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水地质盾构施工用抗水稀释同步注浆液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00128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富水地质盾构施工用抗水稀释同步注浆液及制备方法,该浆液按重量份,包括以下原料:二氧化硅0.5~1份、凹凸棒土2~4份、膨润土15~25份、再生微粉30~40份、减水缓凝剂0.1~0.3份、消泡剂0.05~0.1份、润滑泵送剂0.05~0.1份、降滤失剂0.1~0.5份、水35~5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富水地质盾构施工用抗水稀释同步注浆液及制备整套技术方案,制备出的同步浆液具有流动性好、触变大、抗水侵蚀性能强、易于形成泥膜等性能特点,解决了传统同步注浆漏浆量大、浆体易被地下水稀释、填充效果差等工程技术难题,提升了地铁盾构同步注浆质量,质量和经济效益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富水地质盾构施工用抗水稀释同步注浆液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盾构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富水地质盾构施工用抗水稀释同步注浆液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盾构施工过程中,随着盾尾脱离管片,管片和地层间立即产生空隙,大小通常为2cm左右,空隙填充不及时将会引起地表沉降和管片上浮等危害,常用的处理措施是伴随着盾尾脱离管片向空隙中同步注入注浆料。为降低同步注浆料对盾尾刷的影响,工程中常选用惰性或半惰性同步注浆料(此类注浆料的初凝时间通常大于5h)。富水地层盾构施工应用表明,新灌注的未凝结同步注浆料极易被大量的地下水稀释,其各方面性能均会明显劣化,主要包括凝结时间的延迟和结石率的降低,最终导致泥浆倒灌盾体、地表沉降量增加、管片上浮和二次注浆量增加等不利现象发生。为此寻求合适的技术方案,解决同步注浆液在富水地质极易被稀释劣化的难题,是保证富水地质盾构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专利CN107827422B公开了一种海底盾构隧道的高防水同步注浆浆液,其提出的技术方案主要是解决同步注浆液硬化后抗海水侵蚀和耐久性问题,并未明确新灌注未凝结同步注浆液抗水稀释技术措施;专利CN106904888B公开了一种高保水性盾构施工预拌同步注浆料,其技术方案实施的目的是提升同步注浆液自身的保水性能,提高同步注浆液结石率。但目前,尚未见公开专利和文献明确技术方案如何有效提升新灌注未凝结同步注浆液抗地下水稀释,而在盾构隧道施工中,经常遇到富水地质,新拌未凝结同步注浆液在富水地质极易被稀释劣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抗水稀释能力和流动性,易于形成高强泥膜,触变大的富水地质盾构施工用抗水稀释同步注浆液及制备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富水地质盾构施工用抗水稀释同步注浆液,按重量份,包括以下原料:二氧化硅0.5~1份、凹凸棒土2~4份、膨润土15~25份、再生微粉30~40份、减水缓凝剂0.1~0.3份、消泡剂0.05~0.1份、润滑泵送剂0.05~0.1份、降滤失剂0.1~0.5份、水35~55份。进一步地,所述二氧化硅的比表面积大于120m2/g。进一步地,所述凹凸棒土的比表面积大于150m2/g,胶质价大于45mL/15g。进一步地,所述膨润土为钙基膨润土或钠基膨润土,钙基膨润土的过筛率大于98%,钠基膨润土的过筛率大于95%。进一步地,所述再生微粉为废砖再生微粉、废弃混凝土再生微粉和石粉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的按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比表面积大于400m2/g。进一步地,所述减水缓凝剂为糖钙、葡萄糖酸盐、柠檬酸和木质磺酸盐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的按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进一步地,所述消泡剂为聚醚型消泡剂。进一步地,所述泵送润滑剂为聚丙烯酰胺或聚氧化乙烯,聚丙烯酰胺为阴离子型,平均分子量不大于400万,聚氧化乙烯的分子量不大于100万。进一步地,所述降滤失剂为羧甲基纤维素、磺酸盐共聚物、接枝淀粉、腐殖酸钾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的按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所述富水地质盾构施工用抗水稀释同步注浆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减水缓凝剂、消泡剂、润滑泵送剂和降滤失剂,加入部分水,在搅拌速度不低于2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处理,制成A浆料;(2)取二氧化硅、凹凸棒土、膨润土和再生微粉,加入剩余的水,在搅拌速度不低于5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处理,制成B浆料;(3)将A浆料和B浆料混合,搅拌处理后得到所述富水地质盾构施工用抗水稀释同步注浆液。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原理为:(1)采用再生微粉替代天然河砂作为同步注浆液体的骨架支撑体系,对再生微粉的颗粒级配进行科学设计,可使同步注浆液内部骨架紧密堆积,表观密度最大,有效的增大了同步注浆液硬化后的结石率;同时,再生微粉具备一定的水化活性,遇水凝结硬化后可形成一定量的胶凝材料,从而完全代替了水泥和粉煤灰等胶凝组分,使同步注浆液硬化后的强度达2.5MPa以上,满足使用要求。(2)再生微粉存在颗粒棱角较多,极易导致同步注浆液内摩擦阻力增大,为增大体系的流动性,本专利技术引入了减水缓凝剂组分和润滑泵送剂组分,其在不显著增大体系用水量的同时,可显著降低体系屈服应力,增大体系流动性和可泵送性;为消除减水缓凝剂组分和润滑泵送剂组分引入的气泡,采用了加入消泡剂组分的措施。(3)凹凸棒土和膨润土吸水膨化后会形成大量胶团状结构,增加体系粘度,提升同步注浆液体系稳定,更为重要的是,大量的胶团会在地层表面固结形成初始的泥膜结构,泥膜结构的形成将有效的阻止地下水向同步注浆液的渗入。(4)表面积大于120m2/g的二氧化硅首先可进一步填充泥膜中的空隙,使形成的泥膜更为致密,进一步减少地下水向同步注浆液中的渗入;更为重要的是,二氧化硅辅助膨润土可实现浆体的触变调控,其显著特点是制备出的浆体触变较大,停止流动后,体系粘度会骤增,可有效阻止地下水对同步注浆液的稀释。(5)利用降滤失剂大分子链对固相颗粒的吸附联结作用,增加了泥膜的刚度,提升泥膜在高地下水压下的抗冲破能力。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利用二氧化硅和膨润土等分散于水溶液后,形成浆体触变大的特性,制备出了大触变同步注浆液,其具备的显著特征是浆液停止流动后,粘度骤增,利用此特性可有效阻止水对新灌注同步注浆液的稀释,有效地避免了漏浆现象的出现,保证了同步注浆质量。(2)协同利用膨润土的成膜特性、二氧化硅的密实填充作用和降滤失剂的泥膜刚度增强作用,在地层表面形成致密泥膜,阻止地下水向隧道的渗透,从根本上解决了地下水向新灌注同步注浆液的渗透,并且让同步注浆液具备抗水压冲蚀能力,可有效提升带压地层盾构施工质量,显著地规避了地表沉降和盾尾喷涌风险,让惰性或半惰性同步注浆液适用工况进一步扩大。(3)采用减水缓凝的制浆思路,保证了浆体具备良好的流动性,满足长距离泵送施工的基本要求,极大地延长了同步注浆料可泵送时间,降低了同步注浆施工难度,减少了因时间过长导致的浆体性能劣化现象出现,避免了大量的同步注浆液浪费。(4)大量使用再生微粉作为同步注浆料的骨料和胶凝组分,降低了高能耗胶凝组分的应用,扩大了建筑废弃物的利用,环保效益突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以下实施例所述抗水稀释同步注浆液均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配方组分,实施例和对比例所使用的各种原料,如未作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公知的市售产品:本专利技术富水地质盾构施工用抗水稀释同步注浆液,按重量份,由以下原料制成:二氧化硅0.5~1份、凹凸棒土2~4份、膨润土15~25份、再生微粉30~40份、减水缓凝剂0.1~0.3份、消泡剂0.05~0.1份、润滑泵送剂0.05~0.1份、降滤失剂0.1~0.5份、水35~55份。其中,二氧化硅的比表面积大于120m2/g。...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富水地质盾构施工用抗水稀释同步注浆液,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包括以下原料:二氧化硅0.5~1份、凹凸棒土2~4份、膨润土15~25份、再生微粉30~40份、减水缓凝剂0.1~0.3份、消泡剂0.05~0.1份、润滑泵送剂0.05~0.1份、降滤失剂0.1~0.5份、水35~5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富水地质盾构施工用抗水稀释同步注浆液,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包括以下原料:二氧化硅0.5~1份、凹凸棒土2~4份、膨润土15~25份、再生微粉30~40份、减水缓凝剂0.1~0.3份、消泡剂0.05~0.1份、润滑泵送剂0.05~0.1份、降滤失剂0.1~0.5份、水35~5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水地质盾构施工用抗水稀释同步注浆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的比表面积大于120m2/g。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富水地质盾构施工用抗水稀释同步注浆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棒土的比表面积大于150m2/g,胶质价大于45mL/15g。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富水地质盾构施工用抗水稀释同步注浆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膨润土为钙基膨润土或钠基膨润土,钙基膨润土的过筛率大于98%,钠基膨润土的过筛率大于95%。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富水地质盾构施工用抗水稀释同步注浆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微粉为废砖再生微粉、废弃混凝土再生微粉和石粉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的按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比表面积大于400m2/g。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富水地质盾构施工用抗水稀释同步注浆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缓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雷熊勇军陈应强张转转刘顿段超李征刘鹏飞刘君李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