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回射性的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01569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回射性的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其中,所述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依次包括:在被涂物上涂装含有铝颜料(a1)和/或干涉颜料(a2)作为效应颜料的基底涂料组合物以形成金属基底涂膜层(I)作为反射层的工序(1),涂装包含高折射率珠的回射涂料组合物以形成回射涂膜层(II)的工序(2),接着涂装至少一层的透明涂料组合物以形成透明涂膜层(III)的工序(3);其特征在于,金属基底涂膜层(I)的L*45值为50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回射性的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兼备有奢华感和稳重感的外观设计性以及回射性二者的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
技术介绍
回射(retroreflection,回归反射)是一种特殊的光学反射机制,是指入射光再次返回入射方向的反射现象。回射与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镜面反射不同,由于将接收的光直接反射回光源,从而提高了来自光源方向的可视性的效果,因此被用于交通显示、车辆的反射显示等。为了获得表现出该回射性的层叠结构,已知一直以来通过涂装来形成该回射结构。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效应颜料(光亮性颜料)的形成方法,其中在由粉体涂料形成的基底涂膜层的车轮基材上依次形成金属涂膜层、涂膜层以及透明涂膜层,其中该金属涂膜层包含将气相沉积金属膜粉碎成金属碎片而得到的效应颜料,该涂膜层包含玻璃珠。通过涂装得到的回射结构,虽然能够比较廉价且容易地涂装为任何形状,但为了获得充分的回射性,有必要在反射层上致密地铺满反射率高的金属涂膜层以及在其上铺满玻璃珠。即,作为回射原料,一般在回射层以高浓度含有例如80重量%以上的玻璃珠。通常,金属涂膜的亮度根据角度不同而变化剧烈(通常被认为随角异色性高即L*15/L*75的值高的良好),在反射层是金属涂膜层的情况下根据角度不同而亮度差异大。因此,对于所得到的多层涂膜而言,从某个角度观察时的眩光和不均匀现象明显,并且在赋予带有奢华感的外观设计性方面尚存在问题。另一方面,在金属外观设计中,诸如枪金属色(具有像铳一样光泽的铁色)之类的涂色是具有稳重感并拥有根深蒂固的受欢迎程度的涂色之一。枪金属色是与一般的银金属色相比明度低且颗粒闪烁发光的外观设计。枪金属色中使用粒径较大的铝片颜料的情况居多,是难以控制色不均匀性的涂色。作为这种明度低的银金属色的涂膜形成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涂膜形成方法,其中,使用以特定比率包含铝片颜料和具有暗部区域的干涉云母颜料的效应涂料(光亮性涂料)组合物形成底涂层后,使用透明涂料形成顶涂层。即使当涂膜的色相是深色系时,也会产生干涉色,并且可以获得深邃的色调,而不会在阴暗(shade)部分引起泛白模糊感。但是,当在这种底涂层上进一步形成珠(beads)层作为回射层时,由于珠具有的独特光学特性,会存在如下问题:在阴暗区域(倾斜方向)有诸如发黄或呈现乳白色之类的白浊感,从所有角度观察时干涉色变得不均匀,见不到回射层呈现靓丽的枪金属色等。另外,相比于反射层上形成通常的金属涂膜时,为了实现低明度的外观设计,会使枪金属色会吸收一些入射光,因此容易在总体上使亮度变低,这本来就难以获得回射性。另外,当使用诸如炭黑之类的着色颜料来降低明度时,回射光可能会带黄色,这导致无法获得靓丽的枪金属色外观设计的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7948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1641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回射性的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通过该方法能够获得兼具带有奢华感和稳重感的外观设计性和功能性的涂膜,其中,该涂膜具有从所有角度观察时都具有带稳重感的闪亮金属外观并且夜间以高亮度发挥充分的回射性。解决课题的方法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在具有回射性的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中,通过使用以特定比率包含铝颜料和/或干涉颜料作为反射层效应颜料的基底涂料组合物以使L值成为特定值以下,由此可以获得具有更加稳重感和奢华感的闪亮金属外观设计并且从所有角度观察时特别在阴暗区域也具有高亮度的回射性的多层涂膜,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各项技术方案:项1.一种具有回射性的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其中,所述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依次包括:在被涂物上,涂装含有铝颜料(a1)和/或干涉颜料(a2)作为效应颜料的基底涂料组合物以形成金属基底涂膜层(I)作为反射层的工序(1);涂装包含高折射率珠的回射涂料组合物以形成回射涂膜层(II)的工序(2);接着,涂装至少一层的透明涂料组合物以形成透明涂膜层(III)的工序(3);所述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基底涂膜层(I)的L*45值为50以下。项2.如项1所述的具有回射性的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基底涂料组合物的树脂固体含量100质量份,所述基底涂料组合物中的铝颜料(a1)和干涉颜料(a2)的总含量在5~20质量份的范围。项3.如项1所述的具有回射性的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颜料(a1)和干涉颜料(a2)之间的质量比在(a1/a2)=20/80~50/50的范围。项4.如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回射性的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序(2)中,在未固化的所述基底涂膜层(I)上喷雾涂装回射涂料组合物以形成回射涂膜层(II)。项5.如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回射性的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涂料组合物含有铝颜料(a1)。项6.如项5所述的具有回射性的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其中,所述基底涂料组合物还含有干涉颜料(a2)。项7.如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回射性的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其中,所述基底涂料组合物含有干涉颜料(a2),所述干涉颜料(a2)包含金属氧化物被覆云母(被覆有金属氧化物的云母)和/或金属氧化物被覆玻璃片(被覆有金属氧化物的玻璃片)。项8.如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回射性的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其中,所述干涉颜料(a2)包含氧化钛被覆合成云母。项9.如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回射性的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序(2)中,在所述金属基底涂膜层(I)上相接地形成回射涂膜层(II)。项10.如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回射性的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序(3)中,在所述回射涂膜层(II)上相接地形成透明涂膜层(III)。项11.如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回射性的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其中,所述被涂物是自行车车体。专利技术的效果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回射性的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能够获得具有角度依赖性小且从所有方向观察也都有稳重感的闪亮金属外观并且在夜间即使是明度较低的枪金属色也能发挥高亮度的光回射能力的、兼备外观设计性和功能性的多层涂膜。另外,在特定的实施方式中,由于基底涂膜层(I)以及回射涂膜层(II)的粘合性优异,因此,在回射涂膜层(II)上涂装顶涂涂料时能够使高折射率珠不发生脱落地进行涂装,并且回射涂膜层(II)与由作为顶涂涂料的透明涂料组合物所形成的顶涂透明涂膜层(III)之间的粘合性也优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涂膜结构的一个实例、因角度变化而引起的光泽分布以及回射光的图像图。具体实施方式<<具有回射性的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回射性的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其中,所述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依次包括:在被涂物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回射性的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其中,所述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依次包括:/n在被涂物上,涂装含有铝颜料(a1)和/或干涉颜料(a2)作为效应颜料的基底涂料组合物以形成金属基底涂膜层(I)作为反射层的工序(1),/n涂装包含高折射率珠的回射涂料组合物以形成回射涂膜层(II)的工序(2),/n接着,涂装至少一层的透明涂料组合物以形成透明涂膜层(III)的工序(3);/n所述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的特征在于,/n所述金属基底涂膜层(I)的L*45值为50以下。/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712 JP 2019-1304231.一种具有回射性的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其中,所述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依次包括:
在被涂物上,涂装含有铝颜料(a1)和/或干涉颜料(a2)作为效应颜料的基底涂料组合物以形成金属基底涂膜层(I)作为反射层的工序(1),
涂装包含高折射率珠的回射涂料组合物以形成回射涂膜层(II)的工序(2),
接着,涂装至少一层的透明涂料组合物以形成透明涂膜层(III)的工序(3);
所述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的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基底涂膜层(I)的L*45值为50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回射性的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基底涂料组合物的树脂固体含量100质量份,所述基底涂料组合物中的所述铝颜料(a1)和/或所述干涉颜料(a2)的总含量在5质量份~20质量份的范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回射性的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颜料(a1)和所述干涉颜料(a2)之间的质量比在(a1/a2)=20/80~50/50的范围。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回射性的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泽幸代中岛阳子野坂学川岛健佑
申请(专利权)人:关西涂料株式会社普利司通自行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