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三维运动混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1909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药材混合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新型三维运动混合机,其包括包括机体、转动安装在机体上的两个摆臂以及转动连接在两个摆臂上的混合桶,还包括破碎装置和驱动机构,所述破碎装置包括转轴以及设置在转轴两端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为杆状且两端固接在混合桶内,还包括固定在转轴上的螺旋叶片以及套设在螺旋叶片外部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壁与螺旋叶片的边沿相切,套筒的两端分别为敞口端和封闭端,套筒的封闭端上均开设有出料孔,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转轴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得粘性药材混合充分,提高品质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三维运动混合机
本技术涉及药材混合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新型三维运动混合机。
技术介绍
目前,在制药车间内会使用三维运动混合机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粉状药材物料进行混合。现有的,三维运动混合机包括机体、摇摆臂和混合桶,机体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摇摆臂的驱动装置,摇摆臂设置有两个且均安装在机体的同一侧上,混合桶转动安装在两个摇摆臂上。使用时,摇摆臂能够使得混合桶在空间的三个维度内都能转动,进而能够将置于混合桶内的药材进行混合。在药材加工过程中常会对含有大量粘液质、糖分等粘性成分的生地、桂圆肉等药材进混合。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将具有粘性成分的药材放进混合桶内,在混合桶的摆动过程中,粘性药材会出现比重偏析和聚集现象,使得粘性药材在混合过程中容易出现结块的情况,导致药材混合不充分、混合后的的品质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三维运动混合机,具有使得粘性药材混合充分,提高品质的特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三维运动混合机,包括机体、转动安装在机体上的两个摆臂以及转动连接在两个摆臂上的混合桶,还包括破碎装置和驱动机构,所述破碎装置包括转轴以及设置在转轴两端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为杆状且两端固接在混合桶内,还包括固定在转轴上的螺旋叶片以及套设在螺旋叶片外部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壁与螺旋叶片的边沿相切,套筒的两端分别为敞口端和封闭端,套筒的封闭端上均开设有出料孔,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转轴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驱动机构使得驱动机构驱动转轴与螺旋叶片进行转动,混合桶摆动在对粘性药材进行混合过程中,药材会通过套筒的敞口进入套筒内,在螺旋叶片的转动下会将粘性药材向套筒封闭端传送,传送过程中能够将药材从出料孔将药材挤出,被挤出药材相对在混合桶内结块的药材,体积较小且能够有效增加药材之间的接触面,达到使粘性药材混合充分、均匀的目的,从而能够有效提高粘性药材混合后的品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破碎装置设置有两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组破碎装置能够增大药材进入两根套筒敞口的几率,同时还能够提高对粘性药材破碎的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两个套筒的敞口端相互背离设置且所述两个螺旋叶片的旋向相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套筒配合混合桶特有的运动轨迹,在混合桶摆动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增加药材进入两根套筒内的概率,提高对结块药材的破碎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所述套筒的敞口端上分别设置为扩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而能够进一步便于使得结块后的药材进入套筒内并最终被破碎。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套筒的筒壁上开设有辅助出料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破碎药材时有效降低套筒内的压力,便于药材破碎排出。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辅助出料孔的孔径由套筒的敞口端向封闭端的方向依次增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有效降低套筒内的压力。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混合桶上且其输出轴穿设位于混合桶内的电机、固接在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一锥齿轮以及固接在两根转轴上的两个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机、锥齿轮能够便于实现对破碎装置提供动力,同时一个电机驱动两根转轴,还能够节省一个动力源,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两根转轴相互转动支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组破碎装置能够相互支撑能够提高破碎装置的使用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还包括保护壳,所述第一锥齿轮与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位于保护壳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壳能够对三个锥齿轮与混合桶内的药材进行相互隔离,使得混合过程中药材不会在对三个锥齿轮之间的啮合造型不良影响,从而能使得锥齿轮的传动更为稳定、可靠,还能使得药材不会被锥齿轮造成污染,保证了药材的品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保护壳为球型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球型壳的周面较为圆滑,进而在卸料过程中,使得药材不易滞留在保护壳的周面上,减少对药材的浪费。综上所述,本技术具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设置破碎装置和驱动机构,被破碎的药材相对结块的药材,体积较小且能够有效增加药材之间的接触面,达到使粘性药材混合充分、均匀的目的,从而能够有效提高粘性药材混合后的品质;2.通过设置两组破碎装置,能够增大药材进入两根套筒敞口的几率,同时还能够提高对粘性药材破碎的效率;3.通过设置套筒敞口端相背设置以及螺旋叶片旋向相反,进一步增加药材进入两根套筒内的概率,提高对结块药材的破碎率。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新型三维运动混合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混合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以及破碎装置和驱动装置的突出结构示意图;图3是混合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除去一个套筒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混合机本体;11、机体;12、摆臂;13、混合桶;2、支撑件;3、转轴;4、螺旋叶片;5、套筒;6、扩口;7、安装杆;8、驱动机构;81、电机;82、连杆;83、第一锥齿轮;84、第二锥齿轮;9、保护壳;91、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结合图1、图2,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新型三维运动混合机,混合机本体1包括机体11、安装在机体11上的两个摆臂12、安装在两个摆臂12上的混合桶13以及安装在混合桶13内的破碎装置。三维运动混合机在对药材进行混合时,摆臂12控制混合桶13进行晃动实现对药材的混合,破碎装置能有效减少混合桶13内具有粘性的药材进行破碎。破碎装置包括两个支撑件2以及转动在支撑件2上的转轴3,支撑件2为圆杆状且支撑件2的两端固接在混合桶13的内壁上,转轴3的两端通过轴承与支撑件2转动连接,使得转轴3能够绕其自身轴线转动;破碎装置还包括固定连接在转轴3周面上的螺旋叶片4以及套设在螺旋叶片4上的套筒5,套筒5的内壁与螺旋叶片4相切,套筒5固接在支撑件2上,套筒5的两端分别为敞口端和封闭端且封闭端上开设有出料孔;混合桶13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转轴3转动的驱动机构8。混合桶13内部的药材进行混合的过程中,药材能够从敞口端进入套筒5,螺旋叶片4将药材向套筒5封闭端输送且最终被封闭端阻挡,随着药材的持续输送,药材被从出料孔挤出,因为出料孔较小,从而能够将实现对具有粘性而导致结块的药材进行破碎。参照图2,套筒5的敞口端设置为扩口6。扩口6相对于套筒5的内径较大,从而能够增大药材在混合桶13内混合过程中进入套筒5内的几率,进一步提高对药材破碎的效率。破碎装置对称设置有两组驱动组件能够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三维运动混合机,包括机体(11)、转动安装在机体(11)上的两个摆臂(12)以及转动连接在两个摆臂(12)上的混合桶(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破碎装置和驱动机构(8),所述破碎装置包括转轴(3)以及设置在转轴(3)两端的支撑件(2),所述支撑件(2)为杆状且两端固接在混合桶(13)内,还包括固定在转轴(3)上的螺旋叶片(4)以及套设在螺旋叶片(4)外部的套筒(5),所述套筒(5)的内壁与螺旋叶片(4)的边沿相切,套筒(5)的两端分别为敞口端和封闭端,套筒(5)的封闭端上均开设有出料孔,所述驱动机构(8)用于驱动转轴(3)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三维运动混合机,包括机体(11)、转动安装在机体(11)上的两个摆臂(12)以及转动连接在两个摆臂(12)上的混合桶(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破碎装置和驱动机构(8),所述破碎装置包括转轴(3)以及设置在转轴(3)两端的支撑件(2),所述支撑件(2)为杆状且两端固接在混合桶(13)内,还包括固定在转轴(3)上的螺旋叶片(4)以及套设在螺旋叶片(4)外部的套筒(5),所述套筒(5)的内壁与螺旋叶片(4)的边沿相切,套筒(5)的两端分别为敞口端和封闭端,套筒(5)的封闭端上均开设有出料孔,所述驱动机构(8)用于驱动转轴(3)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三维运动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装置设置有两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三维运动混合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套筒(5)的敞口端相互背离设置且两个所述螺旋叶片(4)的旋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三维运动混合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套筒(5)的敞口端上分别设置为扩口(6)。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明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康而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