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堵器的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15665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封堵器的输送装置,主要包括外套管、中心芯丝、牵引绳和螺纹帽,本申请方案的主要改进点在于将中心芯丝设计成传动部和变形部这两部分,传动部保留足够的推送性和扭控性,变形部进行了柔软性结构设计,变形部同时连接牵引丝。变形部可通过牵引丝调节,从而实现调节封堵器的方向,方便封堵器的安装、回收和调整。中心芯丝与外套管两者之间可相对移动,且中心芯丝的传动部具有较强的支撑力与推送性,变形部便于术者将封堵器安放于心脏房间隔缺损处,且未释放封堵器时,确保中心芯丝自身硬度不干扰到封堵器的形态,有利于术者做出准确的判断。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介入治疗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封堵器的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介入治疗
,特别是涉及一种封堵器的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越来越多的术者采用心脏房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心脏房间隔缺损,利用包括输送鞘,推送杆在内的输送装置将封堵器送至心脏缺损处,阻止血液反流,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手术过程中,由于现有的封堵器输送装置头端较硬,且难以弯折,因此难以适用各式各样不同的心脏房间隔缺损位置、方向等,虽然现有输送装置能将封堵器送至心脏房缺损部位,但一方面要求术者具有较为熟练的操作技巧,另一方面难以确保封堵器与心脏房间隔缺损达到良好的契合。在封堵器放置到缺损处后,一般先不将封堵器与输送装置分离,术者需要检查封堵器是否放置合适,达到预定的封堵效果,但由于现有封堵器芯丝与外套管不能相对移动,外套管较硬,因此会导致封堵器发生变形,与释放后的封堵器形态存在一定的差异,结果影响了术者的判断。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封堵器放置效果难以判断,因此有些情况下,在封堵器和输送装置分离后,发现封堵器安放位置不合适,需要回收封堵器或重新进行调整,传统的输送装置头端较硬,且形状不可调节,很难将输送装置螺纹帽重新拧至封堵器上进行调整或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柔性和操控性的封堵器的输送装置。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封堵器的输送装置,外套管为管道状结构,中心芯丝为杆状结构,中心芯丝在外套管内滑动。中心芯丝依次包括传动部、变形部和螺纹帽,传动部用于传递推力拉力和扭矩,变形部需要弹性从而调节角度,变形部的柔性优于传动部,满足适当调节角度的要求即可;外套管包裹传动部,变形部伸出外套管。螺纹帽的端部设有螺柱,该螺柱用于临时安装封堵器。牵引丝,位于外套管与中心芯丝之间的间隙,牵引丝的一端连接变形部的端部或螺纹帽。在使用时,外套管和中心芯丝一齐插入心脏房,通过拉动牵引丝调节变形部的弯曲角度;根据需要,可以在不同位置设置牵引丝,优化操作;当封堵器安装到位后旋转中心芯丝,缓慢释放封堵器,实时检查反馈封堵器的方位,最后抽走输送装置。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传动部和变形部为一体结构。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传动部和变形部均为不锈钢绞丝,变形部的不锈钢绞丝根数小于传动部的不锈钢绞丝,由于不锈钢绞丝的数量变小,自然地传动部的柔性会更好。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传动部和变形部均为镍钛合金,变形部的直径小于传动部的直径,该方案通过减少轴颈直径提高变形部的柔性。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变形部与传动部之间以及变形部与螺纹帽之间为圆弧过渡或斜角过渡。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传动部和变形部为分体结构。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传动部为不锈钢绞丝,变形部为镍钛合金,变形部的直径小于传动部的直径,传动部和变形部之间为焊接或套接。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变形部的端部与螺纹帽之间为螺纹连接。在其他方案中,可以取消螺纹帽的设计,直接在变形部的端部设置螺柱。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外套管为绕制弹簧或编制管或海波管,更进一步地,外套管的材料可选不锈钢或镍钛合金。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护管,护管位于外套管和中心芯丝之间,护管将中心芯丝紧密包裹,护管的端部可以直接贴合螺纹帽的尾部。护管的长度可以灵活设置,既可以完全包裹中心芯丝,也可以仅仅包裹变形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申请方案的变形部可通过牵引丝调节,从而实现调节封堵器的方向,方便封堵器的安装、回收和调整。中心芯丝与外套管两者之间可相对移动,且中心芯丝的传动部具有较强的支撑力与推送性,变形部便于术者将封堵器安放于心脏房间隔缺损处,且未释放封堵器时,确保中心芯丝自身硬度不干扰到封堵器的形态,有利于术者做出准确的判断。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中心芯丝为不锈钢绞丝的一体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中心芯丝为镍钛合金的一体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中心芯丝为分体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中心芯丝、螺纹帽、护管和牵引丝组合后的示意图;图5是输送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是输送装置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7是输送装置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创造的限制。在本技术创造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至图7,本技术为一种封堵器的输送装置,主要包括外套管10、中心芯丝20、牵引绳和螺纹帽30。外套管10为管道状结构,中心芯丝20本身为杆状结构,中心芯丝20插入所述外套管10内部,外套管10起到引导中心芯丝20伸缩的作用。中心芯丝20的头部(即图中的右端)设置螺纹帽30,螺纹帽30专门用于临时连接封堵器。本申请方案的主要改进点在于优化中心芯丝20的结构,将中心芯丝20设计成传动部21和变形部22这两部分。传动部21硬度较大,保留足够的推送性和扭控性;变形部22进行了柔软性结构设计,避免手术过程中损伤人体,并降低对封堵器外形的影响。同时连接牵引丝40,增加操控性。图1是中心芯丝20为不锈钢绞丝的一体结构的示意图,该实施例中,中心芯丝20整体均为不锈钢绞丝,传动部21的不锈钢绞丝的数量大于变形部22的不锈钢绞丝的数量,从而传动部21具有较强的支承力和推送性,变形部22具有较好的柔软性。由于变形部22的不锈钢绞丝的数量较少,其编制成的杆状结构的直径也会适当缩小。图1中可以看到变形部22的左端与传动部21自然过渡,变形部22的右端缩小。一般情况下,变形部22的右端螺纹连接有螺纹帽30(图1未示出)。图2是中心芯丝20为镍钛合金的一体结构的示意图,该实施例中,中心芯丝20为整体均为镍钛合金,传动部21近似圆杆,变形部22进行锥度磨削处理,收窄变形部22的轴颈。从而传动部21具有较强的支承力和推送性,变形部22具有较好的柔软性。图3是中心芯丝20为分体结构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传动部21为支撑力和推送性较强的不锈钢绞丝,变形部22为经锥度磨削后的镍钛合金。传动部21和变形部22之间通过焊接或套接连接。图4是中心芯丝20、螺纹帽30、护管50和牵引丝40组合后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变形部22的右端连接螺纹帽30,变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封堵器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套管,为管道状结构;/n中心芯丝,为杆状结构,在所述外套管内滑动,所述中心芯丝依次包括传动部、变形部和螺纹帽,所述外套管包裹传动部,所述变形部伸出外套管,所述变形部的柔性优于传动部,所述螺纹帽的端部设有螺柱;/n牵引丝,位于所述外套管与所述中心芯丝之间的间隙,所述牵引丝的一端连接变形部的端部或螺纹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堵器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套管,为管道状结构;
中心芯丝,为杆状结构,在所述外套管内滑动,所述中心芯丝依次包括传动部、变形部和螺纹帽,所述外套管包裹传动部,所述变形部伸出外套管,所述变形部的柔性优于传动部,所述螺纹帽的端部设有螺柱;
牵引丝,位于所述外套管与所述中心芯丝之间的间隙,所述牵引丝的一端连接变形部的端部或螺纹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封堵器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和所述变形部为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封堵器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和所述变形部均为不锈钢绞丝,所述变形部的不锈钢绞丝根数小于所述传动部的不锈钢绞丝。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封堵器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和所述变形部均为镍钛合金,所述变形部的直径小于所述传动部的直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奕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思卡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