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面砂浆、外墙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00130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抹面砂浆、外墙涂层及其制备方法,该抹面砂浆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中,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水泥30‑55份、砂10‑30份、重钙6‑11份、纤维素醚0.1‑0.6份、纤维0.6‑1.5份、胶粉1.0‑3.0份及陶瓷海绵8‑15份;B组分中,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外加剂5‑9份及碘甲烷3‑9份。该抹面砂浆具有较优的综合性能,能够从源头上避免“撞色”、“反红”等现象的出现,同时,改善了传统抹面砂浆容易产生裂缝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抹面砂浆、外墙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特别涉及抹面砂浆、外墙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外墙保温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其中抹面砂浆是外墙保温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主要施工于各种墙体保温面层(如热固型改性聚苯板,TPS板),形成抗裂防渗面层。传统的砂浆耐候性较差,夏季时搅拌后可操作时间较短,且涂抹后干燥较快,往往超过10分钟就会导致表面干燥,容易造成表面结皮,当夏季太阳直射在抹面砂浆表面时,使抹面砂浆的温度急剧升高,表面温度将高达50~70℃,但当遇到突然降雨则温度会降至15℃左右,温差可达35~55℃,这样的温差变化以及受昼夜和季节室外气温的影响,导致抹面砂浆层发生变形的量差很大,抹面砂浆很容易产生裂缝,对砂浆的粘结性、施工性有较大影响;而冬季干燥时间慢,由于砂浆的施工厚度相对较薄,散热也就很快,水化热不能得到积累利用,容易受到低温的影响,反复冻融循环对已经硬化、但强度较低的砂浆会产生很大的破坏作用,砂浆的早期强度达不到砂浆收缩所产生的应力,裂缝就会产生,或对结构构件造成比较大的附加力,对建筑饰面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此外,传统的抹面砂浆涂抹后不久,涂层会出现“撞色”、“反红”等现象,特别是白色墙面,尤为明显,通常的做法为涂刷透明底漆将其与外界氧气和水隔离住,但该方法效果较差,且无法从源头上避免“撞色”、“反红”等现象的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抹面砂浆、外墙涂层及其制备方法,该抹面砂浆具有较优的综合性能,能够从源头上避免“撞色”、“反红”等现象的出现,同时,改善了传统抹面砂浆容易产生裂缝的问题。一种抹面砂浆,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中,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水泥30-55份、砂10-30份、重钙6-11份、纤维素醚0.1-0.6份、纤维0.6-1.5份、胶粉1.0-3.0份及陶瓷海绵8-15份;B组分中,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外加剂5-9份及碘甲烷3-9份。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A组分中还包括二氧化钛5-12份;所述B组分中还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4-10份。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二氧化钛的粒径为1nm-5nm;和/或所述二氧化钛的莫氏硬度为6-7;和/或A组分中,所述二氧化钛的质量百分含量为7%-9%;和/或B组分中,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质量百分含量为7%-10%。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陶瓷海绵为SiO2-Al2O3复合陶瓷海绵。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SiO2-Al2O3复合陶瓷海绵的密度为10mg/cm3-15mg/cm3;和/或A组分中,所述SiO2-Al2O3复合陶瓷海绵的质量百分含量为8%-13%。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水泥包括硫酸铝盐水泥和硅酸盐水泥。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纤维包括单丝长度为8mm-10mm的第一纤维和单丝长度为5mm-7mm的第二纤维。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B组分中还包括水75-85份;和/或所述砂的粒径为40-70目;和/或所述重钙的粒径为180-220目;和/或所述胶粉为可再分散性乳胶粉;和/或所述纤维为聚丙纤维;和/或所述纤维素醚为甲基纤维素醚;和/或所述外加剂为DL型精品高效浓缩液。一种外墙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上述抹面砂浆和基底;将所述抹面砂浆中的A组分和B组分以质量比为3:1~5:1混合,形成浆料;将所述浆料涂覆至所述基底上,干燥,制得所述外墙涂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碘甲烷在制备抹面砂浆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陶瓷海绵在制备抹面砂浆中的应用。有益效果:上述抹面砂浆通过采用包含有水泥、砂、重钙、纤维素醚、纤维、胶粉和陶瓷海绵的A组分,包含有外加剂和碘甲烷的B组分,在各组分的协同作用下,使得上述抹面砂浆具有合适的固化速度和早期强度等,进而可以延长夏季操作时间,避免砂浆表面结皮,避免温差变化等导致裂缝产生,且还可以缩短冬季的干燥时间,延缓散热,避免砂浆散热过快,反复冻融循环等导致的裂缝产生,提高后期施工效率;且上述抹面砂浆具有较优的隔音效果,还可以避免“撞色”、“反红”等现象的出现,相比于传统的抹面砂浆具有更优的综合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并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抹面砂浆,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中,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水泥30-55份、砂10-30份、重钙6-11份、纤维素醚0.1-0.6份、纤维0.6-1.5份、胶粉1.0-3.0份及陶瓷海绵8-15份;B组分中,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外加剂5-9份及碘甲烷3-9份。本专利技术技术人员在研究中发现:1)传统的单组分抹面砂浆主要是外加剂和水泥以及砂混合好后的干粉状材料,现场加水搅拌后直接使用,单组分砂浆由于其分子链结构短,易被破坏,与水形成的聚合物呈离散态,外加抹面层多为薄层,散热较快,造成早期强度较差、在抗裂性能方面表现出的性能差等缺点。故本专利技术通过摒弃传统单组分的研究思路,通过组分的合理复配,形成双组分砂浆,来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2)“撞色”、“返红”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外墙保温材料(如TPS板)中的酚醛树脂中含有的苯酚类物质,且该类保温材料具有较强的碱性,故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且苯酚中的酚羟基比较活泼,酚羟基上游离出H+,从而导致后续腻子层或外饰面等涂料层会出现“撞色”、“返红”现象;故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组分中加入适量的碘甲烷,如此碘甲烷可以与酚羟基反应,生成甲基醚,进而可以避免酚羟基氧化而导致的反红现象的出现。3)传统的抹面砂浆的主要采用水泥、纤维和砂等材料组分进行复配,但该配方受季节影响较大,综合性能较差;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组分中加入陶瓷海绵,与水泥、砂、纤维素醚、纤维素和胶粉协同作用下,使得组分具有合适的固化速度和早期强度等,进而可以延长夏季操作时间,提高涂层厚度,避免砂浆表面结皮,避免温差变化导致裂缝产生等,还可以缩短冬季的干燥时间,延缓散热,避免砂浆散热过快,反复冻融循环等导致的裂缝产生,提高后期施工效率;产生上述技术效果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陶瓷海绵导热性较低,能够降低抹面砂浆与保温层的导热系数差值,进而可以避免裂纹的产生;且由于海绵陶瓷呈层状结构,通过与泥、砂、纤维素醚、纤维素和胶粉等组分复配,形成具有较优空间结构的涂层,大量空气保留在微纤维层内和微纤维层之间,故而在高低温下的具有较高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碘甲烷或陶瓷海绵在制备抹面砂浆中的应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碘甲烷或陶瓷海绵在制备抹面砂浆中的应用。


2.一种抹面砂浆,其特征在于,包括A组分和B组分;
A组分中,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水泥30-55份、砂10-30份、重钙6-11份、纤维素醚0.1-0.6份、纤维0.6-1.5份、胶粉1.0-3.0份及陶瓷海绵8-15份;
B组分中,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外加剂5-9份及碘甲烷3-9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抹面砂浆,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中还包括二氧化钛5-12份;所述B组分中还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4-10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抹面砂浆,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钛的粒径为1nm-5nm;和/或
所述二氧化钛的莫氏硬度为6-7;和/或
A组分中,所述二氧化钛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8%;和/或
B组分中,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质量百分含量为7%-1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抹面砂浆,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海绵为SiO2-Al2O3复合陶瓷海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抹面砂浆,其特征在于,所述SiO2-Al2O3复合陶瓷海绵的密度为10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英项海鹰李金钟徐志新
申请(专利权)人:亚士创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亚士创能新材料滁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