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式工程测量仪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9230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式工程测量仪器,包括第一升降柱、第二升降柱、连接套和测量仪本体,所述连接套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升降柱和第二升降柱分别贯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连接套上螺纹连接有两个定位螺栓,两个所述定位螺栓分别贯穿至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内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升降柱、第二升降柱和连接套的配合使用,能够调节测量仪本体的高度,通过第一活动臂、第二活动臂、第三活动臂和第四活动臂的配合使用,能够便于使用者在空间狭小管道内进行调节,即使支架受到污染也能够快速的清洁干净,在管道检测中使用较为便利,分离式的结构也便于使用者组装和放置,存放时减小占用的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式工程测量仪器
本技术涉及测量仪器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节式工程测量仪器。
技术介绍
工程测量仪器,是指测绘作业设计制造的数据采集仪器和装置,具体的是指在工程建设中规划设计、施工及经营管理阶段进行测量工作的各种定向、测距、测角、测高、测图以及摄影测量等方面的仪器,包括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等等。工程测量仪器在一个测绘点通常需要作业一段时间,几小时至一天不等,过程中需要保持保证仪器的水平位置、高度、水平度这些参数的恒定,因此仪器支架也是测量仪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现有的工程测量仪器用支架基本上一体式,而且结构较为复杂,由于管道内空间狭小,而且管道内较为脏乱,很容易使得支架受到污染,甚至损坏,在管道检测中使用较为不便,因此需要一种简易式可调的支架,保障工程测量仪器使用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式工程测量仪器,解决的现有的工程测量仪器用支架在管道检测时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式工程测量仪器,包括第一升降柱、第二升降柱、连接套和测量仪本体,所述连接套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升降柱和第二升降柱分别贯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连接套上螺纹连接有两个定位螺栓,两个所述定位螺栓分别贯穿至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内腔,所述第一升降柱和第二升降柱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与定位螺栓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配合定位螺栓将第一升降柱和第二升降柱固定。所述第一升降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套,所述第一固定套上铰接有三个第二活动臂,所述第一升降柱的顶端有第二固定套,所述第二固定套上铰接有三个第一活动臂,三个所述第一活动臂的底部分别与第二活动臂的端部铰接。所述第二升降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套,所述第三固定套上铰接有三个第四活动臂,所述第二升降柱的底端有第四固定套,所述第四固定套上铰接有三个第三活动臂,三个所述第三活动臂的中部分别与第四活动臂的端部铰接,所述第三活动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三个所述支撑座构成放置空间,所述测量仪本体放置在所述放置空间内。进一步的,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一活动臂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两端部和第二支撑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间具有空隙。进一步的,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一活动臂、第二活动臂、第三活动臂和第四活动臂的材料均为不锈钢。进一步的,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一固定套包括三个连接片,三个连接片通过螺栓连接并固定在第一升降柱上,三个连接片分别铰接三个第二活动臂。进一步的,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一活动臂的长度大于第三活动臂的长度。进一步的,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二活动臂的长度大于第四活动臂的长度。进一步的,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中心线相互平行。有益效果,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第一升降柱、第二升降柱和连接套的配合使用,能够调节测量仪本体的高度,通过第一活动臂、第二活动臂、第三活动臂和第四活动臂的配合使用,能够便于使用者在空间狭小管道内进行调节,即使支架受到污染也能够快速的清洁干净,在管道检测中使用较为便利,分离式的结构也便于使用者组装和放置,存放时减小占用的空间。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技术主题的一部分。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技术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技术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技术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附图说明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部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1、第一升降柱;2、第二升降柱;3、连接套;301、第一通孔;302、第二通孔;4、定位螺栓;5、第一固定套;6、第二固定套;7、第一活动臂;701、第一支撑板;702、第二支撑板;8、第二活动臂;9、测量仪本体;10、第三固定套;11、第四固定套;12、第三活动臂;13、第四活动臂;14、支撑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各方面,附图中示出了许多说明的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必定意在包括本技术的所有方面。应当理解,上面介绍的多种构思和实施例,以及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些构思和实施方式可以以很多方式中任意一种来实施,这是因为本技术所公开的构思和实施例并不限于任何实施方式。另外,本技术公开的一些方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本技术公开的其他方面的任何适当组合来使用。如图1-3所示,一种可调节式工程测量仪器,包括第一升降柱1、第二升降柱2、连接套3和测量仪本体9,连接套3包括第一通孔301和第二通孔302,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301和第二通孔302的中心线相互平行。第一升降柱1和第二升降柱2分别贯穿第一通孔301和第二通孔302,连接套3上螺纹连接有两个定位螺栓4,两个定位螺栓4分别贯穿至第一通孔301和第二通孔302的内腔,第一升降柱1和第二升降柱2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与定位螺栓4相适配的螺纹孔。在调节测量仪本体9的高度时,将定位螺栓4从第一升降柱1和第二升降柱2上的螺纹孔中拧出,即可使得第一升降柱1和第二升降柱2分别在第一通孔301和第二通孔302中滑动,进而调节了测量仪本体9的高度,直至合适位置后,将定位螺栓4分别穿入到第一通孔301和第二通孔302中,并将定位螺栓4拧入到第一升降柱1和第二升降柱2中的螺纹孔内,进而将第一升降柱1和第二升降柱2固定。在第一升降柱1和第二升降柱2升降时,为了对第一升降柱1和第二升降柱2进行支撑,在第一升降柱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套5,第一固定套5上铰接有三个第二活动臂8,第一升降柱1的顶端有第二固定套6,第二固定套6上铰接有三个第一活动臂7,三个第一活动臂7的底部分别与第二活动臂8的端部铰接。第一升降柱1在升降时,第一升降柱1通过第一固定套5带动第二活动臂8转动,第二活动臂8带动第一活动臂7转动,进而使得三个第一活动臂7靠拢,反之使得三个第一活动臂7相远离,即可稳定使得测量仪本体9进行升降。第二升降柱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套10,第三固定套10上铰接有三个第四活动臂13,第二升降柱2的底端有第四固定套11,第四固定套11上铰接有三个第三活动臂12,三个第三活动臂12的中部分别与第四活动臂13的端部铰接,第三活动臂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4,三个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式工程测量仪器,包括第一升降柱(1)、第二升降柱(2)、连接套(3)和测量仪本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3)包括第一通孔(301)和第二通孔(302),所述第一升降柱(1)和第二升降柱(2)分别贯穿第一通孔(301)和第二通孔(302),所述连接套(3)上螺纹连接有两个定位螺栓(4),两个所述定位螺栓(4)分别贯穿至第一通孔(301)和第二通孔(302)的内腔,所述第一升降柱(1)和第二升降柱(2)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与定位螺栓(4)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配合定位螺栓(4)将第一升降柱(1)和第二升降柱(2)固定;/n所述第一升降柱(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套(5),所述第一固定套(5)上铰接有三个第二活动臂(8),所述第一升降柱(1)的顶端有第二固定套(6),所述第二固定套(6)上铰接有三个第一活动臂(7),三个所述第一活动臂(7)的底部分别与第二活动臂(8)的端部铰接;/n所述第二升降柱(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套(10),所述第三固定套(10)上铰接有三个第四活动臂(13),所述第二升降柱(2)的底端有第四固定套(11),所述第四固定套(11)上铰接有三个第三活动臂(12),三个所述第三活动臂(12)的中部分别与第四活动臂(13)的端部铰接,所述第三活动臂(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4),三个所述支撑座(14)构成放置空间,所述测量仪本体(9)放置在所述放置空间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式工程测量仪器,包括第一升降柱(1)、第二升降柱(2)、连接套(3)和测量仪本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3)包括第一通孔(301)和第二通孔(302),所述第一升降柱(1)和第二升降柱(2)分别贯穿第一通孔(301)和第二通孔(302),所述连接套(3)上螺纹连接有两个定位螺栓(4),两个所述定位螺栓(4)分别贯穿至第一通孔(301)和第二通孔(302)的内腔,所述第一升降柱(1)和第二升降柱(2)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与定位螺栓(4)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配合定位螺栓(4)将第一升降柱(1)和第二升降柱(2)固定;
所述第一升降柱(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套(5),所述第一固定套(5)上铰接有三个第二活动臂(8),所述第一升降柱(1)的顶端有第二固定套(6),所述第二固定套(6)上铰接有三个第一活动臂(7),三个所述第一活动臂(7)的底部分别与第二活动臂(8)的端部铰接;
所述第二升降柱(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套(10),所述第三固定套(10)上铰接有三个第四活动臂(13),所述第二升降柱(2)的底端有第四固定套(11),所述第四固定套(11)上铰接有三个第三活动臂(12),三个所述第三活动臂(12)的中部分别与第四活动臂(13)的端部铰接,所述第三活动臂(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4),三个所述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雄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洪翔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