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体的蜗轮换向减速离合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0323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7:02
一种锁体的蜗轮换向减速离合装置及使用方法,涉及一种换向减速离合装置,减速机下壳体,减速机下壳体的下部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蜗杆,蜗杆的一侧设有垂直啮合的蜗轮叠轮;过桥轮轴、中心轮轴和轴头分别设置在减速机下壳体的下部、中部和上部,过桥轮轴上分别连接有过桥轮和过桥小轮,蜗轮叠轮与过桥轮相啮合;中心轮轴上分别安装有中心大轮和中心小轮,过桥小轮与中心大轮相啮合,中心小轮的一侧设有齿啮合的摆轮,在中心小轮与摆轮之间的外面设有一体连接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安装在机械通用锁体内,在内动轮在空转状态时还处于和锁体驱动上轮、驱动下轮差速啮合状态,使之锁体在无电情况下仍实现使用机械钥匙开锁上锁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锁体的蜗轮换向减速离合装置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向减速离合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锁体的蜗轮换向减速离合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公知的,随着门锁技术地不断成熟和发展,市场上出现了电动锁芯门锁,继而又进一步出现了电动锁体门锁,在原有防盗门锁的基础上,增加电子部分,但是现有的智能锁换向离合机构中,机械部分与电动部分不联动,机械开启门锁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锁体的蜗轮换向减速离合装置及使用方法。为了实现所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锁体的蜗轮换向减速离合装置,包括减速机下壳体、电机、蜗杆、蜗轮叠轮、中心轮轴、过桥轮轴和轴头,在减速机下壳体的下部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蜗杆,蜗杆的一侧设有垂直啮合的蜗轮叠轮;过桥轮轴、中心轮轴和轴头分别设置在减速机下壳体的下部、中部和上部,在过桥轮轴上分别连接有过桥轮和过桥小轮,过桥小轮位于过桥轮的外面,且蜗轮叠轮与过桥轮相啮合;在中心轮轴上分别安装有中心大轮和中心小轮,中心小轮位于中心大轮的外面,过桥轮的上部位于中心大轮的内面,过桥小轮与中心大轮相啮合,中心小轮的一侧设有齿啮合的摆轮,在中心小轮与摆轮之间的外面设有一体连接件;在轴头上设有通过内动轮轴承连接的内动轮和外动轮,外动轮的中心处设有轴孔,外动轮设置在内动轮内面,外动轮设置在内动轮内,且内动轮的外齿与摆轮的外齿相啮合。所述的锁体的蜗轮换向减速离合装置,电机选用的空心杯电机,直径16毫米,正常工作电流190mA,空心杯电机通过微控制器输出端连接的驱动电路实现正反转。所述的锁体的蜗轮换向减速离合装置,在减速机下壳体外边缘处间隔设有多个固定螺丝孔,减速机下壳体通过固定螺丝孔内的螺丝与减速机上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的锁体的蜗轮换向减速离合装置,安装过桥轮轴的减速机下壳体的内孔里安装有轴承。一种锁体的蜗轮换向减速离合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减速机下壳体、电机、蜗杆、蜗轮叠轮、中心轮轴、过桥轮轴和轴头,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电机正传,驱动蜗杆与蜗轮叠轮直齿啮合传动,蜗轮叠轮与过桥轮外齿啮合传动,完成一级减速;同时过桥轮外面的过桥小轮与过桥轮随动,过桥小轮驱动中心轮轴上的中心大轮转动,完成二级减速;中心轮轴上的中心小轮与摆轮通过一体连接件连接,且中心小轮驱动摆轮转动,摆轮与轴头上的内动轮相啮合传动,完成三级减速;摆轮与内动轮下部左侧的外齿相啮合,由外动轮驱动机械驱动单元的驱动上轮;电机反转时,摆轮与内动轮下部右侧的外齿相啮合传动,电机无信号时,摆轮与内动轮的啮合状态分离,处于空转状态。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锁体的蜗轮换向减速离合装置,通过设置过桥轮与蜗轮叠轮啮合传动,完成第一级大减速比减速以增加扭力,再由中心大轮上的中心小轮完成第二级大减速比减速增加扭力,再次通过一体连接件连接的摆轮与内动轮啮合,完成第三级大减速比减速增加扭力,从设定电机转速8400/rpm,通过三级减速增加扭力,达到了设计最终要求7/rpm;将本专利技术安装在机械通用锁体内,在内动轮在空转状态时还处于和锁体驱动上轮、驱动下轮差速啮合状态,使之锁体在无电情况下仍实现使用机械钥匙开锁上锁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去掉外动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外动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机;2、减速机下壳体;3、蜗杆;4、蜗轮叠轮;5、过桥轮;6、中心大轮;7、中心小轮;8、一体连接件;9、摆轮;10、内动轮轴承;11、内动轮;12、外动轮;13、中心轮轴;14、过桥轮轴;15、固定螺丝孔;16、过桥小轮;17、轴头;18、轴孔。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专利技术,公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专利技术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结合附图1-3所述的锁体的蜗轮换向减速离合装置,包括减速机下壳体2、电机1、蜗杆3、蜗轮叠轮4、中心轮轴13、过桥轮轴14和轴头17,在减速机下壳体2的下部设有电机1,电机1的输出端连接有蜗杆3,蜗杆3的一侧设有垂直啮合的蜗轮叠轮4;过桥轮轴14、中心轮轴13和轴头17分别设置在减速机下壳体2的下部、中部和上部,在过桥轮轴14上分别连接有过桥轮5和过桥小轮16,过桥小轮16位于过桥轮5的外面,且蜗轮叠轮4与过桥轮5相啮合;在中心轮轴13上分别安装有中心大轮6和中心小轮7,中心小轮7位于中心大轮6的外面,过桥轮5的上部位于中心大轮6的内面,过桥小轮16与中心大轮6相啮合,中心小轮7的一侧设有齿啮合的摆轮9,在中心小轮7与摆轮9之间的外面设有一体连接件8;在轴头17上设有通过内动轮轴承10连接的内动轮11和外动轮12,外动轮12的中心处设有轴孔18,外动轮12设置在内动轮11内面,且内动轮11的外齿与摆轮9的外齿相啮合。所述的锁体的蜗轮换向减速离合装置,电机1选用的空心杯电机,直径16毫米,正常工作电流190mA,空心杯电机通过微控制器输出端连接的驱动电路实现正反转。所述的锁体的蜗轮换向减速离合装置,在减速机下壳体2外边缘处间隔设有多个固定螺丝孔,减速机下壳体2通过固定螺丝孔内的螺丝与减速机上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的锁体的蜗轮换向减速离合装置,安装过桥轮轴14的减速机下壳体2的内孔里安装有轴承。一种锁体的蜗轮换向减速离合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减速机下壳体2、电机1、蜗杆3、蜗轮叠轮4、中心轮轴13、过桥轮轴14和轴头17,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电机1正传,驱动蜗杆3与蜗轮叠轮4直齿啮合传动,蜗轮叠轮4与过桥轮5外齿啮合传动,完成一级减速;同时过桥轮5外面的过桥小轮16与过桥轮5随动,过桥小轮16驱动中心轮轴13上的中心大轮6转动,完成二级减速;中心轮轴13上的中心小轮7与摆轮9通过一体连接件8连接,且中心小轮7驱动摆轮9转动,摆轮9与轴头17上的内动轮11相啮合传动,完成三级减速;摆轮9与内动轮11下部左侧的外齿相啮合,由外动轮12驱动机械驱动单元的驱动上轮;电机反转时,摆轮9与内动轮11下部右侧的外齿相啮合传动,电机无信号时,摆轮9与内动轮11的啮合状态分离,处于空转状态。实施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锁体的蜗轮换向减速离合装置及使用方法,在使用时,将本专利技术安装于锁体内部,由外动轮12啮合机械驱动单元的驱动上轮,电机1正传,驱动蜗杆3与蜗轮叠轮4直齿啮合传动,蜗轮叠轮4与过桥轮5外齿啮合传动,完成一级减速;同时过桥轮5外面的过桥小轮16与过桥轮5随动,过桥小轮16驱动中心轮轴13上的中心大轮6转动,完成二级减速;中心轮轴13上的中心小轮7与摆轮9通过一体连接件8连接,且中心小轮7驱动摆轮9转动,摆轮9与轴头17上的内动轮11下部左侧的外齿相啮合传动,完成三级减速;从设定的电机转速8400/rpm,通过三级减速增加扭力,达到了设计最终要求7/rpm,电机反转时,摆轮9与内动轮11下部右侧的外齿相啮合传动,电机无信号时,摆轮9与内动轮1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锁体的蜗轮换向减速离合装置,包括减速机下壳体、电机、蜗杆、蜗轮叠轮、中心轮轴、过桥轮轴和轴头,其特征是:在减速机下壳体的下部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蜗杆,蜗杆的一侧设有垂直啮合的蜗轮叠轮;/n过桥轮轴、中心轮轴和轴头分别设置在减速机下壳体的下部、中部和上部,在过桥轮轴上分别连接有过桥轮和过桥小轮,过桥小轮位于过桥轮的外面,且蜗轮叠轮与过桥轮相啮合;/n在中心轮轴上分别安装有中心大轮和中心小轮,中心小轮位于中心大轮的外面,过桥轮的上部位于中心大轮的内面,过桥小轮与中心大轮相啮合,中心小轮的一侧设有齿啮合的摆轮,在中心小轮与摆轮之间的外面设有一体连接件;/n在轴头上设有通过内动轮轴承连接的内动轮和外动轮,外动轮的中心处设有轴孔,外动轮设置在内动轮内面,外动轮设置在内动轮内,且内动轮的外齿与摆轮的外齿相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锁体的蜗轮换向减速离合装置,包括减速机下壳体、电机、蜗杆、蜗轮叠轮、中心轮轴、过桥轮轴和轴头,其特征是:在减速机下壳体的下部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蜗杆,蜗杆的一侧设有垂直啮合的蜗轮叠轮;
过桥轮轴、中心轮轴和轴头分别设置在减速机下壳体的下部、中部和上部,在过桥轮轴上分别连接有过桥轮和过桥小轮,过桥小轮位于过桥轮的外面,且蜗轮叠轮与过桥轮相啮合;
在中心轮轴上分别安装有中心大轮和中心小轮,中心小轮位于中心大轮的外面,过桥轮的上部位于中心大轮的内面,过桥小轮与中心大轮相啮合,中心小轮的一侧设有齿啮合的摆轮,在中心小轮与摆轮之间的外面设有一体连接件;
在轴头上设有通过内动轮轴承连接的内动轮和外动轮,外动轮的中心处设有轴孔,外动轮设置在内动轮内面,外动轮设置在内动轮内,且内动轮的外齿与摆轮的外齿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体的蜗轮换向减速离合装置,其特征是:电机选用的空心杯电机,直径16毫米,正常工作电流190mA,空心杯电机通过微控制器输出端连接的驱动电路实现正反转。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剑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如怀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