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促创面愈合医用无纺布,具体涉及无纺布领域,包括皮肤创口恢复用无纺布贴合机构,皮肤创口恢复用无纺布贴合机构的顶部贴合有多个快装型底座连接机构,每两个相邻的快装型底座连接机构之间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型促创面愈合恢复机构,支撑型促创面愈合恢复机构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支撑型促创面愈合恢复机构均呈等距依次设置;快装型底座连接机构包括可塑型弧面竖直支撑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支撑型促创面愈合恢复机构,树脂型中置连接悬杆通过圆形橡胶限位卡接块拉动两个相邻的可塑型弧面竖直支撑片相互靠近与远离,从而达到调节伤口创口处的松紧情况,从而提升创口的实际恢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促创面愈合医用无纺布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纺布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促创面愈合医用无纺布。
技术介绍
无纺布没有经纬线,剪裁和缝纫都非常方便,而且质轻容易定型,深受手工爱好者的喜爱,因为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它不是由一根一根的纱线交织、编结在一起的,而是将纤维直接通过物理的方法粘合在一起的,所以,当你拿到你衣服里的粘称时,就会发现,是抽不出一根根的线头的,非织造布突破了传统的纺织原理,并具有工艺流程短、生产速率快,产量高、成本低、用途广、原料来源多等特点,纺粘布与无纺布是从属关系,无纺布的制造有许多的生产工艺,其中纺粘法是其中的一种无纺布生产工艺,无纺布根据成分,有涤纶、丙纶、锦纶、氨纶、腈纶等,不同的成分会有截然不同的无纺布风格,而纺粘布,通常指的是涤纶纺粘、丙纶纺粘,而这两种布的风格非常接近,通过高温测试才能判别出,无纺布是一种非织造布,它是直接利用高聚物切片、短纤维或长丝将纤维通过气流或机械成网,然后经过水刺,针刺,或热轧加固,最后经过后整理形成的无编织的布料,具有柔软、透气和平面结构的新型纤维制品,优点是不产生纤维屑,强韧、耐用、丝般柔软。在医院进行外部伤口创面处理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局外消毒、上药与包扎等工序,传统的包扎材料是用纱布与无纺布型贴合片,这种包扎方式一旦包扎完成后,无法调节包扎的松紧程度,导致受伤组织在恢复时,无法根据实际创伤面调节组织切口面连接的松紧情况,影响创口实际的恢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促创面愈合医用无纺布,通过设置了支撑型促创面愈合恢复机构,树脂型中置连接悬杆通过圆形橡胶限位卡接块拉动两个相邻的可塑型弧面竖直支撑片相互靠近与远离,从而达到调节伤口创口处的松紧情况,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促创面愈合医用无纺布,包括皮肤创口恢复用无纺布贴合机构,所述皮肤创口恢复用无纺布贴合机构的顶部贴合有多个快装型底座连接机构,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快装型底座连接机构之间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型促创面愈合恢复机构,所述支撑型促创面愈合恢复机构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型促创面愈合恢复机构均呈等距依次设置;所述快装型底座连接机构包括可塑型弧面竖直支撑片,所述可塑型弧面竖直支撑片的底部通过粘合剂固定安装有贴合型连接黏贴面,所述支撑型促创面愈合恢复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型螺栓连接座,所述第一固定型螺栓连接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型限位卡环,所述支撑型限位卡环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支撑型限位卡环之间均插接有树脂型中置连接悬杆,所述树脂型中置连接悬杆的外壁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多个圆形橡胶限位卡接块,所述树脂型中置连接悬杆的两端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支撑型限位圆盘。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可塑型弧面竖直支撑片与相邻的贴合型连接黏贴面均呈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可塑型弧面竖直支撑片通过相应的贴合型连接黏贴面贴合在皮肤创口恢复用无纺布贴合机构的顶部。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可塑型弧面竖直支撑片的顶部开设有安装用镂空型横槽,所述安装用镂空型横槽的两侧均设有弧形支撑护边,所述可塑型弧面竖直支撑片与贴合型连接黏贴面的中心位置均开设有中空型定位孔。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皮肤创口恢复用无纺布贴合机构包括一次性包覆用无纺布贴片,所述一次性包覆用无纺布贴片的内部开设有多个镂空型透气空槽,多个所述镂空型透气空槽均呈等距依次设置。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圆形橡胶限位卡接块均呈等距依次设置,所述圆形橡胶限位卡接块与支撑型限位卡环相互卡接,且圆形橡胶限位卡接块与支撑型限位卡环均呈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支撑型限位圆盘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两个相邻的所述支撑型限位圆盘均关于相应的树脂型中置连接悬杆竖直向中心线呈镜像对称设置。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型限位圆盘设置在圆形橡胶限位卡接块的一侧,所述支撑型限位圆盘的外壁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外圈连接框架,所述支撑型限位圆盘与相邻的第一外圈连接框架均呈一一对应设置。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型限位圆盘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连接型悬置支撑握把,所述支撑型限位圆盘与相邻的连接型悬置支撑握把均呈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外圈连接框架远离相应的连接型悬置支撑握把一侧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外圈连接框架。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树脂型中置连接悬杆的外壁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多个圆形中置支撑块,所述圆形橡胶限位卡接块通过粘合剂固定安装在相应的圆形中置支撑块外壁,所述树脂型中置连接悬杆与相邻的圆形中置支撑块均呈一一对应设置。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树脂型中置连接悬杆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限位型连接卡接环,所述限位型连接卡接环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限位型连接卡接槽,所述第一限位型连接卡接槽的内腔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型螺栓连接座,所述第二固定型螺栓连接座固定安装在树脂型中置连接悬杆的中心位置。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固定型螺栓连接座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三外圈连接框架,所述第三外圈连接框架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限位型连接卡接槽,所述第二限位型连接卡接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三固定型螺栓连接座,所述限位型连接卡接环的两侧边缘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防滑型橡胶支撑卡接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支撑型促创面愈合恢复机构,通过树脂型中置连接悬杆将圆形橡胶限位卡接块卡接在相应的支撑型限位卡环内腔,使得树脂型中置连接悬杆通过圆形橡胶限位卡接块拉动两个相邻的可塑型弧面竖直支撑片相互靠近与远离,从而达到调节伤口创口处的松紧情况,从而提升创口的实际恢复效率;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贴合型连接黏贴面,首先通过粘合剂或者束缚带,将一次性包覆用无纺布贴片固定在所需的创口面,达到初步包扎创口的作用,紧接着根据实际的创口位置安装可塑型弧面竖直支撑片,通过贴合型连接黏贴面将两个相邻的可塑型弧面竖直支撑片安装在一次性包覆用无纺布贴片的顶部,相对提升了支撑型促创面愈合恢复机构安装的便捷性与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快装型底座连接机构与支撑型促创面愈合恢复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快装型底座连接机构与支撑型促创面愈合恢复机构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快装型底座连接机构与支撑型促创面愈合恢复机构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快装型底座连接机构与支撑型促创面愈合恢复机构的局部结构爆炸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5的A部结构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5的B部结构放大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图5的C部结构放大图。附图标记为:1皮肤创口恢复用无纺布贴合机构、101一次性包覆用无纺布贴片、102镂空型透气空槽、2快装型底座连接机构、21可塑型弧面竖直支撑片、22贴合型连接黏贴面、23安装用镂空型横槽、24弧形支撑护边、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促创面愈合医用无纺布,包括皮肤创口恢复用无纺布贴合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创口恢复用无纺布贴合机构(1)的顶部贴合有多个快装型底座连接机构(2),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快装型底座连接机构(2)之间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型促创面愈合恢复机构(3),所述支撑型促创面愈合恢复机构(3)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型促创面愈合恢复机构(3)均呈等距依次设置;/n所述快装型底座连接机构(2)包括可塑型弧面竖直支撑片(21),所述可塑型弧面竖直支撑片(21)的底部通过粘合剂固定安装有贴合型连接黏贴面(22),所述支撑型促创面愈合恢复机构(3)包括第一固定型螺栓连接座(31),所述第一固定型螺栓连接座(3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型限位卡环(32),所述支撑型限位卡环(32)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支撑型限位卡环(32)之间均插接有树脂型中置连接悬杆(33),所述树脂型中置连接悬杆(33)的外壁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多个圆形橡胶限位卡接块(34),所述树脂型中置连接悬杆(33)的两端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支撑型限位圆盘(3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创面愈合医用无纺布,包括皮肤创口恢复用无纺布贴合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创口恢复用无纺布贴合机构(1)的顶部贴合有多个快装型底座连接机构(2),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快装型底座连接机构(2)之间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型促创面愈合恢复机构(3),所述支撑型促创面愈合恢复机构(3)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型促创面愈合恢复机构(3)均呈等距依次设置;
所述快装型底座连接机构(2)包括可塑型弧面竖直支撑片(21),所述可塑型弧面竖直支撑片(21)的底部通过粘合剂固定安装有贴合型连接黏贴面(22),所述支撑型促创面愈合恢复机构(3)包括第一固定型螺栓连接座(31),所述第一固定型螺栓连接座(3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型限位卡环(32),所述支撑型限位卡环(32)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支撑型限位卡环(32)之间均插接有树脂型中置连接悬杆(33),所述树脂型中置连接悬杆(33)的外壁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多个圆形橡胶限位卡接块(34),所述树脂型中置连接悬杆(33)的两端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支撑型限位圆盘(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创面愈合医用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塑型弧面竖直支撑片(21)与相邻的贴合型连接黏贴面(22)均呈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可塑型弧面竖直支撑片(21)通过相应的贴合型连接黏贴面(22)贴合在皮肤创口恢复用无纺布贴合机构(1)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创面愈合医用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塑型弧面竖直支撑片(21)的顶部开设有安装用镂空型横槽(23),所述安装用镂空型横槽(23)的两侧均设有弧形支撑护边(24),所述可塑型弧面竖直支撑片(21)与贴合型连接黏贴面(22)的中心位置均开设有中空型定位孔(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创面愈合医用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创口恢复用无纺布贴合机构(1)包括一次性包覆用无纺布贴片(101),所述一次性包覆用无纺布贴片(101)的内部开设有多个镂空型透气空槽(102),多个所述镂空型透气空槽(102)均呈等距依次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创面愈合医用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圆形橡胶限位卡接块(34)均呈等距依次设置,所述圆形橡胶限位卡接块(34)与支撑型限位卡环(32)相互卡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湘,
申请(专利权)人:陈志湘,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