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伺服电机铝制外壳内径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9554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伺服电机铝制外壳内径加工装置,包括周向设置的若干外模块,若干所述外模块抵靠在一起形成一个外模,所述外模具有贯穿的上大下小的锥形空腔,所述锥形空腔内套设有锥形的模芯,若干所述外模与底座滑动连接,贯穿所述底座滑动设有模芯弹料块。使用时模芯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模芯的锥形面与外模接触后产生径向扩张力,通过调节模芯的上下移动距离可以控制外模的扩张尺寸,以此来控制铝制外壳的内径加工尺寸,外模的外侧光滑设置,不会对铝制外壳的内部造成损伤,且相对于普通的车床加工,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伺服电机铝制外壳内径加工装置加工后的铝制内径尺寸公差小,在满足尺寸公差的前提下生产效率也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伺服电机铝制外壳内径加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伺服电机零部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伺服电机铝制外壳内径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伺服电机是指在伺服系统中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发动机,是一种补助马达间接变速装置,伺服电机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伺服电机转子转速受输入信号控制,并能快速反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执行元件,且具有机电时间常数小、线性度高、始动电压等特性,可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而伺服电机的外壳是电机散热的关键部件。常用伺服电机铝制外壳需要与电机定子过盈配合,尺寸公差要求严格,通过挤压成型的普通铝材外壳内径尺寸无法满足要求,现在常用的加工技术为通过车床加工来保证内径尺寸,但此加工方式工件受力不易控制,加工工件变形量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伺服电机铝制外壳内径加工装置,对成型后的伺服电机铝制外壳内径进行微调,不仅可以保证加工后伺服电机铝制外壳的内径公差要求,且能够大大提高加工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伺服电机铝制外壳内径加工装置,包括周向设置的若干外模块,若干所述外模块抵靠在一起形成一个外模,所述外模具有贯穿的上大下小的锥形空腔,所述锥形空腔内套设有锥形的模芯,所述模芯与所述锥形空腔的形状相适配;底座,若干所述外模块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外模外侧周向环设有收紧槽,所述收紧槽内套设有环形的弹性收紧件。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收紧槽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外模的上端和下端。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设有若干滑槽,所述外模块下端固定设有滑块,所述滑槽与所述滑块滑动配合。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滑槽为T型滑槽,所述滑块为T型滑块;或者,所述滑槽为燕尾型滑槽,所述滑块为燕尾型滑块。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外模的径向一致。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模芯的下方设置有模芯弹料块,所述模芯弹料块贯穿所述底座。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模芯和所述模芯弹料块同轴设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模芯弹料块下端设有施力弹簧。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模芯弹料块包括一体设置的基座和顶杆,所述顶杆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锥形空腔的最小端的径向尺寸,所述基座抵接于所述施力弹簧的上端。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模芯的高度大于所述外模的高度。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外模的外侧上端设有限位部。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伺服电机铝制外壳内径加工装置,包括周向设置的若干外模块,若干所述外模块抵靠在一起形成一个外模,所述外模具有贯穿的上大下小的锥形空腔,所述锥形空腔内套设有锥形的模芯,所述模芯与所述锥形空腔的形状相适配;底座,若干所述外模块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使用时将需要加工的伺服电机铝制外壳套设在所述外模的外侧,然后通过压力机对模芯施加竖直向下的作用力,模芯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模芯的锥形面与外模接触后产生径向扩张力,通过调节模芯的上下移动距离可以控制外模的扩张尺寸,以此来控制铝制外壳的内径加工尺寸,调整幅度为1-2mm,外模的外侧光滑设置,不会对铝制外壳的内部造成损伤,且相对于普通的车床加工,通过本技术的伺服电机铝制外壳内径加工装置加工后的铝制内径尺寸公差小,在满足尺寸公差的前提下生产效率也高。本技术的若干所述外模外侧周向环设有收紧槽,所述收紧槽内套设有环形的弹性收紧件,所述收紧槽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外模的上端和下端,可以对外模产生一个收紧的作用,便于铝制外壳套设在外模的外侧。所述底座设有若干滑槽,所述外模下端固定设有滑块,所述滑槽与所述滑块滑动配合,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外模的径向一致,使外模可以沿底座向外模圆周的外侧进行扩伸,便于铝制外壳内径的定型。所述模芯弹料块下端设有施力弹簧,所述模芯弹料块包括一体设置的基座和顶杆,所述顶杆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锥形空腔的最小端的径向尺寸,所述基座抵接于所述施力弹簧的上端,压力机的力撤去后,模芯弹料块在施力弹簧的作用下回弹并向上移动,同时推动模芯向上移动复位,模芯复位后,外模块会在弹性收紧件的作用下,沿滑槽向滑动复位,便于取下工件。所述模芯的高度大于所述外模的高度,防止压力机直接对外模施力造成外模的损伤。所述外模块的外侧上端设有限位部,可以针对不同铝制外壳的内径尺寸要求确定限位部的具体位置,当铝制外壳的内径开口完成时限位部正好卡合在所述外模的上端,可以有效的防止铝制外壳内径的过分扩展。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轴面剖视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5是图1中模芯弹料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外模块;2-模芯;3-底座;4-模芯弹料块;41-基座;42-顶杆;5-收紧槽;6-弹性收紧件;7-T型滑槽;8-T型滑块;9-施力弹簧;10-伺服电机铝制外壳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5所示,一种伺服电机铝制外壳内径加工装置,包括周向设置的若干外模块1,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模块1设有5个,5个外模块1抵靠在一起形成圆柱形的外模,所述外模的中间设有贯穿的锥形空腔,所述锥形空腔的上端横截面尺寸大于所述锥形空腔的下端横截面尺寸,所述锥形空腔内套设有锥形的模芯2,所述模芯2与所述锥形空腔的形状相适应,所述模芯2与所述锥形空腔的接触面光滑连接,使模芯2可以在锥形空腔内自如滑动。本技术的伺服电机铝制外壳内径加工装置还包括底座3,底座3上端设有外模块1,所述外模块1与所述底座3滑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底座3设有若干滑槽,所述外模块下端固定设有滑块,所述滑槽与所述滑块滑动配合,具体的本技术的所述底座3设有5个T型滑槽7,所述外模块1下端固定设有T型滑块8,所述T型滑槽7与所述T型滑块8滑动连接,使T型滑块8可以沿T型滑槽7流畅的滑动,当然T型滑槽7与T型滑块8的配合也可以换成燕尾型滑槽和燕尾型滑块的配合。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外模的径向一致,即在将模芯2下压的过程中,外模块1受力情况下会均匀的向模芯2的周向移动,使套设在外模外侧的伺服电机铝制外壳工件10受力均匀。所述模芯2的下方设置有模芯弹料块4,所述模芯弹料块4贯穿所述底座3,所述模芯2和所述模芯弹料块4同轴设置,使模芯弹料块4对模芯2施力时能够将力均匀的作用在模芯2的下端面,防止发生跑遍的现场。为了更好的将伺服电机铝制外壳工件10放入和取下,所述外模1外侧周向环设有收紧槽5,所述收紧槽5内套设有环形的弹性收紧件6,本实施例中的弹性收紧件6为收紧弹簧,也可以为弹性带,这样使模芯2不受力的情况下弹性收紧件6可以约束外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伺服电机铝制外壳内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周向设置的若干外模块,若干所述外模块抵靠在一起形成一个外模,所述外模具有贯穿的上大下小的锥形空腔,所述锥形空腔内套设有锥形的模芯,所述模芯与所述锥形空腔的形状相适配;/n底座,若干所述外模块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伺服电机铝制外壳内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周向设置的若干外模块,若干所述外模块抵靠在一起形成一个外模,所述外模具有贯穿的上大下小的锥形空腔,所述锥形空腔内套设有锥形的模芯,所述模芯与所述锥形空腔的形状相适配;
底座,若干所述外模块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电机铝制外壳内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外侧周向环设有收紧槽,所述收紧槽内套设有环形的弹性收紧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伺服电机铝制外壳内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槽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外模的上端和下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电机铝制外壳内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若干滑槽,所述外模块下端固定设有滑块,所述滑槽与所述滑块滑动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伺服电机铝制外壳内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存文刘东王洪山冯玉昊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新兴电源散热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