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的点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1110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7:21
一种内燃机的点火装置(10),具备:点火线圈(2),主一次线圈(21a)及副一次线圈(21b)与连接在火花塞(P)上的二次线圈(22)磁结合;主点火电路部(3),控制向主一次线圈(21a)的通电,进行在火花塞(P)产生火花放电的主点火动作;以及能量投入电路部(4),控制向副一次线圈(21b)的通电,进行对于通过主点火动作而流经二次线圈(22)的二次电流(I2)叠加同极性的电流的能量投入动作;副一次线圈(21b)具有多个副一次线圈部(211、212);能量投入电路部(4)使用多个副一次线圈部(211、212)的1个以上,进行能量投入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内燃机的点火装置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本申请基于2018年5月25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8-100972号,在此引用其全部内容。
本公开涉及内燃机的点火装置。
技术介绍
火花点火式的车辆发动机的点火装置在按照每气缸设置的火花塞上连接具有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的点火线圈,施加在向一次线圈的通电断开时在二次线圈中产生的高电压,从而产生了火花放电。此外,为了提高基于火花放电的向混合气体的点燃性,有设置在火花放电的开始后投入放电能量的机构、能够继续进行火花放电的点火装置。此时,也能够进行反复做1个点火线圈的点火动作的多次点火,但为了进行更稳定的点火控制,有在通过主点火动作而产生的火花放电中追加放电能量、使二次电流叠加地增加的结构。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通过设置能量投入电路而提高了点燃性的点火装置,所述能量投入电路在将向一次线圈的通电断开而开始主点火后,从一次线圈的接地侧投入电能,使火花放电在相同方向的状态下继续。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点火装置在能量投入电路的动作期间中用开关切换与电源线及接地线的连接,以使一次线圈的电源侧端子被接地。在此状态下,对与一次线圈的接地侧及电源线连接的开关进行导通断开控制,从而能够供给电源电压,叠加与主点火时相同极性的二次电流。此外,还提出了与一次线圈并联地设置副一次线圈、在从电源向一次线圈的通电后向副一次线圈进行通电、从而实施能量投入的点火装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05335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文献1的点火装置那样,在利用电源电压进行能量投入的能量投入电路中,如果因某种理由而在一次线圈中产生的一次电压比被从电源向一次线圈施加的电压高,则有可能不能进行能量投入。例如,有发动机启动时发生电源电压下降的情况、或在气缸内的流速变大的发动机运转状态下放电维持电压变高而结果一次电压变高的情况。进而,在叠加的二次电流增加的情况下,有二次线圈中的跌落电压增加、从二次线圈向一次线圈对应于绕数比而回弹的一次电压变高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为将一次线圈与二次线圈的绕数比增大而将一次电压抑制得较低、即使在低电压下也能够使用的结构,但为了对应于一次电流的增加而电路元件容易大型化。此外,由于一次线圈的电感变小,所以一次电流的上升变快而需要高速下的导通断开控制,进而,为了与发热量的增加等对应,点火装置容易大型化且变得昂贵。这样的课题即使是具备副一次线圈的结构也同样,希望采取对策。本公开是鉴于这样的课题而做出的,提供一种小型且高性能的内燃机的点火装置,能够减少能量投入的实施被制约的区域,能够在更大的范围中实施能量投入。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能够避免装置结构的变更及系统的复杂化、并且控制性良好地实施主点火动作和能量投入动作、小型且高性能的内燃机的点火装置。本公开的一方式的内燃机的点火装置,具备:点火线圈,主一次线圈及副一次线圈与连接在火花塞上的二次线圈磁结合;主点火电路部,控制向上述主一次线圈的通电,进行在上述火花塞产生火花放电的主点火动作;以及能量投入电路部,控制向上述副一次线圈的通电,进行对于通过上述主点火动作而在上述二次线圈中流动的二次电流叠加同极性的电流的能量投入动作;上述副一次线圈具有多个副一次线圈部;上述能量投入电路部使用多个上述副一次线圈部的1个以上的副一次线圈部,进行上述能量投入动作。根据上述点火装置,例如可以根据电源电压的状态及内燃机的运转状态,有选择地使用多个副一次线圈部的1个以上的副一次线圈部而进行能量投入动作。由此,不需要电路元件的大型化及高速下的导通断开控制等,能够抑制点火装置大型化而变得昂贵,并且能够在较大的运转区域中使能量叠加于二次电流。如以上这样,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使能量投入的实施被制约的内燃机的运转状态的区域变少,能够在更大的范围中实施能量投入,能够提供小型且高性能的内燃机的点火装置。附图说明关于本公开的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一边参照附图一边通过下述详细的记述会变得更明确。图1是实施方式1的适用内燃机的点火装置的点火控制装置的电路结构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主点火动作及能量投入动作的推移的时间图。图3是由实施方式1的点火装置的副一次线圈控制电路执行的副一次线圈切换处理的流程图。图4是实施方式2的适用内燃机的点火装置的点火控制装置的电路结构图。图5是由实施方式2的点火装置的副一次线圈控制电路执行的副一次线圈切换处理的流程图。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主点火动作后的一次电压及二次电压的推移的时间图。图7是实施方式3的适用内燃机的点火装置的点火控制装置的电路结构图。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主点火动作及能量投入动作的推移的时间图。图9是实施方式3的由点火装置的副一次线圈控制电路执行的副一次线圈切换处理的流程图。图10是实施方式4的适用内燃机的点火装置的点火控制装置的电路结构图。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主点火动作及能量投入动作的推移的时间图。图12是实施方式5的适用内燃机的点火装置的点火控制装置的电路结构图。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主点火动作及能量投入动作的推移的时间图。图14是实施方式6的适用内燃机的点火装置的点火控制装置的电路结构图。图15是实施方式6的变形例的适用内燃机的点火装置的点火控制装置的电路结构图。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主点火动作及能量投入动作的推移的时间图。图17是实施方式6的由点火装置的副一次线圈控制电路执行的副一次线圈切换处理的流程图。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发动机转速及发动机负荷与副一次线圈使用区域的关系的图。图19是实施方式7的适用内燃机的点火装置的点火控制装置的电路结构图。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主点火动作及能量投入动作的推移的时间图。图21是实施方式8的内燃机的点火装置的电路结构图。图22是实施方式8的由点火装置的副一次线圈控制电路执行的副一次线圈切换处理的流程图。图23是实施方式8的变形例的内燃机的点火装置的电路结构图。图24是实施方式8的变形例的由点火装置的副一次线圈控制电路执行的副一次线圈切换处理的流程图。图25是实施方式8的变形例的由点火装置的副一次线圈控制电路执行的副一次线圈切换处理的流程图。图26是实施方式9的由点火装置的副一次线圈控制电路执行的副一次线圈切换处理的流程图。图27是实施方式9的变形例的被向点火装置输入的主点火信号及能量投入信号的波形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参照图1~图3对有关内燃机的点火装置的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在图1中,点火装置10例如被应用于车载用的火花点火式发动机,构成对按照每气缸设置的火花塞P的点火进行控制的点火控制装置1。点火控制装置1具备:点火装置10,设置有点火线圈2、主点火电路部3和能量投入电路部4;以及作为内燃机的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燃机的点火装置(10),具备:/n点火线圈(2),主一次线圈(21a)及副一次线圈(21b)与连接在火花塞(P)上的二次线圈(22)磁结合;/n主点火电路部(3),控制向上述主一次线圈的通电,进行在上述火花塞产生火花放电的主点火动作;以及/n能量投入电路部(4),控制向上述副一次线圈的通电,进行对于通过上述主点火动作而流经上述二次线圈的二次电流(I2)叠加同极性的电流的能量投入动作;/n上述内燃机的点火装置的特征在于,/n上述副一次线圈具有多个副一次线圈部(211、212);/n上述能量投入电路部使用多个上述副一次线圈部的1个以上的副一次线圈部,进行上述能量投入动作。/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525 JP 2018-1009721.一种内燃机的点火装置(10),具备:
点火线圈(2),主一次线圈(21a)及副一次线圈(21b)与连接在火花塞(P)上的二次线圈(22)磁结合;
主点火电路部(3),控制向上述主一次线圈的通电,进行在上述火花塞产生火花放电的主点火动作;以及
能量投入电路部(4),控制向上述副一次线圈的通电,进行对于通过上述主点火动作而流经上述二次线圈的二次电流(I2)叠加同极性的电流的能量投入动作;
上述内燃机的点火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副一次线圈具有多个副一次线圈部(211、212);
上述能量投入电路部使用多个上述副一次线圈部的1个以上的副一次线圈部,进行上述能量投入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上述副一次线圈部与共通的电源(B)连接;
上述能量投入电路部通过切换多个上述副一次线圈部与上述电源的连接,控制上述能量投入动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的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能量投入电路部根据上述电源的电压值,切换在上述能量投入动作中使用的上述副一次线圈部。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能量投入电路部根据上述副一次线圈的能量投入侧的端子电压或上述火花塞的放电维持电压,切换在上述能量投入动作中使用的上述副一次线圈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燃机的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能量投入电路部基于上述主一次线圈的低压侧的端子电压、上述主一次线圈与上述副一次线圈的绕数比,估算上述副一次线圈的能量投入侧的端子电压。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能量投入电路部基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寺田金千代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