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电池组下线检测设备、电池组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9339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化电池组下线检测设备、电池组生产线,其包括控制单元、能够实现待测电池组上下料的输送单元、能够实现待测电池组N项性能检测的自动测试单元和能够实现待测电池组对位导通的自动压接单元,N≥2,自动测试单元包括上层防护罩和下机柜,所述自动压接单元位于所述上层防护罩和所述下机柜之间;所述自动压接单元包括用于导通待测电池组的压接组件和用于调整浮动压接单元位置的三轴运动平台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目前电池组测试工艺流程的一种优化手段,改善目前行业内手动接入操作测试设备的复杂工艺流程,实现电池组生产测试流程中少人或者无人值守的自动检测、信息处理、分析判断、操纵控制,实现预期的检测的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电池组下线检测设备、电池组生产线
本技术涉及电池组下线检测设备
,具体公开了一种智能化电池组下线检测设备、电池组生产线。
技术介绍
电池组下线测试是电池组生产后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现有电池组下线测试包含电池安规检测、电池参数测试、BMS测试、辅助功能测试等多种功能,目前市面上依靠人工及单一检测设备实现对电池组的检测。单一功能检测设备不仅会造成检测功能分散、人力资源需求大、场地利用率低、工艺复杂、效率低下等缺点,而且还可能存在检验员在电池组检测过程中会造成电池组漏检、错检,从而使得出厂电池组质量降低、生产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化电池组下线检测设备,其基于目前电池组测试工艺流程的一种优化手段,改善目前行业内手动接入操作测试设备的复杂工艺流程,实现电池组生产测试流程中少人或者无人值守的自动检测、信息处理、分析判断、操纵控制,实现预期的检测的过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这样一种智能化电池组下线检测设备,其包括控制单元、能够实现待测电池组上下料的输送单元、能够实现待测电池组N项性能检测的自动测试单元和能够实现待测电池组对位导通的自动压接单元,N≥2,自动测试单元包括上层防护罩和下机柜,所述自动压接单元位于所述上层防护罩和所述下机柜之间;所述自动压接单元包括用于导通待测电池组的压接组件和用于调整浮动压接单元位置的三轴运动平台。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三轴运动平台包括台板,所述台板上设置有Y轴直线模组,所述Y轴直线模组的移动端连接有龙门架,所述龙门架上固接有X轴直线模组,所述X轴直线模组的移动端连接有Z轴直线模组,所述Z轴直线模组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压接组件。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压接组件包括连接板、水平浮动校位组件和导通探针,所述水平浮动校位组件包括X向浮动校位组件和Y向浮动校位组件,所述导通探针在水平浮动校位组件作用下可以在水平面的Y向和X向自由浮动。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X向浮动校位组件包括固接于连接板上沿X向布置的X向导轨,所述X向导轨的两端设置有X向限位块,所述X向导轨上滑动配合连接有X滑动块,所述X滑动块与所述X向限位块之间设置有第一压簧,所述X滑动块上设置有用于与待测电池组上母头对接的X向定位公头。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Y向浮动校位组件包括固接于X向浮动校位组件上沿Y向布置的Y向导轨,所述Y向导轨的两端设置有Y向限位块,所述Y向导轨上滑动配合连接有Y滑动块,所述Y滑动块与所述Y向限位块之间设置有第二压簧,所述Y滑动块上设置有用于与待测电池组上母头对接的Y向定位公头,所述Y滑动块上连接有所述导通探针。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输送单元包括物料车,所述物料车上固接有用于定位待测电池组的定位托盘。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上层防护罩上集成有三色灯、壳体、绝缘耐压测试仪、内阻测试仪和多功能万用表。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下机柜包括三轴运动平台控制柜和用于限位输送单元的定位气缸。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操作界面、一体式工控机和键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组生产线,其至少包括一台智能化电池组下线检测设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在线检测,取代人员检测过程,从而降低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其通过将输送单元、自动测试单元和自动压接单元集成实现了对电池组同一工位多项性能的测试,本设备可自动连接进行绝缘、耐压、交流内阻、单体电压测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与锂电池在使用中的安全性能;进一步的,本技术通过采用压接组件实现电池组的精确对位压接导通,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直接垂直压接偏位时对电池组的损伤;进一步的,本技术通过输送单元配合下机柜的定位气缸能够实现电池组的定位,提高压接导通效率,同时本技术的电池组下线检测设备可跨越线体,与产线无缝对接,提高了工厂空间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智能化电池组下线检测设备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智能化电池组下线检测设备的上层防护罩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智能化电池组下线检测设备的三轴运动平台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智能化电池组下线检测设备的三轴运动平台控制柜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智能化电池组下线检测设备的物料车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智能化电池组下线检测设备的压接组件示意图;图中:1-上层防护罩,2-输送单元,3-三轴运动平台,4-下机柜,5-三色灯,6-壳体,7-绝缘耐压测试仪,8-内阻测试仪,9-多功能万用表,10-操作界面,11-一体式工控机,12-键盘,13-台板,14-Y轴直线模组,15-X轴直线模组,16-Z轴直线模组,17-连接板,18-龙门架,19-三轴运动平台控制柜,20-定位气缸,21-小推车,22-定位拖盘,23-电池模组,24-水平浮动校位组件,25-导通探针,24.1-X向浮动校位组件,24.2-Y向浮动校位组件,24.1.1-X向导轨,24.1.2-X向限位块,24.1.3-X滑动块,24.1.4-第一压簧,24.1.5-X向定位公头,24.2.1-Y向导轨,24.2.2-Y向限位块,24.2.3-Y滑动块,24.2.4-第二压簧,24.2.5-Y滑动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由说明书附图可知,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化电池组下线检测设备,其包括控制单元、能够实现待测电池组上下料的输送单元、能够实现待测电池组N项性能检测的自动测试单元和能够实现待测电池组对位导通的自动压接单元,N≥2,自动测试单元包括上层防护罩(1)和下机柜(4),所述自动压接单元位于所述上层防护罩(1)和所述下机柜(4)之间;所述自动压接单元包括用于导通待测电池组的压接组件和用于调整浮动压接单元位置的三轴运动平台。优选地,自动压接单元包括用于导通待测电池组的压接组件和用于调整浮动压接单元位置的三轴运动平台,压接组件在三轴运动平台作用下可以在空间上X、Y、Z三个方向自由移动。优选地,三轴运动平台包括台板13,台板13上设置有Y轴直线模组14,Y轴直线模组14的移动端连接有龙门架18,龙门架18上固接有X轴直线模组15,X轴直线模组15的移动端连接有Z轴直线模组16,Z轴直线模组16的输出端连接有压接组件。优选地,压接组件包括连接板17、水平浮动校位组件24和导通探针25,水平浮动校位组件24包括X向浮动校位组件24.1和Y向浮动校位组件24.2,导通探针25在水平浮动校位组件24作用下可以在水平面的Y向和X向自由浮动。优选地,X向浮动校位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化电池组下线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能够实现待测电池组上下料的输送单元、能够实现待测电池组N项性能检测的自动测试单元和能够实现待测电池组对位导通的自动压接单元,N≥2,/n自动测试单元包括上层防护罩(1)和下机柜(4),所述自动压接单元位于所述上层防护罩(1)和所述下机柜(4)之间;/n所述自动压接单元包括用于导通待测电池组的压接组件和用于调整浮动压接单元位置的三轴运动平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电池组下线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能够实现待测电池组上下料的输送单元、能够实现待测电池组N项性能检测的自动测试单元和能够实现待测电池组对位导通的自动压接单元,N≥2,
自动测试单元包括上层防护罩(1)和下机柜(4),所述自动压接单元位于所述上层防护罩(1)和所述下机柜(4)之间;
所述自动压接单元包括用于导通待测电池组的压接组件和用于调整浮动压接单元位置的三轴运动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电池组下线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轴运动平台包括台板(13),所述台板(13)上设置有Y轴直线模组(14),所述Y轴直线模组(14)的移动端连接有龙门架(18),所述龙门架(18)上固接有X轴直线模组(15),所述X轴直线模组(15)的移动端连接有Z轴直线模组(16),所述Z轴直线模组(16)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压接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电池组下线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组件包括连接板(17)、水平浮动校位组件(24)和导通探针(25),所述水平浮动校位组件(24)包括X向浮动校位组件(24.1)和Y向浮动校位组件(24.2),所述导通探针(25)在水平浮动校位组件(24)作用下可以在水平面的Y向和X向自由浮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电池组下线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浮动校位组件(24.1)包括固接于连接板(17)上沿X向布置的X向导轨(24.1.1),所述X向导轨(24.1.1)的两端设置有X向限位块(24.1.2),所述X向导轨(24.1.1)上滑动配合连接有X滑动块(24.1.3),所述X滑动块(24.1.3)与所述X向限位块(24.1.2)之间设置有第一压簧(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高峰杨威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精能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