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排列竹片传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9954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6:54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环形排列竹片传送系统,它包括机架、轨道、前滑座、后滑块、竹片外夹筒、移动挡板、竹片内夹柱;所述轨道固设于机架上;前滑座与后滑块安装于轨道上;竹片外夹筒、移动挡板、竹片内夹柱由前至后依序排列,竹片外夹筒固设于前滑座上,移动挡板位于竹片外夹筒的后方;竹片内夹柱连接于后滑块上;在后滑块和前滑座上均带有动力装置带动二者前后滑动;在前滑座上固设有与移动挡板连接并带动移动挡板摆动的动力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能够为已经形成环形排列并失去动力的竹片进行进一步传送,使其能够完整的传送到下一工序的设备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形排列竹片传送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竹片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环形排列竹片传送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竹子一般通过冲击的方式经过环形排列的刀阵,从而将竹片切成若干呈环形排列的竹片,之后需要将竹片传输到下一工序进行处理。具体方式为通过冲压机构冲压竹子前端,竹子的后端先经过环形刀片进行切片,当冲压机构移动至环形刀片时,竹片完成环节,此时的竹片缺少了由前向后的外力。由于不同企业的工艺不同,针对竹片处理的下一道工序设备规格也不同,如果设备体积较大,竹片的长度无法实现使其对接到下一道工序的设备,失去外力的竹片就需要进行人工衔接至下一工序,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环形排列竹片传送系统,其目的1在于能够为失去动力的竹片提供行进的动力,直至竹片与下一环节的设备对接;其目的2在于提供一种竹片展开的对接设备,将呈环形排列的竹片展开。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环形排列竹片传送系统,它包括机架11、轨道12、前滑座13、后滑块14、竹片外夹筒15、移动挡板16、竹片内夹柱17;所述轨道12固设于机架11上;竹片外夹筒15、移动挡板16、竹片内夹柱17由前至后依序排列;竹片外夹筒15、移动挡板16设置于前滑座13上并通过安装于轨道12的前滑座13实现前后滑动;竹片内夹柱17设置于后滑块14上并通过安装于轨道12的后滑块14实现前后滑动;后滑块14和前滑座13上均设有动力装置以实现后滑块14和前滑座13的前后运动;相向运动的后滑块14和前滑座13实现竹片外夹筒15套设于竹片内夹柱17外周,且呈套设关系的竹片外夹筒15和竹片内夹柱17之间形成用于夹持竹片的间隙;移动挡板16铰接于前滑座13上且前滑座13上设有带动移动挡板16摆动的动力机构,摆动的动力机构实现与竹片外夹筒15后方开口的遮挡或错位。较之前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搭配传送结构,能够将失去动力的竹片进行进一步传递,将其传送至下一道工序。2.竹片外夹筒分为外夹筒前段与外夹筒后段,外夹筒前段的孔径由前至后渐小,使其能够更好的接收并引导呈环形排列的竹片;外夹筒后段的孔径由前至后渐大且竹片内夹柱的外径由前至后渐大,使得竹片内夹柱和竹片外夹筒二者相向运动时,竹片内夹柱能够平顺的进入竹片外夹筒内。3.增设了竹片展开机构,能够将呈环形排列的竹片进行展开处理,使其呈平整排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前滑座以及设置于前滑座相应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后视图;图4为竹片展开机构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图5为图4中展开部位的侧视图。图6为图4中展开部位的仰视图。图7为竹片展开机构的另一种实施例示意图。图8为图7中展开部位的侧视图。图9为图8中展开部位完全收卷的侧视图。标号说明:11机架、12轨道、13前滑座、131第一轴座、132第二轴座、14后滑块、15竹片外夹筒、151外夹筒前段、152外夹筒后段、153连接板、16移动挡板、160辅助气缸、161转轴、17竹片内夹柱、18气缸、19链条传输机构、191链轮、192传送链条、21外夹持板、211扭簧、22内夹持板、221铰接座、222夹持气缸、23导向板、231分割板、31滚筒、311电机、312滚筒座、313凸条、32柔性夹片、321弧型导轨、322直线导轨、323链条、324齿轮、4竹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环形排列竹片传送系统,它包括机架11、轨道12、前滑座13、后滑块14、竹片外夹筒15、移动挡板16、竹片内夹柱17;所述轨道12固设于机架11上;竹片外夹筒15、移动挡板16、竹片内夹柱17由前至后依序排列;竹片外夹筒15、移动挡板16设置于前滑座13上并通过安装于轨道12的前滑座13实现前后滑动;竹片内夹柱17设置于后滑块14上并通过安装于轨道12的后滑块14实现前后滑动;后滑块14和前滑座13上均设有动力装置以实现后滑块14和前滑座13的前后运动;相向运动的后滑块14和前滑座13实现竹片外夹筒15套设于竹片内夹柱17外周,且呈套设关系的竹片外夹筒15和竹片内夹柱17之间形成用于夹持竹片的间隙;移动挡板16铰接于前滑座13上且前滑座13上设有带动移动挡板16摆动的动力机构,摆动的动力机构实现与竹片外夹筒15后方开口的遮挡或错位。后滑块14和前滑座13上均设有动力装置具体如下:所述后滑块14上固设有气缸18,气缸18的缸体固设于后滑块14上且气缸18的伸缩杆端头与前滑座13连接,移动的前滑座13带动竹片外夹筒15套设于竹片内夹柱17外周,且呈套设关系的竹片外夹筒15和竹片内夹柱17之间形成用于夹持竹片的间隙;在机架11上设有链条传输机构19且链条传输机构19与后滑块14连接,实现后滑块14的前后滑动;其中,所述的竹片外夹筒15分为外夹筒前段151与外夹筒后段152,外夹筒前段151的孔径由前至后渐小,外夹筒后段152的孔径由前至后渐大;所述竹片内夹柱17的外径由前至后渐大。所述竹片外夹筒15的侧壁或后侧设有连接板153,所述连接板153固设于后滑块14上。这样可以使得竹片外夹筒15固定于后滑块14。所述动力机构为辅助气缸160,所述移动挡板16一侧的底部设有转轴161,在前滑座13上设有第一轴座131,转轴161与第一轴座131连接实现移动挡板16的转动;在前滑座13上还设有第二轴座132,辅助气缸160的缸体端部铰接于第二轴座132且辅助气缸160的伸缩杆端部铰接于移动挡板16一侧的上部。通过辅助气缸160带动移动挡板16移动,实现移动挡板16的开合。所述链条传输机构19包括前后布设的两个链轮191以及传送链条192,传送链条192与两个链轮191配合且传送链条192与后滑块14连接;其中一个链轮191与动力装置连接使该链轮191转动并带动传送链条192转动,所述链轮191设于机架11上。传送链条192的正反向转动,带动后滑块14前后滑移。一般来说,竹子开片形成竹片以后,都是为了进行下一道工序,本专利技术中,竹片传送后进入的工序为竹片展开工序,故它还包括接收环形排列竹片并使竹片展开的竹片展开机构,所述竹片展开机构连接于后滑块14上且位于竹片内夹柱17后方。根据为竹片展开机构的结构不同,延伸出以下两种实施例:实施例1竹片展开机构包括第一外夹持部和第一内夹持部;所述第一外夹持部由多个依序排列连接的外夹持板21构成,末端的外夹持板21侧边与后滑块14固定连接,任意相邻的外夹持板21之间通过扭簧211连接,使得外夹持板21形成环形排列;所述第一内夹持部由多个依序排列铰接的内夹持板22构成,展开的第一内夹持部位于展开的第一外夹持部上方,末端的内夹持板22侧边与后滑块14固定连接,非末端的内夹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形排列竹片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架(11)、轨道(12)、前滑座(13)、后滑块(14)、竹片外夹筒(15)、移动挡板(16)、竹片内夹柱(17);/n所述轨道(12)固设于机架(11)上;/n竹片外夹筒(15)、移动挡板(16)、竹片内夹柱(17)由前至后依序排列;/n竹片外夹筒(15)、移动挡板(16)设置于前滑座(13)上并通过安装于轨道(12)的前滑座(13)实现前后滑动;/n竹片内夹柱(17)设置于后滑块(14)上并通过安装于轨道(12)的后滑块(14)实现前后滑动;/n后滑块(14)和前滑座(13)上均设有动力装置以实现后滑块(14)和前滑座(13)的前后运动;/n相向运动的后滑块(14)和前滑座(13)实现竹片外夹筒(15)套设于竹片内夹柱(17)外周,且呈套设关系的竹片外夹筒(15)和竹片内夹柱(17)之间形成用于夹持竹片的间隙;/n移动挡板(16)铰接于前滑座(13)上且前滑座(13)上设有带动移动挡板(16)摆动的动力机构,摆动的动力机构实现与竹片外夹筒(15)后方开口的遮挡或错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形排列竹片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架(11)、轨道(12)、前滑座(13)、后滑块(14)、竹片外夹筒(15)、移动挡板(16)、竹片内夹柱(17);
所述轨道(12)固设于机架(11)上;
竹片外夹筒(15)、移动挡板(16)、竹片内夹柱(17)由前至后依序排列;
竹片外夹筒(15)、移动挡板(16)设置于前滑座(13)上并通过安装于轨道(12)的前滑座(13)实现前后滑动;
竹片内夹柱(17)设置于后滑块(14)上并通过安装于轨道(12)的后滑块(14)实现前后滑动;
后滑块(14)和前滑座(13)上均设有动力装置以实现后滑块(14)和前滑座(13)的前后运动;
相向运动的后滑块(14)和前滑座(13)实现竹片外夹筒(15)套设于竹片内夹柱(17)外周,且呈套设关系的竹片外夹筒(15)和竹片内夹柱(17)之间形成用于夹持竹片的间隙;
移动挡板(16)铰接于前滑座(13)上且前滑座(13)上设有带动移动挡板(16)摆动的动力机构,摆动的动力机构实现与竹片外夹筒(15)后方开口的遮挡或错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排列竹片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滑块(14)上固设有气缸(18),气缸(18)的缸体固设于后滑块(14)上且气缸(18)的伸缩杆端头与前滑座(13)连接,移动的前滑座(13)带动竹片外夹筒(15)套设于竹片内夹柱(17)外周,且呈套设关系的竹片外夹筒(15)和竹片内夹柱(17)之间形成用于夹持竹片的间隙;
在机架(11)上设有链条传输机构(19)且链条传输机构(19)与后滑块(14)连接,实现后滑块(14)的前后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排列竹片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竹片外夹筒(15)分为外夹筒前段(151)与外夹筒后段(152),外夹筒前段(151)的孔径由前至后渐小,外夹筒后段(152)的孔径由前至后渐大;所述竹片内夹柱(17)的外径由前至后渐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排列竹片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片外夹筒(15)的侧壁或后侧设有连接板(153),所述连接板(153)固设与后滑块(14)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排列竹片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为辅助气缸(160),所述移动挡板(16)一侧的底部设有转轴(161),在前滑座(13)上设有第一轴座(131),转轴(161)与第一轴座(131)连接实现移动挡板(16)的转动;
在前滑座(13)上还设有第二轴座(132),辅助气缸(160)的缸体端部铰接于第二轴座(132)且辅助气缸(160)的伸缩杆端部铰接于移动挡板(16)一侧的上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排列竹片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传输机构(19)包括前后布设的两个链轮(191)以及传送链条(192),传送链条(192)与两个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建武雷贤同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闽武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