步的,为了在工件一旦出现倾倒状况时,方便将其回正,各锥套夹片自送料机构出料口落至接料盘上时凹口朝向一致,定义锥套夹片自送料机构出料口落至接料盘上时凹口朝后,所述接料盘自前向后逐渐向下倾斜设置。进一步的,为了使工件比较平稳地落在接料盘上,送料机构出料口和接料盘之间的距离小于工件的高度,接料盘的移动顺序包括:先在一个方向上接满工件、然后在另一个方向上步进一定的距离、接着在前一个方向上反向移动至初始方位后再继续接料。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二等分锥套夹片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图1中锥套夹片的另一个姿态的立体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工件自动摆放系统的实施例一的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工件自动摆放系统的实施例一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工件自动摆放系统的实施例一的侧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工件自动摆放系统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3~图5中十字滑台的局部结构图;图8为图3~图5中十字滑台的整体结构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工件自动摆放系统的实施例一中的振动盘的局部结构图(锥套夹片通过状态);图10为图9中的局部立体结构图(未示出锥套夹片);图11为图10的俯视图(未示出锥套夹片);图12为图10中当锥套夹片横跨在凹槽上方时的状态图;图13为图10中当锥套夹片大头端落入凹槽内时的状态图;图14为图10中当锥套夹片由底支撑壁向支撑面上过渡时的状态图;图15为图10中当锥套夹片刚刚过渡到底支撑壁上时的状态图;图16为锥套夹片完全成为立式姿态的状态图;图17为图16的侧视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中工件自动摆放系统的实施例一中的振动盘的局部结构图(锥套夹片挡落状态);图19为图9和图18中移动挡板和固定挡板的一种实施例的配合结构图;图20为图9和图18中移动挡板和固定挡板的另一种实施例的配合结构图;...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件自动摆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送料机构,用于输送工件;/n接料盘,设置在送料机构出料口的下方,用于接收工件;/nY向移动机构,用于带动接料盘在Y向上往复移动;/nX向移动机构,设置在Y向移动机构上,支撑接料盘并带动接料盘在X向上往复移动;/nX向与Y向具有夹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件自动摆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送料机构,用于输送工件;
接料盘,设置在送料机构出料口的下方,用于接收工件;
Y向移动机构,用于带动接料盘在Y向上往复移动;
X向移动机构,设置在Y向移动机构上,支撑接料盘并带动接料盘在X向上往复移动;
X向与Y向具有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自动摆放系统,其特征在于,送料机构出料口和接料盘之间的距离小于工件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件自动摆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工件自动摆放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振动送料机构、X向移动机构和Y向移动机构运行,使接料盘先在一个方向上接满工件、然后在另一个方向上步进一定的距离、接着在前一个方向上反向移动至初始方位后再继续接料。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工件自动摆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有至少两个,各送料机构的送料方向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工件自动摆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振动盘以及连接在振动盘出料口处的输料槽,输料槽远离振动盘出料口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工件自动摆放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臣,聂景亮,陈成,耿涛,杜春晖,凡继磊,刘峰,耿书岭,耿书成,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红桥锚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