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摆动放大的压电叠堆双柱塞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0361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摆动放大的压电叠堆双柱塞泵。压电叠堆泵泵体安装有两个摆动放大机构,摆动放大机构呈对称安装。压电叠堆通过预紧螺栓固定在腔体内部的壳体上,压电叠堆与活塞1接触;腔体内设有液压腔,对压电叠堆的位移进行一级放大;活塞2带动两个摆杆动作进行二级放大;摆杆带动柱塞进行动作来改变有液腔体积的变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摆动放大的压电叠堆双柱塞泵,放大效果明显。大大的提高了泵送的流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摆动放大的压电叠堆双柱塞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摆动放大的压电叠堆双柱塞泵,属于流体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将压电叠堆应用到压电泵上,可以实现流体的连续输出,由于压电叠堆泵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无电磁干扰,流量及压力可控性好等诸多优势,备受人们的关注,随着对压电叠堆泵研究的深入,近年来压电叠堆泵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提出了一种摆动放大的压电叠堆双柱塞泵。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摆动放大的压电叠堆双柱塞泵,主要有泵体(1)下泵盖(2),压电叠堆(3),活塞1(4)液压腔(5),活塞2(6),摆杆1(7),摆杆2(8),螺纹螺杆(9),支撑架(10),柱塞1(11),柱塞2(12),圆柱螺杆(13),进口阀(14),出口阀(15),预紧螺栓(16),弹簧(17)组成。一种摆动放大的压电叠堆双柱塞泵,主要有泵体(1)、下泵盖(2)、压电叠堆(3)、活塞1(4)、液压腔(5)、活塞2(6)、摆杆1(7)、摆杆2(8)、螺纹螺杆(9)、支撑架(10)、柱塞1(11)、柱塞2(12)、圆柱螺杆(13)、进口阀(14)、出口阀(15)、预紧螺栓(16)、弹簧(17)组成;所述泵体(1)两侧开设有进液口1(1-1),进液口2(1-2)和出液口1(1-3),出液口2(1-4)并安装有进口阀(14)和出口阀(15);下泵盖(2)通过粘结安装在泵的底部;压电叠堆(3)通过预紧螺栓(16)固定在上泵体(1)内的顶部;活塞1(11)上部与压电叠堆(3)接触,下部驱动液压腔(5)内的液压油,达到一级放大的效果;活塞2(12)左右开设有槽,用于安装摆杆1(17)和摆杆2(8);支撑架固定在泵体(1)的槽内(1-5)上;摆杆1(7)和摆杆2(8)通过螺纹螺杆(9)和支撑架(10)连接,形成杠杆式摆动放大;柱塞1(11)和柱塞2(12)通过圆柱螺杆(13)分别和摆杆1(7)摆杆2(8)连接;弹簧(17)安装在支撑架(10)和活塞2(6)之间用于压电叠堆(3)收缩时摆动放大机构的动作。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压电叠堆(3)和活塞1(4)相接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成果是此专利技术的摆动放大机构,呈左右对称安装,一次动作可以驱动两个柱塞动作。此专利技术通过液压腔和摆动放大机构达到二级放大的效果,放大效果明显。泵送流量显著增加。附图说明附图1为摆动放大的压电叠堆双柱塞泵整体机构示意图。附图2为摆动放大机构结构图。附图3为活塞1结构图。附图4为活塞2结构图。附图5为摆杆结构图。附图6为柱塞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请参照附图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具体结构如下:摆动放大的压电叠堆双柱塞泵,主要有泵体(1)下泵盖(2),压电叠堆(3),活塞1(4)液压腔(5),活塞2(6),摆杆1(7),摆杆2(8),螺纹螺杆(9),支撑架(10),柱塞1(11),柱塞2(12),圆柱螺杆(13),进口阀(14),出口阀(15),预紧螺栓(16),弹簧(17)组成。一种摆动放大的压电叠堆双柱塞泵,主要有泵体(1)、下泵盖(2)、压电叠堆(3)、活塞1(4)、液压腔(5)、活塞2(6)、摆杆1(7)、摆杆2(8)、螺纹螺杆(9)、支撑架(10)、柱塞1(11)、柱塞2(12)、圆柱螺杆(13)、进口阀(14)、出口阀(15)、预紧螺栓(16)、弹簧(17)组成;所述泵体(1)两侧开设有进液口1(1-1),进液口2(1-2)和出液口1(1-3),出液口2(1-4)并安装有进口阀(14)和出口阀(15);下泵盖(2)通过粘结安装在泵的底部;压电叠堆(3)通过预紧螺栓(16)固定在上泵体(1)内的顶部;活塞1(11)上部与压电叠堆(3)接触,下部驱动液压腔(5)内的液压油,达到一级放大的效果;活塞2(12)左右开设有槽,用于安装摆杆1(17)和摆杆2(8);支撑架固定在泵体(1)的槽内(1-5)上;摆杆1(7)和摆杆2(8)通过螺纹螺杆(9)和支撑架(10)连接,形成杠杆式摆动放大;柱塞1(11)和柱塞2(12)通过圆柱螺杆(13)分别和摆杆1(7)摆杆2(8)连接;弹簧(17)安装在支撑架(10)和活塞2(6)之间用于压电叠堆(3)收缩时摆动放大机构的动作。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压电叠堆(3)和活塞1(4)相接触。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可分为第一工作过程和第二工作过程第一工作过程:给压电叠堆(3)施加交变信号压电叠堆(3)伸长,驱动活塞1(4)向下运动经液压腔(5)放大推动活塞2(6)向下运动进而带动摆杆1(7)和摆杆2(8)进行摆动,进行二级放大。摆杆带动柱塞1(11)和柱塞2(12)进行动作。这时出口阀(15)打开,进口阀(14)关闭液体流出。第二工作过程:压电叠堆(3)收缩,活塞2(6)在弹簧(17)弹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进而带动摆杆1(7)和摆杆(8)向内摆动,进而带动柱塞1(11)和柱塞2(12)动作使腔内体积变大,使腔内压强小于腔外压强,这时进口阀(14)打开,出口阀(15)关闭液体流入腔内。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专利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摆动放大的压电叠堆双柱塞泵,主要有泵体(1)、下泵盖(2)、压电叠堆(3)、活塞1(4)、液压腔(5)、活塞2(6)、摆杆1(7)、摆杆2(8)、螺纹螺杆(9)、支撑架(10)、柱塞1(11)、柱塞2(12)、圆柱螺杆(13)、进口阀(14)、出口阀(15)、预紧螺栓(16)、弹簧(17)组成;所述泵体(1)两侧开设有进液口1(1-1),进液口2(1-2)和出液口1(1-3),出液口2(1-4)并安装有进口阀(14)和出口阀(15);下泵盖(2)通过粘结安装在泵的底部;压电叠堆(3)通过预紧螺栓(16)固定在上泵体(1)内的顶部;活塞1(11)上部与压电叠堆(3)接触,下部驱动液压腔(5)内的液压油,达到一级放大的效果;活塞2(12)左右开设有槽,用于安装摆杆1(17)和摆杆2(8);支撑架固定在泵体(1)的槽内(1-5)上;摆杆1(7)和摆杆2(8)通过螺纹螺杆(9)和支撑架(10)连接,形成杠杆式摆动放大;柱塞1(11)和柱塞2(12)通过圆柱螺杆(13)分别和摆杆1(7)摆杆2(8)连接;弹簧(17)安装在支撑架(10)和活塞2(6)之间用于压电叠堆(3)收缩时摆动放大机构的动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摆动放大的压电叠堆双柱塞泵,主要有泵体(1)、下泵盖(2)、压电叠堆(3)、活塞1(4)、液压腔(5)、活塞2(6)、摆杆1(7)、摆杆2(8)、螺纹螺杆(9)、支撑架(10)、柱塞1(11)、柱塞2(12)、圆柱螺杆(13)、进口阀(14)、出口阀(15)、预紧螺栓(16)、弹簧(17)组成;所述泵体(1)两侧开设有进液口1(1-1),进液口2(1-2)和出液口1(1-3),出液口2(1-4)并安装有进口阀(14)和出口阀(15);下泵盖(2)通过粘结安装在泵的底部;压电叠堆(3)通过预紧螺栓(16)固定在上泵体(1)内的顶部;活塞1(11)上部与压电叠堆(3)接触,下部驱动液压腔(5)内的液压油,达到一级放大的效果;活塞2(12)左右开设有槽,用于安装摆杆1(17)和摆杆2(8);支撑架固定在泵体(1)的槽内(1-5)上;摆杆1(7)和摆杆2(8)通过螺纹螺杆(9)和支撑架(10)连接,形成杠杆式摆动放大;柱塞1(11)和柱塞2(12)通过圆柱螺杆(13)分别和摆杆1(7)摆杆2(8)连接;弹簧(17)安装在支撑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丽鹏胡殿彬王靖然侯轶吴晓强杜名瑞李松源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