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粉机和裹粉设备和油炸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9654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给出节省动力装置的裹粉机和裹粉设备和油炸设备。裹粉机,包括对罐内食物进行裹粉的裹粉罐,裹粉罐包括能绕横轴线旋转的内胆和能绕所述横轴线旋转的罐壳,内胆装在罐壳内;内胆和罐壳二者的环周侧各自开设有开口,并且:内胆和罐壳能相对旋转至二者的开口相互对准从而进行接料和/或出料;内胆和罐壳能相对旋转直至二者的开口相互错开从而使得罐壳封闭内胆的开口。裹粉设备,包括粉料仓,包括上述的裹粉机,粉料仓的出粉口朝下并对准裹粉罐。油炸设备,包括油炸锅,包括上所述的裹粉机,裹粉罐位于油炸锅的正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给出的裹粉机仅需两个驱动装置即可控制裹粉罐进行接料、出料、裹粉,节省了一个专门驱使裹粉罐进行裹粉的驱动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裹粉机和裹粉设备和油炸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厨房设备领域,尤其是裹粉机和裹粉设备和油炸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裹粉机包括仓体和伸入到仓体内的搅拌件,搅拌件配有第一动力装置。仓体顶部设有进料门而底部设有出料门,为进料门配有驱使进料门进行开关门的第二动力装置,为出料门配有驱使出料门进行开关门的第三动力装置。工作流程为:第二动力装置驱使进料门打开接食物和粉料,接料后后关上。第一动力装置驱使搅拌件将仓体里的食物和粉料拌均匀从而完成裹粉。最后第三动力装置驱使出料门打开,裹好粉的食物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经出料门离开仓体从而完成出料。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进料门开关、搅拌、出料门开关这三个操作步骤各需一个动力装置驱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给出节省动力装置的裹粉机和裹粉设备和油炸设备。裹粉机,包括对罐内食物进行裹粉的裹粉罐,裹粉罐包括能绕横轴线旋转的内胆和能绕所述横轴线旋转的罐壳,内胆装在罐壳内;内胆和罐壳二者的环周侧各自开设有开口,并且:内胆和罐壳能相对旋转至二者的开口相互对准从而进行接料和/或出料;内胆和罐壳能相对旋转直至二者的开口相互错开从而使得罐壳封闭内胆的开口。进一步地,罐壳的环周侧还开设有漏粉孔,内胆和罐壳能相对旋转直至内胆的开口与罐壳的漏粉孔二者均朝下且相互对准。进一步地,内胆的背部设有安装部,罐壳的背部开设有贯穿孔,安装座从贯穿孔穿出;在罐壳的后方依次设有壳驱转件和胆驱转件,壳驱转件连接罐壳背部并驱使罐壳绕所述横轴线旋转,胆驱转件连接穿出到罐壳外的安装部并驱使内胆绕所述横轴线旋转。进一步地,壳驱转件包括驱转圆环,壳驱转件具体系通过驱转圆环来驱使罐壳绕所述横轴线旋转;胆驱转件包括电机,电机的动力轴穿过驱转圆环的中心空位连接所述安装座。进一步地,内胆和罐壳能分别旋转至二者的开口均朝上的状态和均朝下的状态,这些状态下,二者的开口相互对准。进一步地,包括控制器,控制器能控制内胆和罐壳相对旋转直至二者的开口均朝上且相互对准以进行接料;控制器能控制内胆和/或罐壳旋转直至二者的开口相互错开从而使得罐壳封闭内胆的开口,然后控制内胆和罐壳以保持二者的开口相互错开的方式共同转动进行裹粉。进一步地,控制器能控制内胆和罐壳相对旋转直至罐壳的漏粉孔和内胆的开口均朝下且相互对准以进行筛粉。进一步地,控制器能控制内胆和罐壳相对旋转直至二者的开口均朝下且相互对准以进行出料。裹粉设备,包括粉料仓,包括上述的裹粉机,粉料仓的出粉口朝下并对准裹粉罐。油炸设备,包括油炸锅,包括上所述的裹粉机,裹粉罐位于油炸锅的正上方。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只需两个驱动装置,一个驱使罐壳转动而另一个驱使内胆转动。进行接料/出料时则两个驱动装置分别驱使内胆和罐壳旋转直至二者的开口相互对准;进行裹粉时则两个驱动装置分别驱使内胆和罐壳旋转直至二者的开口相互错开从而使得罐壳封闭内胆的开口,然后两个驱动装置驱使内胆和罐壳同步转动进行裹粉。本专利技术给出的裹粉机仅需两个驱动装置即可控制裹粉罐进行接料、出料、裹粉,节省了一个专门驱使裹粉罐进行裹粉的驱动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油炸设备的正面立体视角的结构示图;图2是油炸设备的正面立体视角的结构示图(隐藏了隔热壳和两个隔热板);图3是裹粉机的爆炸示意图;图4是裹粉罐的罐壳和内胆的分离示意图;图5是裹粉罐接粉料状态的示意图;图6是开盒器在冷柜取到食物盒后,第一丝杆螺母模组下移到对准第一出料轨的示意图;图7是开盒器打开食物盒封膜后往裹粉罐送入食物的示意图(隐藏了横轨组和升降平台);图8是裹粉罐往接粉斗筛出多余粉料的状态示意图(隐藏了水管组);图9是接粉斗移开露出油炸机入料口后,裹粉罐往油炸机入料口出食物状态的示意图(隐藏了水管组);图10是油炸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隐藏了油炸机机壳);图11是油炸机的出料状态示意图(隐藏了油炸机机壳);图12是第一左右横向直线模组随升降平台下移时被横轨组的丝母托住瞬间的示意图;图13是升降平台下移到最底处的示意图;图14是第一左右横向直线模组随丝母横移到对准第二出料轨的示意图;图15是食物盒未进入开盒器时的后视视角立体示意图;图16是开盒器准备夹紧食物盒的正仰视角立体示意图;图17是开盒器夹紧食物盒时的俯视角示意图;图18是开盒器用其刀具刺破食物盒封膜的俯视角示意图;图19是卡板取碗时的示意图;图20是油炸锅的立体视图;图21是图11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图中:1、隔热壳;2、第一隔热板;3、第二隔热板;4、第一出料轨;5、第二出料轨;6、粉料仓;7、出粉口;8、裹粉机;80、调位驱转件;81、动力轴;82、卡槽;83、罐壳;84、开口;85、漏粉孔;86、内胆;87、开口;88、水管组;89、空罐;9、接粉斗;90、顶盖;91、卡件;92、驱转圆环;93、安装座;10、第一油炸机;101、机壳;102、入料口;103、勺子;104、勺柄;105、出料导向件;106、油炸锅;107、铰轴;11、门;12、卡板;13、碗组;14、水箱;15、盒子回收箱;16、冷柜;160、食物盒;161、第一动力传送带;162、封膜;17、竖轨组;170、第一左右横向直线模组;171、销筒座;172、托架;173、梁;174、插销;175、开盒器;176、竖丝杆;177、前后横向丝杆;178、丝母;18、前后横向轨组;19、第二左右横向直线模组;20、第二油炸机;21、抽油烟机;210、油烟管;276、顶推件右端;277、第一电磁铁;278、第一弹簧组;279、顶推件左端;280、铁框;281、刀具;282、第二弹簧组;283、第二动力传送带;284、框体;300、升降模组;301、出勺驱转装置;303、限位块;304、贯穿孔;305、裹粉罐;306、第二电磁铁;307、倾倒口;308、放盒口;309、出料端;310、侧挡板。具体实施方式油炸设备的部分内部结构如图2所示,冷柜16有多格,每格都放有一个食物盒160且每格的内底壁都设有前后横向的第一动力传送带161,食物盒160以顶部朝左的方式卧置在第一动力传送带161上,冷柜16的正面侧壁设有出盒口以便取出食物盒160。冷柜16正面的前方设有竖轨组17,底面的下方设有前后横向轨组18,竖轨组17和横向轨组18共同作为运送机构。为第一油炸机10配有作为出料处的第一出料轨4,第一出料轨4装在竖轨组17左侧;为第二油炸机(位于第一油炸机10后方,在图1、2中被第一油炸机10遮挡,在图8可看)配有作为出料处的第二出料轨5,第二出料轨5装在前后横向轨组18的左侧。油炸设备设有控制器,下文中的工作过程由控制器控制。食物盒160有两种,一种装有需要裹粉才能油炸的食物而另一种装有无需裹粉即可油炸的食物,前者内的食物经作为送裹轨道的第一出料轨4被送入裹粉机8进行裹粉后再被送入第一油炸机10进行油炸,后者内的食物经作为送炸轨道的第二出料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裹粉机,包括对罐内食物进行裹粉的裹粉罐,其特征在于,裹粉罐包括能绕横轴线旋转的内胆和能绕所述横轴线旋转的罐壳,内胆装在罐壳内;内胆和罐壳二者的环周侧各自开设有开口,并且:内胆和罐壳能相对旋转至二者的开口相互对准从而进行接料和/或出料;内胆和罐壳能相对旋转直至二者的开口相互错开从而使得罐壳封闭内胆的开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裹粉机,包括对罐内食物进行裹粉的裹粉罐,其特征在于,裹粉罐包括能绕横轴线旋转的内胆和能绕所述横轴线旋转的罐壳,内胆装在罐壳内;内胆和罐壳二者的环周侧各自开设有开口,并且:内胆和罐壳能相对旋转至二者的开口相互对准从而进行接料和/或出料;内胆和罐壳能相对旋转直至二者的开口相互错开从而使得罐壳封闭内胆的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裹粉机,其特征在于:罐壳的环周侧还开设有漏粉孔,内胆和罐壳能相对旋转直至内胆的开口与罐壳的漏粉孔二者均朝下且相互对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裹粉机,其特征在于:内胆的背部设有安装部,罐壳的背部开设有贯穿孔,安装座从贯穿孔穿出;在罐壳的后方依次设有壳驱转件和胆驱转件,壳驱转件连接罐壳背部并驱使罐壳绕所述横轴线旋转,胆驱转件连接穿出到罐壳外的安装部并驱使内胆绕所述横轴线旋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裹粉机,其特征在于:壳驱转件包括驱转圆环,壳驱转件具体系通过驱转圆环来驱使罐壳绕所述横轴线旋转;胆驱转件包括电机,电机的动力轴穿过驱转圆环的中心空位连接所述安装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峰峰江志强何静子聂健基肖志鹏郑佳鑫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富港万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