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的数量配置方法、装置和充电桩的分布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0733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7:1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充电桩的数量配置方法、装置和充电桩的分布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充电站的周边业态的人流量数据;将人流量数据输入充电桩配置模型,得到充电站中充电桩的配置数量,充电桩配置模型为通过梯度提升树算法构建得到的;根据充电站中充电桩的现有数量与配置数量确定迁移数量。该方法采用梯度提升树算法构建充电桩配置模型,通过充电桩配置模型对充电站的周边业态的人流量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得到上述充电站中充电桩的最优配置数量,对比充电站中充电桩的现有数量来迁入充电桩或者迁出充电桩,为新建充电设施选址规划及优化布局建议提供数据支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充电桩分布不合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桩的数量配置方法、装置和充电桩的分布系统
本申请涉及充电桩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充电桩的数量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处理器和充电桩的分布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车用电池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及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电动汽车已在世界各国得到推广应用。我国也不例外,截至2018年末,我国成为了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最快的国家。但现阶段,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的匹配程度处于一个不平衡的状态。其中,公共充电桩的分布不合理导致利用率低,以及充电困难、充电体验差、充电桩经营企业投资收益不佳、政策敏感度高的问题较为突出。这些问题导致现在的充电桩建设布局不足以支撑新能源汽车的现有数量和未来增量,且直接制约了新能源汽车更大规模的普及,由此可见,对充电桩优化布局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
技术介绍
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只是用来加强对本文所描述技术的
技术介绍
的理解,因此,
技术介绍
中可能包含某些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并未形成在本国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桩的数量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处理器和充电桩的分布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充电桩分布不合理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桩的数量配置方法,包括:获取充电站的周边业态的人流量数据;将所述人流量数据输入充电桩配置模型,得到所述充电站中充电桩的配置数量,所述充电桩配置模型为通过梯度提升树算法构建得到的;根据所述充电站中充电桩的现有数量与所述配置数量确定迁移数量。可选地,在获取充电站的周边业态的人流量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对充电站的运营状况进行评价,得到所述充电站的运营等级;根据所述运营等级确定是否对所述充电站进行优化配置。可选地,对充电站的运营状况进行评价,得到所述充电站的运营等级,包括:获取所述充电站的运营数据,所述运营数据包括站均充电时长、站均充电金额和站均利用率;根据所述运营数据计算所述充电站的运营评价分值;根据所述运营评价分值确定所述运营等级。可选地,根据所述运营数据计算所述充电站的运营评价分值,包括:根据所述运营数据计算第一比重,所述第一比重为各运营数据下所述充电站占所有充电站的比重;根据所述第一比重计算第二比重,所述第二比重为各所述运营数据的权重;根据所述第一比重和所述第二比重计算得到所述运营评价分值。可选地,所述运营等级按照所述运营评价分值由高到低分别为第一等级、第二等级、第三等级和第四等级,根据所述运营等级确定是否对所述充电站进行优化配置,包括:在所述充电站的运营等级为所述第一等级或者所述第四等级的情况下,确定对所述充电站进行优化配置;在所述充电站的运营等级为所述第二等级或者所述第三等级的情况下,确定对所述充电站不进行优化配置。可选地,在将所述人流量数据输入充电桩配置模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人流量数据进行预处理,在根据所述运营数据计算所述充电站的运营评价分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运营数据进行预处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充电桩的数量配置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充电站的周边业态的人流量数据;第一计算单元,用于将所述人流量数据输入充电桩配置模型,得到所述充电站中充电桩的配置数量,所述充电桩配置模型为通过梯度提升树算法构建得到的;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充电站中充电桩的现有数量与所述配置数量确定迁移数量。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执行任意一种所述的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任意一种所述的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充电桩的分布系统,包括充电桩的数量配置装置,所述充电桩的数量配置装置用于执行任意一种所述的方法。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上述充电桩的数量配置方法中,首先,获取充电站的周边业态的人流量数据,然后,将上述人流量数据输入充电桩配置模型,得到上述充电站中充电桩的配置数量,上述充电桩配置模型为通过梯度提升树算法构建得到的,最后,根据上述充电站中充电桩的现有数量与上述配置数量确定迁移数量。该方法采用梯度提升树算法构建充电桩配置模型,通过充电桩配置模型对充电站的周边业态的人流量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得到上述充电站中充电桩的最优配置数量,对比充电站中充电桩的现有数量来迁入充电桩或者迁出充电桩,为新建充电设施选址规划及优化布局建议提供数据支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充电桩分布不合理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充电桩的数量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以及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充电桩的数量配置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应该理解的是,当元件(诸如层、膜、区域、或衬底)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上”时,该元件可直接在该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存在中间元件。而且,在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当描述有元件“连接”至另一元件时,该元件可“直接连接”至该另一元件,或者通过第三元件“连接”至该另一元件。正如
技术介绍
中所说的,现有技术中充电桩分布不合理,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充电桩的数量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处理器和充电桩的分布系统。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桩的数量配置方法。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充电桩的数量配置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1,获取充电站的周边业态的人流量数据;步骤S102,将上述人流量数据输入充电桩配置模型,得到上述充电站中充电桩的配置数量,上述充电桩配置模型为通过梯度提升树算法构建得到的;步骤S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桩的数量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充电站的周边业态的人流量数据;/n将所述人流量数据输入充电桩配置模型,得到所述充电站中充电桩的配置数量,所述充电桩配置模型为通过梯度提升树算法构建得到的;/n根据所述充电站中充电桩的现有数量与所述配置数量确定迁移数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桩的数量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充电站的周边业态的人流量数据;
将所述人流量数据输入充电桩配置模型,得到所述充电站中充电桩的配置数量,所述充电桩配置模型为通过梯度提升树算法构建得到的;
根据所述充电站中充电桩的现有数量与所述配置数量确定迁移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充电站的周边业态的人流量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充电站的运营状况进行评价,得到所述充电站的运营等级;
根据所述运营等级确定是否对所述充电站进行优化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充电站的运营状况进行评价,得到所述充电站的运营等级,包括:
获取所述充电站的运营数据,所述运营数据包括站均充电时长、站均充电金额和站均利用率;
根据所述运营数据计算所述充电站的运营评价分值;
根据所述运营评价分值确定所述运营等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运营数据计算所述充电站的运营评价分值,包括:
根据所述运营数据计算第一比重,所述第一比重为各运营数据下所述充电站占所有充电站的比重;
根据所述第一比重计算第二比重,所述第二比重为各所述运营数据的权重;
根据所述第一比重和所述第二比重计算得到所述运营评价分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营等级按照所述运营评价分值由高到低分别为第一等级、第二等级、第三等级和第四等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蕙陆斯悦陈平高鑫王艳松丁屹峰张禄严嘉慧马龙飞王培祎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