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六类非屏蔽线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0825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讯电缆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六类非屏蔽线缆,包括十字隔离骨架、四组非屏蔽线对和绝缘保护套,四组所述非屏蔽线对分别设置在十字隔离骨架隔出的四个隔离空间内,所述绝缘保护套套设于十字隔离骨架和四组非屏蔽线对的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隔离骨架的每条侧棱上每间隔5‑20cm设有一个卡槽,还包括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中部设有与卡槽配合的卡扣,所述定位块的宽度大于非屏蔽线对的最大宽度。利用定位块将该处的非屏蔽线对卡在十字隔离骨架隔出的相应隔离空间内,避免脱离十字隔离骨架,从而方便十字隔离骨架连同四组非屏蔽线对外部套接绝缘保护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六类非屏蔽线缆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讯电缆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六类非屏蔽线缆。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六类非屏蔽线缆的结构为四线对隔离结构,通过设计螺旋形的十字隔离骨架隔出四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使四对双绞线分别定为在四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内,这种结构可有效降低在全频工作范围(0-250MHz)线对之间的互相干扰,具有稳定的平衡特性,在实际施工环境下,能表现出良好的抗拉、抗挤压特性;由于传统的六类非屏蔽线缆结构中,四线对中的每一线对都为双绞线结构,每个双绞线需要在十字隔离骨架隔出的独立空间内绕设,然后在十字隔离骨架和双绞线的外部包覆绝缘保护套,为了保证四线对之间不会互相干扰,绝缘保护套与绕设由四对双绞线的十字隔离骨架之间的间隙不宜过大,避免双绞线脱离十字隔离骨架隔出的独立空间,而双绞线与十字隔离骨架本身没有任何相互固定的结构,在包覆绝缘保护套过程中,容易造成双绞线脱离十字隔离骨架,包覆绝缘保护套的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通过改进六类非屏蔽线缆的结构,降低包覆绝缘保护套的难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六类非屏蔽线缆,包括十字隔离骨架、四组非屏蔽线对和绝缘保护套,四组所述非屏蔽线对分别设置在十字隔离骨架隔出的四个隔离空间内,所述绝缘保护套套设于十字隔离骨架和四组非屏蔽线对的外部,所述十字隔离骨架的每条侧棱上每间隔5-20cm设有一个卡槽,还包括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中部设有与卡槽配合的卡扣,所述定位块通过卡扣和卡槽的配合连接于十字隔离骨架的侧棱上,所述定位块的宽度大于非屏蔽线对的最大宽度,所述定位块包括第一弧形限位部和第二弧形限位部,所述第一弧形限位部与绝缘保护套的内壁限位配合,所述第二弧形限位部与非屏蔽线对的其中单条导线的外沿限位配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六类非屏蔽线缆结构中,通过在十字隔离骨架的每条侧棱上每间隔5-20cm设有一个卡槽,在制作六类非屏蔽线缆时,可先将四组非屏蔽线对分别设置在十字隔离骨架隔出的四个隔离空间内延伸,当延伸至卡槽所在位置时,将定位块通过卡扣卡接在卡槽处,利用定位块将该处的非屏蔽线对卡在十字隔离骨架隔出的相应隔离空间内,使四组非屏蔽线对每隔5-20cm都能在隔离空间内定位,避免脱离十字隔离骨架,从而方便十字隔离骨架连同四组非屏蔽线对外部套接绝缘保护套。定位块设计为“类伞形”结构,定位块通过卡扣连接十字隔离骨架的卡槽时,第二弧形限位部与非屏蔽线对的其中单条导线的外沿限位配合,使每组非屏蔽线对都能更稳定地在隔离空间内定位,避免线对绞松动而改变对绞的节距,第一弧形限位部用于与绝缘保护套的内壁限位配合,可进一步降低套接绝缘保护套的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六类非屏蔽线缆的截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六类非屏蔽线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六类非屏蔽线缆的定位块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六类非屏蔽线缆的定位块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十字隔离骨架;11、卡槽;2、非屏蔽线对;21、导线;22、节距;3、定位块;31、卡扣;32、第一弧形限位部;33、第二弧形限位部;34、限位凸起;4、绝缘保护套;5、切线;6、缓冲层;61、海绵块;62、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六类非屏蔽线缆,包括十字隔离骨架1、四组非屏蔽线对2和绝缘保护套4,四组所述非屏蔽线对2分别设置在十字隔离骨架1隔出的四个隔离空间内,所述绝缘保护套4套设于十字隔离骨架1和四组非屏蔽线对2的外部,所述十字隔离骨架1的每条侧棱上每间隔5-20cm设有一个卡槽11,还包括定位块3,所述定位块3中部设有与卡槽11配合的卡扣31,所述定位块通过卡扣和卡槽的配合连接于十字隔离骨架的侧棱上,所述定位块3的宽度大于非屏蔽线对2的最大宽度。请参照图2,上述六类非屏蔽线缆结构中,通过在十字隔离骨架1的每条侧棱上每间隔5-20cm设有一个卡槽11,在制作六类非屏蔽线缆时,可先将四组非屏蔽线对2分别设置在十字隔离骨架1隔出的四个隔离空间内延伸,当延伸至卡槽11所在位置时,将定位块3通过卡扣31卡接在卡槽11处,利用定位块3将该处的非屏蔽线对2卡在十字隔离骨架1隔出的相应隔离空间内,使四组非屏蔽线对2每隔5-20cm都能在隔离空间内定位,避免脱离十字隔离骨架1,从而方便十字隔离骨架1连同四组非屏蔽线对2外部套接绝缘保护套4。请参照图1,所述定位块3包括第一弧形限位部32和第二弧形限位部33,所述第一弧形限位部32与绝缘保护套4的内壁限位配合,所述第二弧形限位部33与非屏蔽线对2的其中单条导线21的外沿限位配合。由上述描述可知,定位块3设计为“类伞形”结构,定位块3通过卡扣31连接十字隔离骨架1的卡槽11时,第二弧形限位部33与非屏蔽线对2的其中单条导线21的外沿限位配合,使每组非屏蔽线对2都能更稳定地在隔离空间内定位,避免线对绞松动而改变对绞的节距22,第一弧形限位部32用于与绝缘保护套4的内壁限位配合,可进一步降低套接绝缘保护套4的难度。进一步的,上述六类非屏蔽线缆结构中,所述定位块设有缓冲层6,所述缓冲层6所在平面与十字隔离骨架1的径向垂直,所述缓冲层由海绵块61和弹簧62组成,所述海绵块61设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与弹簧62的直径相同,所述弹簧62设置在通孔内。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定位块设置由上述海绵块和若干弹簧组合成的缓冲层,使得当定位块通过卡扣连接于十字隔离骨架的侧棱的卡槽对非屏蔽线对进行定位时,定位块本身具有朝十字隔离骨架径向上的弹性,当外部套接绝缘保护套时,具有一定弹性的定位块能够通过适当压缩更容易套入绝缘保护套,当非屏蔽线对、十字隔离骨架连同定位块套入绝缘保护套后,缓冲层的海绵块能够使各弹簧的受力更加均匀,通过弹簧的弹性势能使第二弧形限位部与绝缘保护套内壁更好地配合,缓冲层使其定位的非屏蔽线对具有适宜的松紧度。进一步的,请参照图2,上述六类非屏蔽线缆结构中,所述十字隔离骨架1的每条侧棱上的相邻卡槽11间距为非屏蔽线对2的绞合节距22的整数倍。由上述描述可知,十字隔离骨架1的每条侧棱上的相邻卡槽11间距为非屏蔽线对2的绞合节距22的整数倍,该结构可保证每个定位块3所接触的非屏蔽线对2局域都为相同的对绞角度,使定位块3能够更稳定地将非屏蔽线对2定位在隔离空间内。进一步的,请参照图4,上述六类非屏蔽线缆结构中,所述第一弧形限位部32设有圆弧形的具有弹性的限位凸起34。由上述描述可知,限位凸起34的作用是提供与绝缘保护套4之间更紧密地配合,由于限位凸起34和绝缘保护套4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可利用限位凸起34和绝缘保护套4的一定弹性形变使定位块3与绝缘保护套4之间更紧密地配合。进一步的,上述六类非屏蔽线缆结构中,所述十字隔离骨架1的材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六类非屏蔽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十字隔离骨架、四组非屏蔽线对和绝缘保护套,四组所述非屏蔽线对分别设置在十字隔离骨架隔出的四个隔离空间内,所述绝缘保护套套设于十字隔离骨架和四组非屏蔽线对的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隔离骨架的每条侧棱上每间隔5-20cm设有一个卡槽,还包括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中部设有与卡槽配合的卡扣,所述定位块通过卡扣和卡槽的配合连接于十字隔离骨架的侧棱上,所述定位块的宽度大于非屏蔽线对的最大宽度,所述定位块包括第一弧形限位部和第二弧形限位部,所述第一弧形限位部与绝缘保护套的内壁限位配合,所述第二弧形限位部与非屏蔽线对的其中单条导线的外沿限位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六类非屏蔽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十字隔离骨架、四组非屏蔽线对和绝缘保护套,四组所述非屏蔽线对分别设置在十字隔离骨架隔出的四个隔离空间内,所述绝缘保护套套设于十字隔离骨架和四组非屏蔽线对的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隔离骨架的每条侧棱上每间隔5-20cm设有一个卡槽,还包括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中部设有与卡槽配合的卡扣,所述定位块通过卡扣和卡槽的配合连接于十字隔离骨架的侧棱上,所述定位块的宽度大于非屏蔽线对的最大宽度,所述定位块包括第一弧形限位部和第二弧形限位部,所述第一弧形限位部与绝缘保护套的内壁限位配合,所述第二弧形限位部与非屏蔽线对的其中单条导线的外沿限位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类非屏蔽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所在平面与十字隔离骨架的径向垂直,所述缓冲层由海绵块和弹簧组成,所述海绵块设有呈矩形阵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毓惠蔡翠婷孙兆伟阮鹭斌
申请(专利权)人:飞讯达厦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