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过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搅拌式固体冷热载体过程设备,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干燥器的传热效率不高、处理效率低,尤其不适用于高粘高湿以及热敏性物料的问题。该搅拌式固体冷热载体过程设备,包括具有处理腔室的设备主体;设备主体开设有与处理腔室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且处理腔室内置有固体热能载体混合体。固体热能载体混合体被用于与待处理物料进行能量交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传热效率会得到有效提升,设备单元处理能力增大,从而使相同处理量设备的体积变小,节省占地空间与生产成本,降低了能耗,特别适用于处理高粘度、高湿物料和热敏性物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搅拌式固体冷热载体过程设备
本技术涉及过程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搅拌式固体冷热载体过程设备。
技术介绍
在对高粘度高湿物料进行干燥处理时,由于高粘度高湿物料的水分高,粘度大,在操作过程中极易结团且易粘附于处理器内壁和内件上,给处理过程带来一定难度,若处理过程中发生物料性能改变,或者处理过程中副产有毒和异味的物料,介质排放量对后续处理设备及投资影响很大:在对热敏性物料进行干燥处理时,由于热敏性物料过热时理化性能极不稳定,过热极易发生融化、分解、聚合、氧化等变质反应,造成经济上重大损失。影响物料热稳定性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温度和受热时间,在干燥过程中降低温度(或压强)和受热时间均能减轻物料的热破坏。以上问题在工业生产中有待进一步优化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搅拌式固体冷热载体过程设备,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干燥器的传热效率不高、处理效率低,尤其不适用于高粘高湿、以及热敏性物料的问题。为了缓解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搅拌式固体冷热载体过程设备,包括具有处理腔室的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开设有与所述处理腔室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且所述处理腔室内置有固体热能载体混合体。所述固体热能载体混合体被用于与待处理物料进行能量交换。更进一步地,还包括流体工质分布装置,所述流体工质分布装置设置有与所述设备主体的处理腔室连通的工质出口,流体工质经所述工质出口进入所述处理腔室后与所述固体热能载体混合体发生热量交换。更进一步地,所述流体工质分布装置包括工质箱,所述工质箱上设置有工质进口和工质出口,流体工质由外界经所述工质进口进入所述工质箱内,以及,由所述工质箱的工质出口流出至所述处理腔室。更进一步地,所述工质箱上设置有均布机构,所述工质出口设置于所述均布机构。更进一步地,所述设备主体的出料口处设置有分离机构,被处理后的物料经所述分离机构流出所述出料口;固体热能载体混合体被所述分离机构阻挡后留存于所述处理腔室内。更进一步地,还包括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用于对处理腔室内的混合物料进行搅拌。更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装置设置为打散棒、螺旋桨、锚式桨、框式桨、涡轮桨、斜叶桨、单轴桨或双轴桨。更进一步地,所述设备主体还开设有尾气排放口。更进一步地,所述设备主体的进料口和出气口处均设置有锁气结构。更进一步地,所述固体热能载体混合体的材质包括陶瓷质、硅酸盐质、金属质、无机高分子质、有机高分子质、无定型固体热冷载体。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搅拌式固体冷热载体冷热交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流体工质与固体热能载体混合体混合后交换能量;经能量交换后的固体热能载体混合体与待处理物料交换能量;搅拌装置对混合物料进行搅拌。本技术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分析如下:在对物料进行干燥的过程中,固体热能载体混合体与待处理物料进行能量交换,传热方式由现有的气/液-固传热,变为固-固传热为主导,辅以气/液-固传热,可以有效增大传热系数。因此传热效率会得到有效提升,设备单元处理能力增大,从而使相同处理量设备的体积变小,节省占地空间与生产成本,降低了能耗,特别适用于处理高粘度、高湿物料和热敏性物料。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搅拌式固体冷热载体过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设备主体;101-进料口;102-出料口;103-尾气排放口;200-固体热能载体混合体;310-工质箱;311-工质进口;312-均布机构;400-分离机构;500-搅拌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搅拌式固体冷热载体过程设备,请参见图1,该设备包括具有处理腔室的设备主体100;设备主体100开设有与处理腔室连通的进料口101和出料口102,且处理腔室内置有固体热能载体混合体200。固体热能载体混合体200被用于与待处理物料进行能量交换。在对物料进行干燥的过程中,固体热能载体混合体200与待处理物料进行能量交换,传热方式由现有的气/液-固传热,变为固-固传热为主导,辅以气/液-固传热,可以有效增大传热系数。因此传热效率会得到有效提升,设备单元处理能力增大,从而使相同处理量设备的体积变小,节省占地空间与生产成本,降低了能耗,特别适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搅拌式固体冷热载体过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处理腔室的设备主体;/n所述设备主体开设有与所述处理腔室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且所述处理腔室内置有固体热能载体混合体;/n所述固体热能载体混合体被用于与待处理物料进行能量交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搅拌式固体冷热载体过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处理腔室的设备主体;
所述设备主体开设有与所述处理腔室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且所述处理腔室内置有固体热能载体混合体;
所述固体热能载体混合体被用于与待处理物料进行能量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式固体冷热载体过程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流体工质分布装置,所述流体工质分布装置设置有与所述设备主体的处理腔室连通的工质出口,流体工质经所述工质出口进入所述处理腔室后与所述固体热能载体混合体发生热量交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拌式固体冷热载体过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体工质分布装置包括工质箱,所述工质箱上设置有工质进口和工质出口,流体工质由外界经所述工质进口进入所述工质箱内,以及,由所述工质箱的工质出口流出至所述处理腔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搅拌式固体冷热载体过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质箱上设置有均布机构,所述工质出口设置于所述均布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搅拌式固体冷热载体过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长升,姜娜,冯文彬,刘红生,张超杰,邵立承,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院天力节能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