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面吊顶结构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00314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曲面吊顶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主龙骨,将主骨架依据设置位置可拆卸的安装于屋面结构上,安装过程中调节主骨架的安装高度;提供连接组件,将连接组件沿纵向间隔的设于主骨架上,让连接组件与主骨架可转动的连接;提供次骨架,将次骨架与第一连接端部可转动的连接,并通过转动调节调整次骨架在水平面内的姿态;提供装饰板,将装饰板可拆卸的安装于次骨架上,调节装饰板的安装高度并将多个装饰板拼接连接从而完成曲面吊顶结构的施工。本申请通过调节相邻结构层间的相对安装位置从而实现层层递进地安装位置的调节,进而能够更准确地定位和调节装饰板的安装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曲面吊顶结构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特指一种曲面吊顶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大跨度异形钢结构的曲面金属板吊顶,形状复杂,跨度大,高度高,施工面积大,施工较为困难。现有的针对大型曲面吊顶结构的施工方法通常采用多个单元板进行焊接拼接而成曲面金属板,但是这样的施工方法焊接工作量大,高空操作焊接施工,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而且若是焊接位置出错,还需切除重新焊接,施工繁琐且耽误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曲面吊顶结构的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曲面金属板吊顶施工方法焊接工作量大和焊接要求高,焊接失误后的调整施工繁琐且耽误施工进度的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曲面吊顶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主骨架,将所述主骨架依据设置位置可拆卸的安装于屋面结构上,安装过程中调节所述主骨架的安装高度;提供连接组件,将所述连接组件沿纵向间隔的设于所述主骨架上,让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主骨架可转动的连接,并转动调节所述连接组件以使得所述连接组件上位于所述主骨架下方的第一连接端部可于竖直面内进行摆动调节;提供次骨架,将所述次骨架与所述第一连接端部可转动的连接,并通过转动调节调整所述次骨架在水平面内的姿态;提供装饰板,将所述装饰板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次骨架上,在安装装饰板时,调节所述装饰板的安装高度并将多个装饰板拼接连接从而完成曲面吊顶结构的施工。本专利技术中主骨架、连接组件、次骨架以及装饰板均为可拆卸地安装连接,能够根据设置位置进行调整,施工更为灵活、简便。由于主骨架相对于屋面结构的安装高度可调、装饰板的安装高度可调节,从而可以调节主骨架、装饰板的安装高度,由于连接组件与所述主骨架可转动的连接、次骨架可绕所述第一连接端部在水平面内进行转动调节,从而可进一步调节主骨架、次骨架的安装位置。本申请通过调节相邻结构层间的相对安装位置从而实现层层递进地安装位置的调节,进而能够更准确地定位和调节装饰板的安装位置。本专利技术曲面吊顶结构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安装件和第一调节件,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第一安装件卡套于所述主骨架的一主龙骨上,且所述第一安装件的端部形成有与所述主龙骨侧面相对应的安装端板;于所述第一调节件上开设沿横向的第一长条孔;将所述第一调节件贴设于所述主龙骨的侧面并与所述安装端板相贴合,将所述第一调节件通过穿过所述第一长条孔及所述安装端板的第一紧固件与所述安装端部紧固连接,在紧固连接之前,通过调节所述第一紧固件在所述第一长条孔的位置可实现连接组件的转动调节。本专利技术曲面吊顶结构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一竖向杆,所述第一连接端部位于所述第一竖向杆的端部,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第一竖向杆竖向穿过且螺合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件,通过调节所述第一竖向杆能够调节所述第一竖向杆的吊设高度,进而能够调节所述次骨架相对于所述主骨架的吊装高度。本专利技术曲面吊顶结构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部呈球状,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抱箍件,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于所述抱箍件上开设与所述第一连接端部相适配的第一容置槽,将所述第一连接端部插接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使所述第一连接端部能够在所述第一容置槽内转动;将所述抱箍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次骨架,通过转动调节所述抱箍件能够实现所述抱箍件相对于所述第一竖向杆的转动调节,进而能够实现所述次骨架相对于所述主骨架的转动调节。本专利技术曲面吊顶结构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提供若干个第二安装件,将所述第二安装件卡套于所述次骨架的一次龙骨上,使所述第二安装件的端部伸出所述次龙骨侧面形成有连接端;提供若干个第二竖向杆,将所述第二竖向杆竖向穿过且螺合连接于所述连接端,通过旋转所述第二竖向杆能够调节所述第二竖向杆的吊设高度,进而能够调节所述装饰板相对于所述次骨架的安装高度。本专利技术曲面吊顶结构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于所述装饰板上开设滑槽;提供第二紧固件,将所述第二紧固件滑设于所述滑槽内;提供滑动件,将所述滑动件套设于所述第二紧固件上且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竖向杆;通过所述第二紧固件将所述滑动件与所述装饰板紧固连接;在紧固连接之前,通过调节所述第二紧固件在所述滑槽内的位置,能够调节所述滑动件相对于所述装饰板的安装位置。本专利技术曲面吊顶结构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竖向杆的端部形成有呈球状的第二连接端部;还包括如下步骤:于所述滑动件上开设与所述第二连接端部相适配的第二容置槽,将所述第二连接端部插接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使所述第二连接端部能够在所述第二容置槽内转动;通过转动调节所述滑动件能够实现所述滑动件相对于所述第二竖向杆的转动调节,进而能够实现所述装饰板可绕第二连接端部在水平面内进行转动调节。本专利技术曲面吊顶结构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提供若干个转接件,将若干个所述转接件固设于所述屋面结构;提供若干个吊杆,将所述吊杆竖向穿过且螺合连接于对应的所述转接件;将所述主骨架通过所述吊杆吊设安装于所述屋面结构,通过旋转所述吊杆能够调节所述吊杆的吊设高度,进而能够调节所述主骨架相对于所述屋面结构的安装高度。本专利技术曲面吊顶结构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提供若干对连接爪件,将每对所述连接爪件合页连接于对应的所述吊杆;提供若干个组装而成的单元框架,若干个所述单元框架通过所述连接爪件拼接连接而形成所述主骨架;通过转动调节所述连接爪件能够调节相邻两个所述单元框架之间的转动角度。本专利技术曲面吊顶结构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组装所述单元框架包括如下步骤:提供若干个拼接件,所述拼接件包括一对端板,于所述端板开设呈弧形状的第二长条孔;提供若干对侧钢管和若干个横钢管,在每对所述侧钢管之间间隔地放置若干个横钢管,通过一对所述端板夹住所述侧钢管和所述横钢管的相交处,将所述端板与所述侧钢管紧固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二长条孔和第三紧固件将所述端板与所述横钢管固定连接,从而实现通过所述拼接件将所述侧钢管和所述横钢管拼接连接;在紧固连接之前,通过调节所述第三紧固件在所述第二长条孔内的位置可实现所述横钢管相对于所述侧钢管的转动调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曲面吊顶方法所形成的曲面吊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曲面吊顶方法中连接组件、副龙骨以及装饰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转换层、连接组件以及副龙骨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中副龙骨、第二安装件、第二竖向杆以及若干个滑动件以及装饰板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1中转接件、吊杆、连接爪件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曲面吊顶方法中单元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曲面吊顶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曲面吊顶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提供主骨架,将所述主骨架依据设置位置可拆卸的安装于屋面结构上,安装过程中调节所述主骨架的安装高度;/n提供连接组件,将所述连接组件沿纵向间隔的设于所述主骨架上,让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主骨架可转动的连接,并转动调节所述连接组件以使得所述连接组件上位于所述主骨架下方的第一连接端部可于竖直面内进行摆动调节;/n提供次骨架,将所述次骨架与所述第一连接端部可转动的连接,并通过转动调节调整所述次骨架在水平面内的姿态;/n提供装饰板,将所述装饰板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次骨架上,在安装装饰板时,调节所述装饰板的安装高度并将多个装饰板拼接连接从而完成曲面吊顶结构的施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曲面吊顶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主骨架,将所述主骨架依据设置位置可拆卸的安装于屋面结构上,安装过程中调节所述主骨架的安装高度;
提供连接组件,将所述连接组件沿纵向间隔的设于所述主骨架上,让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主骨架可转动的连接,并转动调节所述连接组件以使得所述连接组件上位于所述主骨架下方的第一连接端部可于竖直面内进行摆动调节;
提供次骨架,将所述次骨架与所述第一连接端部可转动的连接,并通过转动调节调整所述次骨架在水平面内的姿态;
提供装饰板,将所述装饰板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次骨架上,在安装装饰板时,调节所述装饰板的安装高度并将多个装饰板拼接连接从而完成曲面吊顶结构的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吊顶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安装件和第一调节件,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安装件卡套于所述主骨架的一主龙骨上,且所述第一安装件的端部形成有与所述主龙骨侧面相对应的安装端板;
于所述第一调节件上开设沿横向的第一长条孔;
将所述第一调节件贴设于所述主龙骨的侧面并与所述安装端板相贴合,将所述第一调节件通过穿过所述第一长条孔及所述安装端板的第一紧固件与所述安装端部紧固连接,在紧固连接之前,通过调节所述第一紧固件在所述第一长条孔的位置可实现连接组件的转动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面吊顶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一竖向杆,所述第一连接端部位于所述第一竖向杆的端部,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竖向杆竖向穿过且螺合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件,通过调节所述第一竖向杆能够调节所述第一竖向杆的吊设高度,进而能够调节所述次骨架相对于所述主骨架的吊装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曲面吊顶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部呈球状,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抱箍件,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于所述抱箍件上开设与所述第一连接端部相适配的第一容置槽,将所述第一连接端部插接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使所述第一连接端部能够在所述第一容置槽内转动;
将所述抱箍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次骨架,通过转动调节所述抱箍件能够实现所述抱箍件相对于所述第一竖向杆的转动调节,进而能够实现所述次骨架相对于所述主骨架的转动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吊顶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若干个第二安装件,将所述第二安装件卡套于所述次骨架的一次龙骨上,使所述第二安装件的端部伸出所述次龙骨侧面形成有连接端;
提供若干个第二竖向杆,将所述第二竖向杆竖向穿过且螺合连接于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成徐志强周亮刘国舟胡敏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