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冲器用节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0379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7: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直升机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缓冲器用节流阀,包括:阀销、阀座、阀套、大弹簧、阀门盖、小弹簧、外挡圈和内挡圈。阀座为H型管状结构,中间隔板靠侧壁处布置有一组油孔呈环装分布,中心设置有一个小孔,阀座上腔侧壁设有一圈环形孔;一组阀销安装在阀座上部的孔中;阀套在内圆中间侧壁上有环形槽,槽中间设置有1组油孔,阀套内圆装配在阀座中上部的外圆上,大弹簧装配在阀座的下部外圆上,大弹簧上部与阀套下端面贴合,外挡圈装配在阀座的下部,上端面与大弹簧下端面接触,压缩大弹簧,阀门盖倒置装配在阀座下部腔内,小弹簧装配在阀盖内内部,下端通过小挡圈固定在阀座下部腔体内。适用于不同着陆速度要求的缓冲器用节流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缓冲器用节流阀
本专利技术属于直升机结构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缓冲器用节流阀。
技术介绍
一种缓冲器用节流阀用于起落架缓冲器,可根据缓冲器内油液压力调节阻尼孔大小实现缓冲器适用于不同着陆速度的要求。
技术介绍
的缺陷:现有的缓冲器用节流阀通常采用定油孔或油针结构,通常适用于着陆速度恒定的缓冲器设计,对于直升机而言,特别是抗坠毁起落架而言,着陆速度跨度较大(大于0.5m/s~12.8m/s),常见的解决方案都是采用多级缓冲器串联以实现正常着陆和抗坠毁的要求,因此结构较为复杂,重量代价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出一种可适用于不同着陆速度要求的缓冲器用节流阀。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缓冲器用节流阀,包括:阀销、阀座、阀套、大弹簧、阀门盖、小弹簧、外挡圈和内挡圈;所述阀座为H型管状结构,由中央隔板分为上腔和下腔;所述中央隔板靠侧壁四周沿轴向设有一圈环形第一油孔;所述阀座上端与缓冲器活塞杆上端连接;所述阀座上端外侧壁设有一圈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沿轴向设有一组第一通孔;所述阀销为T型圆柱状结构,一组阀销自上而下安装在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阀套为管状结构,所述阀套套设在阀座上腔外侧壁上;所述外挡圈为管状结构,所述外挡圈套设在阀座底部;所述大弹簧套设在阀座外侧壁上、阀套与外挡圈之间;所述阀门盖为U型环状结构,所述阀门盖倒置装配在阀座下腔内;所述小挡圈为管状结构,所述小挡圈设置在所述阀座下腔内部底端,所述小弹簧设置在小挡圈和阀门盖底部之间。进一步,所述阀座上腔侧壁沿径向设有一圈第二油孔。进一步,所述阀套内侧壁设有一圈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沿径向设有一圈与第二油孔匹配的第三油孔。其主要作用是阀套通过阀销在油压的作用下,压缩弹簧向下运动后,第二油孔与第三油孔相合,增大阻尼孔面积,降低阻尼力。进一步,所述阀座中央隔板中心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面积不超过所述一圈第一油孔总面积的30%。其主要作用是作为反弹定油孔使用,为缓冲器反弹时提供较大的阻尼,防止缓冲器出现反弹速度较快的现象。进一步,所述阀门盖底部中央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直径小于一圈环形第一油孔圆心所组成的圆的直径与第一油孔直径的差值。进一步,所述第三通孔直径大于第二通孔直径。保证第三油孔与第二油孔重合时,油液能够完全通过第二油孔。进一步,所述阀套上端外侧壁设有环形法兰边;所述环形法兰边上端面与阀座环形凸台下端面接触,所述环形法兰边上端面还与阀销底部端面接触。进一步,所述阀座下端侧壁沿径向设有销子用于固定外挡圈和内挡圈。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能够满足缓冲器在不同着陆速度下的阻尼要求,能够改善缓冲器的缓冲性能,减小缓冲器结构的复杂度。附图说明图1是缓冲器用节流阀结构示意图;图2是节流阀正行程小速度工作原理图;图3是节流阀正行程大速度工作原理图;图4是节流阀反行程工作原理图;编号说明:1阀销、2阀座、3阀套、4大弹簧、5阀门盖、6小弹簧、7外挡圈、8内挡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组成简图,节流阀由阀销1、阀座2、阀套3、大弹簧4、阀门盖5、小弹簧6、外挡圈7和内挡圈8等组成。阀座2为“H”型管状结构,中间隔板靠侧壁处布置有一组油孔呈环装分布,中心设置有一个小孔,阀座上腔侧壁设有一圈环形孔;阀座2与缓冲器活塞杆上端连接,将缓冲器分隔为两个油腔;阀销1尾“T”型圆柱结构,一组阀销1安装在阀座2上部的孔中;阀套3为“T”管状结构,在内圆中间侧壁上有环形槽,槽中间设置有1组油孔,阀套3内圆装配在阀座2中上部的外圆上,阀套3上部分别与阀座上部下端面和阀销1端面接触;大弹簧4装配在阀座2的下部外圆上,大弹簧3上部与阀套3下端面贴合,外挡圈装配在阀座的下部,上端面与大弹簧3下端面接触,压缩大弹簧4,阀门盖5为“U”型环装结构,中心挖孔,倒置装配在阀座2下部腔内,小弹簧6装配在阀盖内内部,下端通过小挡圈6固定在阀座2下部腔体内。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行程小速度工作原理,油腔油液压力仅能克服小弹簧6作用力使阀门盖5打开,此时阀座2中心的油孔全部打开,油液通过该阻尼孔进入回油腔产生阻尼力;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行程大速度工作原理,油腔油液压力能够克服小弹簧6作用力使阀门盖5打开,同时油液压力通过阀销1作用到阀套3上,克服大弹簧4作用力使阀套3侧壁中部上的油孔与阀座2侧壁上阻尼孔相和,油腔油液分别通过阀座2中心阻尼孔和侧壁阻尼进入回油腔产生阻尼力;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反行程工作原理,阀套3在回油腔压力和大弹簧4作用力下,上部与阀座2端面贴合,关闭阀座2侧壁上油孔,阀门盖5在回油腔压力和大弹簧4作用力下,上部与阀座2中部端面贴合,将阀座2中心靠侧壁的油孔关闭,阀门盖5的中心油孔与阀座2中心小油孔重合,此时油液通过阀座2中心小油孔回流至油腔。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未详尽部分为常规技术。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缓冲器用节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阀包括:阀销、阀座、阀套、大弹簧、阀门盖、小弹簧、外挡圈和内挡圈;/n所述阀座为H型管状结构,由中央隔板分为上腔和下腔;所述中央隔板靠侧壁四周沿轴向设有一圈环形第一油孔;/n所述阀座上端与缓冲器活塞杆上端连接;/n所述阀座上端外侧壁设有一圈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沿轴向设有一组第一通孔;/n所述阀销为T型圆柱状结构,一组阀销自上而下安装在所述第一通孔中;/n所述阀套为管状结构,所述阀套套设在阀座上腔外侧壁上;/n所述外挡圈为管状结构,所述外挡圈套设在阀座底部;/n所述大弹簧套设在阀座外侧壁上、阀套与外挡圈之间;/n所述阀门盖为U型环状结构,所述阀门盖倒置装配在阀座下腔内;/n所述小挡圈为管状结构,所述小挡圈设置在所述阀座下腔内部底端,/n所述小弹簧设置在小挡圈和阀门盖底部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冲器用节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阀包括:阀销、阀座、阀套、大弹簧、阀门盖、小弹簧、外挡圈和内挡圈;
所述阀座为H型管状结构,由中央隔板分为上腔和下腔;所述中央隔板靠侧壁四周沿轴向设有一圈环形第一油孔;
所述阀座上端与缓冲器活塞杆上端连接;
所述阀座上端外侧壁设有一圈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沿轴向设有一组第一通孔;
所述阀销为T型圆柱状结构,一组阀销自上而下安装在所述第一通孔中;
所述阀套为管状结构,所述阀套套设在阀座上腔外侧壁上;
所述外挡圈为管状结构,所述外挡圈套设在阀座底部;
所述大弹簧套设在阀座外侧壁上、阀套与外挡圈之间;
所述阀门盖为U型环状结构,所述阀门盖倒置装配在阀座下腔内;
所述小挡圈为管状结构,所述小挡圈设置在所述阀座下腔内部底端,
所述小弹簧设置在小挡圈和阀门盖底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冲器用节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上腔侧壁沿径向设有一圈第二油孔。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兰明杜进焦阳张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