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石墨烯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1384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石墨烯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分为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和外层之间形成夹层,还包括智能控制器、石墨烯发热片和第一柔性薄膜温度传感器;所述石墨烯发热片设置在手套本体的夹层内对应人体手背上的阳池穴位置处;所述第一柔性薄膜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夹层内位于石墨烯发热片上;所述智能控制器包括固定设置在手套本体外表面的壳体,所述壳体表面设置有电容式触摸按键,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锂电池、处理器和无线充电模块,上述各电路模块之间配合连接。本新型石墨烯手套通过对人体的阳池穴进行加热,促进手部的血液循环,并且石墨烯发热片设置在手背,从而不会影响手掌及手指的汗液排除,不会造成手套闷热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石墨烯手套
本技术涉及手套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石墨烯手套。
技术介绍
手套是日常手部保暖用品,手套按照制作方法分为缝制、针织、浸胶等。传统的手套通过阻隔手部与外界冷空气的热交换,将手部产生大部分的热量保留在手套内,从而起到保暖的效果,但使用者戴上手套后不能快速的暖手,需要戴一段时间或者通过活动手指加快手部血液循环。目前,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热手套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现有的电热手套的结构如2013年01月11日申请的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3015912U所公开的电热手套,由手套,电热丝,电源开关,电池盒,电池盒盖,小指示灯,小电阻,热敏电阻组成,其结构是:在手套手背一面的两层之间的内层上,分布有电热丝,在手套外面的手腕处,固定连接有一个电源开关和电池盒,电池盒内的正电极与电源开关输入端电连接,电源开关输出端与电热丝电连接,电热丝与安装在手背中心处的热敏电阻电连接,热敏电阻的另一头与另一段电热丝电连接,另一段电热丝与电池盒内的负电极电连接。这种电热手套的缺点是电热丝发热不均匀,特别是由于电热丝螺旋缠绕的情况下,电热丝不同部位的螺线间距不同。2018年06月19日申请的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8925298U一种石墨烯发热手套,包括:手套本体、一个或多个石墨烯发热膜和控制装置,手套本体包括:手指部、手掌部和手腕部,一个或多个石墨烯发热膜和控制装置置于手指部、手掌部和/或手腕部内;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电路和电源;控制电路包括:开关电路、短路保护电路和第一控制芯片;开关电路与第一控制芯片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控制芯片的第二端和短路保护电路的一端电连接,短路保护电路的另一端通过负载接口与石墨烯发热膜的一端电连接,石墨烯发热膜的另一端与低电平输入端电连接或接地,这样石墨烯发热膜为面发热,发热量均匀,从根本上杜绝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热量聚集的问题。专利技术人指出,上述石墨烯发热手套设置的面积大(手指部、手掌部和手腕部),一方面,石墨烯发热膜的成本贵;另一方面,由于大面积设置石墨烯发热膜,影响手部出汗时汗液排出手套,造成手套闷热,用户体验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能够快速暖手的新型石墨烯手套,并且本新型石墨烯手套不会闷热。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石墨烯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分为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和外层之间形成夹层,还包括智能控制器、石墨烯发热片和第一柔性薄膜温度传感器;所述石墨烯发热片设置在手套本体的夹层内对应人体手背上的阳池穴位置处;所述第一柔性薄膜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夹层内位于石墨烯发热片上;所述智能控制器包括固定设置在手套本体外表面的壳体,所述壳体表面设置有电容式触摸按键,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锂电池、处理器和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与锂电池电连接,所述锂电池与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电容式触摸按键与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石墨烯发热片和第一柔性薄膜温度传感器分别通过绝缘导线连接处理器,各所述绝缘导线铺设在夹层内。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柔性薄膜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柔性薄膜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手套本体内层表面位于任意一个手指指尖位置处;所述第二柔性薄膜温度传感器通过铺设在夹层内的绝缘导线连接处理器。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电量检测模块,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电量提示灯,所述电量检测模块与锂电池电连接,所述电量检测模块与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电量提示灯与处理器电连接。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石墨烯手套通过对人体的阳池穴进行加热,促进手部的血液循环,并且石墨烯发热片设置在手背,从而不会影响手掌及手指的汗液排除,不会造成手套闷热感。并且在石墨烯发热片上设置第一柔性薄膜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石墨烯发热片的发热温度,处理器控制石墨烯发热片的发热温度保持T1±t(如38℃±2℃)。本新型石墨烯手套可以通过智能控制器上的电容式触摸按键控制石墨烯发热片通电/断电,还有一种方法是通过在手套本体内层表面位于任意一个手指指尖位置处设置第二柔性薄膜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手指的温度,处理器内设定第二柔性薄膜温度传感器检测手指温度低于T2(如20℃),则处理器控制石墨烯发热片的发热,并且石墨烯发热片的发热温度保持T1±t(如38℃±2℃),促进手部的血液循环,快速使手指升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新型石墨烯手套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连接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石墨烯手套,包括手套本体1,所述手套本体1分为内层11和外层12,所述内层11和外层12之间形成夹层(图中未示出),双层结构的手套本体1为本领域常规的手套结构,在此不再详细赘述。还包括智能控制器2、石墨烯发热片3、第一柔性薄膜温度传感器4和第二柔性薄膜温度传感器5。如图1所示,所述石墨烯发热片3设置在手套本体1的夹层内对应人体手背上的阳池穴位置处,阳池穴布有腕背静脉网、尺动脉腕背支的分支、尺神经手背支、前臂后皮神经分布;简单说,阳池穴上分布有静脉和动脉神经,通过适当加热该穴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而且这个穴位不敏感,对该穴位适当加热不会引起人不适。所述第一柔性薄膜温度传感器4设置于夹层内位于石墨烯发热片3上,所述第二柔性薄膜温度传感器5设置于手套本体内层11表面位于食指指尖位置处,所述第二柔性薄膜温度传感器5还可以设置在手套本体内层11表面位于其他手指指尖。所述石墨烯发热片3、第一柔性薄膜温度传感器4和第二柔性薄膜温度传感器5均为现有电子设备。所述石墨烯发热片3、第一柔性薄膜温度传感器4和第二柔性薄膜温度传感器5表面均自带有绝缘层,不会由于与人体皮肤接触造成短路。所述智能控制器2包括固定设置在手套本体外1表面的壳体21,所述壳体21表面设置有电容式触摸按键22和电量指示灯23,所述壳体21内设置有处理器24、锂电池25、无线充电模块26和电量检测模块27。在本具体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处理器采用AT89C51单片机,上述电容式触摸按键22、无线充电模块26和电量检测模块27均为现有电子元器件,所述无线充电模块26用于对锂电池25进行无线充电,所述电量检测模块27用于检测锂电池25电量并传递给处理器24,当锂电池25电量不足时,电量指示灯23闪烁,提醒电量不足。所述无线充电模块26与锂电池25电连接,所述电量检测模块27与锂电池电连接,所述电量检测模块27和电量提示灯23分别与处理器24电连接,所述锂电池25与处理器24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石墨烯发热片3、第一柔性薄膜温度传感器4和第二柔性薄膜温度传感器5分别通过绝缘导线(图中未示出,各所述绝缘导线铺设在夹层内)连接处理器24。本新型石墨烯手套通过石墨烯发热片3对人体的阳池穴进行加热,促进手部的血液循环,并且石墨烯发热片3设置在手背(阳池穴位于手背),从而不会影响手掌及手指的汗液排除,不会造成手套闷热感。第一柔性薄膜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石墨烯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分为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和外层之间形成夹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智能控制器、石墨烯发热片和第一柔性薄膜温度传感器;/n所述石墨烯发热片设置在手套本体的夹层内对应人体手背上的阳池穴位置处;所述第一柔性薄膜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夹层内位于石墨烯发热片上;/n所述智能控制器包括固定设置在手套本体外表面的壳体,所述壳体表面设置有电容式触摸按键,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锂电池、处理器和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与锂电池电连接,所述锂电池与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电容式触摸按键与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石墨烯发热片和第一柔性薄膜温度传感器分别通过绝缘导线连接处理器,各所述绝缘导线铺设在夹层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石墨烯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分为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和外层之间形成夹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智能控制器、石墨烯发热片和第一柔性薄膜温度传感器;
所述石墨烯发热片设置在手套本体的夹层内对应人体手背上的阳池穴位置处;所述第一柔性薄膜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夹层内位于石墨烯发热片上;
所述智能控制器包括固定设置在手套本体外表面的壳体,所述壳体表面设置有电容式触摸按键,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锂电池、处理器和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与锂电池电连接,所述锂电池与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电容式触摸按键与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石墨烯发热片和第一柔性薄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振顺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万冠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