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万用表可充电探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9329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万用表可充电探针,涉及万用表技术领域,其包括万用表本体以及探针,所述探针上设置有可充电电池,所述可充电电池上电连接有耗电元件,所述探针上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与可充电电池电连接,所述万用表本体上设置有充电柱,所述充电柱与万用表本体内的电源电连接,所述充电柱与垫片形成充电触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探针端部结构的结构变得简单利于生产,也利于后期万用表的维护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万用表可充电探针
本技术涉及万用表
,尤其是涉及一种万用表可充电探针。
技术介绍
万用表又称为复用表、多用表、三用表、繁用表等,是电力电子等部门不可缺少的测量仪表,一般以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为主要目的。万用表按显示方式分为指针万用表和数字万用表。是一种多功能、多量程的测量仪表,一般万用表可测量直流电流、直流电压、交流电流、交流电压、电阻和音频电平等,有的还可以测交流电流、电容量、电感量及半导体的一些参数等。现有公告号为CN110887986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提高测量精度的万用表包括表体机构、保护机构和接线机构,所述表体机构包括壳体、显示屏、调节旋钮防尘塞、绕线杆、限位杆和定位套,所述保护机构包括保护套,所述接线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连接导线,通过在接线孔内设置可拆卸的防尘塞,并且在表笔上设置用于提供防尘和防水功能的防水垫,从而在使用接线孔时利用防水垫进行防尘防水,在不使用接线孔时,利用防尘塞提供防尘防水功能,通过设置带有限位杆的绕线杆,通过将连接线缠绕在绕线杆上以收纳绕线杆,通过在壳体上设置供表笔插入的定位套,从而能够通过定位套固定表笔。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黑暗的使用工况中,用户难以将探针与设定的测点,准确的接触,这时,最好的解决办法便是在探针端部加装照明装置,但是加装照明装置,也带来了新的问题,那便是,需要在探针端部设置照明电源,由于探针本身的体积较小,若采用可拆卸的电源会使得探针的端部结构,变得十分复杂,不利于生产,也不利于后期万用表的维护。若采用内置的电源,可充电电池直接整合到探针中,那么探针的充电问题,便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万用表可充电探针,通过垫片与充电柱形成充电触点,实现对可充电电池的移动式充电功用,有助于使探针端部结构变得简单利于生产,也利于后期万用表的维护。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万用表可充电探针,包括万用表本体以及探针,所述探针上设置有可充电电池,所述可充电电池上电连接有耗电元件,所述探针上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与可充电电池电连接,所述万用表本体上设置有充电柱,所述充电柱与万用表本体内的电源电连接,所述充电柱与垫片形成充电触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运用中,垫片与充电柱接触,万用表本体内的电源将对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可充电电池对耗电元件进行供电,有助于使探针端部结构的结构变得简单利于生产,也利于后期万用表的维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充电柱的一端穿入万用表本体内,所述充电柱穿入万用表本体内的一端固定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与万用表本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拉簧,所述拉簧套设在充电柱上,所述拉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固定片和万用表本体的内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充电柱上套设拉簧,充电柱受压将退入万用表本体内,有助于保护充电柱,并有助于保证探针在充电时充电柱与垫片紧密贴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万用表本体上开设有用于置放探针的卡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探针放置在卡槽内,有助于提升探针在万用表本体上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槽内与探针上均设置有磁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卡槽与探针上的磁片吸附配合,有助于进一步的提升探针在万用表本体上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探针包括包裹在其外侧的壳体,所述耗电元件为LED灯,所述LED灯位于壳体靠近探针端头的一侧,并所述LED灯灯头朝向探针端头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LED灯朝向探针端头的一侧,能够更好的聚光,LED灯光线柔和,有助于方便工作人员的观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LED灯与可充电电池之间设置有无锁式按钮,所述无锁式按钮分别与LED灯和可充电电池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LED灯与可充电电池之间设置无锁式按钮,有助于方便工作人员控制发光件的亮灭,提升测量的便捷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LED灯位于壳体内侧,所述壳体靠近探针端头开设有透光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LED灯置于壳体内侧有助于更好的保护LED灯不会损害,在探针端头开设有透光孔能够进一步的起到聚光的作用,有助于提升工作人员测量的便捷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光孔内嵌设固定有导光板,所述导光板用于将通过发光件发出的光导向探针的端头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透光孔的内侧设置导光板,一方面有助于光线更好的传导,另一方面有助于外侧灰尘不会通过透光孔进入探针的壳体内,有助于保护壳体内零部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垫片与充电柱形成充电触电,万用表本体内的电源将对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可充电电池对耗电元件进行供电,有助于使探针端部结构的结构变得简单利于生产,也利于后期万用表的维护;(2)通过拉簧与磁片的设置,有助于进一步的保证充电柱与垫片形成的充电触电的稳定性;(3)通过导光板与壳体的设置,有助于进一步的保证LED灯不会被损坏,提升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主要体现万用表可充电探针整体结构的轴测示意图;图2为图1局部A的放大图,主要体现壳体内部的结构;图3为实施例主要体现可移动电源的示意图;图4为图3局部B的放大图,主要体现充电柱的结构。附图标记:1、万用表本体;11、充电柱;111、固定片;12、拉簧;13、卡槽;2、探针;21、可充电电池;22、垫片;221、透光孔;23、壳体;24、导光板;3、磁片;4、LED灯;5、无锁式按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一种万用表可充电探针,包括万用表本体1以及探针2,探针2上设置有可充电电池21,可充电电池21上电连接有耗电元件,探针2上设置有垫片22,垫片22与可充电电池21电连接,万用表本体1上设置有充电柱11,充电柱11与万用表本体1内的电源电连接,充电柱11与垫片22形成充电触点。运用中,垫片22与充电柱11形成充电触电,万用表本体1内的电源将对可充电电池21进行充电,可充电电池21对耗电元件进行供电。参见图1和图2,探针2包括包裹在其外侧的壳体23,耗电元件为LED灯4,LED灯4位于壳体23内侧,且LED灯4位于壳体23靠近探针2端头的一侧,并且LED灯4灯头朝向探针2端头的一侧。壳体23靠近探针2端头贯穿开设有透光孔221,壳体23的内侧设置有导光板24,导光板24遮盖透光孔221,导光板24用于将通过发光件发出的光导向探针2的端头处。可充电电池21设于壳体23内,LED灯4与可充电电池21之间设置有无锁式按钮5,无锁式按钮5分别与LED灯4与可充电电池21电连接,无锁式按钮5位于壳体23上。运用中,工作人员使用万用表进行定点测量,拿着探针2按下壳体23上的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万用表可充电探针,包括万用表本体(1)以及探针(2),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2)上设置有可充电电池(21),所述可充电电池(21)上电连接有耗电元件,所述探针(2)上设置有垫片(22),所述垫片(22)与可充电电池(21)电连接,所述万用表本体(1)上设置有充电柱(11),所述充电柱(11)与万用表本体(1)内的电源电连接,所述充电柱(11)与垫片(22)配合形成充电触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万用表可充电探针,包括万用表本体(1)以及探针(2),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2)上设置有可充电电池(21),所述可充电电池(21)上电连接有耗电元件,所述探针(2)上设置有垫片(22),所述垫片(22)与可充电电池(21)电连接,所述万用表本体(1)上设置有充电柱(11),所述充电柱(11)与万用表本体(1)内的电源电连接,所述充电柱(11)与垫片(22)配合形成充电触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万用表可充电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柱(11)的一端穿入万用表本体(1)内,所述充电柱(11)穿入万用表本体(1)内的一端固定有固定片(111),所述固定片(111)与万用表本体(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拉簧(12),所述拉簧(12)套设在充电柱(11)上,且所述拉簧(1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固定片(111)和万用表本体(1)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万用表可充电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万用表本体(1)上开设有用于置放探针(2)的卡槽(13)。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岳善何淑庆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四达电子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