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子彪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9640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5: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利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水利灌溉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安装筒,支撑安装筒的左上角竖直设置有进水管,支撑安装筒的下半段水平设置有导流隔板,支撑安装筒的右侧竖直设置有主动导流缸,主动导流缸的下端水平设置有送液导流筒,所述支撑安装筒的右下角连通主动导流缸设置有抽液孔,抽液孔的内部设置有单向阀,通过活塞抽液排液进行定量灌溉,且灌溉的过程中,配合抽液过程进行蛇形导流的一级混合,再配合排液过程进行扰流柱的二级混合,取消搅拌装置,通过高度的主动调节,控制单次灌溉的量,使得装置的灌溉适应性调节能力好,配合均匀滴灌,显著提升装置的灌溉精度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灌溉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水利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实现其目标,现有的水利浇灌装置浇灌范围较小,而且现有的灌溉方式通常对于距离较远的作物通过喷头进行高压喷射进行浇灌,在一定程度上会损坏作物。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7322212U)公开了一种水利灌溉装置,虽然能够改善已有的问题,但是在定量灌溉方面、无搅拌药液混合方面、精准灌溉方面均存在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灌溉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灌溉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安装筒,支撑安装筒的左上角竖直设置有进水管,支撑安装筒的下半段水平设置有导流隔板,支撑安装筒的右侧竖直设置有主动导流缸,主动导流缸的下端水平设置有送液导流筒,所述支撑安装筒的右下角连通主动导流缸设置有抽液孔,抽液孔的内部设置有单向阀,药剂储液筒右侧的导流隔板上竖直设置有补水管,主动导流缸的内部上半段中间位置水平设置有升降安装板,升降安装板的上端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升降电机,升降电机的上端竖直设置有升降螺柱,主动导流缸的上端中间位置配合升降螺柱竖直设置有升降螺筒,升降安装板的下端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电控伸缩柱,电控伸缩柱的下端配合主动导流缸内壁水平设置有升降活塞盘,送液导流筒的上端阵列设置有若干送液导流孔,送液导流孔的内部均设置有单向阀,送液导流筒的右端水平伸出设置有万向导流管,万向导流管的外端设置有均匀导流筒,均匀导流筒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内螺纹安装筒,内螺纹安装筒均向外伸出设置有滴灌导管,滴灌导管的外侧配合内螺纹安装筒均设置有安装外螺纹,滴灌导管的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变径导流孔,变径导流孔的内部均设置有溢流橡胶阀。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流隔板的左端配合支撑安装筒竖直设置有药剂储液筒,药剂储液筒的左上端设置有进液管。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药剂储液筒的左下角向下设置有加药导流管,加药导流管贯穿支撑安装筒从支撑安装筒的内壁伸出。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药导流管和补水管的内部均设置有电磁阀。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补水管右方的导流隔板下侧等间距竖直设置有若干多孔导流板,多孔导流板上均阵列设置有若干蛇形导流孔。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安装板的上端边缘等角度竖直设置有若干升降导向柱,配合升降导向柱均竖直设置有升降导向筒,升降导向筒的上端均固定在主动导流缸的顶部。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送液导流筒的内部整列设置有若干扰流柱,扰流柱均竖直固定在送液导流筒的底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活塞抽液排液进行定量灌溉,且灌溉的过程中,配合抽液过程进行蛇形导流的一级混合,再配合排液过程进行扰流柱的二级混合,取消搅拌装置,通过高度的主动调节,控制单次灌溉的量,使得装置的灌溉适应性调节能力好,配合均匀滴灌,显著提升装置的灌溉精度和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水利灌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一种水利灌溉装置中升降安装板的立体示意图。1-进水管、2-支撑安装筒、3-进液管、4-药剂储液筒、5-电磁阀、6-加药导流管、7-补水管、8-多孔导流板、9-导流隔板、10-蛇形导流孔、11-抽液孔、12-单向阀、13-送液导流孔、14-送液导流筒、15-扰流柱、16-万向导流管、17-均匀导流筒、18-滴灌导管、19-升降活塞盘、20-主动导流缸、21-电控伸缩柱、22-升降安装板、23-升降导向柱、24-升降导向筒、25-升降电机、26-升降螺柱、27-升降螺筒、28-内螺纹安装筒、29-安装外螺纹、30-溢流橡胶阀、31-变径导流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专利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此外,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水利灌溉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安装筒2,支撑安装筒2的左上角竖直设置有进水管1,支撑安装筒2的下半段水平设置有导流隔板9,支撑安装筒2的右侧竖直设置有主动导流缸20,主动导流缸20的下端水平设置有送液导流筒14,所述支撑安装筒2的右下角连通主动导流缸20设置有抽液孔11,抽液孔11的内部设置有单向阀12,导流隔板9的左端配合支撑安装筒2竖直设置有药剂储液筒4,药剂储液筒4的左上端设置有进液管3,药剂储液筒4的左下角向下设置有加药导流管6,加药导流管6贯穿支撑安装筒2从支撑安装筒2的内壁伸出,药剂储液筒4右侧的导流隔板9上竖直设置有补水管7,补水管7和加药导流管6的内部均设置有电磁阀5,补水管7右方的导流隔板9下侧等间距竖直设置有若干多孔导流板8,多孔导流板8上均阵列设置有若干蛇形导流孔10,主动导流缸20的内部上半段中间位置水平设置有升降安装板22,升降安装板22的上端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升降电机25,升降电机25的上端竖直设置有升降螺柱26,主动导流缸20的上端中间位置配合升降螺柱26竖直设置有升降螺筒27,升降安装板22的上端边缘等角度竖直设置有若干升降导向柱23,配合升降导向柱23均竖直设置有升降导向筒24,升降导向筒24的上端均固定在主动导流缸20的顶部,升降安装板22的下端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电控伸缩柱21,电控伸缩柱21的下端配合主动导流缸20内壁水平设置有升降活塞盘19,送液导流筒14的上端阵列设置有若干送液导流孔13,送液导流孔13的内部均设置有单向阀12,送液导流筒14的内部整列设置有若干扰流柱15,扰流柱15均竖直固定在送液导流筒14的底部,送液导流筒14的右端水平伸出设置有万向导流管16,万向导流管16的外端设置有均匀导流筒17,均匀导流筒17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内螺纹安装筒28,内螺纹安装筒28均向外伸出设置有滴灌导管18,滴灌导管18的外侧配合内螺纹安装筒28均设置有安装外螺纹29,滴灌导管18的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变径导流孔31,变径导流孔31的内部均设置有溢流橡胶阀30。将装置固定在水利灌溉的目标位置,通过进水管1向支撑安装筒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灌溉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安装筒(2),支撑安装筒(2)的左上角竖直设置有进水管(1),支撑安装筒(2)的下半段水平设置有导流隔板(9),支撑安装筒(2)的右侧竖直设置有主动导流缸(20),主动导流缸(20)的下端水平设置有送液导流筒(1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安装筒(2)的右下角连通主动导流缸(20)设置有抽液孔(11),抽液孔(11)的内部设置有单向阀(12),药剂储液筒(4)右侧的导流隔板(9)上竖直设置有补水管(7),主动导流缸(20)的内部上半段中间位置水平设置有升降安装板(22),升降安装板(22)的上端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升降电机(25),升降电机(25)的上端竖直设置有升降螺柱(26),主动导流缸(20)的上端中间位置配合升降螺柱(26)竖直设置有升降螺筒(27),升降安装板(22)的下端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电控伸缩柱(21),电控伸缩柱(21)的下端配合主动导流缸(20)内壁水平设置有升降活塞盘(19),送液导流筒(14)的上端阵列设置有若干送液导流孔(13),送液导流孔(13)的内部均设置有单向阀(12),送液导流筒(14)的右端水平伸出设置有万向导流管(16),万向导流管(16)的外端设置有均匀导流筒(17),均匀导流筒(17)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内螺纹安装筒(28),内螺纹安装筒(28)均向外伸出设置有滴灌导管(18),滴灌导管(18)的外侧配合内螺纹安装筒(28)均设置有安装外螺纹(29),滴灌导管(18)的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变径导流孔(31),变径导流孔(31)的内部均设置有溢流橡胶阀(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灌溉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安装筒(2),支撑安装筒(2)的左上角竖直设置有进水管(1),支撑安装筒(2)的下半段水平设置有导流隔板(9),支撑安装筒(2)的右侧竖直设置有主动导流缸(20),主动导流缸(20)的下端水平设置有送液导流筒(1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安装筒(2)的右下角连通主动导流缸(20)设置有抽液孔(11),抽液孔(11)的内部设置有单向阀(12),药剂储液筒(4)右侧的导流隔板(9)上竖直设置有补水管(7),主动导流缸(20)的内部上半段中间位置水平设置有升降安装板(22),升降安装板(22)的上端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升降电机(25),升降电机(25)的上端竖直设置有升降螺柱(26),主动导流缸(20)的上端中间位置配合升降螺柱(26)竖直设置有升降螺筒(27),升降安装板(22)的下端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电控伸缩柱(21),电控伸缩柱(21)的下端配合主动导流缸(20)内壁水平设置有升降活塞盘(19),送液导流筒(14)的上端阵列设置有若干送液导流孔(13),送液导流孔(13)的内部均设置有单向阀(12),送液导流筒(14)的右端水平伸出设置有万向导流管(16),万向导流管(16)的外端设置有均匀导流筒(17),均匀导流筒(17)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内螺纹安装筒(28),内螺纹安装筒(28)均向外伸出设置有滴灌导管(18),滴灌导管(18)的外侧配合内螺纹安装筒(28)均设置有安装外螺纹(29),滴灌导管(18)的外侧均匀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子彪
申请(专利权)人:张子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